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道法自然。」 路是人走出来的,不过老子要我们走回归自然的路。 自然的路上,有阳光、水分跟空气。「日出而作,日入而憩,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跟随太阳的脚步行走,在人间的一角落地生根,不就摆脱了名利的羁绊么? 道在天地无限宽广,道是人人自在天真。老子三书出版以来颇受好评,现在特别推出 软皮精装 新版 ,供读者收藏传家,让后人得以学习先人智慧。
作者简介
王邦雄
民国30年生,出身师大国文系、文化哲研所,获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一女教师、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央大学中文系与哲研所教授,现任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着作有:<韩非子的哲学>、<老子的哲学>、<儒道之间>、<中国哲学论集>、<老子道>、<生死道>、<人间道>、<庄子道>等
这本书我才刚读完,心里还在回味。感觉它给我的冲击还是挺大的,之前对《道德经》的了解,多半停留在一些零散的片段,知道它很厉害,但具体厉害在哪里,却说不上来。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一步一步地深入探索《道德经》的内在世界。 我最喜欢的是作者那种“化繁为简”的功力。很多句子,我以前看着就觉得晦涩难懂,但通过作者的解读,一下子就变得豁然开朗。他不是那种生搬硬套的解释,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的方式,将老子深邃的思想,用最朴素、最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讲到“上善若水”的时候,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对“水”的物理属性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了水所代表的那种谦卑、包容、润物无声的品格,以及这种品格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道德经》不同于以往的解读角度。作者在探讨“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时候,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政治层面,而是将其引申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强调了“适度”和“恰到好处”的重要性。他认为,很多事情的失败,往往是因为过度干预,或者火候掌握不好,而老子所提倡的“无为”,正是对这种“恰到好处”的精妙概括。这种解读,让我觉得《道德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哲学,而是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智慧。 还有一个让我特别赞赏的地方,就是作者在书中对“辩证法”的阐述。他并不是生硬地套用哲学概念,而是通过对《道德经》原文的分析,自然而然地展现出老子思想中蕴含的辩证思维。比如,他通过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概念的解读,让读者深刻理解到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这种辩证的视角,帮助我打破了许多固有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也更加全面和深刻。 总而言之,这本《老子道:老子三书之一(新版)》是我近期读到的最值得推荐的一本书。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道德经》的精髓,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引导我们如何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这本书让我觉得,阅读经典,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拿到《老子道:老子三书之一(新版)》这本书,我的期待值并不算特别高。毕竟,《道德经》的解读版本实在太多了,很容易陷入千篇一律的窠臼。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就像一股清流,带来了一种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 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读《道德经》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体悟”而非“说教”的态度。他并没有试图将老子的思想强行塞给读者,而是通过一种引导性的方式,鼓励读者去感受、去思考。书中的很多段落,作者会反复推敲某个词语的含义,或者某个意象背后的深层逻辑,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反复的阐释,直到读者能够真正领会其中的妙处。这种细致入微的解读,让我觉得作者不仅是一个学者,更是一个与老子精神深度连接的同行者。 本书在对《道德经》的“道”进行阐述时,并没有停留于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将其与“德”、“仁”、“义”等儒家核心概念进行了有趣的对比和融合。作者认为,道家思想并非要排斥其他思想流派,而是可以通过相互借鉴,达到更圆融的境界。这种跨学派的对话,让我看到了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书中对“不争”的解读,更是令我醍醐灌顶。我之前一直认为“不争”是一种消极的妥协,是一种逃避竞争的表现。然而,通过作者的解读,我才明白,真正的“不争”是一种更高的智慧,是一种“不与人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作者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阐释了“不争”在人际关系、事业发展等方面所能产生的积极影响。这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竞争”和“生存”的理解。 总而言之,《老子道:老子三书之一(新版)》是一本极具思想深度和启发性的著作。它不仅让我对《道德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人生和周遭的世界。这本书,我一定会推荐给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最近一口气读完了《老子道:老子三书之一(新版)》,感觉整个人都被洗涤了一番。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片宁静的湖边,静静地听一位智者讲述生命的奥秘。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和,没有丝毫的浮躁和夸张,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仿佛经过了精心的打磨。 我最喜欢的是作者在解读《道德经》时,那种“由表及里”的深度。他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释,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意义。比如,在解读“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时,作者就将“知人”与“自知”进行了深刻的对比,阐述了“自知”的难度和重要性,以及它对于实现真正智慧的根本意义。这种层层递进的解读方式,让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从点到面,再到整体,都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书中对“柔弱”的阐释,尤其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一直认为“柔弱”是一种示弱,是一种缺乏力量的表现。然而,作者通过对《道德经》中“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等经典语句的解读,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柔弱”并非是一种软弱,而是一种蕴含着强大生命力和韧性的哲学智慧。它是一种顺应自然、不与事物硬碰硬的处世之道,是一种以退为进、以静制动的策略。 这本书还让我看到了《道德经》中蕴含的“整体观”。作者在解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时,并没有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一种简单的生成论,而是将其升华为一种对宇宙万物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深刻洞察。这种整体的视角,让我意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并非是孤立的个体组成的集合,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总而言之,《老子道:老子三书之一(新版)》是一本能够触及灵魂的哲学读物。它以其深厚的学养、独特的视角和平和的语言,带领我走近了老子的智慧世界,并在其中找到了许多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的深刻启示。这本书,我愿意反复阅读,并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养分。
评分《老子道:老子三书之一(新版)》这本书,最近才读完,怎么说呢,它给我一种非常特别的体验。刚拿到书的时候,我就被它的封面设计吸引了,那种沉静的色调和古朴的字体,仿佛自带一种穿越时空的韵味。翻开第一页,序言部分就点明了这本书的定位,它不是那种枯燥晦涩的学术论著,而更像是一次与古圣先贤的精神对话。 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解读《道德经》时的那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他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一些深奥的哲学概念,而是从《道德经》的核心思想——“道”——入手,用非常生活化、甚至带点故事性的语言来解释“道”的无形无相、生生不息。读到“道可道,非常道”这句经典时,我之前一直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但通过这本书的解读,我似乎能感受到那种“可言说之道”与“恒常之道”的微妙区别,以及为何真正的“道”超越了语言的限制。作者还引用了一些古代的典故和历史事件,来佐证他的观点,这使得《道德经》中的很多抽象理论变得具体可感。 这本书还有一个让我觉得很棒的地方,就是它并没有将《道德经》束之高阁,而是强调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来探讨“无为而治”在个人成长、组织管理乃至社会治理方面的启示。他并没有把“无为”理解为消极的“什么都不做”,而是阐释了一种顺应自然、不妄为、不强求的高明智慧。例如,在讲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时,作者就联系了现代企业管理中如何通过优化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来提高效率,如何通过洞察人性来制定策略。这些解读让我觉得,古老的智慧并非陈旧过时,而是历久弥新,能够为我们解决当下的问题提供独特的视角。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雅致,又不会过于艰深。作者在翻译和解读《道德经》的章节时,保留了原文的精炼和意境,同时又用现代人的思维和语言进行梳理和阐释,使得阅读过程非常流畅。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一些关键意象的解读,比如“水”、“谷”、“婴儿”等等。他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深入剖析,揭示了老子所倡导的柔弱、谦卑、知足等品格,以及它们在人生修养中的重要性。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心境也变得沉静了许多,对一些人生的困扰有了新的看法。 总而言之,《老子道:老子三书之一(新版)》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经典解读。它不仅让我对《道德经》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关于智慧和宁静的种子。我还会反复阅读这本书,因为它所蕴含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和不断反思。这本书也让我对“道家”这个概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哲学理论,而是可以融入生活的智慧。
评分最近有幸拜读了《老子道:老子三书之一(新版)》一书,深感茅塞顿开。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严谨性与包容性并存。作者在解读《道德经》时,并没有简单地照搬前人的注释,而是结合了自己多年来对老子思想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这种基于深厚功底的独立思考,使得书中的论述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思想的鲜活。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道德经》中的一些争议性或者容易产生误解的章节时的态度。他并没有回避难点,而是正面去挑战,通过多角度的分析,试图还原老子思想的原貌。比如,对于“道”的理解,作者就从形而上学、认识论、辩证法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力求给读者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他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鼓励读者自己去思考、去体会,这种开放式的解读方式,反而更能激发读者的求知欲。 书中对“自然”与“人为”的辩证关系的阐述,更是让我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对“道法自然”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人类应该如何在这种自然法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做到“无为而治”。这与我之前对“无为”的片面理解大相径庭。他强调的“无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积极的顺势而为,一种以柔克刚的智慧。在书中,作者还引用了大量现代科学的例子来印证老子的思想,例如生态平衡、系统动力学等,这使得《道德经》的智慧穿越了时空,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 此外,这本书在结构上也设计得相当巧妙。它并不是按照《道德经》原文的顺序来展开,而是根据思想的逻辑脉络,将相关的章节进行整合和重组,这样使得整个解读过程更加连贯和易于理解。作者还为书中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设计了图示和表格,这极大地帮助了我梳理和记忆那些复杂的哲学概念。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精心构建的智慧迷宫,每一步探索都充满新意和收获。 总体来说,《老子道:老子三书之一(新版)》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对《道德经》的一次深度挖掘,更是一次对人生智慧的深刻启迪。作者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视角,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智慧的大门,让人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更获得了一种对生命的全新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