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药手作帖:只要依配方混合 任谁都能简单制作

釉药手作帖:只要依配方混合 任谁都能简单制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釉药
  • 手作
  • DIY
  • 陶瓷
  • 配方
  • 工艺
  • 美术
  • 材料
  • 釉色
  • 制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并非窑业化学或是釉药的专家,因此关于釉药的知识,都是身为陶艺家在活动的过程中, 被迫必须学习而来。

  我在学生时代对于釉药的研究,仅只限于想要使用在自己作品上的釉药。自学校毕业后, 我最初的工作地点是在一家日本料理店自有的陶房,必须要去学习本来不怎么有兴趣的日本传统釉的状况下。后来,我成为陶艺教室的讲师,为了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必须要去学习各式各样不同釉药知识。

  2003年开始连载关于釉药调合的专栏。此时我开始思考:「怎么样才能写出以陶艺为兴趣的人也能简单易懂的釉药调合解说呢?」。连载专栏的内容于2005年集结成单行本《混ぜておぼえる釉药づくり》( 边混合边记忆的釉药制作方法)。而本书是将其一部分改写后,重新编辑而成的改订版。

  在探寻属于自己的釉药的过程中,相信都能感受到成就感,特别每当一有新的发现,都能让我们将过程中的辛苦转化为乐趣。

  想了解釉药的所有一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只要一步一步从自己感兴趣的釉药开始调合,相信一定能找出个中乐趣,并且感受到釉药的深奥吧。
 
陶艺釉料基础与高级应用:从零到精通的实践指南 本书为陶艺爱好者、手工艺人以及寻求精深了解釉料化学与美学特性的专业人士量身打造,深度解析陶艺釉料的配制原理、材料特性、烧制反应及其在不同艺术表达中的应用。 本书旨在超越简单的“配方罗列”,带领读者深入探究釉料的内在逻辑与外在表现之间的复杂联系。我们将系统地梳理传统釉料的历史演变,并结合现代材料科学的最新进展,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极具操作性的实践指导。 --- 第一部分:釉料的物质基础与化学原理 本部分是构建扎实理论基础的关键。我们不会停留在表面的颜色描述,而是深入到釉料的分子结构层面,理解材料如何协同作用,在高温下形成稳定且具有美学价值的玻璃质层。 第一章:釉料的基本构成——玻璃的诞生 1.1 熔剂、固熔剂与稳定剂的三角关系: 详细剖析长石、石英、碳酸盐类(如碳酸钙、碳酸钡)在降低釉料熔点、调节黏度与保证烧成稳定性中的作用。通过对比不同化学组分的比例变化,预测烧成后的流动性、光泽度与透明度。 1.2 着色剂的运用与控制: 深入讲解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作为发色剂的机理。重点探讨温度、气氛(氧化/还原)对最终色相的决定性影响。例如,如何在还原气氛下控制氧化铜产生美丽的铜红,以及如何利用氧化铬实现丰富的绿色调变化。 1.3 助熔剂的精细选择: 区分硼砂、硼酸、氧化锌等助熔剂的特性。探讨硼在提高釉层耐化学腐蚀性与稳定釉层光泽方面的独特贡献,以及如何处理硼在某些高温体系中可能带来的挥发问题。 第二章:粘度、流变性与釉层的厚度控制 2.1 釉料的流变学基础: 解释釉料在泥料表面的附着力、铺展性(流挂倾向)与在窑炉中的最终流动性之间的平衡。介绍硅铝比(Si/Al Ratio)如何影响釉层的抗开裂性与硬度。 2.2 釉层厚度对效果的决定性影响: 针对同一配方,通过湿测厚度(微米级)与烧后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深入研究厚釉带来的“凝脂”效果、半透明的“玉质感”,以及薄釉下泥胎肌理的凸显。重点讨论如何通过调整悬浮剂(如膨润土)来控制挂釉的均匀性。 2.3 釉病诊断与防治: 系统梳理常见釉病,如针孔、麻点、橘皮、起霜(失光)和开裂(冰裂纹)。提供针对性的配方调整和烧成曲线优化方案。 --- 第二部分:经典釉系的深度解析与创新实践 本部分将以历史经典釉料体系为蓝本,结合现代配方逻辑,指导读者从理论走向实践,掌握各类风格釉料的调配精髓。 第三章:高温釉——石灰釉与长石釉的精微调配 3.1 传统石灰釉(Wood Ash Glaze): 追溯柴窑灰釉的起源,分析草木灰的复杂性。教授如何使用标准化的化工原料模拟天然灰釉的质感,重点在于控制钙的来源与碱度,以实现柔和的乳光效果。 3.2 高温长石釉(Felspathic Glazes): 探讨不同产地长石(钾长石、钠长石)对釉层特征的影响。提供一套标准的高温透明釉基底,并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微量添加氧化锌、二氧化钛(Rutile)来诱发奶油般的质感和“牛毛纹”。 3.3 高温青瓷釉的复原与改良: 详细解析传统龙泉釉的成分结构,重点聚焦于氧化铁含量、高钛含量(如使用钛白粉)对釉面蓝绿色的微妙控制,以及如何通过还原气氛的精确控制达成“粉青”与“梅子青”的境界。 第四章:中温釉——从铅釉到无铅环保配方 4.1 铅釉的替代与升级: 鉴于铅的毒性,本书提供一系列高性能、高光泽的无铅锌钙系或铋系中温釉替代方案,保持其亮度和色彩的鲜艳度。 4.2 镁石釉与乳光效果的达成: 深入研究氧化镁(Magnesia)在釉料中的作用,如何通过精确控制MgO的用量实现柔和的玉石质感、半透明的奶白色或珍珠光泽。探讨不同粘土(如高岭土)对镁石釉分散性的影响。 4.3 天目釉与结晶釉的机理探索: 重点解析油滴釉、兔毫釉中金属(铁、钛)的析晶过程。提供可重复实现的配方,并详述缓慢降温(Soaking)在促进晶体生长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改变冷却速度控制晶体的大小与分布。 第五章:低温釉——色彩的极致表现 5.1 低温釉的玻璃形成与固化: 解释低温釉中助熔剂(如硼、钡、锌)如何使釉料在较低温度下快速形成玻璃体,从而锁住鲜艳的着色剂。 5.2 铜红釉与铬绿釉的精细控制: 针对低温烧制,提供稳定的配方,确保氧化铜在较低温度下能呈现出稳定的红色调,而非过度氧化为绿色。同时,探讨如何在低温下实现铬绿色的饱和度。 5.3 釉下彩与釉上彩的衔接: 讲解釉下彩(如钴料、铁料)与透明低温釉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如何为釉上彩(彩绘颜料)选择合适的玻璃质基底,以保证附着力和色彩的持久性。 --- 第三部分:窑炉技术与特殊效果的实现 掌握配方是第一步,理解烧成过程是实现预期效果的决定因素。本部分聚焦于窑炉环境的控制和非常规釉料的应用。 第六章:气氛控制——还原与氧化的艺术 6.1 还原气氛的精确管理: 详细介绍燃气窑和电窑中制造还原气氛的技术,包括碳源的添加、温度曲线的控制(如在1200°C附近进行“闷火”)。重点分析还原气氛对铁、铜、锰元素产生的巨大色变效应。 6.2 气氛对釉面质地的影响: 除了颜色,还原气氛还会影响釉层的结构。探讨如何利用还原气氛促进某些釉料的“析晶”或产生独特的“乌金”效果。 第七章:特殊釉料技术与表面肌理创造 7.1 岩花釉与火山爆发效果: 介绍富含硫化物、碳酸盐或高二氧化钛的釉料配方。指导读者如何通过“超温”烧成(Over-firing)或快速升温/降温,诱发釉料的剧烈反应,形成自然流淌的岩浆或爆裂纹理。 7.2 盐釉与渗入效果: 深入探讨盐釉(Salt Glazing)的原理,即在高温下喷洒食盐,钠蒸气与泥胎表面的氧化铝、硅酸盐反应生成天然的玻璃质层。分析不同泥料(如粗砂泥)对盐釉肌理的影响。 7.3 铁元素的多变性: 铁是陶艺中最具表现力的元素之一。本书将专门辟章展示如何利用不同比例的氧化铁(0.5%到15%),结合不同的气氛和釉层厚度,实现从透明琥珀色、哑光棕色到深邃黑色的所有变化,并探讨铁在“窑变”中的核心地位。 本书承诺提供详尽的化学式(Cone 06至Cone 10范围),精准的湿粉称量指导,以及对每种材料特性的深入剖析,使读者不仅能复制经典,更能基于原理进行大胆而有依据的创新。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野田耕一 Noda Kohichi


  1968年 生于广岛县
  1993年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研究科硕士课程陶艺专攻结业
  加入鎌仓的料理店的陶窑(∼1998年)

  现任   
  祖师谷陶房常任讲师
  东京纯心女子大学非常任讲师
  日本GraphicDesigner协会会员

  〈主要个展〉
  日本桥三越/京王百货店/玉川高岛屋/たち吉/工艺いま/うっわー客/ギャラリー工/ACギャラリ等等。

  〈主要的着作〉
  《釉药と施釉がわかる本》《絵付けと装饰がわかる本》《电动辘轳とことんマスター》《はじめての楽烧陶芸》《はじめての窑选び》《混ぜて覚える釉药づくり》《陶芸教室が教える作陶のポイント》《化粧と施釉の大原则》(诚文堂新光社刊)等等
 

图书目录

4 釉药调合的基础    调合釉药只要「将各种原料计量后混合」即可
6 烧成(本烧)与釉药调合
 
7 第一章‧以石灰透明釉为基底,调合基础釉
8 使石灰透明釉产生变化的5种原料
9 6种原料的功用
10 01土灰釉
11 02无光白釉   03无光高岭土釉
12 04钛结晶釉  05金红石结晶釉
 
13 第二章‧以石灰透明釉为基底,调合色釉
14 使石灰透明釉产生变化的7种原料
15 8种原料的功用
16 06黄户釉   07青瓷釉
17 08焦糖釉 09荞麦釉
18 10黑釉  11无光黑釉
19 12瑠璃釉  13织部釉
 
21 第三章‧使用4种原料调合5种基础釉
22 调合基础釉
23 4种原料的功用
24 14透明釉 15长石釉
25 16土灰釉[2]
26 17无光高岭土釉[2] 18玻璃釉
 
27 第四章‧使用7种原料调合5种白色釉药
28 使釉药变成白色的5种原料
29 7种原料的功用
30 19无光白釉[2] 20白浊釉
31 21锆白釉 22长石白釉
32 23白釉
 
33 第五章‧使用11种原料调合9种铁釉
34 调合铁釉使用的4种原料
35 11种原料的功用
36 24黄户釉[2] 25青瓷釉[2]
37 26焦糖釉[2] 27荞麦釉[2]
38 28黑釉[2] 29无光黑釉[2]
39 30红长石釉 31伊罗保釉
40 32禾目荞麦釉
 
41 第六章‧使用8种原料调合8种色釉
42 加上颜色的2种原料
43 8种原料的功用
44 33瑠璃釉[2] 34无光青釉
45 35禾目青釉 36青玻璃釉
46 37织部釉[2] 38无光绿釉
47 39禾目绿釉 40绿玻璃釉
 
49 第七章‧以4种天然灰调合成12种灰釉
50 使用天然松木灰的釉药 41天然松木灰3成
51 42天然松木灰5成 43天然松木灰7成
52 使用天然橡木灰的釉药 44天然橡木灰3成
53 45天然橡木灰5成 46天然橡木灰7成
54 使用天然栗皮灰的釉药 47天然栗皮灰3成
55 48天然栗皮灰5成 49天然栗皮灰7成
56 使用天然栎木灰的釉药 50天然栎木灰3成
57 51天然栎ぎ灰5成 52天然栎木灰7成
 
59 第八章‧使用4种原料调合16种化妆土
60 使用日本陶料高岭土的化妆土   53日本陶料高岭土单独使用
61 54日本陶料高岭土2+河东高岭土1   55日本陶料高岭土2+蛙目黏土1   56日本陶料高岭土2+大道土1
62 使用河东高岭土的化妆土    57河东高岭土单独使用
63 58河东高岭土2+日本陶料高岭土1    59河东高岭土2+蛙目黏土1   60河东高岭土2+大道土1
64 使用蛙目黏土的化妆土     61蛙目黏土单独使用
65 62蛙目黏土2+河东高岭土1    63蛙目黏土2+日本陶料高岭土1    64蛙目黏土2+大道土1
66 使用大道土的化妆土   65大道土单独使用
67 66大道土2+河东高岭土1    67大道土2+日本陶料高岭土1     68大道土2+蛙目黏土1
 
69 第九章‧以科学角度理解釉药调合

70 调合基础釉的3种不同功能
71 本书使用的22种原料的功能
72 稍微有点困难的「塞格式」
74 塞格式所需要的三项资料
75 使用塞格式、由调合表预测釉药熔化作用的方式
78 22种釉药原料一览
82 釉药调合一览
84 施釉的基础   施釉前的准备,以及符合器物形状及目的之施釉方式
88 关于釉药的Q&A
95 贩售釉药原料的陶艺材料店一览
 
小专栏
10 何谓石灰透明釉
20 在石灰透明釉中添加天然松木灰的效果
25 土灰与土灰釉
32 天然藁灰与合成藁灰
40 焦糖釉三兄弟「焦糖釉、荞麦釉及禾目荞麦釉」
42 铜的各种发色状态
48 添加弁柄,调合成具有深度的颜色
58 天然灰的原料制作
68 化妆土的调合及调整方式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啊,我最近买的这本《釉药手作帖:只要依配方混合 任谁都能简单制作》,真的完全颠覆了我对陶瓷釉药的认知!我之前一直觉得,要做陶瓷,釉药是最高门槛,需要专业的知识背景,还有烧不完的实验。我试着在网上搜过一些资料,但那些密密麻麻的化学式看得我头晕眼花,感觉自己根本不可能掌握。所以,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真的假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 翻开书,我真的被它的内容震撼到了。它不是那种只讲理论的书,而是真正地把“简单制作”这个概念贯穿始终。书中提供的配方,都是经过作者精心设计和测试的,而且非常详细地列出了每种材料的比例。更重要的是,它还配上了大量的实操图解,从准备材料的工具,到如何准确称量,再到混合的过程,每一步都清晰可见。我这种手残党都能看懂,而且感觉自己真的可以照着做。 我特别喜欢书里介绍的那些“一看就会”的配方,比如那些非常适合新手入门的简单釉,还有一些能做出特殊效果的釉。它没有把我当成小白一样对待,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我。而且,书中对烧制的参数也有非常具体的建议,这对于很多新手来说是最大的困扰。这本书真的把那些繁琐的步骤都给简化了,让我觉得陶瓷制作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棒,作者的语气非常鼓励人,让人觉得“我也可以做到”。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陶瓷的热爱和对读者的真诚。读着读着,我脑海里已经开始构思我第一个釉药作品了,感觉非常期待。总而言之,如果你也跟我一样,被釉药的复杂性劝退了,那这本书绝对是你的救星!它真的把“釉药手作”变得触手可及。

评分

哇,这本《釉药手作帖:只要依配方混合 任谁都能简单制作》真的是太棒了!我一直都对陶瓷创作很有兴趣,但总是觉得釉药调配是门非常高深的学问,感觉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和摸索,所以迟迟不敢下手。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名字就写着“只要依配方混合 任谁都能简单制作”,这简直是为我这样的新手量身定做的嘛! 打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非常清晰易懂的目录,每一章都按照不同的釉药类型或者效果来划分,比如晨曦微光、大地暖色、海洋幻想等等,光是看名字就觉得很有画面感,让人充满期待。最吸引我的是,书中并没有直接丢给读者一堆复杂的化学公式,而是非常贴心地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一步一步地讲解如何准备材料、如何混合、如何烧制。每一页都充满了实际操作的指导,让我这种动手能力不强的人也能看得明白,甚至跃跃欲试。 而且,这本书不只是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它启发了我的创意。书中提供的配方不仅实用,还非常具有美感,我看到了很多我之前从来没想过能用在陶瓷上的颜色和质感。它让我明白,即使是简单的配方,也能组合出千变万化的效果。我特别喜欢书里提到的一些“小诀窍”,比如如何根据烧制温度微调颜色,或者如何利用不同的施釉手法创造出独特的纹理。这些细节的处理,让这本书显得格外用心,也让我觉得自己真的可以成为一个“釉药手作人”。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的文字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手把手教你一样,没有任何距离感。作者没有用很多专业术语来吓唬我们,而是用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方式来传达知识。这让我觉得学习的过程不是枯燥的,而是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书里的几个配方都尝试一遍,用我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陶瓷作品。这本书,绝对是陶瓷新手入门的宝藏!

评分

我最近真的找到了一本宝藏书!就是这本《釉药手作帖:只要依配方混合 任谁都能简单制作》。说实话,我之前对陶瓷的兴趣一直停留在“看看就好”的阶段,主要是因为感觉釉药这东西太专业了,需要化学知识,还需要大量的试验,我实在是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但是,这本书的名字简直太吸引人了,让我觉得“咦?好像真的可以试试看?”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好,我最喜欢的是它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且易于操作的配方。它不是那种把一大堆枯燥的化学术语堆砌在一起的书,而是用非常亲切、生动的方式来介绍各种釉药。它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质感,甚至不同的应用场景来分类,比如适合制作餐具的釉、适合创作艺术品的釉,等等。而且,每一款配方都附带了详细的用量说明和制作步骤,并且配上了高清大图,让我能直观地了解每一步该怎么做。 我特别欣赏书里对于“为什么”的解释。它不会只告诉你“这么做”,还会稍微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做可以达到某种效果,这样我不仅能跟着做,还能慢慢理解釉药的原理。这让我感觉我在学习,而不仅仅是在模仿。而且,它还提供了一些关于烧制条件的建议,比如温度、气氛等等,这些对于新手来说至关重要。书里甚至还分享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让我觉得这本书真的非常贴心。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和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聊天,他耐心地解答你的疑惑,并鼓励你大胆尝试。书中的例子也非常丰富,我看到了很多作者自己的作品,以及使用这些釉药制作出来的惊艳效果。这给了我很大的灵感,让我觉得我也可以创造出这么漂亮的作品。总之,如果你和我一样,对陶瓷釉药感到头疼,但又心存向往,那么这本书绝对会让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评分

最近我入手了一本《釉药手作帖:只要依配方混合 任谁都能简单制作》,简直是太令人惊喜了!我之前一直对陶艺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是觉得釉药这个环节是最大的门槛,各种化学成分、比例,还有烧制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让我觉得自己永远也学不会。每次在网上看到那些陶瓷作品,都觉得它们是那么遥不可及。 这本书的名字真的太吸引人了,“只要依配方混合,任谁都能简单制作”,我当时就心想,有没有这么神奇?结果,收到书之后,我真的被它的内容深深打动了。首先,它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基础知识的介绍,到各种不同效果的釉药配方,循序渐进。最让我喜欢的是,书中用了大量精美的插图和照片,将复杂的配方和制作过程可视化,让我这种完全没有基础的人也能轻松看懂。 它不仅仅是罗列配方,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为什么”。在介绍每一个配方的时候,都会稍微解释一下这个配方为什么能呈现出这样的效果,以及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这让我感觉自己是在学习,而不仅仅是在照搬。而且,书里还提供了很多关于烧制条件的建议,比如温度、氧化还原等等,这些对于新手来说至关重要,让我在尝试的时候心里有底多了。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创意发挥”的部分。它鼓励我们在掌握了基本配方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一些小小的调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釉色。这本书没有给我任何压力,反而让我觉得充满乐趣和可能性。它让我明白,釉药手作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知识,只要有心,有好的指导,每个人都能做出令人惊艳的作品。 总之,这本书就像是一位温柔的引路人,把我带进了釉药的世界。它让原本对我来说如同天书一般的釉药,变得简单、有趣、易于掌握。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曾经被釉药劝退,但又对陶瓷制作怀揣梦想,那么这本书绝对是你不能错过的宝藏!它真的把“釉药手作”变得触手可及,让我充满了创作的动力!

评分

我最近入手的这本《釉药手作帖:只要依配方混合 任谁都能简单制作》,简直是让我对陶瓷制作重新燃起了希望!我一直以来都对陶艺有着莫名的好感,总觉得用双手创造出温润的器物是一种很治愈的体验。但是,每次看到关于釉药的介绍,那些复杂的成分和比例,还有对烧制过程的严苛要求,都让我望而却步,觉得这一定是专业人士才能玩转的领域。 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它的名字就直接击中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只要依配方混合,任谁都能简单制作”。我当时就想,这听起来也太诱人了!拿到书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首先,它的排版非常精美,大量的图片让我眼前一亮。书里不是空洞的文字,而是将每一步的操作都用图片清晰地展示出来,就像是有人在我旁边手把手教我一样。 让我特别惊喜的是,它提供的配方不仅仅是“能不能做”的问题,更是“怎么做得好看”的问题。书里有很多不同风格和效果的釉药配方,从基础的单色釉,到一些我之前从未想象过的特殊纹理和效果,应有尽有。而且,它不仅仅是给你一个配方,还告诉你这个配方大概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甚至还会提供一些小技巧,让你能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微调。 最让我觉得安心的是,这本书对烧制过程的指导也非常到位。它不会说得模棱两可,而是给出了具体的温度范围和烧制建议,这对于像我这样的新手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我再也不用担心因为烧制不当而毁掉辛苦制作的作品了。这本书真的把那些让人头疼的“难点”都一一化解了,让我觉得陶瓷制作原来可以这么有趣,这么容易上手。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亲切,读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作者就像是一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朋友,把你带入陶瓷釉药的世界。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釉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而是真的踏上了釉药手作的征程。这本书,绝对是所有想要尝试陶瓷制作,却又被釉药吓退的朋友们的福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