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概述佛教之史传、佛学之理论,及佛法之修持三大单元。在史传篇中,简介释迦牟尼的生平传略,及印度、中国的佛教发展,本篇囊括佛经翻译及《大藏经》编修等介绍。在理论篇中,以缘起论、五蕴百法、十二缘生观、三法印、四圣谛、空性哲学六章,概述大小乘、空有二系之基本哲理。在修持篇中,由对佛教之认识、五乘佛法之组织、实践修持,以及修密念佛四章,概述在家出家、大乘小乘修持之方法与步骤。本书之特点在于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适合现代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于凌波
河南洛阳人,1927年生。国防医学院毕业,公务员特考甲种卫生行政人员及格。1963年与李炳南、朱斐居士等创办佛教菩提医院,任院长;创办菩提救济院,任常务董事。1969年创设普济联合医院,任院长。1970年创办开明高级中学,任董事长。1961年,纳贽拜雪庐老人李炳南居士门下学佛,并皈依忏云法师,成为一名在家清信士。晚年退休后,摒绝世务,专心投入佛学研究及弘法事业,在台北、台中多处讲堂开佛学讲座,在南北多处佛学院所任教。曾任纽约世界宗教研究院研究员,现任李炳南居士纪念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佛学着作三十余种,以佛门人物传记及唯识学相关讲记为主。如《改变历史的佛教高僧》、《释迦牟尼与原始佛教》、《唯识三论今铨》等。
我一直觉得,学佛是很个人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接触佛法的因缘。我接触佛法已经有几年了,也看过一些书,听过一些讲座,但总觉得好像在门外打转,无法真正体会到佛法的那种力量。直到我读了这本《简明佛学概论》,才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用一种非常平等、亲切的态度,把佛陀的教诲娓娓道来。 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里用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阐释佛法的道理。比如,讲到“苦”的时候,他没有空泛地说人生皆苦,而是分析了我们生活中种种不如意的来源,如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然后,他再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们思考如何透过熄灭贪、嗔、痴来摆脱这些苦。这种抽丝剥茧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佛法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对生活的很多烦恼都能看得更淡一些了。
评分这本书叫做《简明佛学概论》,拿到手的时候,我本来没抱太大的期待,觉得“简明”两个字可能就意味着浅尝辄止,最多讲点大概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之类的入门概念。台湾这边的佛学书籍其实也很多,有些写得太学术,让人望而却步,有些又过于通俗,失去了佛法的深度。所以,我当时的心态就是,随便翻翻,了解一下佛学的基本框架就好。 没想到,这本书的“简明”却是另一种含义,它不是简单化,而是精炼。作者的笔触非常稳健,用一种非常清晰、有条理的方式,将佛教浩瀚的教义梳理得井井有条。从佛陀的生平、悟道,到四圣谛、八正道的解释,再到业力、轮回、解脱的阐述,每一个概念都讲得非常透彻,但又不会用过于艰深的术语。我尤其喜欢它对“空性”的讲解,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空性”都会觉得很抽象,这本书却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原来“空性”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事物相互依存、没有固定自性的真相。它让我对佛教的认识,从模糊的宗教概念,变成了一种可以思考、可以体悟的智慧。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初学者来说,很多佛学书籍都显得太过艰深,一上来就讲大乘、小乘,讲空性、般若,让我头晕眼花。我最想了解的是,佛教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它能不能解决我生活中的烦恼?《简明佛学概论》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没有那种教科书式的生硬感,反而像是长者在娓娓道来,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将佛教的精髓一一呈现。 让我特别受用的是,书中对于“无常”和“缘起”的解释。我们常常觉得很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或者是固定不变的,但书里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让我看到了事物变幻无常的本质,以及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互相联系的。这让我对很多不顺心的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学会了放下执念。而且,作者并没有回避佛教中的一些核心概念,比如“涅槃”、“解脱”,但他会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去解释,让我明白这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终点,而是我们可以努力去追求的生命境界。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佛法不再感到畏惧,而是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动力。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佛学一直都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它太玄乎,离我们凡夫俗子太远了。尤其是在台湾,各种佛学读物琳琅满目,但很多都充斥着各种仪式、咒语,或者一些非常哲学的、难以理解的理论。我一直期待能有一本书,能够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把我带进佛法的殿堂,让我明白佛法到底是什么,以及它能为我带来什么。 《简明佛学概论》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个需求。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的“简明”,不是那种省略重要内容的简略,而是去芜存菁,把佛陀的核心教义用最精炼的语言呈现出来。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业力”和“慈悲”的阐释。作者没有把业力讲得像宿命论一样可怕,而是强调了业力是我们自己行为的后果,我们是可以透过改变现在的行为来创造更好的未来的。而慈悲心,更是被描绘成一种积极的、可以实践的力量,它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同情,更是希望众生都能离苦得乐的愿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佛教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有了一种更深刻的体悟,甚至想要在生活中去实践佛法的智慧。
评分平常我不太接触佛学相关的书籍,总觉得那是一个遥远、有些神秘的领域,离我的生活太远了。偶尔在新闻上、或者在一些场合听到佛陀、佛法这些词,也只是模模糊糊的印象,知道它是一种宗教,讲因果报应,可能还有一些禅修之类的。所以,当我看到《简明佛学概论》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是带着一种“看看热闹”的心态去翻阅的。 然而,翻开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佛法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深莫测。作者的文字非常朴实,也很有条理,他没有用很多华丽的辞藻或者拗口的术语,而是循序渐进地介绍佛法的基本概念。我特别欣赏他对“慈悲心”的阐释,他没有把它变成一种空泛的口号,而是详细地讲解了如何从关心自己,到关心家人,再到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乃至一切众生,一步一步地培养这种心量。还有关于“智慧”的部分,他解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以及如何通过修行来增长智慧,帮助我们认清事物的真相,做出更好的选择。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好像多了一些新的维度,也多了些许平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