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问录三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震撼增订新版,随书附赠精美藏书票)

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问录三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震撼增订新版,随书附赠精美藏书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钢琴
  • 音乐家
  • 访谈录
  • 艺术
  • 文化
  • 音乐史
  • 人物传记
  • 经典
  • 黑白
  • 随书赠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吕绍嘉:本书深入浅出,可读性极高,音乐人、一般读者千万不要错过!
  林怀民:元溥的书让人觉得古典音乐充满人的体温,可亲可爱。只有元溥有这本事!
  张艾嘉:作为读者,我除了感谢,更期待他带我聆听更多精彩的演出。
  几米:何其幸运,有这套书为我们开启一扇神奇的音乐之窗。
  杨照:《游艺黑白》其实从未过时,从旧版到新版,见证的是元溥更开阔的视野、更深刻的理解、更自信的洞见!


  当今音乐世界第一套、第一手顶尖钢琴家访谈录──
  《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问录》12週年最新版!
  艺文名家吕绍嘉、林怀民、张艾嘉、几米、杨照、詹宏志 倾心推荐!
  创作歌手安溥 设计统筹‧绘图
  献给音乐人,更送给所有人!

  《游艺黑白》原于2007年8月初次出版,主要收录作者焦元溥于2002至2007年之间的钢琴家访问,共53篇,55位钢琴家,53万字。

  2019年全新版本,不只更新并浓缩原作、为30位钢琴家增加新内容,更增添53位钢琴家与一位大提琴家,成为收录106篇访问、107万字、108位钢琴家、109位音乐家的访问录。

  亲自拜访、聆听、讨论、反覆修订……乐评家焦元溥二十年来田野调查,遍访世界钢琴巨擘,畅谈当代钢琴演奏史、学派与风格变化、重要名家传承、诠释与演奏观点,兼及重要作曲家与乐曲、钢琴家学习历程的珍贵现场纪录!

  《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问录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访问内容不只关于音乐,更包括艺术、文化、政治、社会、家庭、人生的探索。

  精彩的一百多篇划时代对谈,字字珠玑,宛如悠远无垠的灵魂乐曲阵阵传来。

  套书说明
  一至四册整体而言以钢琴家出生年排序,但第一、二册大致以学派或地域划分章节,第三、四册则渐渐走向个人化。如有读者能按顺序,从第一册第一篇看到第四册最后一篇,相信能对二十世纪至今的钢琴演奏史、学派与风格变化、重要名家传承、诠释与演奏观点有所认识,也能对重要作曲家与乐曲有相当了解。

  第三册提要(1954-1965)
  《游艺黑白》收录许多独家访问内容,第三册的齐玛曼与波哥雷里奇访问,更是独家中的独家:这是他们近三十年来的唯一长篇访问,后者内容更超过十年追踪,甚至包括受访者亲自解析自己的演奏录音,跟着聆听必然大增赏乐功力。

  同样超过十年追踪的还有邓泰山、贺夫、巴福杰与齐柏丝坦。听他们讲述音乐与演奏的道理,或是境遇奇绝的人生,都能收获满满,尤其是邓泰山分析如何在钢琴上歌唱,贺夫对乐曲的思考心法。加上陈宏宽克服手伤、近乎神祕的浴火重生,布劳提冈与史戴尔对古钢琴与历史钢琴的演奏提点,以及吴菡与芬柯极其细腻精到、堪称全方位的室内乐欣赏与演奏剖析,阅读这些访问不只令人茅塞顿开,更能获得前所未有的新视野。

  本册访问增加来自波兰、克罗埃西亚、荷兰、加拿大、瑞典、越南、黎巴嫩与日本的受访者,内容除了音乐,更包括文学、艺术、政治、电影、宗教、社会,甚至涵盖流行音乐与311震灾,让我们以钢琴家的心灵与视角观看世界。

艺文名家推荐

  结合对钢琴音乐的赤子之爱与渊博学养,焦元溥是能直探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性情中人。因此《游艺黑白》不仅是他二十年遍访世界各大钢琴名家的珍贵纪录,更是处处闪烁人生智慧,探究生命真理的精彩故事。本书深入浅出,可读性极高,音乐人、一般读者千万不要错过!──吕绍嘉

  我没学过音乐,编舞时自卑而焦虑。读元溥的书,去听他提到的音乐,久而久之,竟然「不会作诗也会吟」。元溥的书让人觉得古典音乐充满人的体温,可亲可爱。只有元溥有这本事!──林怀民

  焦元溥带我迈入古典音乐第一步由于这一步,我排除了因为不懂而产生的莫名抗拒,也开始明白为何年轻的他如此着迷于这些几百年前的创作,以及一生都在和古典音乐谈恋爱的演奏家。每一首曲子都是情感,一如元溥的每一篇访问。作为读者,我除了感谢,更期待他带我聆听更多精彩的演出。在此,就不如先好好享受他《游艺黑白》的最新版。──张艾嘉

  何其幸运,有这套书为我们开启一扇神奇的音乐之窗。看见当代的传奇钢琴家,如何奏出最动人的音乐⋯⋯──几米

  十二年之后,等到了《游艺黑白》的新版。旧版问世时,焦元溥是台湾音乐界一颗前所未见的奇异新星,用这本书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深邃而美丽的钢琴音乐世界;新版堂皇脱胎时,焦元溥已然创造了自身独特的一块音乐鑑赏、策画、推广领域,不只是改变了台湾古典音乐演奏与聆听环境,还将影响力拓展到大陆及日本等地。《游艺黑白》其实从未过时,从旧版到新版,见证的是元溥更开阔的视野、更深刻的理解、更自信的洞见,而要能有这样的成长,仰赖的是他更辛勤不懈的努力──聚集108位顶尖钢琴家的人生与音乐告白于一书,这背后的准备与坚持,应该足可另外再写成一本书吧!──杨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焦元溥


  1978年生于台北。台大政治学系国际关系学士、美国佛莱契尔学院(Fletcher School)法律与外交硕士、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音乐学博士,大英图书馆爱迪生研究员。自十五岁起于杂志报章发表文字作品,涵盖乐曲研究、诠释讨论、音乐家访问、国际大赛报导、文学创作、翻译与剧本改编,着有《乐来乐想》、《听见萧邦》、《乐之本事》与《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问录》(中、日文版)等专书十余种,也担任国家交响乐团(NSO)「焦点讲座」策划,「20X10萧邦音乐节」和「Debussy Touch钢琴音乐节」艺术总监,以及台中古典音乐台与Taipei Bravo电台「焦点音乐」和「NSO Live云端音乐厅」广播主持人,前者获金钟奖最佳非流行音乐节目奖(2013),近年更制作并主讲音频节目「焦享乐:古典音乐入门指南」与「焦享乐:一听就懂的古典音乐史」(看理想)。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齐玛曼
前言 音乐见天地,一人一世界
齐玛曼(Krystian Zimerman, 1956-)

第二章 法国和俄国
前言 演奏学派的回顾与省思
艾玛德(Pierre-Laurent Aimard, 1957-)
路易沙达(Jean-Marc Luisada, 1958-)
穆拉洛(Roger Muraro, 1959-)
提鲍德(Jean-Yves Thibaudet, 1961-)
巴福杰(Jean-Efflam Bavouzet, 1962-)
特鲁珥(Natalia Troull, 1956-)
布朗夫曼(Yefim Bronfman, 1958-)
薛巴可夫(Konstantin Scherbakov, 1963-)
齐柏丝坦(Lilya Zilberstein, 1965-)

第三章 波哥雷里奇
前言 保持自我,才是人间最艰困的挑战
波哥雷里奇(Ivo Pogorelich, 1958-)

第四章 欧洲和美洲
前言 文化交流与时空探索
布劳提冈(Ronald Brautigam, 1954-)
史戴尔(Andreas Staier, 1955-)
洛提(Louis Lortie, 1959-)
贺夫(Stephen Hough, 1961-)
海夫利格(Andreas Haefliger, 1962-)
潘提纳(Roland P?ntinen, 1963-)
法拉达(Stefan Vladar, 1965-)

第五章 亚洲和中东
前言 从中东走向世界,将世界带往亚洲
魏乐富(Rolf-Peter Wille , 1954-)与叶绿娜(Lina Yeh, 1955-)
陈宏宽(Hung0-Kuan Chen, 1958-)
邓泰山(Dang Thai Son, 1958-)
艾尔巴夏(Abdel Rahman El Bacha, 1958-)
吴菡(Wu Han , 1959-)与芬柯(David Finckel, 1951-)
小山实稚惠(Michie Koyama, 1959-)

钢琴家访谈纪录表
索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第五章 亚洲和中东
 
前言 从中东走向世界,将世界带往亚洲

 
本章可说是本书中笔者最感荣誉的一章:它记录了台湾、亚洲、中东钢琴家的顶尖艺术成就,包括在世界舞台的重要里程碑。
 
同样出生于1958年,来自黎巴嫩的艾尔巴夏与来自越南的邓泰山,各自在1978年伊丽莎白大赛与1980年萧邦大赛获得冠军,是中东与东亚音乐家首度在显赫国际比赛赢得首奖。之后他们精益求精、持续努力,积累出深厚的技艺修为,在今日依旧闪闪发光。然而国际听众是否准备好接受来自西方世界以外的古典音乐家?看他们的学习与经历,太多故事令我们深思。邓泰山境遇之峰回路转,想像力最丰富的小说家听了大概也要掷笔叹服;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世界在艺术上早有交流,透过艾尔巴夏的视角来看西方,相信亦可触类旁通。
 
同样值得深思的,是吴菡的习乐因缘与过程。这或许是本书最感人的故事,至少我每次想起都常红了眼眶:古典音乐真的不是某个阶级的专属,任何人都可以喜爱,欣赏它也只需要喜爱。听这位林肯中心室内乐集艺术总监为读者解析室内乐,或许有当今最权威精到的见解。万分感谢另一位总监大提琴名家芬柯也加入访问,成为本书108位钢琴家之外的第109位音乐家,堪称最豪华的「隐藏版受访者」。为何本与音乐无关的家庭,能出两位世界级钢琴家?读过陈必先访问再
 
来看陈宏宽,相信会更佩服他们的父母与家庭。无论是艺术造诣或克服手伤的过程,陈宏宽在访问中的分享是音乐课更是人生课。他在演奏与教学都卓然有成,确是名不虚传。
 
这些名家也为我的聆赏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我至今依然清晰记得邓泰山首次来台演出的音色魔法,以及陈宏宽演奏布拉姆斯与巴尔托克《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的盛况。生于台湾,我自然也在欣赏魏乐富与叶绿娜的现场演出中长大,很高兴最后有能力访问他们──本书初版时,我对「朗读与音乐」和「朗读音乐剧」认识不深,谁知十年后自己竟也从事翻译此类作品,还策划相关演出。一如贺夫,他们也是论述丰富的作者,希望这篇访问尚能触及些许他们还未写作的议题。
 
学音乐从来就不只是学演奏,音乐也不只是音乐。看他们长年教学累积出的锐利观察,建言值得我们深思。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能够真正打动我内心深处的东西,而音乐,特别是钢琴音乐,总是我心灵的港湾。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立刻就被吸引住了。《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问录三》——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艺术的神秘感和深刻的意境。我脑海中浮现出无数个画面:艺术家们在昏暗的灯光下,手指在琴键上飞舞,时而激情四射,时而低语浅吟,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拥有生命,诉说着各自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站在世界顶端的钢琴家们,他们是如何与钢琴这件乐器建立起如此深厚的情感连接的?他们的音乐灵感究竟来自哪里?在他们看来,黑与白这两色琴键,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无限可能?我渴望通过这本书,去探寻那些关于音乐的哲学,关于艺术的追求,以及那些在孤独练习室里,日复一日的汗水和泪水,最终绽放出耀眼光芒的故事。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音乐殿堂的大门,让我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钢琴艺术的魅力。

评分

我是一位资深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尤其钟爱钢琴演奏。近年来,我一直在关注一些国际顶尖的钢琴家,他们的演奏技艺精湛,对音乐的理解也各有千秋。所以,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这本《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问录三》时,我的目光立刻就被吸引住了。这本书的标题非常有诗意,“游艺黑白”,这恰恰是对钢琴演奏最生动的描绘,黑白琴键在指尖跳跃,奏出万千变化,仿佛在黑白的世界里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游历。我非常好奇,书中收录了哪些钢琴家的访问?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是怎样的?在采访中,他们会分享哪些关于音乐创作、演奏技巧、甚至是艺术理念方面的独特见解?我特别期待能够读到那些关于他们如何克服技术难关,如何诠释经典作品,以及他们对现代音乐的看法。我相信,通过这些世界级钢琴家的视角,我能够对钢琴艺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甚至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音乐学习和实践的宝贵启示,让我的音乐欣赏之旅更加丰富多彩。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在各自领域做到极致的人充满敬意,而世界级的钢琴家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手指仿佛拥有魔力,能在黑白琴键上描绘出最动人的色彩,奏响最震撼人心的旋律。《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问录三》这个名字,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身影,以及他们背后不为人知的付出和思考。我迫切地想知道,这些在国际乐坛上享有盛誉的艺术家们,他们是如何看待音乐的本质?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日复一日地在琴键前磨砺技艺?他们的音乐创作灵感从何而来?是对生活的热爱,还是对某种情感的深刻体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们对音乐、对艺术、对人生的独白。我尤其期待能够了解他们是如何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平衡个人情感与公众期待,如何在每一次演奏中,将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到那些经典的乐章中,为听众带来独一无二的艺术享受。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那种沉静而有力的黑白对比,仿佛已经预示了书中将要展开的关于音乐的深邃对话。我一直对钢琴这件乐器有着莫名的情愫,它的音色时而磅礴大气,时而细腻婉转,总是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而“世界钢琴家访问录”这个副标题,更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象着,在这本书里,我能听到那些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艺术家们,是如何看待音乐,如何对待他们的乐器,又是如何将那些流动的音符化为触动灵魂的力量的。我特别期待那些关于他们练习过程中的点滴,那些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坚持,还有他们对音乐理解的独特视角。毕竟,能够站在世界之巅的艺术家,他们的经历和感悟,一定蕴含着许多宝贵的财富,能够启发和激励我们这些热爱音乐的普通人。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访谈记录,而是能够带领我走进那些钢琴家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对音乐的热情、执着和对完美的追求,去理解他们是如何在黑白键的交织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传奇。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和整体设计都散发出一种高雅的气质,特别是那个“震撼增订新版,随书附赠精美藏书票”的提示,更是让我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认为,能够站在世界钢琴舞台上的艺术家,他们的身上一定蕴含着某种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智慧。这本书的副标题“世界钢琴家访问录”直接点明了内容,这让我非常兴奋,因为我一直对那些用手指弹奏出美妙乐章的艺术家们心怀敬意。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了解那些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钢琴家们,他们的音乐成长历程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看待古典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在他们的演奏生涯中,有哪些让他们印象深刻的经历和感悟?我更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在黑与白这两个简单的颜色中,创造出如此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意境的。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去近距离地触摸那些伟大的灵魂,去感受他们对音乐的执着与热爱,去领略他们是如何用双手,将人性的美好与艺术的力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