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议题,以往孩子出现学习或问题行为时,不明就里的父母常会以为孩子是调皮、捣蛋、故意使坏,或是偷懒,不愿学习;但随着感觉统合理论的日渐推广,大家越来越发现有些时候孩子是不能也,而非不为!
本书以感觉统合的观点来看幼儿的发展,不但包含了各个感觉系统的促进方法,及各个年龄层感觉统合发展特色,并附有详细的发展评估指标,及分龄的建议;透过本书,将可帮助父母、老师们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孩子,分析生理因素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掌握各种能力的发展关键期,进而让孩子更顺利的成长。
感觉统合上篇:发现大脑
帮助孩子掌握发展的先机
*感觉统合与大脑发展 *感觉统合发展评量
*全方位启发全脑的秘方 *强化动觉敏锐度的诀窍
*促进语言发展的5大诀窍 *向偏食说再见的7大妙方
*促进嗅觉灵敏的7大诀窍 *建立超强记忆的10大诀窍
感觉统合中篇:全脑开发
促进孩子感觉统合健全的发展
*开发多元智能 *破解育儿6大迷思
*培养触、嗅、尝的玩具与游戏 *促进视、听知觉的玩具与游戏
*培植巧手的玩具与游戏 *培养平衡、动觉的游戏
*促进粗动作协调的游戏
感觉统合下篇:因材施教
解决孩子发展和学习的困扰
* 感觉统合失调 * 过动 * 学习障碍 * 自闭
* 发展迟缓 * 社会适应不良 * 眼高手低
精华书摘
享受居家感觉统合大餐
感觉统合研究报告证实,提供脑部「完整的感觉大餐」,就像人体所需的食物和营养,一样的重要。许多父母也学习到:适时提供孩子适性的多元刺激,可以全面开发孩子的脑力,提昇孩子的生活品质。感觉统合的观念和活动不仅可促进幼儿发展,对成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出人意料的好处。
感觉统合的活动经验如同:佛教的坐禅、天主教的避静,让身心忙碌的人,短暂地排除外在与内在的环境,得到身心的纾解和恢复精力,也让心灵重新拾回专注的能力。如同忙碌的上班族在绞尽脑汁、才思枯竭后,到全然不同的环境休憩一下,以达到「充电」的效果。
触觉的活动:让孩子每天在轻拍、抚揉的温情中入睡,从快速抚摸、拍背的爱中醒来。让孩子泡泡澡、玩有浮水性的玩具或吸水性的玩具,再用沐浴海绵帮孩子揉搓身体,享受如鱼得水的乐趣。一同外出时,爸妈必需将温暖的大手紧牵握着孩子的小手,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孩子出门上学前,跟他吻别、摸摸他的头,表达对他的信任与关心。孩子回家时,拥抱他并揉揉他的背、贴贴他的脸,表示欢迎与抚慰。游戏时,让孩子在不同质感的地毯上爬行、把玩不同触感的玩具。
前庭刺激的活动:把幼儿举高、转一转、左右摇摇、上下晃晃、做飞天下地的起伏动作,同时善用摇篮、木马等设备,以减轻父母体力上的负荷。活动力逐步展现的孩子,可引导他在地板上滚一滚(侧滚、前翻、后翻)、坐着或站着原地打转等活动。
运动觉的活动:有关上肢方面——让孩子推着纸箱前进、丢沙包、套圈圈、掷大球、揉面团、拔河、做木工(敲打)或园艺(挖土)。有关下肢方面——玩丛林障碍赛(钻下、爬上、绕椅子、走直线、跳跃、单脚跳)、学动物(鸭子、螃蟹、蛇、兔子、青蛙、熊)走路。
听觉的活动:轻声细语地对孩子说话,用富磁性的声调安抚不安的孩子,以爽朗的笑声传达快乐。孩子睡觉前,父母先用生动的语调讲故事,然后慢慢转成低沉、平板的语调,达到催眠的效果。
视觉的活动:多用关爱的眼神、带着笑意的嘴角、和颜悦色的表情、点头的动作,表达对孩子的肯定、赞赏。以色彩鲜艳、对比的玩具,动态的影像,吸引孩子的注视。引导孩子主动探索环境、到处钻爬,有益视力、深度知觉的发展。多利用镶嵌玩具,如积木盒、拼图等,启发幼儿的视知觉。
味觉的活动:多吃新鲜生食,如苹果、胡萝菠、小黄瓜等。烹调时少用调味料,食物的温度不要太热,以免损坏味蕾。
嗅觉的活动:嗅一嗅刚曝晒过衣物上的香味、沐浴后皮肤上残留的香皂气味、妈妈煮菜时的菜香。到公园里,嗅一嗅青草香、花朵香,偶尔嗅一嗅自己换下衣物上的汗臭味、尿骚味、口水味,认识环境中的各种气味。
以上的居家活动不仅可从小开发幼儿的脑力,也适合正在等待感觉统合疗育的孩子,在家中先打好底子。
专家推荐
内容深入浅出且附简易评量表,提供各项问题因应之道,可让父母协助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 ——内政部儿童局局长 黄碧霞
面对婴幼儿童发展问题,或学习障碍辅导,常让我们陷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迷雾,本书却给了我们完整而正确的解答。 ——行政院卫生署国民健康局局长 林秀娟
本书协助家长提供孩子一个好玩的环境、增进亲子关系与互动机会,给予孩童最切实际的帮助。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职能治疗研究所副教授 曾美惠
作者简介
高丽芷
美国德州州立女子大学职能治疗研究所毕业,民国七十九年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十大杰出女青年」,曾任台北市立疗养院复健科主任,现为高丽芷感觉统合潜能开发学苑执行长。
我一直认为,教育的关键在于理解孩子。而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儿童的发展。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籍,但感觉它们更多地停留在行为描述层面。这本书则深入到了行为背后的生物学基础,尤其是感觉统合这一概念。它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孩子会特别好动,有些孩子对触碰非常敏感,或者有些孩子在学习新技能时会显得特别笨拙。这些现象,在感觉统合的框架下,都有了更清晰的解释。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指导,比如家长和老师可以如何通过一些活动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感觉统合能力,从而改善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表现。毕竟,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够转化为实际的行动,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更大了。我期待它能成为我教育孩子路上的一个重要参考,帮助我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在更健康、更平衡的状态下发展。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是带着一种期待又有点忐忑的心情。毕竟“感觉统合”听起来像是专业领域的知识,担心会过于晦涩难懂。但是,这本书的开篇就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作者没有一开始就抛出艰深的理论,而是从一些生活化的场景入手,比如孩子玩耍时的各种奇特行为,或者成年人在某些环境下的不适感。这些细节描绘得非常生动,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一些感觉处理过程时,使用了大量形象的比喻,这让我能够轻松地将抽象的概念可视化。书中关于前庭觉、本体觉、触觉等不同感觉系统的介绍,也都非常细致,并且解释了它们是如何相互协作,影响我们的运动、情绪和学习能力的。我感觉自己仿佛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对话,他耐心地引导我一步步解开大脑的奥秘。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身边人的日常体验,原来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反应,背后都有着如此复杂的神经机制在支撑。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有品味,低调而内敛,却透露出一种学术的严谨感。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解释我们身体和心灵奥秘的书籍情有独钟。当看到“感觉统合”这个主题时,我就知道这可能是一本能给我带来全新认知的书。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非常清晰、条理分明的方式,来介绍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并且能够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来支撑这些理论。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感觉统合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表现,以及它与学习能力、情绪管理、社交互动之间关系的详细阐述。这本书的名字“发现大脑”,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拨开迷雾,更深入地理解我们身体最核心的指挥官——大脑,以及它是如何通过感觉统合来塑造我们的体验和行为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吸引力,那种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上抽象但富有力量感的图形,让人一眼就觉得这是一本有深度、有思考的书。我之前一直对“感觉统合”这个词感到有些陌生,但又隐隐约约觉得它和我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翻开书,虽然题目是“感觉统合(上篇):发现大脑”,但我更期待的是它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自己的新窗口。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一种平实易懂的语言,将一些复杂的神经科学概念解释清楚,而不是堆砌一堆专业术语。毕竟,作为普通读者,我更关心的是这些理论如何应用到我们的生活、教育,甚至是我们对孩子成长的理解上。这本书的名字“发现大脑”本身就充满了探索的意味,我期待它能引领我踏上一次智力上的奇妙旅程,去认识那个每天都在运转,却又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神奇器官。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关于“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感受”、“为什么我们会做出某些反应”的启示,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模式。
评分坦白说,我最近对心理学和脑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感觉统合”这个词,像一颗种子一样,在我心中悄然发芽。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提供了一把钥匙,去打开那扇通往大脑深处的大门。《感觉统合(上篇):发现大脑》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探索的诱惑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阐述感觉统合的原理,以及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引导我去认识我们身体的各个感觉系统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以及当这些系统出现失调时,可能会对我们的情绪、认知和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感受世界”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为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提供一些更具建设性的思考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