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漫游

庄子,漫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哲学
  • 道家
  • 庄子
  • 古代文学
  • 散文
  • 思想
  • 中国哲学
  • 经典
  • 文化
  • 修身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庄子》一书是人类文化极其难得的宝藏,其书虽生于一时一地,而其化身则漫游万时万地,到处发生。庄生就是这样活着的吧?--------任博克(Brook Ziporyn)

  庄周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深刻的漫游者之一。他能同时与天地、万物相游,又能穿游在人间世的各个角落,为现代忙碌的你我,提供一个「逍遥」的「游」的示范作用。

  庄周的游,并非简单的纯粹无碍,那毕竟是漫画版的游。真正美学而成熟版的逍遥之游,必然会在「道,行之而成」的曲曲折折,来回往覆,出出入入,若即若离——我将它称为「走在弔诡道路上」——而呈现「碍而无碍,无碍而碍」的丰富旅程。用个譬喻,它不是二点中间的直线之游,而是彷彿在迷宫中抑扬顿挫的曲线之游。

  本书以庄子的「游」之心眼,漫游在「旅行、思想、文学、艺术」之间,让丰富的旅行,观照的思想,触情的文学,视觉的艺术,四重交织成庄子的漫游世界。包括芝加哥巿人文风情的深度游观;庄子核心文献的白话译解、思想解读;26张艺术家传神写意的视觉映照插画。带着庄周式的眼与心,慢慢品游生活、细细沉思,变化为庄子心眼与生意盎然的庄言寓意。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赖钖三


  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曾获科技部吴大猷纪念奖,科技部杰出研究奖。曾出版《庄子灵光的当代诠释》、《丹道与易道》、《当代新道家》、《道家型知识分子论》、《庄子的跨文化编织》等专书。主要从事当代新道家的重构与跨文化庄子学的推扩。

绘者简介

赖栋材


  游艺在书法、水墨、诗歌、陶塑、油画,漫游于多重跨类形式之创作。野性生命力强大,全生命燃烧投入艺术实践。其书法、水墨、油画,多次获奖,举行多次展览。如宜兰文化局、诚品书店、国父纪念馆、台湾艺术博览会⋯⋯掌上明珠、名冠,等等公家机构与私人画廊之个展与联展。赖栋材的大量第一手创作,皆公开在他的脸书网页上Facebook:赖栋材。
 

图书目录

序言    任博克教授撰
前言    漫游,弔诡道路上

1.时差感的弔诡秘密——吾梦汝觉,旦暮遇之
2.三千世界一念心——天地并生,万物为一
3.爵士天籁音乐季——咸其自取,使其自己
4・庄子与毕卡索相遇——以己为牛,以己为马
5.66号公路的反讽隐喻——道非常道,行之而成
6.繁华风城中的庄子教堂——上帝阿拉,相忘江湖
7.向存在极限致敬——密西根湖,天人相游
8.探戈舞步留影——罔两随影,人生有伴
9.万圣节见鬼非鬼——鬼神来舍,何况人乎
10.北国的冬去春来——与物为春,道在枝头
11.哀悼圣母,圣母哀悼——夜半力士,负之而走
12.暂别母亲,远游无涯——鼓盆而歌,礼之真意

附文 庄子如是说:让小孩在游戏中长大,让大人别忘了游戏

图书序言



任博克教授「代序」


  人顶多百春,能够多年醉生梦死,翛然往来,不亦乐乎?所知虽不过一忘字,亦可谓真知;相忘于江湖而不忘所始,即是未尝忘此忘本身之虚而委蛇矣。不忘相忘,相忘不忘,相忘以生,以游无穷,不亦悦乎? 因此溺醉南华三十三篇,日常读之,夜间思之,课中讲之,书上译之,始终不见其尽头,甘心振于其无境,大乐撄于其滑疑。此事难言,刺入个人心身最内玄关穴道,尽身痛快而六神无主,万事通交而独与往来,忘天地而必有分,参万岁而无与言。吾安得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初见赖钖三教授,则是本人此生大惊喜之一。实似曾相识,深感不可思议,如未料而身突在家乡,若无望而人忽逢知音。事先未知此世居然有此奇人在,暮旦逍游庄生大海,日夜吐纳南华一气,为学深博而亲切,为人脱俗而老实,稍带野气而大怀斯文,远立雄志而处世简朴。每次与此异母兄弟碰面,谈心谈事谈书谈世谈庄谈佛,彼此不知其谁何!一以己为牛而以彼为马,一以己为马而以彼为牛,一以天地为一马而以万物为一指,一以天地为一指而以万物为一马,一以己为周而以彼为施,一以己为施而以彼为周。此境界难得可贵,可遇而不可求!

  后来参加赖君学术活动,慢慢更了解其思想丰富,分析细微,视野广阔,关怀敦厚,多多互动,稍认其思路,而后社会文化各种现象观察,现代中外学界脉络,自彼观之,启发甚大,收获满载。

  之后幸有机会请赖君来访问芝加哥大学一年,更进一步一起玩耍学问,深入庄周、天台各种玩乐三昧。旁欣其课内课外与美国学生棒喝解惑,未知其同时另外偷偷在外面大游戏芝加哥三昧,参观各区文物,品尝本地风光。以庄生眼光漫游芝城新旧掺杂,悲喜交集商业、建筑、艺品、民生、音乐、文化等等。庄周化身碰气化万象,发挥自然、都市之互摄,哲学、人生之互具,深思、娱乐之互发。如此以刷手就写成本书,给中国古代思想一个新生命,给吾辈久困于干燥书卷曲士学者一个逃离监狱榜样。 说实话,学问必须是活的学问,不然就会埋死自身的源头。《庄子》一书是人类文化极其难得的宝藏,只在中国先秦幸运地有了此书的问世,他方他地则无法产生如此一等奇异人生活路:非哲学非宗教非知识非道德非政治非自然非人文,又哲学又宗教又知识又道德又政治又自然又人文。虽然南华一书只有那一次因缘具足而形成,但如果能遇到日夜身处其中,吸收消化其妙粮为己体之人,游戏三昧就会处处再被发明。其书虽唯能生于一时一地,而其化身则漫游万时万地,到处发生。庄生就是这样活着的吧?现在赖君此书亦然。读者一入其境,亦可与之玩到世界各地,再发现、再发生,同庄生曳尾于途中,到处与物为春。

任博克(Brook Ziporyn)2019年5月写于芝加哥晚春

图书试读

时差感的弔诡秘密--吾梦汝觉,旦暮遇之
 
芝加哥和台湾的时差,大约13至14个小时。简单来说,芝加哥的白天正是台湾的黑夜,台湾的夕阳即是芝加哥的朝阳(如图1、图2)。这种近乎正相颠倒的状态,绝非修辞游戏,而是既怪异又真实的身体感知。尤其每次要和台湾亲朋好友连系时,这种时光交错的异样感,特别强烈。
 
例如刚到芝加哥时,由于母亲才刚刚仙逝归化,我不忍心与母亲感情甚深甚厚,照顾母亲至情至义的单身老父,经常要打电话与他说说话打打气,但由于两地时差颠倒,加上老人早睡早起的天性,我便要精准拿捏打回台湾的黄金时间。又例如和我大哥赖栋材,要合作出版这本图文交织的小书,我们经常在Line的网路线上密集抬摃,那时我也会强烈感受到,他在台湾深夜创作时的存在状态和我在芝加哥的白日书写状态(或者颠倒过来,我深夜他白昼),有着相当细微的精神差异,有时甚至戏剧性的差异心绪。原因无它,人类仍然是动物,基本上仍要随太阳的起与落,向与背而作息。
 
古人所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基本道理。东方如是,西方如是。台湾人如此,芝加哥人亦然。但奇妙又诡异的是,大家都依太阳起落而行住坐卧,但芝加哥的现在我和台湾的现在你,却是我朝阳你夕阳,你黑夜我白天,好像活在两个不同境界里。这看似见怪不怪,无法道理计的自然时差现象,总在我的认知上带着「吾谓汝梦吾亦梦也」的诡谲感。
 
举个例说,每当我在台湾桃园机场晚上搭机,正好经过了13到14小时的飞航时程,睡个大觉醒来,落地在芝加哥的欧海尔机场(O’Hare Airport),外面的光线几乎也就是离开台湾时的一样夜色。换言之,我从晚上到了晚上,黑夜到了黑夜,中间做了南柯一梦似的。一时不仔细办别地景,面对一样的夜色,我总会兴起怪异的感觉,中间那段时间的「我」跑去那里?我睡过吗?醒梦之间的那段间隙,难免令人产生虚实难分的异样感。一定是我庸人自扰?还是这里藏着什么秘密?这样的时差经验,让人想起《庄子》那困惑我良久的一段话: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