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概要(修订十五版)

民法概要(修订十五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民法
  • 法学
  • 法律
  • 教材
  • 概要
  • 修订版
  • 十五版
  • 民法总论
  • 民法分论
  • 法学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民法规范人民的财产及身分关系,与生活息息相关,为人民生活之根本大法。 惟民法历史源远流长,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法条文字精洁抽象,初学者每感了解不易。本书乃依民法典编制体例,将民法有关之原理原则、法律概念,作综合说明及概要叙述,并适时摘註重要之法院裁判、具体事例等实务见解,理论与实务兼筹并顾。此外,于适当处设有案例研析与拟答单元,让读者能对抽象之法律条文,知所应用。

  本书配合历次民法各编之修正而修订,并重新排版。兹总则编于一百零八年六月十九日修正公布,而亲属编与继承编复于一百零四年一月十四日、一百零八年四月二十四日、六月十九日修正公布,又租赁住宅市场发展及管理条例于一百零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司法院释字第七四八号解释施行法于一百零八年五月二十二日公布,本书亦略为述及。希望本书能成为初学或复习民法者最佳的选择。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郑玉波


  学历/
  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毕业

  经历/
  司法院第四届大法官
  国立政治大学民法教授
  国立台湾大学民法教授
  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院长

修订者简介

黄宗乐


  学历/
  国立台湾大学法学士、法学硕士
  日本国立大坂大学法学博士

  经历/
  天主教辅仁大学法律学系教授、系主任及法律学研究所所长
  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系民法教授
  中国文化大学法律学系民法教授

  现职/
  自由法学者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私法与公法
第二章 民法与民法典
第三章 权利与义务

本论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法例
第二章 人
第三章 物
第四章 法律行为
第五章 期日及期间
第六章 消灭时效
第七章 权利之行使

第二编
第一章 通则
第二章 各种之债

第三编 物权
第一章 通则
第二章 所有权
第三章 地上权
第四章 农育权
第五章 不动产役权
第六章 抵押权
第七章 质权
第八章 典权
第九章 留置权
第十章 占有

第四编 亲属
第一章 通则
第二章 婚姻
第三章 父母子女
第四章 监护
第五章 扶养
第六章 家
第七章 亲属会议

第五编 继承
第一章 遗产继承人
第二章 遗产之继承
第三章 遗嘱

 

图书序言

修订版序

  郑玉波先生着《民法概要》一书,自民国六十九年八月初版发行以来,由于取材适切、叙述扼要、简明易懂,深受读者喜爱,各校竞採为教科书,影响颇为深远。

  本书为保持常新,提供正确资讯,民法各编一有修正,本书亦随即修订,总则编曾于七十一年一月四日修正;亲属编曾分别于七十四年六月三日、八十五年九月二十五日、八十七年六月十七日、八十九年一月十九日、九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修正;继承编曾于七十四年六月三日修正,本书均一一加以修订。

  债编于八十八年四月二十一日修正,本书爰予以修订。此次修正幅度不小,修订工作亦较为艰巨,幸蒙当时担任玄奘人文社会学院法律学系民法讲师、中兴大学法律学系博士班研究生曾国修君鼎力帮忙,始克如期完成,特此致谢。又,原版经发现有疏漏或未尽其宜之处,亦一併订补之,而使本书更臻于完善。

  九十六年三月及五月间,物权编(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章、质权章及留置权章)、亲属编(婚姻章、父母子女章)又各有重大修正,本书随即详加修订,并全部重新排版。

  继承编(遗产之继承章)又于九十七年一月二日修正公布,而总则编(禁治产之规定)及亲属编(监护章)复于九十七年五月二十三日修正公布,自公布后一年六个月施行,本书爰就各修正部分一一加以修订,以利新制之宣扬与推行。

  物权编(通则章及所有权章)又于九十八年一月二十三日修正公布,而亲属编(承认调解及和解离婚)与继承编(改以「继承人负限定责任」为原则)复分别于九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九十八年六月十日修正公布,本书爰就各修正部分一一加以修订,以保持常新。

  债编又于九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物权编(用益物权包括地上权章、永佃权章、地役权章及典权章与占有章)又于九十九年二月三日、一百零一年六月十三日修正公布,而亲属编与继承编复于九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一百零三年一月二十九日、一百零四年一月十四日、亲属编更于九十九年一月二十七日、九十九年五月十九日、一百零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一百零二年十二月十一日、一百零三年一月二十九日修正公布,总则编于一百零四年六月一日修正公布,本书爰就各修正部分一一加以修订,以提供最新讯息。

  兹总则编(第十四条)于一百零八年六月十九日修正公布;亲属编(第九七六条)于一百零八年四月二十四日修正公布、(增订第四章第三节成年人之意定监护,第一一一三条之二至第一一一三条之十)于一百零八年六月十九日公布,本书爰加以修订、增补。又,租赁住宅市场发展及管理条例于一百零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司法院释字第七四八号解释施行法于一百零八年五月二十二日公布,本书亦略为述及。

  本书着者、先师郑玉波先生仙逝,倏忽二十载。郑先生,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毕业,历任政治大学、台湾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长、司法院大法官,精研法学,着作等身,望重士林,乃我国民商法大师。先师杨日然先生于「民商法理论之研究‧郑玉波先生七秩华诞祝贺论文集」寿序中称道(〔 〕乃宗乐所加):

  立德、立功、立言,世谓之三不朽。 先生献身法学教育,曾任教于省立法商学院、联勤财务学校、国立政治大学,现任国立台湾大学教授、司法官训练所讲座、空中行专电视主讲教授、私立〔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院长,经师人师,垂数十年,教泽广被,作育英才无数,此立德也。 先生曾任司法院第四届大法官,现任民法〔研究〕修正委员会委员,司宪释宪,订法修法,对我国法治建设,有卓越贡献,此立功也。 先生仁智兼备,着述等身,至目前已付梓者,有民法总则、民法债编总论、民法债编各论、〔民法物权、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保险法论〕、〔法学绪论〕、法谚、民商法问题研究等近三十种,达千万言,文笔流畅,浅显易懂,内容严谨,足以久传,此立言也。是世所谓三不朽者, 先生均兼备矣,其德业将垂诸久远,实可断言。

  诚令人敬仰赞叹!
  先生生前,宗乐有幸忝列门墙,仰霑化雨;先生故后,有幸担当先生遗着之修订,温故而知新,实乃人生之一大福缘也。
  师恩山高,永志不忘。
  此次修订,仍承三民书局,又承国立中正大学法律学系教授杨宏晖博士鼎力帮忙,併此致谢。
 
黄宗乐 敬序
中华民国一百零八年七月十六日 于兰园九德居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好奇。我学的是历史学,跟法律没什么直接关系,但最近在研究台湾早期土地制度的变迁,发现民法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于是就想找一本民法的入门书籍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正式,不像有些通俗读物那样过于口语化,但也不会让人觉得难以理解。作者在阐述法律概念时,会追溯其历史渊源,这对于我这种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例如,在讨论所有权的概念时,书中提到了罗马法的影响,以及台湾民法在制定过程中对日本民法的借鉴。这些历史背景的介绍,让我对民法的理解更加深入。不过,这本书的案例分析主要集中在台湾的判例,对于大陆地区的法律实践涉及较少。这对于我来说,可能需要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另外,书中对于一些比较前沿的法律议题,例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讨论得比较少,这可能与民法的传统特性有关。但总体而言,这本书对于我了解台湾民法的基本框架和历史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实在太友善了!我之前读过一些法律书籍,常常因为字体太小、行距太紧、内容过于密集而感到头昏脑胀。但《民法概要》在这些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纸张的质感也很好,阅读起来很舒服。除了外观上的优势,内容方面也相当实用。我是一名在公司负责合规事务的职员,经常需要处理一些与合同、侵权责任相关的法律问题。这本书正好涵盖了这些内容,而且解释得非常清晰易懂,避免了那些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我特别喜欢书中的“实务解析”部分,它将复杂的法律条文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例如,关于租赁合同的解除条件,书中详细分析了各种情形下的法律后果,并提供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当然,这本书也并非完美无缺,比如在讨论一些新兴的法律问题时,例如网络交易、数据保护等方面,内容相对较少,可能需要结合其他资料进行补充。但总体而言,这本书对于从事合规工作的人员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实用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民法框架,但同时,它也暴露了民法本身的一些局限性。我是一名社会工作者,经常接触到各种社会弱势群体,例如单亲家庭、失业者、残疾人等。在为他们提供帮助的过程中,我发现民法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有效地保护他们的权益。例如,关于监护制度的规定,往往会忽视被监护人的自主权和尊严。关于扶养义务的规定,往往会加重弱势群体的经济负担。这本书在详细阐述了民法的各项规定之后,并没有深入探讨这些规定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这让我感到有些遗憾。当然,我也理解作者的立场,毕竟这本书的目的是介绍民法的基本内容,而不是批判民法的不足之处。但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我希望法律能够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这本书的阅读,让我对民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的决心。或许,未来的法律改革,需要更多地倾听社会工作者的声音,才能真正实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评分

这本书读起来真的有点硬,我承认我读了很久才勉强读完。我本身是学艺术的,对法律这种逻辑严谨的学科实在不擅长。一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就像在看天书,各种法律术语、概念、原则,看得我头昏眼花。但为了完成一个艺术创作项目,需要涉及到一些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问题,所以不得不硬着头皮啃下来。不得不说,作者的讲解还是比较细致的,虽然有些地方比较抽象,但只要耐心阅读,还是能够理解的。我特别喜欢书中的图表和流程图,它们将复杂的法律关系可视化,让我更容易把握其中的逻辑。例如,关于合同成立的要素,书中用一个清晰的流程图展示了要约、承诺、意思表示一致等环节,这让我对合同的构成要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不过,这本书的案例分析比较少,而且大多是比较传统的案例,缺乏一些新颖的、具有争议性的案例。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寻找创作灵感的人来说,可能不太够。另外,这本书的篇幅比较长,内容比较密集,阅读起来比较费力。如果能够适当精简一些内容,或者增加一些插图,可能会更容易吸引读者。

评分

读完这本民法概要,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思想洗礼。我本身是学新闻的,对法律一直抱持着敬畏又陌生的态度,总觉得那是律师和法官们才能驾驭的领域。但这次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议题,特别是涉及弱势群体权益的报道,决定从最基础的民法开始学习。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相当有条理,从总则到各权利义务的详细阐述,循序渐进地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民法体系。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善意取得的部分,它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堆砌,更蕴含着一种社会伦理的考量,如何在保护交易安全的同时,兼顾原始权利人的利益,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作者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并没有停留在纯粹的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大量的案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当然,对于一个法律小白来说,有些地方还是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比如关于物权变动的一些细节,以及各种债权担保的种类和效力。但总体而言,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法律世界的大门,让我对民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以后在做新闻报道时,相信我能够更加准确、深入地分析相关问题,为读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