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desk AutoCAD 2016電腦繪圖與輔助設計(含AutoCAD 2016認證模擬與解題) (電子書)

Autodesk AutoCAD 2016電腦繪圖與輔助設計(含AutoCAD 2016認證模擬與解題)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邱聰倚
图书标签:
  • AutoCAD
  • AutoCAD 2016
  • 電腦繪圖
  • 輔助設計
  • CAD
  • 工程繪圖
  • 設計
  • 認證
  • 模擬試題
  • 電子書
  • AutoCAD教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為考試用書未提供解答,如需解答請至出版社網頁留言索取:http://books.gotop.com.tw/contact01.aspx
   
電腦輔助製圖必修/原廠認證考試必備

  這是一本相當完整的AutoCAD入門書,涵蓋基本的介面與功能解說,以及進入電腦輔助製圖必備的選取、編輯、文字、表格、尺寸標註、圖層、填充線、圖塊、出圖與測量等繪圖技巧。每個章節都包含了概念與範例實作,引導您正確邁入AutoCAD的設計世界。

  本書除了是學習AutoCAD的專業工具書或是學校電腦繪圖、電腦輔助製圖、電腦輔助設計相關課程的參考書籍之外,亦是AutoCAD 2016認證考試的最佳學習教材。書中納入模擬試題,並提供參考解題,能在熟悉重要功能與技巧之餘,了解認證的命題方向,學習國際認證的應試技巧,與國際能力接軌。

  書附光碟:範例檔/模擬試題解答
深入探索 3D 建模與視覺化設計:以 SolidWorks 與 SketchUp 為例 書籍簡介 在本專書中,我們將帶領讀者全面領略當代工程設計與建築視覺化的核心工具——SolidWorks 與 SketchUp。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實用且深入的學習路徑,使讀者不僅掌握軟體的基礎操作,更能精通複雜零件設計、裝配體分析,以及高效率的 3D 模型建構與場景渲染技術。我們將聚焦於如何將設計理念轉化為精確的數位模型,並著重於提升設計的效率與準確性,這對於機械工程師、產品設計師、建築師及結構技師而言,是至關重要的能力。 第一部分:SolidWorks 精通之道——從草圖到複雜機構的建立 SolidWorks 作為全球領先的參數化 3D CAD 軟體,其強大的功能在於其基於特徵的建模核心。本部分將以詳盡的步驟和豐富的實例,引導讀者掌握從零開始構建精密零件的全過程。 章節細節: 一、SolidWorks 介面與基礎操作導覽: 工作環境的個性化設置,提升操作流暢度。 理解設計意圖與參數化設計的核心哲學。 視圖管理:標準視圖、剖視圖、輔助視圖的靈活切換與設定。 二、精準的 2D 草圖繪製技巧: 掌握幾何約束(幾何關係)與尺寸驅動的繪圖方法。 實用草圖工具集:延伸、修剪、偏移、鏡像的高效應用。 討論「完全定義草圖」的重要性及其對後續建模的影響。 三、基於特徵的實體建模核心: 拉伸 (Extrude) 與 旋轉 (Revolve):基礎實體創建的兩大支柱。 掃掠 (Sweep) 與 মিলিত掃掠 (Loft):處理複雜截面輪廓與變換曲面的技巧。 構造幾何 (Construction Geometry):如何利用基準面、基準軸和中心線構建輔助參考。 四、特徵編輯與修飾: 圓角 (Fillet) 與 倒角 (Chamfer) 的不同應用場景及其對應的應力分析考量。 陣列 (Pattern):線性、圓形及曲線驅動陣列的靈活應用,優化重複結構的創建。 特徵的編輯與管理:利用特徵樹(FeatureManager Design Tree)追蹤、修改歷史特徵的技巧。 五、裝配體設計與干涉檢查: 標準件庫的導入與應用:利用 Toolbox 快速調用標準緊固件。 定義零件間關係 (Mates):掌握標準、機械及高級配合(如齒輪、凸輪、限位)的設置。 運動分析基礎:初步探討如何利用裝配體模擬簡單運動軌跡。 衝突偵測:運行干涉檢查,確保設計的物理可行性。 第二部分:SketchUp 實戰演練——快速建模與視覺化表達 SketchUp 以其直觀的「推/拉 (Push/Pull)」操作聞名,是建築設計、室內裝潢、概念模型製作的得力助手。本部分將專注於如何快速將二維概念轉化為精美的三維模型,並利用其強大的外掛生態系統提升渲染品質。 章節細節: 一、SketchUp 介面與直觀操作邏輯: 工具列的定制與高效工作流程的建立。 理解三軸(紅、綠、藍軸)在建模中的控制作用。 群組 (Group) 與 元件 (Component) 的區別及正確使用原則,避免「粘連」問題。 二、高效的 3D 體塊創建與細化: 推/拉工具:掌握處理不同形狀邊線的推拉技巧。 偏移 (Offset) 與移動/複製 (Move/Copy):創建精確的結構邊界。 相交 (Intersect Faces) 與跟隨我 (Follow Me):處理複雜的曲線和掃掠表面。 三、處理複雜幾何與細節添加: 弧線與圓周的精確繪製:使用「圓形陣列」等插件增強效率。 材質與貼圖的應用:導入 PBR 材質,調整紋理比例與方向,增強真實感。 場景建立與導覽路徑設定:為最終展示準備精確的視角。 四、擴展功能與渲染整合: 插件生態系統介紹:重點介紹實用工具類插件(如清理工具、自動佈局工具)。 搭配渲染引擎:本書將選用當下主流的渲染器(例如 V-Ray for SketchUp 或 Enscape),詳細介紹燈光設置、陰影控制與最終輸出的最佳實踐。 導出與協同:如何將 SketchUp 模型準確地匯出至其他工程軟體或 BIM 平台進行後續分析。 總結與展望: 本書內容強調實作演練,通過大量貼近工業與建築實際需求的案例分析,幫助讀者建立「由設計思維指導軟體操作」的正確觀念。無論是需要設計高精度機械部件,還是需要快速構建逼真的建築視覺稿,掌握 SolidWorks 的精確約束能力和 SketchUp 的直觀表達力,將是您在數位設計領域取得突破的關鍵。學習完畢後,讀者將能夠獨立應對從概念草圖到最終設計定稿的全流程挑戰。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邱聰倚


  eelshop@yahoo.com.tw
  具備業界、學界與補教界的豐厚設計資歷,
  擁有讀者、企業與學校師生給予好評的暢銷著作,
  致力編寫出讓大家可以更好入門與銜接職場應用的好書。

  經歷:
  高師大工業設計系講師
  南台科大視傳系講師
  Autodesk 2010 AutoCAD精英講師
  室內設計電腦講師
  產品設計電腦講師
  雙美設計3D效果圖製作人

  相關證照:
  【Autodesk認證講師】

  出版著作:
  AutoCAD、3ds Max、SolidWorks、SketchUp等十餘本產品設計、動畫設計,以及室內設計書籍。

姚家琦

  經歷:
  雙美設計設計師
  室內設計電腦講師
  3D設計電腦講師

图书目录

第1章 認識AutoCAD
1-1|了解工作環境
1-2|滑鼠各功能鍵介紹
1-3|關於極座標追蹤
1-4|關於物件鎖點
1-5|關於物件鎖點追蹤
1-6|關於動態輸入
1-7|座標系統

第2章 繪製基本圖面
2-1|LINE-線
2-2|CIRCLE-圓
2-3|XLINE-建構線
2-4|PLINE-聚合線
2-5|ARC-弧
2-6|ELLIPSE-橢圓
2-7|RECTANG-矩形
2-8|POLYGON-多邊形
2-9|SPLINE-雲形線
2-10|DIVIDE-等分
2-11|MEASURE-等距
2-12|BOUNDARY-邊界
2-13|MLINE-複線
2-14|TRACKING-暫時追蹤點

第3章 選取方式
3-1|框選與窗選的不同
3-2|其他選取的應用

第4章 編輯指令
4-1|MOVE-移動
4-2|COPY-複製
4-3|ROTATE-旋轉
4-4|OFFSET-偏移
4-5|TRIM-修剪
4-6|EXTEND-延伸
4-7|FILLET-圓角
4-8|CHAMFER-倒角
4-9|BLEND-混成曲線
4-10|MIRROR-鏡射
4-11|SCALE-比例
4-12|STRETCH-拉伸
4-13|ARRAYPOLAR-環形陣列
4-14|ARRAYRECT-矩形陣列
4-15|ARRAYPATH-路徑陣列
4-16|EXPLODE-分解
4-17|JOIN-接合
4-18|BREAK-切斷於點
4-19|ALIGN-對齊
4-20|掣點模式靈活運用
4-21|PROPERTIES-性質
4-22|MATCHPROP-複製性質

第5章 文字與表格
5-1|文字的應用
5-2|表格的應用

第6章 尺寸標註指令
6-1|基本標註
6-2|進階標註
6-3|智慧標註

第7章 圖層
7-1|圖層性質管理員

第8章 填充線
8-1|填充線

第9章 圖塊
9-1|圖塊的運用
9-2|圖塊屬性編輯器
9-3|外部參考

第10章 出圖
10-1|出圖
10-2|可註解比例

第11章 測量用指令
11-1|UCS 座標系統
11-2|視圖
11-3|測量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762071
  • EISBN:978986476302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45.7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從包裝和行銷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明顯是鎖定在職進修和學生族群,它試圖用「一本搞定所有需求」的姿態出現。我比較好奇的是,它在基礎繪圖的章節鋪陳上是否會過於簡略?畢竟,對於完全的新手來說,如何從零開始建立空間感和精確繪製的觀念,是比學指令本身更困難的一步。我希望這本書能用足夠的篇幅來處理這些起步的障礙,例如如何在網格(Grid)和捕捉(Snap)設定中找到平衡,或是如何正確使用極座標和相對座標進行定位。如果它能在前半段打下堅實的基礎,後半段再逐步推進到進階的註解、圖層標準化、以及輸出列印設定,那麼它的結構性就會非常完整。此外,對於台灣的製圖習慣,例如標註的英制/公制轉換、字體樣式(SHX/TTF)的選用,以及慣用的出圖比例,如果書中能加入這些本土化的應用貼士,那對我們來說會是極大的幫助,畢竟軟體是死的,但實際應用是活的,能結合在地規範的書籍才是真正的好書。

评分

哇,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就讓人眼睛一亮,那個藍綠色的主視覺,配上簡潔的字體,一看就知道是針對專業人士或是想深入學習AutoCAD 2016的朋友們準備的。雖然我還沒開始翻閱內文,但從書名《Autodesk AutoCAD 2016電腦繪圖與輔助設計(含AutoCAD 2016認證模擬與解題)》來看,它給人的感覺是相當紮實且全面,特別是「認證模擬與解題」這幾個字,簡直就是給正在衝刺ACAD證照的考生們打了一劑強心針。我預期它在基礎指令的講解上,應該會採用非常貼近實務操作的步驟,不會只是單純地羅列指令功能,而是會結合實際的工程圖、室內設計圖或機械零件圖的繪製案例來帶領讀者熟悉整個軟體的工作流程。這類書籍的價值就在於能否將複雜的幾何概念和精確的尺寸標註,透過清晰的圖文解說轉化為讀者手中可以輕易掌握的技能。我個人特別期待它在3D建模與實體操作這一塊的著墨,畢竟2016版本在曲面處理和渲染方面都有不少進步,希望這本書能提供足夠深入的範例,讓讀者不只會畫二維圖,更能輕鬆駕馭複雜的立體結構。整體來說,光是看書名和排版風格,我就覺得這本書的編排邏輯應該是相當清晰且循序漸進的,對於想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一套穩固AutoCAD技能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值得入手的選擇。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面上CAD的教學書多如牛毛,但真正能兼顧「教學深度」與「實用廣度」的卻寥寥無幾。我比較重視作者的編排哲學,好的教材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師傅在身邊一步步指導你,而不是丟給你一堆密密麻麻的指令列表讓你自行摸索。這本《Autodesk AutoCAD 2016電腦繪圖與輔助設計》光是「輔助設計」這幾個字就暗示了它可能不只是停留在教你畫線、畫圓這些基本功,更可能著墨於如何利用AutoCAD的工具集來優化設計流程、提高出圖效率,甚至探討圖層管理、外部參考(Xref)的應用,這些都是在真實職場上決定你工作效率高低的關鍵環節。如果它能用比較白話的方式,深入淺出地講解那些專業術語和複雜的系統變數設定,那真的是太棒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訣竅」或「捷徑」,讓讀者在面對龐大圖面時,能夠更有效地進行編輯和管理。對於台灣的設計產業來說,AutoCAD一直是基礎中的基礎,一本好的參考書能幫我們省去許多試錯的時間,直接接軌到業界標準的製圖規範,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正試圖成為這樣一本權威性的工具書。

评分

市面上這類技術書籍,內容的更新速度往往跟不上軟體迭代的速度,但既然這本是針對2016版,它就代表了一個階段性的技術總結。我個人對於電子書(E-book)的形式也抱持著高度興趣。對於設計工作者來說,攜帶一本厚重的實體書到工地或客戶端實在很不方便,電子書的優勢就在於可以隨時在平板或筆電上查閱,特別是當你需要快速回想某個複雜指令的參數設定時,強大的電子書搜索功能絕對是救命稻草。我期望這本電子書在排版上能充分利用數位媒體的特性,例如能否將重要的圖層設定參數用可點擊的清單呈現,或者複雜的命令列輸入過程能用動態的截圖或動畫(雖然這在純電子書中較難實現,但仍是期望)來輔助說明。總之,對於一本工具書而言,其「可被檢索性」和「閱讀的舒適度」至關重要,如果它能做到圖文並茂,並且版面設計不會因為適應不同載具而變得混亂,那麼它將會是一個非常方便的移動式參考資料庫。

评分

身為一個經常需要處理舊專案檔案的人,我對軟體版本間的相容性和檔案結構的穩定性非常關注。AutoCAD 2016雖然不算最新版本,但在許多工程領域中仍是主流的標準作業平台,因此針對這個版本的深入探討顯得格外重要。這本書若能針對2016版新增或優化的功能(例如介面上的調整、系統效能的提升等)做細緻的比較和教學,將會大大增加其實用價值。特別是它附帶的「認證模擬與解題」部分,我猜測這些模擬試題的難度設定和題型分佈,應該會非常貼近國際或地區性的認證考試標準。這意味著,它不只是一本學軟體的書,更是一本「應試聖經」。我期待它能針對那些常考但學起來比較抽象的單元,例如圖紙空間(Layout)的配置、視埠(Viewport)的精準控制、或是圖塊屬性管理(Block Attribute)等,提供極為詳盡的解說和對照範例。如果解析做得夠透徹,能讓讀者真正理解「為什麼」要這樣設定,而不只是死記「怎麼做」,那這本書的收藏價值就大大提升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