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IDEOLOGY吉他巫師.史蒂夫范的獨門演奏心法 (電子書)

VAIDEOLOGY吉他巫師.史蒂夫范的獨門演奏心法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史蒂夫范
图书标签:
  • 吉他
  • 吉他技巧
  • 吉他教学
  • 史蒂夫·范
  • VAIDEOLOGY
  • 速弹
  • 摇滚吉他
  • 音乐教学
  • 电子书
  • 吉他大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吉他巫師Steve Vai獨家授權出版X五月天怪獸傾力熱血推薦★
★學習吉他者必讀推薦★

  葛萊美獎三屆最佳吉他手得主
  全球搖滾吉他第一把交椅——史蒂夫范(Steve Vai)
  傾40載演奏生涯心力譜寫
  涵蓋樂理基礎與演奏心法的學習書。

  本書將告訴所有吉他初學者,與擁有夢想的吉他好手,
  如何藉由聆聽、譜寫,並透過不同深度的啟發性練習,
  將紮實的樂理基礎與彈奏技巧,
  轉化為自然本能的演奏與創作能量!

  這是一本熱愛音符、崇拜吉他之書,
  濃縮承載史蒂夫范40年音樂哲學。


  史蒂夫范曾說:「當腦海中響起一串旋律,我便能馬上寫下來,一如寫信一樣。……當你把自己的思緒彈出來,它便成為一個實體,彷彿可以觸摸……」

  本書從最基礎的入門知識開始——如何閱讀活頁樂譜、了解彈奏法?如何記憶指板音符?並涵蓋了彈奏吉他最關鍵實用的樂理知識——節奏、音階、調性、和弦音階、節奏基礎、吉他和聲與各種模式等,以及前所未有的音樂欣賞方式。

  你將在史蒂夫范帶領之下,循序漸進進行練習,淺入深出打好基礎,直到完全精通為止。無論在彈奏、作曲或與其他樂手合作溝通各方面,都能更加輕鬆有效率。

  本書雖是樂理知識書,但史蒂夫范也認為,創作本身不需要過多樂理,寫譜才更能釋放內心想表達的音樂。他也分享身為一名吉他手的獨特觀點,包括對於寫譜、讀譜的想法與心得,以及聆聽、感知音符律動的方法,帶領你深入自己的音樂靈感世界。

  本書並附有多張史蒂夫范的藝術創作,透過多彩鮮明、充滿能量的作品,讓無形的音樂化為有形圖像,讓我們得以一窺吉他之神刷起和弦、彷彿巫術般的劇力萬鈞!

本書特色

  ◆由淺入深,紮穩根基:以基礎樂理為根本,進入實戰技巧練習,循序漸進帶領初學者深入吉他的奧義殿堂。
  ◆圖像記憶法:將最惱人的各種音階問題,透過集大成的指板音符圖,助你脫離背誦和找尋指法位置的痛苦深淵。
  ◆獨門心法傳授:集40年功力精華的和弦記號表,總結作者長年的演奏實戰經驗與心法,指引成為吉他高手的捷徑。
  ◆全彩印刷:全書圖表以鮮明色彩標示,助你清楚辨識指法位置,快速學習與記憶。

名人推薦

  中文版選書催生者.五月天怪獸 刷弦推薦!

Amazon讀者好評推薦

  「……書中有出色的插圖、技巧、建議和鼓勵,正是想超越自己音樂極限的我所需要的。我強烈推薦給所有有勇氣承認自己可以變得更好的吉他手。」

  「我想成為一名吉他手,本書讓我得以學習紮實的知識,同時又擁有靈活的想法……這將是一部實現我的吉他夢想的書。」

  「……很高興能從書中感受到Vai的想法,他的音樂哲學、立場、思維方式……即使我已經彈吉他20年了,我仍然收穫滿滿。」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您提供的书名之外的,内容详实且风格自然的图书简介,旨在介绍一本可能与音乐、吉他、或某种专业技能相关的书籍,但绝不涉及您提到的具体书名内容。 --- 《和声演进的奥秘:从巴洛克到现代爵士的乐理脉络》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深入剖析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的专著,聚焦于和声学核心概念如何随着音乐风格的变迁而不断演化和重塑。作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清晰的逻辑结构,带领读者穿梭于几个世纪的音乐殿堂,探究从复调音乐的严谨体系到二十世纪复杂拓扑和声体系的完整历程。本书不仅是音乐院校学生的必备参考书,更是对音乐创作、编曲、演奏技术有深层追求的音乐人不可或缺的指南。 第一部分:古典和声的基石与结构 本卷首先聚焦于十六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的欧洲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我们深入探讨了“功能和声”体系的建立——即主、属、下属和弦的相互关系如何构建起音乐的张力与释放。 一、巴洛克时期的织体与对位: 我们从巴赫的对位艺术入手,解析赋格曲和众赞歌(Chorale Harmonization)如何确立了西方音乐对垂直音响(和弦)与水平线条(旋律)关系的理解。重点分析了七和弦的引入、终止式的规范化,以及“通奏低音”实践中蕴含的和声即兴原理。这一部分强调的不是简单的和弦排列,而是旋律线条在特定和声背景下的逻辑运动。 二、古典主义的清晰与平衡: 莫扎特和海顿的音乐是古典和声的典范。我们细致解构了奏鸣曲式中“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调性布局,阐释了如何通过转调、副属和弦的使用,实现音乐结构上的宏大叙事。书中特别辟出一章,专门讨论了“序列转调”技巧,这对于理解古典时期作品的戏剧张力至关重要。 三、浪漫主义的和声扩张: 随着情感表达的需求提升,和声的边界被不断拓宽。本书详细分析了李斯特、瓦格纳等作曲家对增三和弦、减七和弦的滥用(或曰精妙运用),以及如何通过模糊终止式来创造悬而未决的听觉体验。对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特里斯坦和弦”进行深入的声学分析,探讨了其对后世无调性音乐的启发意义。 第二部分:调性边缘的探索与革命 进入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音乐家们开始质疑传统调性的绝对统治地位,为现代音乐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一、印象主义的色彩与模糊: 德彪西和拉威尔的作品标志着从“功能”向“色彩”的转变。本部分着重分析了全音音阶、五声音阶在和声构建中的作用,以及平行和弦进行(Parallel Harmony)如何瓦解了传统的和声解决路径。我们使用频谱分析工具,展示了这些和弦选择如何营造出流动的、非聚焦的听觉画面。 二、表现主义与十二音体系的诞生: 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是和声史上的一次结构性革命。本书系统梳理了从无调性探索到序列化创作的全过程。详细解释了“音组”(Tone Row)的建立、逆行、倒影、逆行倒影等四种基本操作,并结合韦贝恩的简化实例,说明如何在这套看似严苛的体系中依然保持音乐的内在逻辑与美感。 第三部分:现代音乐中的和声语汇拓宽 二十世纪中叶以后,音乐的疆域进一步向外拓展,新的和声语言和理论层出不穷。 一、爵士乐的和声复杂化: 本书用相当篇幅介绍了爵士乐,尤其是比波普(Bebop)与后比波普时期,如何吸收并改造了传统功能和声。重点分析了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特别是带副属音的复杂和弦)的应用,以及和弦替代(Chord Substitution)的艺术。书中收录了大量的Bebop标准曲的即兴线索分析,展示了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和声背景下保持旋律的流畅性。 二、集合理论与量化和声: 引入了集合理论(Set Theory)的概念,特别是“音高类”(Pitch Class)和“音组类”(Pitch Class Set)的分析方法。这为理解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以及后来的极简主义音乐中的非传统和声结构提供了数学工具。我们探讨了如何通过计算集合的“分值”(Prime Form)来识别不同和声片段之间的内在关联,即使它们在听觉上相去甚远。 三、节奏与和声的交织: 最后,本书强调了和声的演变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我们探讨了复节奏(Polyrhythm)和节奏的复杂性如何反作用于和声的感知。例如,在斯克里亚宾或当代前卫音乐中,节奏的自由度如何使得听众对“此刻”的和声状态产生根本性的不同解读。 本书特色: 跨学科整合: 结合了音乐史学、声学物理学和数学逻辑,提供多维度理解。 实例驱动: 案例选取覆盖面广,从室内乐到交响乐,从前卫爵士到电子音乐的先驱作品。 图表与谱例详尽: 所有核心概念均配有高清乐谱示例和详细的分析图表,便于读者对照学习和实践。 通过阅读《和声演进的奥秘》,读者将不仅掌握“如何”构建和弦,更能深刻理解“为何”在特定历史时期,作曲家们会选择特定的和声语言,从而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拥有深厚理论根基的音乐世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史提夫范(Steve Vai)


  曾是搖滾怪傑Frank Zappa樂團專屬吉他手。

  其獨樹一幟的旋律與技巧,有著「電吉他巫師」的稱號,更曾四度來台演奏。

  1960年生於紐約,六歲開始玩風琴,十歲演奏手風琴,十二歲彈吉他。師承吉他聖手Joe Sariani。

  曾至柏克利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學習爵士樂,並獲頒柏克利音樂學院與音樂家學院(Musician Institute)榮譽博士學位。1984年開始吉他音樂生涯,專輯總銷售量已超過1500萬張,並被《Guitar Player》《Guitar World》《Young Guitar》等雜誌票選為最佳吉他手,及《Musician》雜誌選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00位吉他手之一,曾榮獲三屆葛萊美獎最佳吉他手與十二次提名。

  官方網站:www.vai.com/

譯者簡介

蕭良悌


  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柏克利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肄業,曾涉足台灣流行音樂幕後製作圈、華語福音音樂圈,具多年教學及表演經歷,目前旅居美國。2008年任Billy Sheehan、2014年任Jojo Mayer台灣大師班口譯,翻譯作品有《金屬主奏吉他聖經》《金屬節奏吉他聖經》《通琴達理》,製作及翻譯《Kiko Loureiro電吉他教學DV D》(英文),與《超絕吉他地獄訓練所》系列(日文)等等。
 

图书目录

致謝
前言
琴頸上的音符—學術練習
.臨時記號(升降記號).【圖表】吉他琴頸圖.同音異名音
琴頸上的音符—實驗練習
.仔細聆聽.【圖表】找音練習
音符—進階練習
.微分音.【圖表】升降記號與臨時記號列表.高階音符辨識訓練
音階—學術練習
.【圖表】G大調音階.音程.複合音程.【圖表】音程關係表
音階—實驗練習
.仔細聆聽
高階音程—實驗練習
更多音階—學術練習
.小調音階.【圖表】G小調音階.五聲音階.【圖表】G大調五聲音階.藍調音階.【圖表】G藍調音階
.音階練習.探索琴頸.【圖表】G藍調音階和Bb大調五聲音階.G藍調音階的全頸認知
.【圖表】延伸版G藍調音階和Bb大調五聲音階.想辦法讓所有的音能配合運用
調號與五度圈的關係
.【圖表】升記號調號.【圖表】降記號調號.關係大調與關係小調.【圖表】五度圈
五線譜上的音符—學術練習
.譜表.大譜表
譜號—進階練習
.打擊樂用譜(鼓譜)
移調樂器
.吉他轉調.【圖表】非移調樂器.【圖表】移調樂器
音符
和弦—進階練習
和弦—實驗練習
和弦組成—學術練習
.和弦組成資料庫.【圖表】和弦記號表
和弦組成—進階練習
.封閉式和聲.開放式和聲.和弦轉位
和弦—更多實驗練習
作曲—學術練習
.【圖表】音符長度
複節奏
複節奏—進階練習
複節奏—實驗練習
 
拍號—學術練習
.常用拍號:4/4拍.華爾滋拍號:3/4拍.行進拍號:2/4拍
.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單拍、複拍.【圖表】拍號表
.複雜拍號
拍號—進階練習
.複合拍號.複節奏拍號
 
吉他TAB譜
.【圖表】吉他TAB譜例
吉他TAB譜上的表情記號和技巧記號
作曲
.速度.速度變化.速度和節奏變化.各種反覆記號.輕重音.【圖表】輕重音音符.表情記號.【圖表】表情記號表.【圖表】表情重音
 
繼續談作曲
.漸強記號.漸弱記號.八度記號
 
吉他泛音
.自然泛音.人工泛音
讀吉他節奏
節奏—實驗練習
節奏律動
和弦音階—學術練習
和弦代換
調式音階—學術練習
.【圖表】調式與和弦音階
調式和弦進行
.艾奧尼安調式(大調音階):大調音階上的第一個調式
.多利安調式:大調音階上的第二個調式.【圖表】D多利安調式(第八把位)
.弗里吉安調式音階:大調音階上的第三個調式.【圖表】E弗里吉安調式音階(第十把位)
.利地安調式音階:大調音階上的第四個調式.【圖表】F利地安調式音階(開放把位)
.米索利地安調式音階:大調音階上的第五個調式.【圖表】G米索利地安調式音階(第一把位)
.伊奧利安調式音階:大調音階上的第六個調式音階.【圖表】A伊奧利安調式音階(第三把位)
.洛克利安調式音階:大調音階上的第七個調式音階.【圖表】B洛克利安調式音階(第五把位)
 
其他音階
.和聲小調音階.【圖表】和聲小調調式.旋律小調音階.旋律小調音階調式.減音階
.變形音階.【圖表】更多音階.【圖表】六聲音階.【圖表】五聲音階
 
後記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961219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2.6MB

图书试读

選書推薦序

一代宗師Steve Vai


  我們常用「吉他英雄」、「吉他大師」來形容非常厲害的吉他手,那麼Steve Vai在我心中,就是至高的「吉他宗師」。

  從擔任Frank Zappa吉他手開始、後來單飛的個人吉他演奏專輯,他充滿創意的技巧與音樂風格,以及獨特不凡的氣質,讓他受人愛戴,並在他的音樂生涯中多次獲得葛萊美音樂獎的榮耀,直到2020年的現在,他數十載的音樂風采仍持續影響並啟發無數的音樂人。

  這本樂理書《Vaideology:吉他巫師.史蒂夫范的獨門演奏心法》是Steve Vai專門為想成為專業吉他手的人而寫,從最基本的音階、調性、和弦、節奏開始,用他的經驗與智慧,一步步為讀者建立起扎實的樂理能力。另外,本書也深入教導如何寫譜與讀譜,他認為將音樂寫在紙上就猶如美麗的藝術品,寫譜除了是在拆解音樂如何表現,也可藉由寫譜演繹他的音樂想法。

  很多人應該會有這樣的問題:對音樂創作者、吉他手來說,樂理很重要嗎?答案可以說很重要也可以說不重要,這端看你如何使用這個工具。以我的經驗來說,樂理能力是遇到創作瓶頸時的良藥,而更實際的是,樂理是在跟世界各地的樂手合作時共通的語言。我的吉他老師曾經跟我說,樂理書在音樂生涯的每個階段都可以重讀,每次都會因為自己的程度與經驗而有不同的體悟。

  想起我初學吉他時,十幾歲的我每天放學都是在學校吉他社彈吉他,去哪裡都帶著吉他,做什麼都有吉他相伴,想要吸收更多的樂理知識,對未知的領域有滿滿的求知慾,手上僅有的教材是來自幾位吉他老師給予,當時的資訊取得也沒有像今日如此快速便利。我會在下課後跑到西門町萬年大樓購買外文雜誌,例如來自日本的雜誌《YOUNG GUITAR》,請朋友陸續從國外購入的樂理書或樂譜也佔滿了我的書櫃。直到目前為止,幾乎都是自己翻譯研究試著領略,希望能更有效地讀懂並運用;雖然因此提昇了外語能力,但難免不確定自己是否理解正確。

  後來旅行工作時經常走訪各地書店,對於他們擁有許多專業書籍的翻譯版本,感到很羨慕,讓我想起當時的自己。年輕的音樂學子們,如果都有機會能看明白大師精闢的樂理知識歷程,那是一件極為美好的事。抱持著這種想法,於是決定要來將Steve Vai這本很棒的樂理書中文化。

  很感謝也很興奮,崇拜的宗師Steve Vai允諾了這個合作,讓我們的初衷得以實現,也感謝一葦文思總編慶祐哥與翻譯、編輯的努力,用文字的力量帶領我們渡過知識之河。在這向內挖掘並且適合深度耕耘的時期,讓我們把此書帶進各位音樂人的生活,當成我們送給自己的禮物吧。

五月天.怪獸

作者序

  簡單來說⋯⋯

  這本書是寫給認真想要成為專業吉他手的人的基礎樂理概論。

  深入來說⋯⋯

  你認為需要了解樂理,才能成為一位好樂手嗎?這是我聽到想要成為專業吉他手最常提出的問題,這似乎也是大家最困擾和最擔心的問題。請先試想一下:無論對什麼事情有興趣,你是否會自然而然地想去研究和學習相關資訊,只因為你對這件事感興趣。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想要更了解音樂的語言,那就沒有任何人事物可以阻止你投入鑽研,進而把音樂的語言變成自己的音樂詞彙。

  但如果你並不想學什麼樂理,你還是得在繁瑣的練習過程、熟記各種指法等等的細節中掙扎。我想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對樂理有多了解,並不會讓你成為一位有影響力的樂手;真正的關鍵,在於你的創意、想像力,以及你對於好的靈感擁有多少熱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透過內在的耳朵,將自己和琴合而為一。就是這把琴,可以幫你把抽象的概念,轉化成具體的音樂。

  其實還是有很多創作者對於音樂理論和學術方面完全不在意,但仍然非常傑出。(我把樂理和技巧等都歸於音樂的學術面。)

  不過也有一些人,他們強烈地渴望想要精通音樂語言,可是如此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始終令他們感覺超過自身能力的負荷,因而望之卻步。有一些人,甚至因為自己對樂理缺乏概念,而覺得有些丟臉,默默認定可能是自己太笨了,所以學不會。不管你所相信的是什麼,那都會變成真實情況⋯⋯直到你願意改變想法為止。

  有人可能會語帶批評地跟你說,學太多樂理的話,會限制你自由自在、用心彈奏的能力。我建議你不要相信這種話。雖然這不是完全沒有可能,但是最重要的訣竅,是要找到正確的平衡點。

  有些人會在開始認真學音樂這個語言時,發現它完全開啟、釋放了那深埋在他們內心的各種音樂靈感和創意;也發現樂理這些東西其實很合理,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對他們來說,反而因為多學習了一些,而變得更加渾然天成。他們開始迸發出源源不絕的創意,而假設沒有學習樂理的話,這些創意便無法被啟發。在這些人身上,也常看到有人更是對樂理的求知慾大開,想要學習更多。這些改變都是很好的。

  真正重要的問題是:你想要什麼?What do you want?

  每個人的求知慾和對事情理解的能力,都非常不同。有人屬於智慧型的思考者,有些人則偏向藝術型的思考者,我認為無論是哪一種都很好。你當然可以選擇努力發展、訓練那些比較弱、表現得還不夠自然的項目,不過以我的經驗,我認為還是要跟著自己的熱忱來發展。

  「跟隨你心之所向。」(Follow your bliss.)——約瑟夫.坎培爾(Joseph Campbell)

  一個很有天分的人,在深入學習、吸收樂理知識之後,他可能會發現,他可以寫出理論上非常複雜艱深的音樂,但只是為了取悅自己。這樣的音樂聽起來⋯⋯可能就像一個很艱深的練習而已。不過如果這就是他想要的,這麼做當然也可以。對於聆聽的人來說,音樂還是具有創意和藝術的成分,而且也滿足了作曲者自己,也算是雙贏。

  從我有記憶以來,我一直都對寫下來的音符深深的著迷。對我來說,這些在紙上的音符,就是一種很美的藝術。感覺是一個很溫暖、很安全的地方(好,我知道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比喻)。這是一種神祕的語言,而我心裡就是知道,它可以幫助我釋放內心想表達的音樂。能夠為一群人,從一張空白的五線譜紙開始,加上無限的創意來創作一首曲子,對我來說就像是表演魔術一樣。我一直都有一種強烈的渴望,想要完全了解,並且精通這門藝術。雖然我還沒有達成目標,仍在持續努力中——因為樂理的進化也是無邊無際的——我真的很陶醉在運用我已知的一切,並且不斷的學習。

  除了九歲開始玩手風琴(就像每一個在紐約長島的義大利裔的乖孩子一樣),我認真學習樂理,是在七年級的時候。當時我是向聰明絕頂的老師比爾.威斯考特學習,就是從這時起,奠定了我的音樂基礎,而且收穫豐富。不過,直到十二歲那年,當我開始向喬.沙翠亞尼學習吉他的時候,我才了解到該如何把樂理運用在吉他上,釋放吉他的奧祕,而不是只利用吉他為其他樂器創作。喬也和我一樣上過比爾的樂理課,不過比我大概早了四年。喬非常聰明,對音樂的認知也高人一等,但是樂理對他來說,只不過是幫助他內心原本就已經充滿的音樂,加上一點火花而已。

  當我高中畢業,進入柏克利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後,我有機會更深入地研究樂理,尤其是爵士樂的領域。當時威.亨索和麥克.曼西尼兩位老師的課程,對我非常有幫助。而法蘭克.札帕的音樂之所以極度吸引我,是因為我從他身上看見,他做到了我一直想要達成的事,只不過使用的音符不同。法蘭克利用了各種方式來傳達他的理念,他達到的境界深不可測。他把每一個能運用到的部分都發揮得淋漓盡致,不管是他的作曲、吉他演奏的能力、科技方面的運用,甚至是他的幽默感等等。

  理性認知 vs. 實驗後的了解

  你將會從本書中看到我不斷地強調——要把你所學的一切,帶往更深的層次,而不只是用大腦理性的了解而已。我所說的「更深的層次」,是要有實驗精神,要不斷嘗試。理性的了解之後再背誦起來,和實際嘗試以後真正的學會一個概念,在根本上是完全兩回事。

  我們可以用蜂蜜來打個比方。你可以在知識上認識蜂蜜是什麼,你可以是最了解蜂蜜成分的專家,或者是全世界這方面知識的權威。你可以發表各種文獻,說明蜂蜜的產地、分子結構、如何製造,還有各種不同種類等等,你甚至還可以用各種具體和抽象的方法,來形容它吃起來是什麼味道。但是除非另外一個人把它放進嘴裡品嘗,不然他永遠不會知道蜂蜜到底是什麼,因為蜂蜜的味道是需要試了才知道的,和知道多少關於蜂蜜的知識完全無關。

  在學習和運用所有關於音樂的知識和技巧的過程中,理性學習絕對佔有一席之地。在任何一個領域中,總是要經歷一段時間,需要按部就班來磨練和學習。你需要很專心的花時間打好基礎,但是想有效地把你所學的東西變成真正屬於自己的,就要進化到想都不用想,像是天生就會的一樣。不用多想,就是自然而然已經「知道」了。要達到這種境界,就是要把學習進展到下一個層次,進入實驗以後真正了解的階段。天啊,我希望你們看得懂我在說什麼⋯⋯我真的很努力了!

  另外一個訣竅,在於不管你在學什麼還是彈什麼,你要能非常仔細地聆聽。當你把自己所學的音符彈出來,某種程度上,它就變成了一個實體,好像觸摸得到一樣,而不再只是一個想法。當你非常投入、很仔細聆聽時,你不會想太多,而是融入當下,這就達到超越思考的境界了。

  那到底要不要學樂理呢?如果這是你的問題,那我的答案會是——學不學都可以,但更重要的是你的興趣和渴望是什麼。雖然我這麼說,但我還是會建議你至少對樂理要有基本的了解。而且由於我在音樂領域上主要的身分是吉他手,所以我決定寫下這本書,希望能夠涵蓋基本的樂理,以及如何將樂理運用在吉他彈奏上。我相信這些學術類的知識並不是太難,但如果你想要多了解音樂這個語言的話,將會發揮一定程度的幫助,讓你在作曲、寫歌,和其他的樂手們溝通,還有鑽研自己的樂器等方面,都能更加輕鬆而且有效率。此外,也能啟發你表達更多不同的音樂靈感,而這可能是當你不懂樂理的時候,完全做不到的。

  這本書並不是設計成一本吉他教材,而比較像一本關於基礎樂理的工具書。雖然有時候這兩者之間的界線有點模糊,但如果是課程類教材的話,就需要更專注在講解技巧上。

  在本書中,我提供了適合吉他手們運用的基礎概念,但也包含進階概念,讓更有興趣的人可以進一步嘗試。我建議大家能花點時間,把這本書從頭到尾讀兩次,看看有沒有哪些部分會特別跳出來,讓你有恍然大悟的感覺。但是如果想從本書真正學會什麼的話,我建議一次挑一個主題來練習,直到完全精通為止,然後再進入下一個主題;即使一個主題可能會花上一個星期、甚至更久的時間來練習,也應該堅持這麼做。本書的安排是從基礎到進階循序漸近,所以當你學習完一個單元,再進入下一個單元時,應該很容易就能了解,不會有看不懂的問題。

  如果你突然發現自己對樂理真的很感興趣,還有其他很多的機會可以讓你更深入地學習。尤其現在有網路,所有想了解的知識都存在於你的指間——只消敲敲鍵盤就能查到。

  我們的重點是要找出最沒有障礙和阻力的方法,也就是說,真實地面對自己。不管別人告訴你應該要怎麼做,你要找到對自己來說最自然、最本能的方式才行。

  如果你對於學習基礎樂理和音樂的學術知識沒有興趣,那現在就可以把這本書丟了。如果你真的希望能學一點樂理,就請繼續讀吧!

  最後,我要告訴你一件很重要的事,不管你現在對樂理的認知和你的演奏能力處於什麼程度,都沒有關係,都很好。不管你想要朝什麼方向進步,也都沒有關係,也都很好。

  Everything is just fine!事實上,不只是好而已,是非常好!因為你會彈吉他啊!

  Enjoy!
 
史提夫.范(Steve Vai)
2017年12月10日 3:04 pm
浦那,印度

用户评价

评分

光是看到「吉他巫師.史蒂夫范」這名字,我就知道這本書絕對不是蓋的。台灣的樂手圈子裡,史蒂夫范那種獨樹一幟的指彈風格,簡直就是傳說等級的存在。我記得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些他的現場表演片段,那種手指在指板上飛舞的流暢度,還有他對樂句的掌控力,簡直是神乎其技。每次聽完,都會有一種「靠,原來吉他可以這樣玩」的震撼感。這本書光是能把他的心法整理出來,就已經是功德一件了。我期待能從中窺探到他那種「信手拈來皆是樂章」的境界,那種超越技巧、直達靈魂深處的演奏方式,才是真正厲害的地方。畢竟,學吉他久了,大家都會遇到瓶頸,技術練得再好,如果沒有靈魂的注入,聽起來就是少了一味。我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那把「鑰匙」,讓我能打開通往更高層次演奏的大門。

评分

我觀察到台灣的吉他教學圈子,其實非常崇拜那些有著鮮明個人風格的演奏家。史蒂夫范無疑是其中一個指標性人物。他的演奏聽起來總有一種「不按牌理出牌」的驚喜感,但那種不按牌理出牌卻又無比自然流暢,讓人忍不住想一聽再聽。這本書如果真的能揭露他創造這種驚喜感的秘訣,那對所有想擺脫制式化演奏的樂手來說,簡直是救命仙丹。我很好奇,他是不是會分享一些關於即興、關於音色設計,甚至是關於如何聆聽和模仿其他樂器的心得。畢竟,頂尖的演奏家通常都有著超越吉他本身的音樂視野,我希望這本書能帶領我進入那個更廣闊的音樂殿堂,而不只是停留在吉他指板的方寸之間。

评分

說實話,市面上關於吉他技巧的教學書多到爆炸,但真正能打動人心的其實沒幾本。很多書都是一板一眼地教你爬格子、練音階,雖然基礎很重要,但聽起來就是少了點「人味」。史蒂夫范的厲害之處,在於他能把複雜的技巧融入到極具個人風格的音樂表達中,那種隨性中帶著精準的感覺,真的很難模仿。我一直在尋找那種能把我從「機械式彈奏」中解放出來的方法,讓我能更自由地透過吉他訴說我想表達的故事。這本書既然掛上了他的名字,想必不會只是教些基本功的皮毛,而是會深入探討他是如何建構自己的音樂世界觀的。光是想像他如何看待音色、如何選擇和弦進行,就讓人充滿好奇心。如果能學到一點點他那種「說故事」的能力,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遠遠超過幾百塊台幣了。

评分

老實說,我對那些只會用一堆術語堆砌出來的教學書是敬謝不敏的。吉他演奏到最後,終究還是要回歸到聽感和感受。史蒂夫范的魅力就在於,無論你懂不懂樂理,光聽他的演奏就能被深深吸引。因此,我對這本《VAIDEOLOGY吉他巫師》最大的期待,就是它能用一種「人話」,而不是「教科書語言」來傳授他的心法。我希望看到的是他如何思考音樂的流動、如何安排樂句的呼吸,以及他如何訓練自己的耳朵去捕捉那些細微的情緒變化。如果這本書能讓我體會到,原來演奏吉他並不是一連串枯燥的練習,而是一場充滿創造力的冒險,那我就覺得這本書買得非常值得。這不只是學技巧,這是在學一種看待音樂的角度。

评分

身為一個長期摸索吉他的老手,我最怕的就是那種「為學而學」的教程。練了半天,技巧是進步了,但彈出來的東西卻像機器人一樣呆板,毫無感情。史蒂夫范的風格,給我的感覺是充滿生命力的,即使是最簡單的旋律,經過他一處理,都會變得非常耐聽,而且帶著濃濃的個人印記。我猜測這本書的「獨門心法」可能不會只著重在「怎麼做」,更重要的是「為什麼要這麼做」。這種思考層面的引導,對於想要突破瓶頸的樂手來說,才是最關鍵的。畢竟,技巧是工具,如何使用工具去創造美感,才是藝術的所在。我非常期待能從他的文字中,感受到那種對音樂純粹的熱愛,以及他如何將這種熱愛轉化為實際的演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