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很高興我的著作Lessons from the Dying翻譯成了中文,讓臺灣讀者也能分享我對死亡的看法。對死亡與瀕死議題興起探討的興趣,是從我在泰國出家當和尚的時候開始的,當時我已經知道死亡是必然的,但卻對它一無所知。死去是什麼感覺?面臨死亡時,一個人的心會發生什麼事?而死去的那個人又是誰?這些主題成為我迫切想要深入探索的問題,而死亡,則透過人類共通的經驗,成了一趟奇妙的冒險之旅,帶著我航向生命力煥發的神祕領域。
死亡對所有的生命體來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它與無常的法則緊密相關。當周遭的人都在不斷地提醒著我們,生命是多麼脆弱時,我們不太可能變得自我耽溺、充滿占有欲,或滿懷民族主義,因為死亡會將這些分別心徹底消除。我們愈能夠尊重全人類共通的經驗,彼此之間的連結就愈緊密,也愈有能力去愛他人。死亡是一道通往愛與彼此相依相連的門戶,它將我們的心胸打開,讓心流露出慈悲。
如果死亡能夠被善巧地加以利用,它將會成為探索生命的工具。每當我照顧瀕死病人時,我都會問他們一個問題,藉以引導他們探索自己的真實本性,我問他們:「你一生所依靠的每一樣東西都被帶走了,包括你的生命力、控制力、你的名聲、身分,以及你的肉體形象。但是,即使這些東西都不見了,你的本性還存在著。那麼你的本性是什麼?那個不會消失的東西是什麼?不會死的是什麼?讓我們在那裡相遇吧!因為其他的一切支撐,都從我們的腳底下被抽走了。」
讓我們一起走過死亡,但不是以一個中國人或一個美國人的身分,而是以承載著人類共同命運的兄弟姊妹的身分,邁向「四海一心」的境界。祝福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寧靜地走過生與死。
羅尼.史密斯(Rodney Smith)
英文版序
對想要獲得自由的人而言,羅尼.史密斯(Rodney Smith)的著作《生死習題》(Lessons from the Dying)顯得深具意義。羅尼在本書引用了豐富的個人體驗,包括自己的佛教修行、曾經身為佛教僧侶的經驗,以及長期推動安寧病房工作而獲得的人生智慧,都有清晰的闡釋。這些深刻的人生經歷,豐富了他人的生命,並完全呈現在這本利益人心、啟發人心的書中。
原書名Lessons from the Dying,其實也可以叫作Lessons for the living,因為書中敘述的許多故事,都是充滿勇氣的真誠告白。這些真實故事使我們反省自己對生死大事的態度,同時也敦促我們檢視目前的生活方式。我們忙忙碌碌過日子,很少花時間思考生死大事,也從來沒想過,這種思考對我們做選擇時有什麼涵義。當我們培養了這種覺察,它就能讓我們做出充滿智慧的判斷。
在許多不同的文化中,省思死亡問題都是讓人產生深刻轉化的心靈修習。省思死亡大事,可以提醒我們生命是無常的,最後,除了自身的行為所造成的結果之外,沒有一樣東西是我們可以掌握,或真正擁有的。人生只會愈來愈短暫,所有的積累都會散盡,所有的聚會都會別離。基於這些事實,當面臨死亡那一刻,我們在這一生中最想要完成的是什麼?現在是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了,如此我們才能依據我們價值觀裡的智慧,選擇如何過一生。
羅尼.史密斯有技巧地透過各種假設、希望和恐懼的細微末節,引導我們探索死亡問題。他用開放的心,讓我們看到生與死的可能性。《生死習題》是一本充滿智慧與慈悲的醒世著作,它告訴我們,死亡是一個照亮生命的偉大奧祕。
喬瑟夫.葛斯坦(Joseph Goldstein)
資深禪修導師,《一法》〔One Dharma〕等書作者
推薦序
【練習把死亡當作起點重新看待事物】 許禮安
一般人避談死亡,常用「往生」、「走了」、「去了」代替,醫護人員不說「死」字,改用英文「expired(過期)」代替,醫院裡面通常沒有四樓、病房號碼逢四就跳過、四人房卻沒有第四床,甚至佛教醫院都這樣,由此可以想見臺灣社會對死亡的禁忌是如此深沉。理智上都承認「有生必有死,合會當別離」,情感上就算我們每天必然要經歷長短不一的生離,卻總是悲痛於死別之時。明明是生死一體:「生的最後一畫,其實就是死的第一畫」,真相是「因為有愛,所以悲傷」。
佛教有謂:「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漸漸輪到我。」因此我們總是誤以為:等別人都死光了,漸漸才會輪到我,卻沒想到事實上死亡隨時都會跳過其他所有人而「忽然就是我」!有些人會說:「等我老了,我要去當志工。」或是說:「假如我罹患癌症末期,我就要去環遊世界。」卻沒想到:生命其實不在遙不可知的未來,只在瞬息萬變的現在!何況沒人保證我們一定可以活到老,那為什麼不在身體還健康的現在就去當志工或環遊世界呢?
末期病人在瀕臨死亡時,「社會面皮」會一層一層地剝落,社會功能隨著身體狀況逐漸退化,被迫順應身體與心靈需求,其實才是最真誠的生命態度。健康者常常違反身體需求、違背內心呼喚,有時被迫病態地活著,因此我有時候會分不清楚到底誰才是健康而誰卻是有病。我一向被認為是「社會化不完全」,被當成「安寧界的鬼才」,卻因此反而更能貼近臨終者的狀態。
臺灣安寧界有個迷思:「安寧病房最重要的工作是讓病人面對與接受死亡。」其實沒有任何人必須被迫面對與接受死亡,正常人到死之前一直都是要轉身、背對、逃離死亡。末期病人的狀態其實都只是「帶病生活」,他們帶著嚴重的疾病希望可以一直活到明天。另一個迷思是:「有一種標準完美的死法叫作善終。」我在十幾年間經歷兩、三千位病人死亡,發現真相是:每個人自成一種死法,其實都是「可遇而不可求」,所以並沒有一種標準而且完美的善終死法是我們努力追求就必然可達成的。
我在安寧療護裡面判斷事物的標準是:「尊重病人的自主權」、「尊重病人的個別差異」,但又發現這兩個標準可以放大適用到所有世間事物。對於末期病人會有什麼樣的死亡,我們都不能設定期望,只能全盤照收而且全然接納,陪伴他們走完生命必經的歷程,然後透過生命來學習生命。
閱讀這本法鼓文化出版的《生死習題--人生最後的必修課》,是我再一趟生命學習的旅程,更加純化了我個人的生死體驗,並因此而得到某些印證。可是正如同生命只能自己遭遇,修行只能冷暖自知,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也就只能各人了。我自己透過病人用生命教導我所學到的珍貴功課,對你而言可能只是一堆廢物,我一向認為是廢物的名利權勢,對於多數社會人士卻可能是貴重的寶物。
過去護理人員問:「明天要收哪位病人住院?」我總是回答:「明天的事明天再說。搞不好我會先死在家裡,明天不能來上班。」那我又何必煩惱明天的事呢?何況大師有言:「每天入睡就是小死一回。」死亡一向被誤以為是生命的終點,然而我一直都覺得:「從現在往後看,每個人好像都有無限寬廣與遙遠的未來;但是從死亡終點往前看,我們都只擁有短暫的現在。」
世俗曾有的快樂必隨之以痛苦,臨終過程的身、心、靈痛苦可能是生命之必然。如果你可以藉由這本《生死習題--人生最後的必修課》每一章後面的「省思與練習」,開始練習把死亡當作起點重新看待事物,你應該會有截然不同的生命態度。(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