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角登場:崔子恩的酷兒影像 (電子書)

丑角登場:崔子恩的酷兒影像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睿文
图书标签:
  • 酷兒研究
  • 影像研究
  • 崔子恩
  • 台灣電影
  • 性別研究
  • 文化研究
  • 視覺文化
  • 身體政治
  • 表演研究
  • 電子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三十餘年以來,崔子恩一直是中國文化界的一個奇人。他是公開出櫃的同性戀,是我行我素、拒絕被體制收編的「手術刀嘴」,也是永遠衝撞當代時空的創作者。他的作品跨越不同類型、不同領域、不同媒介,從科幻小說到家庭傳記,從晚清小說研究到獨立電影,又從先鋒小說到酷兒文化,呈現其獨一無二的獨立精神。

  本書收錄的對談與交流跨越將近二十年,討論範圍包括崔子恩的不同身分:作者、導演、研究者、大學教授、天主教徒、同志權利運動者——從崔子恩的成長背景、《夜景》及《少年花草黃》等代表作、紀錄片的創作、中國獨立電影的崛起、中國的酷兒運動,到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處境,《丑角登場:崔子恩的酷兒影像》展現崔子恩對自己創作生涯的一種反思和回顧,也是了解崔子恩創作的不同面目的最佳入門。

  本書為「白睿文訪談錄」系列書之第二本,該系列收錄白睿文多年來訪問華文世界影人、作家與文化人的訪談菁華,第一本為《電影的口音:賈樟柯談賈樟柯》;預計將陸續出版:《字裡行間:華語作家對談錄》、《自由光影:中國獨立電影人對談錄》與《畫外音:當代華語影人對談錄》各書。

本書特色

  「我就是註定了永遠邊緣,再邊緣,更邊緣,與任何神任何神話任何偶像任何主流作對。」——崔子恩

  由知名華語電影學者白睿文對中國同性戀導演/創作者崔子恩對談,勾勒崔子恩創作對國家、社會,乃至文化與時空的衝突,撞破所有的櫃門,出櫃!

各界推薦

  包宏偉(英國諾丁漢大學傳媒研究副教授)
  但唐謨(知名影評人、自由作家)
  紀大偉(作家、學者、政大台文所專任副教授)
  郭力昕(文化評論者、政大傳院專任教授兼院長)
  舒 琪(導演、影評人)
  楊小濱(詩人、藝術家、評論家、中研院研究員)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部假设的、内容与《丑角登場:崔子恩的酷兒影像(電子書)》完全无关的图书的详细简介: 书籍名称:《星辰的低语:失落文明的考古密码》 作者: 艾莉亚·凡斯博士 出版社: 苍穹远见出版社 类型: 历史考古/硬科幻/悬疑冒险 --- 内容提要: 《星辰的低语:失落文明的考古密码》是一部融合了严谨的考古学探究、尖端的天体物理学理论以及扣人心弦的政治惊悚元素的宏大史诗。故事的核心围绕着一个困扰了人类数个世纪的谜团展开:位于地球南极冰盖深处、被誉为“零点遗迹”的神秘结构。这座结构并非由任何已知的史前人类文明建造,其技术水平和材料构成远超现代科学认知,似乎指向一个在地球生命演化早期就已辉煌一时,却神秘消亡的“前人类”文明——“阿卡迪亚人”。 本书的主角,著名天体考古学家艾莉亚·凡斯博士,在获得一份神秘的、来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失踪探险队的加密手稿后,决定重新启动对零点遗迹的探索。这份手稿不仅描述了遗迹的精确坐标,更包含了一组晦涩难懂的数学符号,凡斯博士坚信,这些符号是通往阿卡迪亚人知识宝库的钥匙。 随着探索的深入,凡斯博士的团队发现,阿卡迪亚人的技术并非基于化学或机械原理,而是直接操纵时空结构和量子纠缠。遗迹内部的“星图”并非描绘已知的宇宙景象,而是模拟着数十亿年前的宇宙初始状态,并暗示着一场迫在眉睫的、可能导致宇宙熵增加速的灾难。 然而,这次探索并非坦途。国际科学界内部的分裂、秘密军事组织的渗透以及一股名为“纯净之光”的极端保守主义团体,都对零点遗迹虎视眈眈。他们或意图窃取可能颠覆现有世界秩序的能源技术,或试图彻底抹除所有可能挑战“人类中心主义”历史观的证据。凡斯博士不仅要破解失落的密码,更要在一场跨越国界、涉及全球安全的较量中,保护这份可能重塑人类文明根基的遗产。 核心主题与亮点: 1. 天体考古学的革命性视角: 本书突破了传统考古学的界限,将目标锁定在“宇宙尺度”上的文明遗迹。它探讨了生命在银河系中播撒的可能性,以及地球文明是否仅仅是宇宙演化中的一次偶然“回声”。作者通过详尽的细节,构建了一个逻辑自洽的“前人类文明”技术体系,涉及超光速通信、负物质工程和高维几何学。 2. 密码学与古代语言学谜团: 遗迹中的铭文是一种基于十二进制和光子频率编码的复合语言。凡斯博士的破解过程充满了紧张感和智力挑战。她必须结合古苏美尔的星象学记录、玛雅的历法体系,以及量子力学的基本常数,才能逐步解锁阿卡迪亚人留下的警告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哲学——关于存在、毁灭与时间循环的深刻思辨。 3. 政治阴谋与道德困境: 随着遗迹的秘密逐渐曝光,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开始动摇。联合国、美俄联盟以及新兴的亚洲科技联合体都试图控制对零点遗迹的解释权和技术使用权。凡斯博士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是将技术公之于众,冒着引发全球冲突的风险,还是将其深埋,以保护人类免受可能尚未理解的力量的侵袭?书中的反派势力,尤其是“纯净之光”,对知识的恐惧和对现有秩序的维护,构成了强大的道德张力。 4. 冰封之下的史诗场景: 作者对南极极端环境的描绘细致入微,从极夜的压抑感、冰层深处无尽的黑暗,到遗迹内部散发出的幽蓝色微光,都营造出强烈的沉浸感。零点遗迹本身被描述为一个超越人类想象力的结构,其内部空间遵循着非欧几里得几何,每一次探索都像是一次对现实认知的重塑。 目标读者: 本书尤其适合以下读者群体: 喜爱迈克尔·克莱顿式硬科幻与考古悬疑结合的读者。 对古代文明未解之谜、失落的历史以及宇宙起源理论抱有浓厚兴趣的人士。 热衷于复杂叙事结构、多线索并行推进以及高智商解密过程的推理小说爱好者。 --- 章节预览(摘录): 第一部分:冰层之下的回响 第一章:失踪的坐标——凡斯博士在剑桥大学的地下档案室中,首次接触到一份用当时尚不成熟的密码学写成的电报,揭示了零点遗迹的可能位置。 第五章:零点前夜——国际科学联盟的首次极地会晤,各方势力暗流涌动,资源分配的角力预示着未来冲突的序幕。 第二部分:阿卡迪亚的语法 第十章:光子信标——团队成功激活了遗迹的第一层能量系统,探测到一种周期性的、似乎在“呼吸”的时空波动。 第十四章:十二维之墙——凡斯博士发现阿卡迪亚人的“文字”是基于高维空间的几何投影,需要利用量子模拟器才能进行初步翻译。 第三部分:熵增的预言 第二十章:纯净之光的阴影——一次针对后勤基地的精心策划的破坏行动,暴露了“纯净之光”组织已经渗透到核心研究团队内部。 第二十五章:终极讯息——破译的最后阶段,阿卡迪亚人留下的警告并非关于技术,而是关于一种宇宙级的“信息瘟疫”,而地球文明,正处于被感染的边缘。凡斯博士必须决定是否摧毁所有研究成果,以避免灾难的蔓延。 --- 结语: 《星辰的低语》不仅是一场探索失落文明的惊险旅程,更是一次对人类自身在宇宙中地位的深刻拷问。它挑战了我们对历史的既有认知,迫使读者思考:当面对远超我们理解范畴的智慧时,是选择恐惧与垄断,还是选择理解与合作?这部作品将带领读者穿越冰雪、时间与星辰,抵达人类知识的边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白睿文(Michael Berry)


  1974年於美國芝加哥出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現代中國文學與電影博士。現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亞洲語言文化教授兼任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華語文學、電影、流行文化和翻譯學。

  著作包括《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痛史:現代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鄉關何處:賈樟柯的故鄉三部曲》、《煮海時光:侯孝賢的光影記憶》、《電影的口音:賈樟柯談賈樟柯》。編著包括《霧社事件:台灣歷史與文化讀本》、《重返現代》、Divided Lenses: Screen Memories of War in East Asia。

  中英譯作包括王安憶《長恨歌》(2008)、葉兆言《一九三七年的愛情》(2003)、余華《活著》(2004)、張大春《我妹妹》與《野孩子》(2000),舞鶴《餘生》(2017)以及方方《武漢日記》(2020)。2009年獲得現代語言協會(MLA)最佳翻譯獎的榮譽提名,曾擔任金馬獎評審(2010、2018)、紅樓夢獎評審(2012-2018)和香港「鮮浪潮」國際短片展(2013)評審。也曾為《新京報》和「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撰寫專欄。

图书目录

總 序 談中得來
推 薦 序 說吧,記憶/紀大偉
推 薦 序 非主流、反霸權的酷兒崔子/包宏偉

前 言 丑角登場
我,崔子恩 成長背景/「同志」的定義/從文學到電影/早期寫作/《男男女女》/關於第六代/數位拍攝/關於發行/電影與宗教
跨越與衝撞 走進夜景/混雜與跨越/從《少年花草黃》到《副歌》/「出櫃」與「反出櫃」
同志,同志 《誌同志》,致同志/中國同志電影與酷兒運動
獨立電影考 紅色電影的歷史痕跡/改革開放的經驗與創作啟蒙/第六代的電影革新
論酷兒影像 摒棄敘事美學/社群與權力/愛的接納與給予/古典文學的反作用力/前台與後台/表達與身分認同/事物的「秩序」

讀 後 記 人與事與詞與物/崔子恩
崔子恩作品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456659
  • EISBN:978986445696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有
  • 檔案大小:10.4MB

图书试读

總序

談中得來
白睿文


  二十多年以來,除了學術研究和文學翻譯之外,我的另外一個學術方向就是文化口述歷史。初始的動機是因為我發現我所研究的領域特別缺少這方面的第一手資料。當時除了記者針對某一個具體的文化事件或為了宣傳一部新作品以外,比較有深度而有參考價值的口述資料非常少。但不管是從研究的角度來看或從教學的角度來考量,我總覺得聆聽創作人自己的敘述,是了解其作品最直接而最有洞察力的取徑。當然除了作品本身,這些訪談錄也可以幫我們理解藝術家的成長背景、創作過程,以及他們所處在的歷史脈絡和面臨的特殊挑戰。

  當我還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便已經開始與各界文化人進行對談或訪問。一開始是應美國《柿子》(Persimmon)雜誌社的邀請,他們約稿我訪問資深翻譯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和中國作家徐曉等人。我後來在紐約經常被邀請替很多大陸和台灣來的作家和導演擔任口譯。跟這些創作人熟了之後,除了口譯我也開始私下約他們談;這樣一個長達二十多年的訪談旅程就開始了。我當時把我跟侯孝賢、賈樟柯等導演的訪談錄刊登在美國各個電影刊物,包括林肯中心電影社主編的《電影評論》(Film Comment)雜誌。後來這些訪談很自然地變成我學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是我出版的第一本對談集,該書收集了我跟二十位資深電影人的對談錄。後來又針對侯孝賢導演出了一本長篇訪談錄《煮海時光:侯孝賢的光影記憶》。實際上,從1998年至今,我採訪各界文化人的計畫一直沒有間斷,從導演到作家,又從音樂家到藝術家,一直默默地在做,而且時間久了,就像愚公移山一樣,本來屬於我個人的、一個小小的訪談計畫,漸漸變成一個龐大的文化口述史項目。之前只刊登有小小的一部分內容,它就像冰山的一角,但大部分的口述資料一直未公開曝光,直到現在。

  這一套書收錄的內容非常廣泛,從我跟賈樟柯導演的長篇訪談錄到崔子恩導演對中國酷兒電影的紀錄,從中國大陸的獨立電影導演到台灣電影黃金時代的見證人,從電影到文學,從音樂到舞蹈,又從建築到崑曲。希望加在一起,這些採訪可以見證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社會和文化轉變。它最終表現的不是一個宏觀的大歷史,而是從不同個人的獨特視角呈現一種眾聲喧嘩,百家爭鳴的文化視野。雖然內容很雜,訪談錄的好處是這個形式平易近人、不加文飾,可以深入淺出,非常直接地呈現創作人的創作初衷和心路歷程。從進行採訪到後來的整理過程中,我始終從各位前輩的創作人身上學到很多,而且每當重看訪談錄總會有新的發現。因為秀威的支持,這些多年以來一直放在抽屜裡的寶貴的採訪資料終於可以見天明。也希望台灣的讀者可以從這些訪談中獲得一些啟發。

  生命一直在燃燒中,人一個一個都在離去。我們始終無法抓住,但在有限的人生中,可以盡量保存一些記憶和歷史紀錄留給後人。這一系列就是我為了保存文化記憶出的一份小小的力。是為序。

推薦序

說吧,記憶


  這本書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白睿文(Michael Berry)教授深入訪談中國電影工作者崔子恩的成果結集。這些訪談並非一氣呵成,而是十餘年累積沈澱的成果。在求新求快的網路時代,這本集子反其道而行,慢工出細活,也就顯得特別珍貴。

  崔子恩的名聲,主要來自於他在文學、在影像刻畫的中國同性戀。這些處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同性戀者,一方面跟著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經濟快車進入大城市,另一方面卻又跟大都會的價值觀產生摩擦。我在本文特別採用「同性戀」而不是「同志」這個詞,是因為崔子恩在訪談中指出「同志」一詞在中國已經和平取代具有挑釁意味的「同性戀」。既然如此,為了彰顯崔子恩堅持的反骨精神,我在本文採用還沒有被馴服的「同性戀」一詞。

  崔子恩身兼多種局外人身分:他除了是出櫃的同性戀者,也是遷徙到北京的哈爾濱人,並且見證過文革跟宗教嚴重衝突的(前)天主教徒。用學術術語來說,他剛好體現了「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身為(前)教徒,他反而比許多非教徒更能夠擁抱同性戀;身為哈爾濱人,他發覺家鄉反而尊重多元價值,北京偏偏受限於一元的教條。他在1980年代出版學術體制內的文學論述,在1990年代初期開始發表完全體制外的同性戀題材文學創作,並且從1990年代末期製作同性戀題材的影像創作。在平行時空,白睿文也早在1990年代展露頭角:他同時以現代中文文學的英文翻譯以及華語電影的歷史研究聞名學界,也曾經受邀來台灣擔任金馬獎評審。崔子恩和白睿文同樣不只是文本(學術界、文學界、電影界等等的文本)的勤奮生產者,更是走入社群的慷慨參與者:崔子恩在中國同性戀社群的地位資深,是社群的行動者、見證者,也是批評者——他並非一味袒護中國同性戀社群,反而不時勇於提出批判。白睿文參與社群的方式,則是為華語電影社群撰寫多聲道的口述歷史:他長期訪問多位具有指標意義的華語電影從業人士,為他們立傳,因此銘刻足以凝聚社群的文化記憶。

  我樂意宣稱:要認識中國同志社群就不能錯過崔子恩的講古,要認識華語電影社群則不能錯過白睿文的觀察。

  不過,這本崔子恩和白睿文的訪談錄雖然可貴,卻幾乎不可能在中國出版。倒並不是因為崔子恩不算指標性的華語電影旗手,而是因為崔子恩的指標性就在於他始終鮮明的同性戀旗幟。北京政權不放心同性戀,崔子恩訪談錄自然無法在中國上市。不過,這本訪談錄要在台灣出版,也不容易。難道是因為台灣也不能接受高舉同性戀旗幟的藝術家嗎?當然不是,畢竟今日台灣根本是亞洲同性戀藝文的伸展台。那麼,難道是因為台灣民眾不能夠接受來自中國的同性戀嗎?也不盡然。眾多中國網路劇、歷史劇、直播主、健身模特兒,早就透過各種電腦網路平台,向台灣民眾兜售直接或間接的同性戀情慾想像。透過商業化包裝的中國同性戀故事,早就在台灣大發利市。問題是,崔子恩其人其作呈現的同性戀文本,偏偏就是沒有經過商業化包裝,甚至刻意反對商業化包裝。崔子恩在訪談中明確表示,他並不希望他的影像提供觀眾淚腺和生殖腺的宣洩機會。為了避免觀眾太輕易達到消費的狂喜,他在作品頻頻祭出俊美裸男之際,卻禁止這些美男子輕易陷入情慾滿足的時刻。簡而言之,既然崔子恩拒絕商業操作,那麼他和他的作品也就不容易獲得台灣市場青睞。

  白睿文的多種學術工作都有意挽救世人的失憶症。這本訪談錄也具備同樣效用。白睿文和崔子恩並沒有特別強調電腦網路在今日中國同性戀文化扮演的角色,但我發覺他們兩人剛好召回了一個埋藏在昔日的風景:也就是,電腦網路在中國狂飆之前的同性戀生態。他們搶救回來的記憶特別重要,因為今日各國民眾(不管在台灣、中國還是歐美)往往只記得經過電腦網路彙整的中國同性戀景觀,至於沒有被網路收編過的人事物就等於沒有發生。正因為崔子恩的多種著作都創生在中國網路發達之前,也因為他並沒有在網路盛行之後將自己改造成為網路紅人,所以過度仰賴電腦網路的民眾很容易完全遺漏崔子恩曾經交出來的同性戀成績單。

  同性戀如同出場的丑角,在說出笑話之餘也說出真言。崔子恩的口述歷史至少讓我重新思考對於天安門事件、中國第五代導演、第六代導演、諾貝爾獎得主劉曉波等人權英雄、姜文等影壇聞人的想法。對我來說,崔子恩的說法與其說是揭發、揭祕,不如說是提供了一種又一種旁觀中國的外野視角,刺激讀者進行辯證性的思考。中國何其複雜,但是我們通常只得到被截斷的中國片段歷史,以及被揀選的某些中國詮釋,因而被迫在一個又一個中國議題上頭做出過度簡化的評斷。因為崔子恩勇於回憶,也因為白睿文勇於遞出麥克風,讀者如我才得以重新看見中國的複雜度。

紀大偉,2022年春天,台北木柵指南山下

  *紀大偉,作家、學者,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著有《膜》、《酷兒啟示錄》、《晚安巴比倫:網路世代的性慾、異議與政治閱讀》、《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等書。

推薦序

非主流、反霸權的酷兒崔子


  無論是對華語文學、電影、性別與文化理論還是社會運動,崔子恩都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名字。

  儘管目前在中國當代各種主流歷史書寫始終沒有他的名字,崔子恩的作品屬於當今、屬於未來、屬於世界、屬於全人類。他的性少數和基督徒身分註定了他的作品和思想將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地不被主流關注。他的作品內容、題材與風格表明了它們將對更多人產生影響,無論語言、文化、性/別身分及信仰。

  作為中國第一個公開出櫃的同性戀者,崔子恩是中國酷兒運動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奠基人。他是在中國大陸世界最早使用「酷兒」一詞的人之一。他的文學和影像作品都開創了中國酷兒文化的先河。他的生活經歷、文學藝術作品以及行動主義都為「酷兒」一詞增加了新的涵義和社會相關性。在他身上,「酷兒」不再是來自西方的舶來品、一個抽象的理論概念、一種青年亞文化的文化區隔,而是一個國際化的、在地的、與社會文化緊密相連的、具有實驗性、先鋒性、批判性和充滿生機 活力的概念。

  作為性少數、基督徒和持異見者,崔子恩的個人和家庭故事是近半世紀中國社會的生動寫照。這些故事見證了社會歷史的變遷以及個體生命的堅韌。這些個體的、孤獨的、被拋到世間的生命因為有了愛、有了對彼此的關懷和有了信仰和追求而綻發出璀璨的光芒。

  在任何時候,無論被社會如何對待,崔子恩都沒有放棄對生命的熱愛、對自由的追求、對強權的蔑視和對弱者的關懷。「酷兒」一詞成為這種精神的最好寫照。酷兒既是一種非主流、反霸權的姿態,又是對身體和生命經驗的關注、對個性的張揚和對社會正義的追求。

  感謝白睿文做了這些珍貴訪談並將訪談整理和公開發表出來。這是華文世界首部詳細介紹崔子恩作品和思想的著作。我相信本書的出版一定能會對華語文學、電影、性別與文化理論和社會運動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希望普通讀者也可以藉此機會走進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的精神世界,從這些訪談文字中獲取靈感、信心和力量。

  戲劇由於丑角的出場而變得更有魅力;世界也因為酷兒的存在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值得留戀。感謝崔子!

包宏偉,2022年1月9日於英國諾丁漢

  *包宏偉博士,英國諾丁漢大學傳媒研究副教授。著有《酷兒同志:後社會主義中國的同性戀身份與同志行動主義》(北歐亞洲研究中心出版社,2018年)和《酷兒中國:後社會主義語境下的同性戀文學與視覺藝術》(勞特里奇出版社,2020年)。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對文化研究裡「亞文化」(Subculture)如何滲透到主流敘事裡,這個議題特別著迷。這本《丑角登場》的书名,似乎就暗示著一種「從邊緣走向中央」的過程。丑角,在傳統上可能是配角,是拿來調劑氣氛的,但如果這個丑角突然拿起了麥克風,開始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世界,那會是什麼樣的光景?對於酷兒影像而言,這可能意味著,那些不被主流美學接受的身體、那些非標準化的情感表達,如何透過藝術的「扮裝」和「誇飾」,反過來解構了主流社會對「正常」的定義。我希望作者能多著墨在「如何被看見」的策略上。因為影像的傳播,從來都不是純粹的美學活動,它牽涉到發行、審查、觀眾的接受度,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權力博弈。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不同國家或地區的酷兒影像在市場和評論界如何被定位的比較分析,那就更具學術價值了,能讓我們更宏觀地理解台灣酷兒影像的獨特性和困境。

评分

最近天氣熱得要命,讀書這件事也需要一點刺激才行,這本《丑角登場》的書名,聽起來就很有劇場感,讓人忍不住想翻開看看裡面到底藏了多少「反轉」的橋段。我對影像理論比較有興趣,特別是那些探討「凝視」(gaze)如何建構權力的書籍。酷兒影像理論,在過去幾年討論得非常熱烈,但有時候會陷入一種過於學理化的困境,變成只有圈內人才懂的術語堆砌。所以,我非常期待崔子恩教授能用一種更親近讀者的語言,來闡述這些複雜的理論。例如,他會不會提到那些在鏡頭前,主動設計自己「被觀看」方式的酷兒創作者?那種從被動的客體,轉化為主動的設計者,這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權力挪移。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對特定電影鏡頭的細緻拆解,分析光影、構圖如何暗示或顛覆傳統的性別二元性,我會給它打上一個大大的「推薦」標籤。畢竟,影像的魔力就在於它的非語言力量,能直接叩問我們潛意識中的預設價值觀。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給我一種很強烈的視覺衝擊,像是巴洛克藝術那種繁複堆疊的裝飾風格,又帶著一點點後現代的解構意味。我總覺得,酷兒的表達,常常需要一種「過度」才能被看見,因為我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對常態的一種「過度展現」。崔子恩教授擅長從一個獨特的切入點,將看似不相干的元素串聯起來,這本書光是「丑角」和「酷兒」的結合,就已經讓我非常好奇他會如何操作。我期待看到的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評論,而不是冷冰冰的文本分析。我想像作者會帶領我們進入那些影像創作者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為什麼選擇這樣的方式去呈現他們的「真實」。或許,真正的「丑角」不是那些被嘲笑的對象,而是那些敢於戴上面具,卻在面具下展現出最真誠情感的藝術家。這本書如果能成功捕捉到那種「痛苦的歡樂」,那它就絕對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經典之作。

评分

說真的,光是「崔子恩」這三個字,就讓我對這本書的深度充滿信心。這位學者的筆觸向來是犀利又充滿洞察力的,他總能從看似零碎的文化現象中,抽取出結構性的問題。我尤其關注他如何連結「丑角」與「酷兒」這兩個概念。丑角在傳統戲曲裡,往往是那個用誇張、甚至有點諷刺的手法來反映社會百態的角色,他雖然「醜」,卻也最接近真相,不是嗎?這跟酷兒身份在主流社會中的位置,簡直是神來之筆的對比。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跳脫那種老掉牙的「酷兒等於反叛」的二元論述,轉而探討更複雜的層次,比如在展演的過程中,酷兒主體是如何透過「化妝」、「表演」甚至「誤讀」來建立自身的能動性。想像一下,那種在舞台上,既是觀眾的焦點,又是社會的異類,這種雙重存在感,光是想像就覺得充滿戲劇張力。如果書中能引用更多台灣本土的影像案例,那就更完美了,因為我們的文化底蘊太豐富了,從廟口布袋戲到當代藝術裝置,都有值得玩味的性別符號。

评分

哎哟,這本書的封面設計真的很有意思,那個「丑角」的意象,配上「酷兒影像」這個詞,馬上就讓我聯想到那種既華麗又帶點悲劇色彩的舞台表演,你知道嗎?那種在鎂光燈下盡情揮灑,但卸下妝容後,又能看到多少真實自我掙扎的感覺。我最近剛好在看一些關於跨性別藝術家的紀錄片,他們對自我認同的探索,那種在傳統規範裡鑽出一條新路的心力,真的很讓人佩服。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讓人好奇作者崔子恩會用什麼樣的視角,去剖析這些影像背後隱藏的文化張力。我猜測,這不只會是一本學術性的研究,可能還會帶點很強烈的個人情感投入,畢竟酷兒議題常常跟「邊緣」和「在邊緣中創造意義」緊密相連。我比較期待看到作者如何處理「酷兒」這個概念在不同影像作品中的轉譯,畢竟台灣的影像脈絡跟其他地方很不一樣,我們對於性別流動性的接受度,從過去的保守到現在的開放,中間的轉折點非常值得深入探討。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新的批判工具,讓我能更細膩地去解讀那些被主流敘事忽略的聲音和畫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