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以西医营养观点介绍人类生命期的需求,并辅以中医角度说明,不仅符合现今社会潮流,内容更为实用。
如在第五章为您介绍何谓「均衡饮食」,及如何做好体重控制;第十二章针对不同年龄、时期,分别说明中医营养观点,并告诉您如何搭配中医饮食,达到有效且健康的养生效果;此外,有鑑于防癌观念为近来热门之新议题,特在第十三章介绍防癌饮食。
本书特色
1.本书作者相关教学及研究资历丰富,在营养学领域颇具说服力。
2.坊间探讨营养学的相似出版品多以西医角度切入阐述,少有以中医食疗角度探讨,本书西医角度探讨中医药材与食材的营养价值,同时也从中医观点剖析饮食的营养观,可说是营养学领域的凤毛麟角。
3.本书将从西医医学观点出发,内容约为全书的2/3,中医医学观则为1/3,学理实用兼顾。
作者简介
王凤英
文化大学食品营养学系毕业,文化大学家政研究所硕士,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研究所博士。
曾任卫生署食品卫生处营养科副研究员,负责瘦身美容及国人营养之相关业务;现任行政院卫生署药物食品检验局副研究员、元培科学技术学院兼任副教授、经国管理学院兼任副教授、德育医护管理学院兼任副教授、长庚医院营养师、乡间小路养身专栏作家。教学与研究领域为食品微生物、营养学、膳食疗养学、食品卫生等。
一个养身专栏作家、副教授、营养师写的「新世纪营养学」
西谚:「你吃什么就是得到什么!」(You are what you eat.)
「民以食为天」尽情享受吃的需求、乐趣、满足与艺术,是人人的天职,相信「饮食男女」的欲望天下皆同。然而如何追求健康长寿这个最高愿望,却不容易。因此,正确、营养、健康的饮食知识,正是大家热切想要获得的议题。
国际贸易频繁,尤其交通、资讯发达,整个环境是个地球村,在纽约、巴黎或东京盛行的食品,很快的在台湾也会流行起来。
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在教会里或是研讨会中接触到健康自在老年人,他们多半非常注意身体保健,我常思考着他们长寿又健康的理由,是否与他们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
因为,现代的医学研究指出人类的很多疾病,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确实与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关。
所以,在这本书中,我深入浅出的介绍六大类食品及其营养素,并阐明其功能与缺乏症,介绍营养新知,同时由文献收集整理后,破除一些健康食品的迷思。
此外,我也准备了很多很好的中医食疗的食谱,并举例说明应用于各年龄的需求。
借着这本书,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国际间流传的健康食品相关新知、观念及当年在长庚医院当营养师亲身体验的心得与真实经验。
营养健康的饮食知识,最重要的是要能心领神会并落实于生活,以我个人的亲身经验就是这样的,当年我就是身体力行以均衡饮食与运动进行减肥瘦了10公斤。
我的营养健康知识,也是大学时期念食品营养科系时开始慢慢建立,后来在长庚医院当营养师、食品技师,进入卫生署工作后,一直抱持着对于营养健康知识的热爱,分别在经国管理学院(当年的德育护专)、元培科学技术学院兼任教授营养学、膳食疗养学等课程,也在乡间小路撰写养生专栏,随着时光飞逝,一晃眼也好几年过去了,想将这多年的作品心得整理成书。
荣幸之至,承蒙幼狮文化公司出版我的作品,时间过得真快,从策画、构思、搜集资料、去芜存菁到出书花了我两年的时间。这本通俗又优秀,甚至是老少咸宜的营养书,将呈现给追求正确营养健康的饮食知识的大专院校学者、社会大众,相信大家都能获益良多。
阅读《新世纪营养学》的过程,简直就是一场知识的“寻宝”之旅。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营养指南,上来就列出一堆“必须吃”和“绝对不能吃”的清单,让人望而生畏。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更加巧妙,它从一个个有趣的科学发现讲起,比如,你知道吗?我们的肠道菌群竟然能影响我们的性格!这一点让我大为震惊,也让我对“吃什么”这个问题有了全新的思考。书中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阐述肠道微生态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养护肠道的好方法,比如多摄入益生元和益生菌的食物。我本身就有一些消化不良的问题,这本书的这些内容无疑为我指明了方向。而且,它还探讨了不同年龄段、不同生理状况人群的营养需求差异,比如孕妇、运动员、老年人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我为家人选择食物非常有参考价值。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抗炎饮食”的部分印象深刻,它清晰地解释了慢性炎症对身体的危害,并给出了富含抗氧化剂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建议。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身体容易疲劳,这本书的这些建议,让我相信通过调整饮食,是可以改善身体状态的。
评分《新世纪营养学》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本真正能够“落地”的营养学读物。它没有空泛的理论,也没有遥不可及的建议,而是将营养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书中提到了“食物的季节性”,提醒我们在不同季节选择当季盛产的蔬果,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更加符合身体的需求。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我以前很少关注食物的季节性。此外,它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阅读食品标签”的实用技巧,帮助我们识别隐藏的糖分、不健康的脂肪以及各种添加剂。这一点对于我在超市购物时非常有帮助,让我能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书中还探讨了“饮食与环境”的关系,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饮食选择不仅影响个人健康,也对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有启发,开始思考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营养学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学到了很多能够立刻应用到生活中的知识和方法。
评分我最近刚读完《新世纪营养学》,可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远不止于知识的增长,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理念的重塑。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每天的饮食选择,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在为自己的健康“投资”。书中对于“食物的本质”的探讨,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加工食品,了解它们是如何通过各种添加剂来“欺骗”我们的味蕾,同时却在悄悄地损害我们的健康。它鼓励我们回归食物的本源,多选择天然、未加工的食材,并且强调了“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比如,我从来没想过,原来每天只吃几种主食,也会限制身体对多种微量营养素的获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食物来改善身体的亚健康状态,比如,对于皮肤暗沉、容易长痘等问题,它都给出了具体的饮食建议,并且解释了背后的营养学原理。我本身就对一些皮肤问题比较在意,这本书的这些实用建议,让我觉得非常受用。读这本书,就像是给自己打开了一扇通往健康生活的大门,让我开始主动地去关注和实践。
评分这本《新世纪营养学》真是让人耳目一新!我一直觉得营养学是枯燥乏味的一门学科,充斥着各种复杂的化学名称和冷冰冰的数据。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将抽象的营养概念具象化,比如,它会用“能量加油站”来比喻线粒体,用“身体建筑师”来形容蛋白质,这些比喻不仅有趣,还帮助我深刻理解了这些微观世界里正在发生的事情。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基础知识的科普,而是深入探讨了“食物与情绪”、“食物与睡眠”等前沿话题,这些内容与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一直为自己糟糕的睡眠质量苦恼,这本书中关于改善睡眠的饮食建议,让我看到了希望。它强调了色氨酸、镁等关键营养素的作用,并给出了具体的食物选择和搭配方案,读来条理清晰,操作性很强。我已经开始尝试书中推荐的一些晚餐食谱,虽然效果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光是这种主动了解和调整的生活方式,就让我感到非常积极和充满力量。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营养学教材,更像是一位贴心营养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走向更健康的生活。
评分《新世纪营养学》这本书,最让我佩服的是它严谨的科学态度与通俗易懂的语言之间的完美结合。作者在讲解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时,并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借助大量的图示、表格和生动的比喻,将它们解释得清晰明了。例如,在介绍能量代谢时,作者用“燃油效率”来比喻不同食物的能量转化率,让我瞬间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些食物能快速提供能量,而有些则能持久供能。书中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各种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的功能,让我不再盲目地追求“低脂”、“无糖”,而是更注重营养的均衡和多样性。它强调了膳食纤维的重要性,并解释了它在维持血糖稳定、促进肠道健康等方面的作用,这对我这个容易被高糖食物吸引的人来说,无疑是一记警钟。此外,书中还提到了“生物可利用性”这个概念,解释了为什么即使摄入某种营养素,也并不意味着身体就能完全吸收和利用。这一点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是否有效地吸收了所需的营养。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像是参加了一堂高质量的营养学公开课,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