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進心意拳
第二章 心意拳拳理
第三章 心意拳的內功與養氣
第四章 心意拳的十二把勁
第五章 心意拳技術套路圖解
第六章 經典古譜釋義
我隨馬老師學心意拳張文藝
後記
序一 蚌埠心意拳研究會副秘書長 葉玉超
心意六閤拳有三百多年的曆史,是中國武術的精品,由山西浦州姬際可先生所創。姬師精於槍法,以槍化拳,善搏殺、益防身健體,拳短精湛,缺乏美觀,是中國武術內傢拳的瑰寶。
安徽省蚌埠市心意拳枝係,由袁鳳儀老先生弟子宋國賓開創。宋與上海盧嵩高大師是金蘭之交的結拜弟兄,由盧介紹拜在心意大師袁鳳儀門下。後社會上形成河南周口四傑:尚學禮、盧嵩高、宋國賓、楊殿青。
馬琳璋師兄之師褚衍玉與我師李文彪同是宋老先生的愛徒及嫡傳弟子。馬琳璋先生與我是同門師兄弟。馬琳璋師兄是褚衍玉老師嫡傳弟子及愛徒,並一度到上海,得到上海幾位心意六閤拳名傢親傳,精於心意六閤拳及文武理論經典,為心意六閤拳做齣瞭巨大貢獻,更為蚌埠市心意六閤拳的推廣與發揚做齣瞭不可磨滅的成績。第三次齣書,是愛好心意六閤拳者的福音,我錶示祝賀。 蚌埠心意六閤拳總會秘書長 徐雲階
序二 蚌埠心意拳研究會副秘書長 葉玉超
我們結拜的兄弟13人,自小都喜愛武術,經常在一起舞槍弄棒,相互學習。可是我們學得很雜,可以說是花拳綉腿,沒有學到真實的東西。直到1962年,經本鄉的武師丁懷堂老先生介紹,拜蚌埠心意拳開山大師宋國賓的愛徒褚衍玉為師。
因褚老師傢住安徽省嘉山縣,離蚌埠很遠。當時我們的經濟條件差,每天還要下地乾活,沒有時間。因此商量,我們兄弟湊閤部分現金由二哥馬琳璋去學。因為他當時在公社工作,比較有時間,而且又為人忠厚誠實,性格豁達開朗,學武悟性高,又講義氣,我們兄弟信得過。
拜師後,由於他本人尊師敬友,勤學苦練,得到褚老師的真傳,我等也受益匪淺。
1974年,由於褚老師去世,師兄馬琳璋又到上海拜心意拳大師盧嵩高的徒弟解興邦為師,繼續深造。又多次拜訪心意拳名傢馬孝凱、八極拳師王長典,並嚮他們求教,得到他們的指點。
師兄馬琳璋學藝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不過由於他自己的虛心好學,刻苦鑽研,取得可喜的成績。
為瞭弘揚光大心意六閤拳,造福於人民,他不畏辛苦,打破保守的傳統思想,慷慨解囊,連續齣版瞭《心意拳》和《心意拳真諦》兩部專著。在齣版第三本《心意拳練功竅要》之際,我代錶我們師兄弟錶示祝賀。
自序
中華民族是優秀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也是有尚武精神的民族。在五韆年的曆史長河中,我們的先祖創造瞭燦爛的傳統文化,也包括武術文化在內。這是對人類的貢獻,也是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曆代的統治階級為瞭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害怕老百姓習武造反,曾對傳統武術進行過壓製和打擊。因此,傳統武術就像一棵野草一樣,被壓在石頭下自生自滅。可是,我們的民族精神是頑強的,不屈不撓的,越是惡劣的環境,越是堅強、越是奮進,也就越能造就人纔。隨著曆史的前進步伐,傳統武術仍然茁壯地成長並發展到今天。
心意拳是中華傳統武術中的優秀拳種,近年來隨著心意拳人的無私推廣和弘揚,已經逐步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和喜愛。心意拳的推廣必將促進人類的健康,為增強人民的體質起到一定的作用和貢獻。
現在,我們處在國傢富強、人民安定的大好時代,因此,我們要弘揚和推廣國粹,弘揚民族優秀的傳統武術以及武術文化。
我從年輕時代起就熱愛武術,也特彆喜愛搜集和整理武術文化方麵的東西,在這方麵我花瞭很大的心血。特彆是有關心意拳的古籍古譜,那是我利用齣差的機會從全國各地花錢購買來的。我練習心意拳有年,對心意拳情有獨鍾,為瞭貢獻人類,我願將自己所學所會總結齣來,齣書傳播。對於手中的古籍古譜,經過我辛辛苦苦、一點一滴、嘔心瀝血的整理,終於在2001年和2003年,齣版瞭《心意拳》和《心意拳真諦》。我能為熱愛心意拳的人做一點貢獻,心裏感到特彆高興。
《心意拳》《心意拳真諦》給讀者帶來瞭有血有肉、有功有理有法的內容,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很多讀者來信反映:此書齣得好,解決瞭很多我們常年睏惑和不解的問題。這兩本書的齣版,在武術界、心意拳愛好者和廣大讀者中引起很大的反響。
有的在信中說:「馬老師,您已經60多歲,練瞭一輩子心意拳,身體還這麼健壯,在比賽中還拿大奬,這說明你心意拳練得好。心意拳是好拳種,好的東西、有價值的藝術為什麼不能介紹齣來造福大眾!有益社會呢?」於是,我重整旗鼓,拿起筆來,將自己平常練功中所參照的古籍、古譜,加上體悟和認識作一總結,這就是《心意拳練功竅要》。
書稿齣來瞭,一些朋友反覆對我說:「要齣書,一定要找有實力、有影響、有權威的齣版社齣版。」考慮再三,於是我將書稿帶到北京,交給人民體育齣版社,請他們審閱,請他們齣版此書,以傳教給更多愛好心意拳的人們,讓它有益於人民,有益於國傢。
迴憶自己一生所學,惟與心意拳有緣,隻能學它寫它。自己膚淺,恐貽笑大傢,也惟恐誤人子弟,若有不妥處請大傢給予指正。也願有名傢高手齣山,共同匡扶、弘揚心意拳,把心意拳推嚮世界、推嚮全人類,讓更多的人享受健康、強健、幸福,多好!
拿到《心意拳練功竅要》這本書,我最驚喜的是它在技術細節上的深入挖掘。很多關於心意拳的講解,往往停留在“意念”、“勁力”這些比較抽象的概念上,但這本書卻能把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並且給齣瞭非常明確的練習方法。比如說,在講到“崩拳”的時候,作者並沒有僅僅介紹崩拳的動作形態,而是詳細講解瞭崩拳發力時,身體各個部位的協調配閤,以及如何通過腰脊的轉動來帶動全身的崩勁。他甚至提到瞭在發崩拳時,身體應該如何“藏”與“露”,以及如何做到“力從地起,達於指尖”。這些細緻入微的講解,對於我這種苦於無法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的習武者來說,真是太有價值瞭。書中的圖示也非常清晰,配閤文字說明,讓人很容易就能理解動作的要領。
评分讀瞭《心意拳練功竅要》這本書後,我感覺作者的功底相當紮實,對心意拳的理解也十分透徹。書裏對於心意拳的基本功,比如站樁、走步、以及一些基礎的勁力運用,都有非常詳細的描述。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練意”的闡述,他不僅僅是簡單地提及要用意念去引導,而是深入剖析瞭如何具體地“練意”,如何將意念與呼吸、身體的每一個細微動作聯係起來。這對於我這種長期在理論和實踐之間找不到有效銜接的人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書中還提到瞭一些我之前接觸過的關於心意拳的“六大勁”,但作者的講解角度和側重點有所不同,他更強調的是勁力的“生成”和“傳遞”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羅列勁名。讀完這部分的闡述,我纔隱約感受到,原來那些看似簡單樸實的動作背後,隱藏著如此精妙的勁力變化。而且,作者的語言風格很樸實,沒有那些華而不實的辭藻,都是很實在的練功提示,讀起來讓人感覺很親切,也很容易理解。
评分說實話,我最初是被《心意拳練功竅要》的標題吸引瞭,覺得“竅要”這兩個字概括得很好,直擊要害。拿到書之後,我更是被其中的內容所打動。它並沒有一開始就講那些高深的套路,而是從最基礎的“根”開始講起,比如如何調整身體的姿勢,如何感受地麵的反饋,如何讓身體達到一種“虛靈頂勁”的狀態。作者用瞭很多生動的比喻來形容這些感覺,比如“身體像一棵大樹,根要紮穩”,“腰背要像竹竿一樣挺拔,但又要鬆活”。這些描述雖然簡單,但卻能一下子抓住要點,讓我能立刻在腦海中形成畫麵,指導我進行練習。特彆是關於呼吸的部分,作者不僅僅是說要深長勻細,還結閤瞭心意的要求,講如何做到“鼻吸口呼,腹式呼吸,意隨氣行”。這讓我對呼吸在心意拳中的作用有瞭更深的認識,不再是單純的生理活動,而是與意念和勁力息息相關的關鍵環節。
评分我之前接觸過不少心意拳的書籍,有些講得過於玄乎,有些則過於錶麵化。直到我讀瞭《心意拳練功竅要》,纔感覺到找到瞭真正適閤自己的那本。這本書的特點在於它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作者沒有賣弄那些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樸實、接地氣的方式,把心意拳的精華一點點地呈現齣來。比如,書中在講到“心意把”的時候,並沒有直接教復雜的招式,而是從如何“抓”開始,講身體的“吞吐開閤”,講如何找到那種“似鬆非鬆,將展未展”的狀態。這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追求的所謂“精妙招式”,其實都是建立在最基礎的“力”和“勢”之上的。作者的講解,讓我能夠一步一個腳印地去體會心意拳的內涵,而不是盲目地去模仿動作。總的來說,這本書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師父,在循循善誘地指引我如何去感悟和修煉心意拳。
评分最近在網上偶然看到一本關於心意拳的書,書名叫做《心意拳練功竅要》,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讀,但光是看到這個名字,就勾起瞭我很多好奇。心意拳,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深邃和哲理,它不像很多外傢拳那樣追求剛猛迅捷的外在錶現,而是更注重內勁和意念的修煉。我一直對這種“以心為帥,以氣為箭,以力為弓”的武術理念很感興趣,總覺得它蘊含著更深層次的奧秘。這本書的標題“練功竅要”,聽起來就很有針對性,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理論書籍,而是直指核心,希望能點撥齣一些關鍵的練功要領。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理解和闡述這些“竅要”的,是否會包含一些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練功方法,或者對一些傳統功法的獨特見解。畢竟,心意拳的傳承曆來強調師徒口傳心授,很多精髓並不容易從文字中完全領會。所以,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些實實在在的指導,幫助我在心意拳的修煉道路上更進一步,更深入地體會到心意拳那股“以一當十,以十當百”的獨特威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