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841 年,香港開埠成為自由港,翌年更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中環被選為市中心區,城市範圍還包括上環、灣仔和銅鑼灣。在土地規劃上,因人口和經濟仍在起步階段,並沒有土地被規劃作教學用途。華人大多在太平山區、荷李活道至士丹頓街一帶定居,為年輕的城市提供勞動力。當中有人隻身從內地到港謀生,家眷還在內地。香港還沒有設立官方正式的教育制度,例如公立學校、學制和課程等,而當時英國在這方面也仍在起步階段,只有為數不多的大學和貴族寄宿學校。由於香港的人口結構以華人為主,兼且地位較其他殖民地為特殊,往後港府也沒有直接採用英國的教育模式,而是因應香港的實際情況,擬定教育政策,大部分屬試驗性質。在語文政策上則加強英語教育,藉以消弭華洋之間的誤會,提高市民對英國的歸屬感,促進自由港貿易。
香港開埠初期,港府只鼓勵私人和教會辦學。教會學校旨在傳教和培養傳道人,各有自己的學制和教學內容,部分設有獨立自置校舍,其他則租用民房單位或洋房大屋辦學。隨着社會發展需要,港府才正式開辦公立學校,教授世俗教育。中西區內的學校和辦學團體,不少已有百年歷史,見證整個香港教育發展歷程,更在各區開枝散葉,因此把中西區稱為香港教育的搖籃地亦不為過。
中西區學校發展構成了香港教育發展的藍本,並推動了香港的全民教育,教育因此逐漸從貴族富商的專利,變為基本的公民權利。本書希望透過介紹中西區學校的歷史及其建築,依時序介紹區內各校的發展歷程,讓公眾理解香港教育的百年基石,實有賴前人默默耕耘,得來不易。同時亦希望透過大量珍貴歷史照片,以及香港教育大學的老師和同學所製作的立體校舍圖,配合中西區各校同學和校友們的專訪,讓讀者能更細味每所學校多年累積的點點滴滴。
2020 年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