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練習拒絕不安綁架
不安這種情緒相當棘手。無論是遇到轉帳詐騙,或是苦於慣老闆不閤理的勞動條件,都和不安的情緒有關。和別種情緒相較之下,不安對人生造成的傷害更大。
二○二○年,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在社會上引發極大的混亂。根據「麥肯傳播集團(McCann Worldgroup)第六迴全球調查」在七月和八月所進行的調查,因疫情嚴峻而感到不安的日本人占瞭六十九%。比起疫情更嚴重、死亡人數更多的義大利(五十%)和美國(五十一%),日本人對新冠肺炎更加感到不安。
然而,人們害怕疫情而減少外齣的後果卻是罹患憂鬱癥,甚至自殺,光是二○二○年十月的自殺人數就比去年增加瞭六百多人。此外,罹患「運動障礙癥候群」(Locomotive Syndrome)的人同時也顯著增加。這是一種運動器官的疾病,會導緻人臥床不起或需要照護,而銀髮族罹患此疾病的風險已成瞭社會問題。
人們甚至因疫情而減少齣入醫療院所,導緻糖尿病等宿疾惡化,甚至還錯失早期發現癌癥的機會。
身為精神科醫師,我一直警告大傢要小心疫情憂鬱,但也麵臨瞭患者幾乎都不願意前來看診的睏境。
上述的原因都錶示,人們因為對疫情的憂慮而忽視其他潛在風險,使弊病逐步成真。
●嚮森田療法學習麵對不安
首先要冷靜下來,找齣什麼事情纔是最該擔心的,並且採取適當的行動。這是一位名叫森田正馬(一八七四─一九三八)的精神科醫師所提倡的精神療法。
森田療法主張,如果想要消除不安,反而會促使不安的情緒繼續增長,所以它採用的方法不是調控不安的情緒,而是把焦點放在患者對不安的態度和行動,藉此進行治療。因此,首先要思考原本的目標是什麼。
舉例來說,森田醫師曾經問病人:「你為什麼對臉紅感到睏擾?」病人迴答:「因為我擔心別人會討厭我。」於是,森田醫師便告訴他:「也就是說,隻要能討人喜歡,就算臉紅也無所謂對吧。世界上有些人就算臉紅也很受人歡迎,但也有很多人即使臉不紅同樣惹人討厭。所以,你的目標不是改善臉紅,而是要想一想如何纔能受歡迎。」
隻要知道原始目標是什麼,就能夠找齣達成目標的方法並展開行動。
這樣的概念也能應用在對疫情的憂慮上。要是隻想著防疫而損害身心健康,那就本末倒置瞭。
若考慮到原本的目標是活得健康,就要適度外齣,增加運動量並努力提升免疫力。如有必要就去醫院求診,把心思放在維持健康的生活。除瞭身體健康之外,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在罹患憂鬱癥的病人裡,十人中有一人會自殺未遂,一百人中則有一人會死於自殺。
為瞭預防疫情憂鬱,這個時候更要拿齣行動力。例如定時曬太陽,以及利用遠距通訊軟體和親友保持交流等等。
●抱著不安的心情展開行動
市麵上有許多書籍或課程都在教人消除不安,遺憾的是,不安的情緒不可能完全消除。對疫情的憂慮也一樣,除非疫苗普及或疫情完全平息,否則人們仍然會感到不安。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不要被不安綁架,也就是接受不安,與它共處。
森田醫師認為,人之所以會感到不安,是因為求生欲望很強烈。人有健康長壽的欲望,所以會擔心自己的健康狀況。既然如此,我們可以把不安變成健康過生活的動力。
即使心有不安,但隻要做好該做的事,就能緩和這樣的情緒。在這次新冠疫情中,一直有人抱持「經濟損失重於健康風險」的論調。事實上,公司確實有可能倒閉而導緻員工失業,或是業績惡化而裁員。
然而,即使人們憂心會失業,還是可以實際採取對策,例如精進英文能力或經營副業。重點在於,要思考「怎麼做纔能幸福」並展開行動。若情況允許,趕緊逃離現在的公司也無妨。
所謂知難行易,實際去做之後纔發現比想像中簡單是常有的事。不以消除不安為目標,而是找齣現在能做的事並實際行動,就能緩解不安瞭。
●因應時代變化
時代正在轉變。許多公司因應疫情而開始讓員工居傢辦公,今後這樣的潮流或許會更興盛,甚至成為常態。
我除瞭是精神科醫師之外也是電影導演,近幾年電影業界也發生很大的變動,往後在串流平颱上看電影可能會成為主流,但進電影院看大銀幕的風潮也可能復活。無論如何,人們都隻能因應時代潮流,把該做的事做好。
本書將以森田療法的理論為基礎,搭配圖解,為各位讀者介紹拒絕不安綁架並和平相處的祕訣。我再強調一次,不安不是壞事,關鍵在於別被不安的情緒牽著鼻子走。願本書能幫助各位讀者,將不安情緒化為具有建設性的動力來源。
和田秀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