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2020電腦繪圖與絕佳設計表現--室內設計基礎 (電子書)

AutoCAD 2020電腦繪圖與絕佳設計表現--室內設計基礎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邱聰倚
图书标签:
  • AutoCAD
  • 室內設計
  • 電腦繪圖
  • 設計基礎
  • 2020
  • 電子書
  • 建築設計
  • 室內裝飾
  • 繪圖技巧
  • 設計表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成就AutoCAD室內設計繪圖能力與職場技能的11個入門關鍵 
  觀念、圖解、實作與設計的絕佳表現, 
  開啟最佳繪圖模式,從基礎入門到整合應用! 
 
  從現在開始,更快的打好AutoCAD室內設計基礎! 
 
  ■直擊AutoCAD必備核心技法 
  涵蓋室內設計電腦繪圖的基礎必修內容,可搭配基礎影音教學,迅速掌握AutoCAD的入門要領,同時先紮實指令應用技能。 
 
  ■深入淺出的圖解步驟式導引 
  沒有繁雜的文字說明,以最明確的圖解來說明觀念與用法,並以逐步示範的方式進行實作,提供豐富的範例演練,進而快速學會設計要領。 
 
  ■入門養成的快速化演練實例 
  由最基礎的AutoCAD指令學習,導引至有能力畫出室內設計圖為目標,以進一步能繪製出心目中的理想家居空間,如小臥室、廚房、客餐聽等,而有心成為設計師的讀者或學生也能跨出正確的一大步,盡快達到學校與職場要求的圖面繪製能力。 
 
  ■室內設計繪圖能力的絕佳試鍊 
  只會使用AutoCAD是不夠的,還必須了解室內設計的圖案、圖面與圖塊,其中動態圖塊是室內設計的強效武器,可以加速設計師的圖面繪製效率,絕對不容錯過。書中更詳細介紹結構圖、平面配置圖、地坪圖、天花板圖、燈具圖與燈具迴路圖,以及立面圖的繪製,並輔以3D效果圖加強解說,理解不同視角的設計方式,以更了解所繪製的圖面在完工後較真實的面貌。 
 
  最後,也提供讓好用「AutoCAD典型工作區」回歸的方法,以及增加360全景圖製作、將AutoCAD匯入Revit和SketchUp的教學,當然也有包括2020新功能「快速測量、新圖塊面板、新清除指令視窗」等介紹。對AutoCAD結合室內設計製圖的學習,相信會有非常大的助益。 
 
 
強力推薦 
 
  盧錦融/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教授 
  蕭朝明/蕭朝明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
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的前沿探索:一本视野开阔的专业导读 本书旨在为建筑、室内设计及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和学生提供一个超越基础软件操作范畴的、更具前瞻性和实践深度的知识框架。我们深知,在这个快速迭代的行业中,仅仅掌握工具的使用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项目需求。因此,本书聚焦于如何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具有高度可实施性和市场竞争力的成果,同时探讨新兴技术如何重塑我们的工作流程和设计美学。 本书的结构精心设计,从宏观的设计哲学入手,逐步深入到具体的专业实践与管理流程,旨在培养读者建立起一套系统化、跨学科的思维模式。 第一部分:设计哲学的重构与当代语境 本部分着重探讨了在当前社会、技术和环境背景下,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所面临的核心挑战与机遇。我们不再仅仅讨论“美观”或“功能”,而是深入剖析可持续性、用户体验(UX/UI)在物理空间中的体现,以及文化敏感性在设计决策中的作用。 设计伦理与责任: 探讨设计师在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和城市密度增加等全球性议题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涵盖了绿色建材的选择标准、能源效率的计算模型,以及如何通过设计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包容性。 从功能主义到体验主义: 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空间设计的影响,重点介绍如何通过空间叙事、光影艺术和触觉材料的运用,创造出能够唤起用户深层情感共鸣的“场所精神”(Genius Loci)。 跨学科协作的范式转移: 详细阐述了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机电工程师、景观设计师乃至行为科学家之间高效沟通与整合设计(Integrated Design Process, IDP)的必要性与实施方法。 第二部分:前沿技术驱动的设计流程创新 本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之一,它关注那些正在颠覆传统设计工作流的新兴技术,并教授如何将其有效地整合到项目周期中,以提升效率和设计质量。 参数化设计与算法思维: 深入讲解参数化设计工具(如Grasshopper等)的底层逻辑,不仅仅是学习如何拖拽节点,而是掌握如何建立具有设计逻辑的数学模型。内容包括复杂曲面生成、结构优化分析以及基于性能驱动的设计迭代方法。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高级应用: 超越基础的3D建模,本书侧重于BIM在4D(时间进度)和5D(成本控制)管理中的应用。具体案例将展示如何通过建立精确的模型进行碰撞检测、施工模拟和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Facility Management)。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在设计评审中的效能: 分析如何利用VR进行沉浸式设计审查,有效识别空间尺度的错误和视觉动线的问题。同时介绍AR技术如何赋能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和材料核验。 第三部分:材料科学与构造的深度解析 优秀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材料性能和构造逻辑的深刻理解之上。本部分将材料的介绍提升到科学分析的层面,而非简单的图录展示。 智能材料与自适应系统: 介绍具备环境响应能力的新型材料,例如温敏或光敏涂层、自修复混凝土、以及能够调节透光率的智能玻璃。探讨如何将这些“主动”材料融入到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中。 精细化构造节点设计: 针对高难度节点(如悬挑结构、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点、复杂屋面排水系统)进行详细的构造图解分析。强调构造的“清晰性”、“可建造性”和“耐久性”之间的平衡艺术。 现场工艺控制与质量保障: 讨论从图纸深化到现场实施过程中,如何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查程序(QA/QC)确保设计意图的最终落地。内容涵盖预制化构件的安装标准和现场试验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项目管理与专业实践的进阶策略 一个成功的项目不仅需要好的设计,还需要精湛的管理能力。本部分为读者提供了从概念到交付的全过程管理策略。 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前期策划: 教授如何进行基于市场分析、法规限制和场地条件的初步可行性评估。内容包括容积率计算的复杂性、日照间距分析的规范要求等。 合同管理与风险规避: 讲解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常见的合同陷阱、变更指令(Change Order)的处理流程,以及如何通过详尽的合同附件来明确各方责任,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个人品牌与职业发展路径: 探讨在高度竞争的行业中,如何通过建立专业作品集、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以及持续学习新兴技术,来确立和提升个人在设计界的专业地位。 本书的撰写风格严谨而富有洞察力,旨在挑战读者固有的思维定势,鼓励他们跳出软件界面的限制,去思考更深层次的设计问题。它不是一本关于特定版本软件操作的手册,而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具前瞻性、更全面发展的现代设计师的路线图。通过对设计理论、前沿技术、材料科学和项目管理的综合探讨,本书将成为您在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深入探索的有力伙伴。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邱聰倚 
 
  eelshop@yahoo.com.tw 
  具備業界、學界與補教界的豐厚設計資歷,擁有讀者、企業與學校師生給予好評的暢銷著作,致力編寫出讓大家可以更好入門與銜接職場應用的好書。 
 
  經歷: 
  高師大工設系講師 
  南應大商設系講師 
  南台科大視傳、資傳、產設系講師 
  嘉藥多媒體系講師 
  嘉義大學資工所博士班 
  YOUTUBE eelshop頻道講師 
 
  出版著作: 
  AutoCAD、3ds Max等30餘本產品設計、動畫設計,以及室內設計書籍。 
 
姚家琦 
 
  經歷: 
  雙美設計設計師 
  室內設計電腦講師 
  3D設計電腦講師 
 
劉庭佑 
 
  南台資傳室內設計專案製作 

图书目录

CHAPTER 01 認識AutoCAD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學習AutoCAD的初期,除了了解各個指令的使用方式之外,對於輸入介面的操作,與AutoCAD視窗中的介面配置更為重要。 
對於使用AutoCAD來設計平面圖或3D效果圖的使用者來說,準確度與效率是最重要的要件。如何快速的找到所需的指令,如何串聯指令來構建目標造型,就是在學習AutoCAD的初期必須先克服的難關。 

CHAPTER 02 繪製基本圖面 
再複雜的室設圖面的主要構成也是線段,因此繪製指令是AutoCAD中最重要的章節。此章節的目標為學習如何由線、圓、弧等指令來設計圖形與造型,且每小節最後皆有延伸習題,用來熟悉與複習指令。掌握此章節,你的設計之路已經邁進一大步。 

CHAPTER 03 編輯指令 
設計變更在設計的流程中往往是比初始設計更加的重要,只了解繪製圖元的功能,而無法適切搭配編輯圖元的使用者,不可能可以設計出令人滿意的成果。 
在基本圖元構建完成後,除了利用一般編輯指令,來修整圖形之外,更可以利用掣點模式來進行更快速更有效率的設計變更。 

CHAPTER 04 尺寸標註指令 
AutoCAD具備強大的尺寸標註能力,可以標註水平、垂直、直線距離,更具備半徑、直徑角度標註。 
室內設計圖面均以建築斜線來標註細節尺寸,標註型式管理員除了可以變更箭頭形式外,也具備改變文字大小、顏色等型式設定來提供不同的標註型式需求。 

CHAPTER 05 圖層 
AutoCAD具備強大的圖層管理能力,可以將不同的圖元屬性指定至不同的圖層做管理,而且圖層具備關閉、鎖定、凍結等功能,可以適時的隱藏暫時不需要顯示的圖元,也可以限制某圖層的列印功能。 
圖層狀態可以快速的切換圖層開關的控制組合,使我們在管理圖層的時候更有效率。 

CHAPTER 06 室內設計圖面說明 
瞭解各種平面圖、立面圖面的構成元素,乃設計師表達設計概念的重點。而在圖面中,快速繪製與識別室內設計所使用的圖塊與符號,乃是室內設計師養成過程中的重點。本章介紹各種室內設計常用圖塊的正確型式作為後續圖面繪製的參考。 

CHAPTER 07 圖塊 
圖塊是各種不同造型的群組組合,通常我們在建立常用的造型後,為了提升繪製效率,會建立由圖塊構成的零件庫,來節省重複造型的繪製時間。可以利用插入圖塊置入型態相同,比例角度不同的類似圖塊。也可以利用外部參考來製作常常需要大量設計變更的圖面。AutoCAD 2020在PDF參考上比起之前版本在使用上更加方便。 

CHAPTER 08 小臥室 
立面圖乃是設計師以2D圖面來表達3D空間的重要圖面說明,一張好的立面圖要完整地標示出木作結構,門窗、家具、天花板的高度位置以供識別,並且要標示各區域的材質設定。例如木皮樣式、石材種類、建材選用等等。本章以臥室空間來導引讀者如何畫出正確的平面圖與立面圖。 

CHAPTER 09 廚房 
本章以廚房為例,介紹室內設計平面配置圖的畫法,涵蓋餐桌、流理台等廚房必備設備的繪製方式,且提供3D 空間圖對照,增強室設識圖概念。透過本章介紹與練習,便可以逐步繪製出廚房的平面配置圖與其他室內設計圖面。 

CHAPTER 10 客餐廳空間繪製 
本章以客廳為例,介紹室內設計平面配置圖的畫法,包括電視牆與沙發區,以及陽台設計,讀者可以3D 空間圖對照平面配置,逐步繪製出理想的客廳設計圖。 

CHAPTER 11 配置出圖 
室內配置常常需要設計變更,但因室內圖面類別眾多,一張張分開出圖非常耗時,若使用配置出圖可省去大量時間且易於分類,本章節將介紹快速視窗出圖,以及大量圖面配置出圖的方式。 
APPENDIX A 360 全景圖製作 
只要申請Autodesk帳號,就能有一個Autodesk提供的線上儲存空間,可以將CAD檔案上傳分享或下載,除了雲端彩現一般的室內空間效果圖,也可以彩現360全景圖,讓空間的展示無死角,使設計師與客戶交流順暢,減少彼此想法的誤差。 
APPENDIX B 匯入Revit與SketchUp 
AutoCAD檔案所支援的軟體非常多,根據需求,可以將平面圖匯入到Revit或SketchUp做3D模型與出圖...等後續動作,下面將一步步操作匯入的過程,請務必先自行安裝好SketchUp與Revit軟體。 
APPENDIX C AutoCAD典型工作區的設置 
AutoCAD典型工作區是早期舊版的介面,工具列較不佔畫面,且只須開啟需要用到的工具列,可最大限度利用繪圖區的空間。按鈕方便點擊,不需再切換頁籤,許多使用者已經養成典型工作區的使用習慣,因此典型工作區在業界還保有廣大的使用族群,所以在此大力推薦。 
但是AutoCAD自從AutoCAD 2014版本之後,就移除典型工作區的預設介面。因此附錄要介紹如何再次儲存典型工作區,會介紹三種方式。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024352
  • EISBN:9789865025007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61.2MB

图书试读

 
  每天努力工作完,總是想儘快能回到溫暖的家。如果有量身訂做的舒適環境,再辛苦再疲累還是能快速回復滿滿的能量。所以,量身訂做相信就是每個人對家居裝修的最大期望。不管未來是否想成為室內設計師,或只是單純想設計自己的家,抑或是純欣賞設計師的作品,相信大家心中都想具備設計的能力,想將內心所想家的樣貌以圖面呈現,期盼這本書能讓您邁出第一步,列印出屬於自己的設計圖。 
 
  新版本AutoCAD 2020的介面顏色與圖標有較大的變動,圖標更加清晰簡潔,顏色視覺上也更加舒適。功能上新增快速測量、圖塊與清除視窗改版,對於舊版的AutoCAD使用者來說,感受差異相當大,但基本繪圖指令則較無變動,不須擔心版本轉換重頭學習的問題。 
 
  本書相較於前一版本則是新增了客餐廳的範例、臥室的3D模型解說,以及在附錄中增加360全景圖、將AutoCAD匯入Revit和SketchUp的教學,當然也有包括2020新功能介紹:快速測量、新圖塊面板、新清除指令視窗。 
 
  感謝長期合作的設計師提供實務範例與繪圖參考,使本書得以順利完成。電腦軟硬體的進步一日千里,Autodesk公司每年推出一個新版本,每年都有好功能推陳出新,讓室內設計者們更加輕鬆快速的來設計圖面。而將這些繪圖的要訣分享給更多喜歡設計的人,是筆者的心願,也是不變的初衷,期待本書能帶動有意從事室內設計的同好或初學者,不要忘記初衷,跟著我們,開始著手您的第一張設計圖。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編排邏輯明顯是從「指令」出發,而非從「設計流程」出發。對於一個想學習如何從零開始規劃一個小套房的讀者而言,會覺得順序有點顛倒。例如,它在前面花了大量篇幅講解如何使用「陣列(Array)」和「偏移(Offset)」來繪製精準的幾何圖形,但等到真正進入到「動線規劃」的單元時,卻顯得倉促。動線規劃本該是室內設計的靈魂,涉及到人體尺度、家具間的最小退縮距離、以及視覺動線的引導。然而,書中對這些設計理念的探討,幾乎都僅止於「這是標準尺寸,請按此輸入數值」。我期待看到的是,如何利用AutoCAD的輔助工具,去模擬不同高度的人在空間中的視角變化,或者如何繪製出空間中的「能量流動線」。但顯然,這本書的設計目的,是訓練操作員,而非培養設計師的空間感知能力。對於想學會用AutoCAD來「優化生活空間」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工具箱很齊全,但缺乏組裝工具的設計藍圖,導致學習者很容易成為只會複製貼上圖塊的「製圖機器」,而非能主導設計方向的「空間規劃師」。

评分

這本號稱是針對室內設計初學者的AutoCAD 2020繪圖聖經,我從頭到尾翻了一遍,說實在話,它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本厚厚的官方使用手冊,把所有工具和指令像流水帳一樣條列出來,但對於真正想把這些工具應用到「設計表現」上的新手來說,深度顯然是不太夠的。書裡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釋如何開啟軟體、介面配置、滑鼠怎麼移動,這些基礎到不能再基礎的內容,對於已經稍微接觸過繪圖軟體的人來說,簡直是浪費時間。真正關鍵的,像是如何快速建立符合人體工學的空間佈局、如何處理不同材質的線寬與圖層管理以達到視覺上的層次感,或是書名裡強調的「絕佳設計表現」該如何透過AutoCAD的設定來體現——這些部分都顯得相當空泛和制式化。舉例來說,當講到家具配置時,它只會告訴你用`BLOCK`指令插入預設的傢俱圖塊,卻沒有深入探討在台灣的居住空間中,如何根據實際坪數去調整標準尺寸,或是不同風格(像是極簡風或工業風)在圖面上該如何用線條粗細來暗示材質的冷暖調性。整體來看,這本書更像是一本「2020版軟體功能大全」,而非一本「室內設計實戰應用指南」。如果你只是想知道每個按鈕的功能,或許還堪用,但想靠它讓你晉升為有設計感繪圖師,那恐怕得另尋高明了。

评分

看到這本《AutoCAD 2020電腦繪圖與絕佳設計表現——室內設計基礎》,我原本滿心期待能學到一些獨門的「設計感」訣竅,畢竟書名強調了「絕佳表現」。然而,實際閱讀下來的感受,卻是濃濃的「教科書味」與「學術腔調」。書中對AutoCAD的指令講解,詳盡到令人髮指的地步,每一個選項、每一個下拉菜單都被細細剖析,彷彿在教導一個從未碰過電腦的長輩使用軟體。但問題是,室內設計的基礎學習曲線,重點從來就不只是「會不會畫線」或「能不能出圖」,更在於「如何思考空間」與「如何與業主溝通」。這本書在後者著墨甚少。例如,當我翻到標註章節時,它詳盡地展示了各種標註樣式(Dimension Styles)的設定,但卻沒有任何關於「在台灣現行法規下,衛浴空間的二次排水管線應如何準確標示」這類與實際工程接軌的實務經驗分享。又或者,在處理平面圖的立面圖轉繪時,書中多半使用標準的方形空間作為範例,對於台灣常見的畸零地型或非標準樑柱結構,缺乏足夠的應對案例和解決方案。這使得讀者在闔上書本準備實際繪製自己的設計案時,會立刻陷入「指令我會,但這個狀況該怎麼畫?」的窘境。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停留在工具層面,未能有效銜接至設計實務的複雜度。

评分

坦白說,作為一個在設計領域摸爬滾打一陣子的設計工作者,我對這種「基礎入門」的書籍向來保持著審慎的態度。這本《AutoCAD 2020室內設計基礎》剛好驗證了我的擔憂:它把基礎打得太實,卻忘了為「設計表現」鋪設捷徑。書裡對2020版本的新增功能介紹得非常仔細,但這些新功能大多是效率優化,對於初學者建立空間邏輯的幫助有限。我特別留意了書中關於「圖層管理」的章節,這是影響圖面專業度的關鍵。書中建議將牆體、家具、尺寸線分開設定圖層,這是標準作法無誤,但它漏掉了一個更進階但對表現力至關重要的概念:如何運用「顏色」和「線型」的對應表(CTB檔)來模擬不同軟體輸出的視覺效果。例如,如果目標是要輸出給業主看的簡報圖,圖層的色彩分級應該偏向高對比的彩現效果;但若是給工班看的施工圖,則必須是黑白線條,且線寬要有嚴格區分。這本書對此僅是一帶而過,使用的範例圖也過於簡單,缺乏多層次結構的圖面範例來展現其複雜性。整體而言,它在「繪圖」的機械層面上給予了紮實訓練,但在「設計表現」的視覺語言建構上,卻顯得力不從心,像一本只教你如何使用畫筆,卻沒教你如何調色的美術課本。

评分

說真的,當我翻到關於「出圖與列印設定」那一章時,我簡直要翻白眼了。對於現代的室內設計流程來說,我們早已習慣於將圖面輸出到佈局(Layout)空間進行管理,並配合PDF印表機來製作電子檔,這才是最符合業界標準的工作流程。然而,這本書對此的講解,仍然停留在較為傳統的「模型空間直接列印」階段,對於如何有效地管理視埠(Viewport)、如何設定圖框比例(Plot Scale)以確保不同圖紙比例的準確性,描述得不夠深入且略顯過時。更別提在「絕佳設計表現」的環節,它幾乎沒有提及如何將AutoCAD的圖面導出到其他軟體(如Sketchup或Lumion)進行更進一步的視覺化渲染,這在當今的設計圈幾乎是必備技能。它將AutoCAD視為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繪圖環境,這與目前強調跨軟體協作的工作模式格格不入。如果你是想在台灣的設計公司找到一份助理工作,這本書能幫你熟悉2020版的基礎操作,但若想展現出你懂得「如何準備一份符合業界規範、且具備良好輸出效果的設計圖紙」,這本書的內容顯然不足以讓你脫穎而出,它提供的知識厚度,在快速迭代的設計工具鏈中,顯得略微滯後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