中国三部曲 THE CHINA TRILOGY
随着中国全球影响力与日俱增,我们既须探究其内涵,更需要积极寻找更有意义的客观切入点,才能深入理解其未来前景。
本系列将透过两千年、四百年、一百年之不同长度视野,由「大历史」角度重构中国历史进程。
本书即为此系列之第一部,将时间轴拉回到两千年前,由西元前二二一年秦统一六国所奠下之帝国框架基础,在两千余年后的今日,应当如何加以理解,又能否作为未来某种可能之「中国中心」体系参照物?本书将聚焦秦汉、隋唐、满清等三大帝国时期,既回首爬梳过往,亦借此将目光投向未来。
从宏观叙事重构两千年中国史
探求东方帝国之前世今生 面对日益崛起又近在咫尺的中国,我们该如何看待其可能的未来?又可如何透过理解其过去,提供我们对于观察其未来的指引?透过整理两千年来之历史,尤其聚焦其中的三大帝国时期,本书尝试从客观、理性且全面之新视角,归纳中国处理其内外部事务时之主要传统思考与作为面貌,期盼借此了解其下一阶段之可能走向。
白鲁恂(Lucian Pye): 中国并不是国家族群里的一个国家,中国是一种文明,只有表面上是一个国家。
费正清(John K. Fairbank): 通过中国历史可以最好地了解中国,这是因为,与其他民族相比起来,中国人更爱从历史角度观察自身,并强烈地感受到某种传统的存在。
文安立(Odd Arne Westad): 坦白讲,愈是研究中国,就愈难捉摸其确切定义;过去两千年,它是个帝国,不是国家,而且是个非常开放且边界非常不固定的一个帝国。
滨下武志(Hamashita Takeshi): 中国中心论的观念不单纯是中国自身的偏见,实际上也是朝贡地区的共识,整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制具有自己的结构规则,并透过白银进行有序控制。
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以允许通商为诱饵,加上高超的政治手腕,中国成功笼络邻国遵守以中国为中心的准则,同时以威严之皇帝印象抑制潜在的入侵与挑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