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音色音效套書(共三冊):圖解合成器入門+圖解音效入門+圖解電子音樂創作法 (電子書)

原創音色音效套書(共三冊):圖解合成器入門+圖解音效入門+圖解電子音樂創作法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松前公高
图书标签:
  • 合成器
  • 音效
  • 电子音乐
  • 音乐制作
  • 声音设计
  • 音频工程
  • 音乐技术
  • DIY音乐
  • 电子乐
  • 音乐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基礎原理→原創音色音效→各種風格手法,
電子音樂╳影視動畫遊戲一體適用
 
冊一《圖解合成器入門:只要懂構造原理與操作概念,任何聲音都能製造出來!》
共通概念 ×操作製造技巧×經典音色示範
最直覺的減法方式,創造你的音樂無限可能!
合成器的音源豐富又漂亮,但直接使用卻總是格格不入……
制式聲響只要加入些微變化,就能華麗變身、原創滿點?
 
現代音樂創作已少不了合成器!內建的現成音源都是很棒的素材,只要具有充足的合成器基本知識和操作概念,就能借力使力,事半功倍。本書帶領讀者從理解合成器的構造作用與聲音變化原理開始,以減法合成方式解說合成器的操作實務,到各種實作範例示範,讓你從隨手可得的音源,自由隨興創造出專屬音色。
 
特色
深入淺出振盪器、濾波器、放大器與調變的使用
設定關鍵+參數旋鈕圖示化,音色製造一看就上手
軟硬體一體適用,隨興發揮就有型有款
 
推薦
fish.the 知名電音製作人、中原大學數位音樂講師、Ableton認證講師
Frank DigiLog聲響實驗室創辦人
柯智豪  柯智豪音樂工作室負責人
黃少雍 音樂製作人、派樂黛唱片負責人
 
 
冊二《圖解音效入門:影視、動畫、遊戲場景聲音特效製作法》
 
情境分析×聲音設定×加工修飾
好懂好玩好操作,35種特效一次學起來!
 
聽起來就是自自然然!
最厲害的音效是,配上畫面後完全不會引起注意
「架空」、「虛構」、「科幻」類型的作品,適合使用合成器製造聲音,表現非現實的效果;寫實類的作品,以收錄實際存在的聲音做為素材,最能呈現真實感。不論哪一種,都需要搭配影像情境做後製加工,聲音效果才能與畫面相融無間、毫無違和。
本書為日本第一線遊戲電玩作品的專業音效設計者綜整分享多年背景音樂和音效設計製作的實戰經驗法則。讓你可以step by step學會基礎音效製作原理、技巧和訣竅,更能從中衍生更多音效的可能性。
 
【專業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列)
Frank/DigiLog聲響實驗室創辦人
楊文祥/雷亞遊戲資深音效設計師;前大宇資訊、遊戲橘子、IGG音效師
影製所 DC FILM SCHOOL/專業製作社群
 
【本書特色】
‧合成器+收音兩大音效製作法,必備技巧一次掌握
‧設定範例+功能操作示範+效果加工,步驟說明深入淺出
‧環境音、擬音、效果音,各類型聲音設計模式,應用廣泛
‧隨書附錄範本音效,參照練習初學者也能輕鬆重製
 
 
冊三《圖解電子音樂創作法:從基礎知識到風格活用,徹底解說專業混音與聲音製造技巧》
通用概念╳軟硬體構造效果╳音造混音技術
自信打造原創音色‧魅力詮釋你的電音主張!

電子音樂風行全球!主流,換你做做看!
電子音樂通常是作曲、聲音製造與混音同時進行,混音又是作品的成敗關鍵。混音除了讓聲音更加悅耳之外,更重要的是詮釋聲音傳達自己的主張。本書以軟體音源等基本音色為例,示範混音過程如何處理各種效果,才能製造出聲音的個性魅力,同時又具備好音色、聲音強度和質感。利用本書專屬示範音源及素材,經過具體執行操作、比較處理前、後的差異,製造原創音色將更得心應手,再現你的想像。
 
專業推薦
DJ Mykal a.k.a.林哲儀 台灣首席DJ、知名樂評/評審
fish.the 知名電音製作人、中原大學數位音樂講師、Ableton認證講師
Starr Chen陳星翰 華語金曲製作人
李欣芸 音樂製作人
黃韻玲 知名歌手/演員/音樂製作人、果核音樂創辦人
黃少雍 音樂製作人、派樂黛唱片負責人
 
日本書評
‧這本和其他書不同,可以理解到Mixdown、Mastering階段的作業,是研究創作電子音樂的好書!
‧這本書是以不同DTM環境為前提,不只是ableton Live使用者,也很推薦其他DAW使用者閱讀。
‧我在看這本書之前,大概看了10本相關的書,但這本讓我學到很多新的東西,例如「再怎麼玩弄低音,也無法提升音壓的原因」、「遮蔽效果」等等,參數解說不會很制式,非常好理解。
电子音乐制作与声音设计深度探索:合成器、采样与编曲实战指南 本套丛书聚焦于电子音乐制作、声音设计以及现代音乐创作领域的前沿技术与核心理念,旨在为有志于深入了解声音奥秘、掌握专业制作流程的音乐人、音响工程师和创意工作者提供一套全面且实用的进阶指导。 本书籍系列并非原有的《原創音色音效套書》(包含《圖解合成器入門》、《圖解音效入門》、《圖解電子音樂創作法》)的内容,而是完全独立、侧重于更高级、更细分领域的内容体系。本套书突破了基础入门的范畴,深入到声音合成的复杂机制、高级采样技术、效果器的精妙运用,以及电子音乐在不同流派中的结构化编曲策略。 --- 第一册:高级模拟与数字合成原理深度解析 书名暂定:《模块化合成的艺术与科学:从振荡到调制的高级声波塑形》 本书摒弃对单一硬件合成器的基础介绍,转而深入探讨合成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前沿应用。它将合成技术分为两大核心板块:模拟建模与数字波表/颗粒合成。 一、 模拟合成的底层逻辑与精细控制: 本卷详尽剖析了经典减法合成(Subtractive Synthesis)之外的高级技术。重点解析了振荡器(Oscillator)的非正弦波形生成机制,包括傅里叶级数在声音建模中的实际应用。随后,深入讲解了滤波器(Filter)的拓扑结构(如梯形滤波器、Bessel滤波器)及其对瞬态响应和共振峰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本书花费大量篇幅论述调制源(Modulation Sources)的非线性行为:LFOs如何通过频率、脉冲宽度或幅度实现复杂调制,以及低频信号如何与包络发生交叉调制,创造出“动态音色”。 特别地,本书提供了关于波表合成(Wavetable Synthesis)的深入教程。它不仅解释了如何编辑和设计自定义波表,还教授了如何利用波表扫描(Scanning)实现声音的“运动感”和“变形”。针对颗粒合成(Granular Synthesis),本书从理论上阐释了微小时间片段(Grains)的叠加、随机化和重构过程,并提供实例指导如何使用这些技术来构建不可思议的环境音效和抽象纹理。 二、 现代数字合成架构的构建与实践: 本书探讨了频率调制(FM Synthesis)和波形塑造(Wavetable Shaping)的最新发展。在FM部分,我们不仅教授基础操作,更侧重于解决“金属音色”和“非谐振音色”的声学难题,讲解了如何利用载波与调制波的比率来精确控制泛音结构,以及如何运用多级FM链来构建复杂的打击乐音色。 在声音设计实践方面,本书引入了动态参数调制矩阵的概念,指导读者超越传统的单一路线连接,构建多维度的声音变化系统。例如,如何将一个随机序列或环境噪音作为调制源,以非周期性的方式驱动滤波器截止频率,从而创造出“有生命力”的音色。 --- 第二册:高级采样、音色重构与空间音频技术 书名暂定:《声音的采样重构与沉浸式音频设计:从磁带模拟到三维声场构建》 本卷将读者的注意力从声音的生成转移到声音的捕捉、处理与空间化,是声音工程师必备的进阶参考书。 一、 采样处理的深度潜入与非线性操作: 本书超越了基础的采样播放和切片,专注于如何“解构”和“重构”现有录音。内容涵盖时间拉伸(Time Stretching)和变调(Pitch Shifting)算法的优缺点对比,特别是相位锁定循环(Phase-Locked Loops)在处理瞬态时的作用。 核心章节聚焦于磁带模拟(Tape Emulation)和老式硬件效果器建模。详细解析了磁带饱和(Saturation)的非线性失真特性,包括偶次谐波与奇次谐波的生成比例,以及抖晃(Wow and Flutter)对音色稳定性的微妙影响。此外,本书指导读者如何使用卷积混响(Convolution Reverb)进行“脉冲响应(IR)”的艺术化采集,利用非音乐性空间(如金属管道、特定材质表面)来创造独一无二的音色环境。 二、 沉浸式与空间音频的工程实现: 本卷对当前最前沿的音频技术进行了系统梳理,重点讲解了双耳化(Binaural Audio)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读者将学习如何理解和运用头部相关传输函数(HRTF),并掌握在标准立体声环境中模拟声音在三维空间中定位、环绕和高度变化的技巧。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基于对象(Object-Based)的音频工作流,例如在沉浸式音乐制作中,如何将声音元素视为可独立定位的对象,而非固定的轨道信息。通过实操案例,展示了如何精确控制声音在观众周围的运动轨迹,这对沉浸式装置艺术和前卫音乐作品至关重要。 --- 第三册:电子音乐的结构化编曲与流派解构 书名暂定:《节奏动力学与音乐结构:现代电子音乐的复杂编排与母带优化》 第三册专注于将前两册学到的声音设计技巧,融入到成熟的音乐结构和专业发行流程中。它不再是关于“如何制作一个声音”,而是关于“如何安排这些声音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一、 节奏引擎的进化与微观时间控制: 本书深入分析了不同电子音乐流派(如IDM、Techno、Drum and Bass)的节奏核心。它教授读者如何构建具有内生驱动力的节奏,超越简单的四四拍循环。内容包括:复杂的休止符(Rests)与微小时间偏移(Micro-timing)在制造“摇摆感”或“紧张感”中的作用。 详细讨论了同步/非同步(Syncopation vs. A-rhythm)的编排策略。例如,如何在持续的节拍背景下,使用高度复杂的打击乐或琶音序列来制造听觉上的错位和反差,从而提升整体的节奏张力。 二、 音乐叙事与动态的宏观结构设计: 本卷的核心是段落设计(Section Structuring)。它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框架来规划一首电子乐作品的起、承、转、合,指导读者如何有效管理能量释放,避免听众疲劳。这包括: 1. 能量密度图谱(Energy Density Mapping): 如何在时间轴上绘制能量曲线,并确保关键过渡点具有最大的冲击力。 2. 主题的演化与回收: 学习如何将一个基础音色或节奏动机,通过叠加、减法、滤波等方式,在不同的音乐段落中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形成连贯的叙事。 三、 从混音到母带的音质工程优化: 最后,本书提供了一套面向专业发行的质量控制流程。重点在于动态范围管理和频率平衡的风格化。它详细比较了响度战争(Loudness War)的哲学背景和现代流媒体平台的响度标准(如LUFS规范),指导制作人如何在满足平台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音乐的动态生命力。强调了在母带阶段,如何通过细致的立体声扩展(Stereo Widening)和低频物质感(Substance)的控制,确保作品在各种播放系统上都能保持一致的冲击力和清晰度。 --- 总结而言,本套丛书是为那些已经掌握基础操作,渴望在声音设计、结构编排和最终音质上达到专业水准的创作者所准备的深度技术手册。它关注的是“为什么”和“如何更深入”,而不是“是什么”。

著者信息

野崎貴朗
福島縣白河市人。於日本大學藝術學部音樂學科學習作曲。信念是創作上必須發揮筆記型電腦的機動性。不時得更新最新技術,天生具備貪婪的烈士體質。同時運用數位和類比技術從事作曲、編曲、重新混音、錄音、混音、成音等全面性的聲音製作。曾經參與製作小島麻由美、ICE、Fayray、廣瀨香美、SOON、聖堂教父等眾多作品。近年則參與了Michiyo Honda、橿渕哲郎、EHAMIC、高橋瞳、Sonodaband、Gekkan Probowler、Bremen、MEXICO等人的作品。除了音樂製作方面,亦曾推動「G-yu.org」,嘗試在音樂界中導入免費增值(Freemium)模式。東京音樂專門學校(Tokyo School of Music)、福岡音樂專門學校(Fukuoka School of Music)兼任講師。傳言同時也以其他名義活動,詳細內容未定。

竹內一弘
以音樂一切大小事為主業的音樂家。
2010年成立獨立品牌「Whereabouts Records」,主要發行日本國內外藝人的音樂作品,作品都具有鮮明的風格。本身也是一名搖滾吉他手,因此對古典搖滾與70~80年代搖滾瞭若指掌。
近年將重心放在DAW電子音樂製作上。過去曾以藝人身分發行專輯,但基於個人對於兩種不同身分的區別原則,在此恕不公開藝名及相關介紹。
此外,在自營的Whereabouts Records Mastering工作室裡也擔任母帶後期製作工程師一職,長期與獨立廠牌、藝人合作建立很好的信賴關係。
精通爵士樂理論,著有理論類或演奏技巧類等書籍。採譜方面也是專家,採譜類型從演歌到當代爵士,範圍相當廣泛,集結出版品不計其數。

小川哲弘
OGAWA SOUND 負責人。
從不動產租售業轉換跑道,在遊戲公司從事聲音設計工作約莫10年。製作過的聲音設計案,包括大型電玩機台及家用遊戲,累積了許多背景音樂製作、音效製作、環繞立體聲設計、聲音編輯、使用中介軟體(middleware)製作聲音檔案等業界實戰經驗。在聲音設計的工作過程中注意到音效的重要性。離開遊戲公司之後,成立了專門製作音效的「OGAWA SOUND 」。
目前除了接受委託的音效設計案,也提供遊戲、電影、連續劇及動畫等業界影音創作者付費下載本公司自製的音效素材。
本公司不只提供品質優良、講究真實感的音效,也會站在影音創作者的角度,設想「什麼樣的聲音才是好用的音效素材」來製作聲音。
https://www.ogawasound-online.com/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 EISBN:9789864801572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60.6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說真的,現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多到爆炸,YouTube 上一堆免費的教學影片,乍看之下好像什麼都不用買書。但是,我發現免費資源最大的問題就是系統性不足,東學一點貝斯音色,西學一點鼓組編排,到最後自己腦袋裡還是一團亂麻,完全搭不上線。而且,網路上的教學影片更新速度很快,軟體介面可能改了幾次,但那些舊的教學影片留下來的知識點,很多時候就跟不上主流了。這時候,一本結構完整、編排清晰的實體書籍(或結構化的電子書)的價值就顯現出來了。它提供了一個從零開始、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不會讓你學到一半就迷失方向。我對這套書最期待的是它如何處理「音效」這個部分,因為單純的音樂創作固然重要,但很多時候,我只是想製作一些特別的環境音效或是科幻片的特殊音效,這就涉及到更細緻的聲音設計技巧,不只是和弦進行那麼簡單,這部分就非常考驗作者的功力了,希望它能涵蓋到各種波形如何組合、如何運用濾波器來塑造聲音的紋理層次感。

评分

身為一個從傳統樂器背景轉過來的人,我對於電子音樂的創作過程一直抱持著一種既好奇又有點敬畏的心態。傳統樂器有著物理上的限制和特性,但合成器簡直就是一個無限可能的聲音實驗室,這也是它最迷人的地方,但同時也是最讓人不知所措的地方。我特別想了解的是,這套書會不會花篇幅介紹各種合成器類型(例如減法合成、加法合成、FM 合成)的原理,但是用比較白話的方式講解,而不是直接丟出複雜的數學公式。因為對我來說,了解「為什麼」這樣調整會產生那樣的聲音,遠比死記硬背操作步驟來得重要。如果它能像講解物理學概念一樣,把電路和波形之間的關係解釋清楚,那對我建立起對聲音設計的直覺會非常有幫助。我希望它不只是教你「怎麼做」,更能引導你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未來遇到新的合成器或軟體時,也能舉一反三,自行探索出新的音色。

评分

過去我買過幾本關於數位錄音的書,裡面對麥克風擺位、前級增益的控制講得頭頭是道,但對於「聲音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著墨太少。電子音樂的魅力就在於,你可以從一個最基礎的正弦波開始,將它塑造成任何你想像得到的聲音,這是一種極致的創造力展現。因此,我非常看重這套書中關於「電子音樂創作法」的部分。我希望它能深入探討節奏的建構、琶音的編排邏輯,以及如何利用 LFO 和包絡線來賦予聲音生命力,讓一個原本靜態的波形能夠隨著時間產生動態的變化。台灣的音樂市場,獨立音樂圈對電子音樂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很多獨立樂團或創作者都會在作品中加入獨特的電子音效來區隔市場,如果能透過這套書掌握基礎的聲音編排能力,對於提升作品的質感,絕對會有實質的幫助,這不單是技術問題,更是藝術表現力的問題。

评分

老實說,對於「電子書」這個格式,我個人是比較矛盾的。雖然它方便攜帶,隨時都能在平板上翻閱,但對於這種需要不斷回頭查閱、對照圖表的技術性書籍來說,我總覺得實體書的翻閱體驗比較好,可以快速地在不同頁面間跳轉,標註起來也方便。不過,電子書的優勢在於搜尋功能,如果書裡面的術語或功能名稱可以直接搜尋,那在實際操作軟體遇到問題時,就能立刻找到對應的解釋,這點可能會扳回一城。總之,我對這套書的期待是,它能提供一個紮實的橋樑,讓我從對電子音樂的「霧裡看花」狀態,進展到能夠自信地運用合成器和音效工具,將腦海中那些抽象的聲音畫面具體化出來。如果它能讓我成功做出一個讓我自己都驚豔的、具有個人風格的電子音色,那麼這套書的價值就遠遠超過它的售價了。

评分

最近手邊剛好在找幾本關於音樂製作的入門書籍,畢竟現在數位音樂工具這麼發達,總覺得學點皮毛總比完全不懂好。我先是翻了幾本市面上常見的音樂理論書,那些講到音階、和弦進行的內容,對我這種純粹想玩玩看合成器、做點有趣音效的人來說,實在是太硬核了。我更傾向於那種可以直接上手、看到圖就知道怎麼操作的實用指南。後來偶然看到一本強調「圖解」的系列,光是書名就讓人覺得親切許多,感覺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著作,比較像是隔壁那個會玩電吉他的學長熱心分享經驗那樣。我特別想知道,如果我完全沒有電子音樂背景,只是單純對那些老派合成器的波形控制感到好奇,這些書會不會把我嚇跑。我比較擔心的是,有些號稱入門的書,實際上內容還是卡在很多專業術語上,讀起來比原文書還累,希望這套書在「圖解」這方面能真正做到圖文並茂,而不是放幾張截圖敷衍了事。畢竟,很多時候按鈕在哪裡、旋鈕轉動的感覺如何,光看文字是無法體會的,視覺輔助實在太重要了,特別是在學習這種需要動手操作的技能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