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要給這本電子書挑剔一個地方,也許就是它提供的評量工具建議,雖然涵蓋面很廣,但對於某些偏重「認知發展」的領域,我個人還是習慣使用更標準化的觀察表。不過,這或許也正體現了這本書的核心精神:強調過程評量勝於結果總結。書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在討論「觀察記錄的有效性」以及「如何撰寫有意義的學習檔案摘要」。它不斷提醒我們,幼兒的學習是動態且非線性的,所以評量也必須是多面向的。它提供了一種「敘事性評量」的思路,鼓勵老師用更貼近故事的方式來記錄孩子的成長軌跡。我用它書中建議的幾個觀察工具試了一下,發現記錄下來的內容確實比過去單純勾選「符合/不符合」來得豐富且立體。總體而言,它提供了一種思維框架,讓我們從「教什麼」轉向「學到了什麼」,對於提升我們教學反思的深度,有非常關鍵的引導作用。
评分從版面設計和使用者體驗的角度來看,這本電子書的排版確實是下了苦心的,它完全擺脫了傳統教科書那種密密麻麻、很枯燥的感覺。色彩的運用非常活潑,圖片都是清晰的高解析度照片,看起來就很賞心悅目。我特別喜歡它採用了大量的「教師實錄分享」區塊,這些都不是虛構的案例,而是來自真實教學現場的照片和心得。像是其中一頁分享了孩子們用撿回來的樹葉和樹枝搭建「迷你城堡」的過程,旁邊附上了帶班老師的簡短反思,說明了這個活動如何激發了孩子的空間建構概念。這種真實感是看再多理論文章都無法取代的。而且,電子書的優勢在於可以快速檢索,我不需要翻遍好幾本厚重的參考書,只要輸入關鍵字,相關的主題活動或評量方式立刻跳出來。對於我們這種需要同時應付行政、親師溝通和教學工作的老師來說,效率就是一切,這本書無疑是提升工作效率的神隊友。
评分說真的,這幾年台灣的幼教界對於「素養導向」的呼聲越來越高,但很多時候,理論跟實務之間還是有一段落差。我會買這本電子書,很大一部分是衝著它「深度結合素養核心概念」這個宣傳點。實際閱讀後,我發現它確實沒有停留在口號式的陳述,而是非常具體地展示了如何將「覺知辨識、表達溝通、自主管理」這些能力融入到主題活動中。舉個例子,在設計「水果王國探險」這個主題時,書中不只是教孩子認識各種水果的名稱,更設計了讓他們比較不同水果的顏色、氣味、口感,甚至鼓勵他們討論「哪種水果最適合做成果醬」,這個過程就自然地訓練了他們的觀察比較能力和表達想法的能力。最讓我驚艷的是,它裡面還有一塊專門講解「如何進行彈性課程調適」,這點對我們在實際操作時太重要了。因為每個班級的孩子發展速度和興趣點都不一樣,這本書教我們如何靈活地根據現場回饋來調整原定的教案,而不是死守著課表走,這才是真正以幼兒為中心的教學法啊。
评分坦白講,台灣幼教領域的課程設計參考資料琳瑯滿目,但真正能幫助我們「接地氣」的並不多。這本《幼兒園主題課程設計》的強項就在於它的「本土化脈絡」。它不只是照搬國外的課程架構,而是很細膩地融合了台灣的節慶文化和生活習慣。例如,在設計「農曆新年慶祝」的主題時,書中提供的活動不僅限於貼春聯、放鞭炮(當然,安全的替代方案),更深入探討了「壓歲錢的意義」、「年夜飯的象徵」,甚至還設計了讓孩子設計「給長輩的新年祝福卡」的活動。這種文化傳承的深度,在很多市售的教材中是看不到的。它讓我意識到,即使是日常的主題,也能透過巧妙的設計,將深層的文化價值傳遞給孩子,讓他們在玩樂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這對我來說,比學到新的遊戲點子還要珍貴許多。
评分這本關於幼兒園主題課程設計的電子書,光是光碟摸起來的質感就讓人感覺到編排者的用心,尤其是針對台灣在地環境的考量,這點非常重要。我記得我翻開目錄時,看到幾個單元主題,像是「我們的社區鄰居」、「大自然的秘密基地」等等,每一個主題的切入點都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很多市面上的教案可能都偏向制式化,但這本很不一樣,它強調的是如何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引導他們去探索,而不是單方面灌輸知識。例如,在社區單元裡,它不只是教孩子認識警察局、消防隊,還設計了一系列延伸活動,像是模擬開「小小郵差」的遊戲,讓孩子實際體驗送送信件的過程,這對培養他們的社會參與感很有幫助。而且,它還很貼心地附上了許多實用的資源清單,像是推薦的繪本、可以上網搜尋的教學影片連結,甚至連家長通知單的範本都有準備,真的是從籌備到執行的每一個細節都幫我們想到了,對我們這些一線老師來說,簡直是省下了一大半的備課時間,可以更專注在觀察和回應孩子的個別需求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