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点穴、擒拿被称为少林三绝技,可谓拳把之精。功夫之冠,是历代少林武僧着力研习的内容。本书对此三绝的源流、特点,内容和习练方法一一作了具体介绍,其中包括:动、静、轻、柔之功,掌、拳分石之力,点打要害之穴,擒拿解脱之法,健体强身之药等。
少林气功源流
据《武僧传》、《少林寺志》、《少林武僧集录》等文献记载,少林气功始于北魏时代的稠禅师。北魏太和十九年(西元495年),孝文帝为西方天竺僧人跋跎在嵩山修建了少林寺。不久,跋跎收慧光、稠(后称僧稠)等人沙门,皈度为僧。稠只因身小体弱,常被他僧戏弄。为免受欺辱,稠立志习武。后其轻功之精,能跃身至梁,踏墙急行。僧稠不仅擅长武术气功,而且对禅学深有研究,禅功造诣亦高,有禅坐7日,不饮水米,不动声色之能。众僧在他的感召下,为健体兴禅,广布佛法,也多练武术气功。
北魏孝昌三年(西元527年),菩提达摩来少林寺,在五乳峰下的浊洞面壁9年,出山后授禅机于少林,使禅宗渐得盛行,禅静的内功亦更加深广。
至唐,因少林寺扶唐有功,太宗皇帝准可备僧兵,从此少林武功得长足发展。由于历代少林寺僧人习武练功之风不绝,使少林气功不断发展,并出现过众多身怀绝技的气功大师。如:宋年间的首座僧洪温大和尚,精于硬功和桩功,耄耋之年尚能头顶百斤,双膝架人;元代的惠矩和尚,明代的行可和尚皆善轻功,可跨涧越崖、隔墙熄烛、丈外制人;清康熙年间的武尼清玉有蹬萍渡水之功;近代的恆林和尚能拳击石碎;再如当今德禅法师的外功「风摆柳」,素云和尚的内功「双盘膝」,俗家弟子冯根怀的铁头功、掌粉砖等等,不胜枚举。
少林寺僧在练功的同时,还对少林气功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从事了大量编撰工作。如宋代福居和尚所编《少林拳谱》、明代行洪和尚所编《少林气功集录》等典籍,汇集各路少林气功,为后人留下了保贵的少林武术资料。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少林气功在少林寺院及民间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国势衰败,再加战祸、饥荒频仍,少林寺的命运也和整个国家的命运一样,每况逾下。特别是1928年,军阀石友三火焚少林寺,大火曼延40余天,不仅烧了寺院主要殿堂,而且历代珍藏和传抄的少林拳谱和气功资料,皆化为灰烬。寺僧四散,衣食无着,哪还谈得上习武练功呢?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中国传统武术,尤其是少林武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可望而不可及。《少林三绝》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揭开了这层面纱的一角。我被书中那种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脉络所打动。作者在介绍“擒拿”技巧时,并没有像某些通俗读物那样,一味地描述惊险刺激的打斗场面,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擒拿的原理、常用的手法以及在实战中的应用。它强调的不是 brute force,而是如何利用对方的力量和身体的弱点,以最小的代价制服对手。这种智慧和技巧的结合,让我对“以巧破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样,“点穴”部分,也不是简单地罗列穴位,而是讲解了点穴的原理,不同穴位对身体的不同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精确的打击来达到预期的效果。读完这些部分,我感觉自己对人体构造和穴位知识有了更系统的了解,也为书中展现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感到由衷的赞叹。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少林功夫神往已久。《少林三绝》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对这一领域的求知欲。我惊喜地发现,作者在书中对“气功”、“点穴”和“擒拿”这三大绝技的阐释,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书中关于“气功”的讲解,让我不再觉得它仅仅是一种健身操,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通过调息、导引来提升生命活力,实现身心和谐的修炼方法。作者在描述如何运用“气”时,那种细致入微的讲解,仿佛能让我在脑海中勾勒出“气”在体内的运行轨迹。而“点穴”和“擒拿”的部分,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它不再是影视剧里夸张的表现,而是展示了技击的精妙之处。例如,在讲解“擒拿”时,书中非常细致地分析了人体关节的受力点和运动轨迹,如何通过巧妙的牵制和转换,就能轻松地控制住对手。这种科学的分析,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位武学大师,在书页间传授着他们毕生的绝学,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对武术,尤其是中国传统武术,抱有一种既敬畏又好奇的态度。《少林三绝》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扇通往那神秘世界的大门,而且是一扇非常坚实、非常可靠的大门。作者在书中,对于少林武学,特别是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气功”、“点穴”和“擒拿”这三个方面,进行了非常系统和深入的梳理。我注意到,书中并没有一味地炫技或者罗列繁杂的招式,而是循序渐进地讲解了每个部分的基础原理和核心要义。例如,在谈到“点穴”时,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哪个穴位对应哪个部位,更重要的是讲解了点穴的原理,如何通过准确的力道和时机,对人体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科学严谨的态度,让我对点穴不再是那种凭空想象的“点石成金”,而是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同样,对于“擒拿”,书中也细致地剖析了其中的技巧和变化,如何以巧破力,如何四两拨千斤。这些内容,即使是对武术零基础的我来说,也能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并从中感受到一种智慧的光芒。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少林武学,作为中华武术的瑰宝,其背后承载的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技艺,更是几代武僧的智慧结晶和人生哲学。《少林三绝》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用一种极为庄重且充满敬意的笔触,去描绘和解读这些古老而神秘的技艺。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气功”部分的处理,它没有把气功描绘成玄而又玄的超能力,而是将其视为一种通过修炼可以达到的身心合一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力量,更是为了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书中对于修炼方法,也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从基础的呼吸吐纳,到更深层次的意念引导,都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指引。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内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更加明白,真正的强大,往往源自于内在的修炼。这种对身心修炼的重视,让这本书具有了超越一般武术书籍的价值,它更像是一本指导人们如何提升自我、如何认识生命的书。
评分读完《少林三绝》后,我深深被书中描绘的武林世界所吸引。虽然我并非武术行家,但书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技艺的严谨追求,让我仿佛置身于少林寺那古老而庄严的殿堂。作者对少林武学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招式层面,更是深入到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身心修炼的境界。我尤其对书中对于“气”的阐述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一种能量,更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一种内在的和谐统一。理解“气”的运行,似乎是掌握武术精髓的关键。书中对于如何通过呼吸、意念来调动和运用“气”的描述,既有理论的深度,又不乏实践的指导,让人在阅读中,仿佛也能感受到一股暖流在体内涌动。即便我无法亲身去实践那些高深的功法,但光是这份对“气”的细致解读,就足以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生命的活力有了更广阔的理解。这种超越单纯的武术技巧的描绘,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武术入门指南,更像是一本关于生命、关于修行的人生启示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