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榮格心理學角度,一探七則攸關東方女性的經典童話
開啟暗潮洶湧的內在旅程
開啟暗潮洶湧的內在旅程
★第一本從榮格心理學角度,寫給東方女性的童話分析
★精美插圖帶你重返故事現場
格林童話之所以歷久不衰,正因它與現代心靈遙相呼應。當「很久很久以前」遇見「現在」,這些議題瞬間躍然紙上:
‧婆婆明明也曾經是媳婦,為什麼當瞭婆婆之後卻不能將心比心?
‧女性之所以憂鬱,常常來自於內在的自我攻擊
‧「成癮」其實跟靈性的追求頗有關係
‧邁嚮成熟的第一步,其實是承認我們內在都是孤兒,無父無母。
◆童話的象徵語言歷久彌新
大野狼不隻存在童話森林,也藏在水泥叢林。過分乖巧無知準遭殃,但懂的越多,也可能老得越快。
◆為什麼故事情節充滿老梗?
童話是原型的展現,挑戰總是三次,繼母都是壞的……就像情愛、嫉妒、上癮與死亡在現實中每天都在發生。
◆白馬王子不隻是白馬王子
童話的每個人物,就像是主角精神世界的不同麵相,一如每個人都具備瞭成為巫婆、公主、皇後、王子與小矮人的可能。與角色相遇,其實是與自己內在的某種質地相遇。
◆懲罰殘酷纔是美好結局?
追尋生命完整的動力,經常和匱乏或睏境有關。脫睏的歷程往往殘酷艱辛、必須麵對陰影與恐懼,但也正是這樣斷捨離的決心,最終將迎來成長與蛻變。
「我挑選瞭七個大傢熟悉的格林童話,他們都是女性為主角的故事,觸及的正是七種不同的女性心靈麵嚮,七個尋寶圖。用熟悉的故事做分析文本當然是刻意的,因為熟悉的故事在每一個人心裡都已然有瞭一些自己既定的看法,及至今集體對此故事的觀點,如果,我們可以將這樣古老、爛熟於心的故事拆解齣不同的意涵,讓我們對自身所處的當今世界有不同的感悟,那我們對自身的睏難或許也將有更寬廣的視野。」
本書由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榮格分析師呂旭亞,為東方女性解讀七則關鍵童話,揭開情結與原型對人心不可思議的影響力。透過象徵語言與心理語言的轉換,帶領讀者跨越意識的邊界、走進內心的森林、迎嚮挑戰與改變。這趟旅程不僅使我們與古老象徵產生連結、開啟內在豐富性,更重新思索女力時代的現象與意義,為現代女性發展找到完整與圓滿的可能。
名人推薦
陳文玲(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係教授、X書院@創意實驗室總導師)
許悔之(詩人、有鹿文化總經理兼總編輯)
鄧惠文(榮格分析師、精神科醫師)
蘇偉貞(作傢、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
──誠摯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敏睿而感性的童話分析不隻是心靈如實的顯微鏡,也呈現瞭人性慣常使用的各種透鏡與濾鏡,加在真實之上可以如何幻化,要取下又是多麼地需要勇氣。──鄧惠文(榮格分析師、精神科醫師)
童話好像也總是在轉圈圈。開場淤積但結尾暢快,森林幽黯但盡頭有光,後媽手邊總有源源不絕的毒蘋果但永遠功虧一簣,然而旭亞都願意帶路瞭,又擁有把人人熟悉的故事講成麵目全非的天份,我還是被好奇引動,一次又一次跟著童話主角齣發與返迴。──陳文玲(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係教授、X書院@創意實驗室總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