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区块链」这个技术名词近几年受到极高的关注,可见人们对于区块链可能带来的创新满怀期待。特别是2015年以来,「区块链」以相当于网路革命等级的「破坏性(disruptive)技术」广受宣扬。
区块链的使用范畴并不侷限于金融 区块链的概念始于2008年中本聪发表的比特币论文,最初开始受到注目是因为这是一项能够改变金融市场的技术。2015年,随着各国正式开始对密码通货相关法规进行讨论,并思考比特币的核心技术--区块链于法规范围外能否有其他应用之际,其出色的特性及应用的可能性深深受到瞩目。因此除了延续Fintech(金融科技)的相关应用,更期待区块链能被应用于更宽广的领域。区块链的应用研究十分热络地进行着,这些研究主要由世界级金融机构与资讯科技业供应商主导,许多企业及各国政府也参与计画。
另一方面,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度受到许多质疑。有评论指出以网路发展程度做比喻的话,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度仅相当于1980年代后半期网路萌芽期的水准。在2016年6月18日(日本时间)那天也发生了震惊区块链相关业界的事件。搭建于区块链平台「Ethereum」(以太坊)上的创投基金公司「The DAO」(去中心自治组织),因伺服器受到攻击导致虚拟货币基金被盗领。The DAO採用以太坊上的程式码作为基础,是分散式自治型投资基金。由于The DAO程式码的漏洞而遭到骇客攻击。针对这个事件的发生以及后续以太坊社群的处理方式,区块链技术的现状及课题重新受到整理,成为重新审视区块链技术的契机。
此外,2017年为数众多的「首次代币发行」(Initial Coin Offering, ICO)计画募集了大量的事业资金,在区块链以新姿态受到瞩目的同时,许多围绕着区块链的课题正在浮出台面,这些课题并不侷限于技术层面,例如比特币的暴涨以及分裂。
现在的状况就如同2000年左右的网际网路泡沫 如同网际网路通讯的主导权从中央集权式组织(例如电电公社及NTT)开放给一般市民一样,凭借资料量累积的中央集权式机制与服务,也可能透过区块链将主导权开放给一般市民。正因如此,不仅是硅谷的创新者,全世界的创新者都在关注这项技术。
然而回顾网际网路发展的历史,会觉得区块链的发展似乎太过急促了。网际网路完成商用化已是ARPANET开始后的20年以上,LinkedIn等SNS(社群网站)正式开始运行更是网际网路商用化之后10年以上的事了。累积技术进而引发创新就是需要耗费这么多时间。如今围绕着区块链的喧闹多是跳过了这个过程,简直就像2000年左右的网际网路泡沫一般。
网际网路作为通讯方式,对比当时提倡的ATM(非同步传输模式),被认为是冗余系统使得它无法被规模化。然而,相信网际网路可以带来创新民主化的人们,在不损害这个理念的前提下解决了技术上的课题。
从网际网路学到的历史教训 目前许多区块链的运用是在不理解区块链核心价值的情况下,以商业及金钱利益为优先来运作。这很可能会导致类似网际网路泡沫化事件的发生。我们有必要重新理解区块链在本质上所带来的创新,以及从另一方面去思考成就这项创新所需要面对的课题。要成为区块链时代的胜利者终究还是需要依循这种踏实的方式。这是回顾网际网路开发与普及的历程之后所得到的历史教训。
本书正视区块链时代的本质,目的是提供活跃于这个时代所必需的观点。日本IT业界在网际网路与软体带来的重大变革上曾错失先机,考量这项失败的经验,在对区块链採取策略时是否正视了本书提出的区块链本质及课题,将可能影响到在这个时代能否生存下去。
本书架构 关于本书的架构,首先会解说区块链基础知识及应用实例,之后再针对区块链的现状提出问题,以及说明目前解决问题的方向性。作者群为研究人员及技术人员,长期参与密码及相关应用技术的设计与运用,而本书会採用接力的着作方式呈现。
「区块链」作为将来社会活动的基础平台前途可期,与其说明区块链的技术,本书更希望能归纳出区块链更好的应用方式,并将内容回馈给读者。
本书是以在日经BP社IT综合资讯网「ITpro」中连载的「区块链真的能改变世界吗?」之内容做为基础。该网路连载从2016年6月持续到2017年2月,内容聚焦在区块链技术的本质及问题。文中所指出的问题至今尚未获得解决。甚至可以说是更加实际地浮出台面并被放大检视。这更显示了这个网路连载具有高度的价值。
区块链是个变化十分激烈的世界。我认为将网路连载结束后新的国际动向加入书中内容,可以让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更显得重要。因此新增并调整数个章节的内容并集结成本书。相信本书内容应该也能充分满足网路连载的读者们。
作者代表
乔治城大学、MIT媒体实验室 松尾真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