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书店网友评价四颗半星
★最完整权威的全球威士忌指南,由全球最畅销的威士忌作家执笔
★引领读者从威士忌的远古渊源,壮游到21世纪的东京酒吧,是探索与享用世界顶级烈酒的最佳指南。
★泥煤湿地与罐式蒸馏器──威士忌如何撷取独特的香气与风味?蒸馏大师亲自为您导览,揭开威士忌的神秘面纱。
★威士忌蒸馏厂──图文并茂、详实完整的全球指南,涵盖传统苏格兰麦芽威士忌制造商,以及爱尔兰、北美洲与日本等全球蒸馏厂。
★威士忌的乐趣──透过麦可.杰克森独特的品饮札记,及其对威士忌文化广博深厚的知识涵养,引领读者细腻品尝和欣赏威士忌的醇味与质地。
从谷物发芽谈论到酒杯形状,从如何陈年威士忌,解说到如何品尝威士忌酒、威士忌调酒,并且介绍有哪些料理适合搭配威士忌;《威士忌全书》涵盖了所有你想知道有关威士忌酒的知识面向,包括那些为蒸馏厂树立起不可取代地位、隐藏在威士忌风味与口味背后的有趣故事,以及蒸馏厂所在地的气候与环境是如何影响威士忌的味道,而后者,正是市场上用来检视威士忌好坏的关键所在,也是本书最引人入胜之处。
从苏格兰的艾伦岛横越到美国的奥勒冈州,再从爱尔兰的库利蒸馏厂神游到日本的山崎蒸馏厂,麦可.杰克森逐一述解各式威士忌的不同之处,并欣喜赞颂威士忌缤纷多彩的样貌。不论您欲以威士忌佐餐调酒,或试图找寻自己最钟情的口感风味,都可在《威士忌全书》中,一探究竟。
认识威士忌,欣赏威士忌,进而爱上威士忌,即从本书开始。
得奖记录
★World Food Media Award: Winner 2005
★Gourmand World Cookbook Award: Winner 2005
★Gourmet Voice: Silver Medal 2006
★Winner of the James Beard Foundation Award for Best Wine or Spirits Book in 2006
作者简介
麦可.杰克森(Michael Jackson)
全球最受欢迎威士忌畅销作家,有「威士忌猎人」之尊称。初识威士忌时,年不过十来岁,长年致力耕耘威士忌书写,作品相继荣获国际大奖,包括「安德烈.西蒙奖」(Andre Simon Award)与「格兰菲迪奖」(Glenfiddich Trophy);着作《麦芽威士忌指南》(Malt Whisky Companion)被视为品饮指南经典,《全球威士忌指南》(World Guide to Whisky)则是首部完整收录爱尔兰、北美洲、日本与苏格兰威士忌的权威作品;身兼英国权威杂志《Whisky Magazine》编辑顾问、美国威士忌与啤酒专业季刊《The Malt Advocate》专栏作家,作品散见于《华盛顿邮报》、《独立报》、《观察家日报》、《富比世》、《花花公子》、《GQ》、《Esquire》等报章杂志。
执笔群
戴夫.布洛姆(Dave Broom)、杰佛逊.爵司(Jefferson Chase)、戴尔.迪葛罗夫(Dale De Groff)、贾根.戴柏尔(J?rgen Deibel)、理查.琼斯(Richard Jones)、玛婷.娜特(Martine Nouet)、史都华.伦赛(Stuart Ramsay)、威利.辛普森(Willie Simpson)、伊文.维纽斯基(Ian Wisniewski)
译者简介
姚和成(Kingfisher)
业余威士忌玩家,国际知名品饮团体「麦芽狂人俱乐部」(Malt Maniacs)台湾唯一成员,台湾单一麦芽威士忌品酒研究社理事长,苏格兰双耳小酒杯执持者(Keeper of the Quaich),曾于苏格兰威士忌酒厂实习获颁单一麦芽亲善大使称号,目前个人威士忌品饮纪录已突破一千种,作品散见于网路及杂志。
前言 一群拥抱热情的人
一、了解威士忌
★威士忌家族
★蒸馏酒家族
★乐在威士忌
★文学里的威士忌
二、香气与风味
★气候的影响
★地质
★水
★石南
★海风与海藻
★大麦
★泥媒
★发麦芽
★专业麦芽厂
★谷物的选择
★糖化与熬煮
★酵母菌与发酵
★罐式蒸馏器
★柱式蒸馏器
★木头的影响
★熟成:酒窖
★传统的蒸馏厂
★调和
★闻香与品饮的方法
三、威士忌生产国
★苏格兰
★爱尔兰
★加拿大
★美国
★日本
★其他威士忌产区:欧洲、亚洲与澳洲
四、享受威士忌
★威士忌调酒
★佐餐威士忌
★以威士忌入菜
延伸阅读
蒸馏厂地址一览表
索引
這本《威士忌全書》的出現,簡直是我這個威士忌新手的一大福音!我之前總是對酒類市場上這麼多不同品牌、不同名字的威士忌感到眼花撩亂,不知道從何下手。朋友聚會時,大家聊起威士忌,我總是只能在一旁默默點頭,感覺自己像個門外漢。收到這本書後,我迫不及待地從頭開始閱讀,發現它寫得非常淺顯易懂,即使是完全沒有基礎的人,也能輕鬆跟上。它用條理清晰的方式,一步步引導我認識威士忌的基本知識,像是什麼是大麥、麥芽,以及製作威士忌的幾個關鍵步驟。我尤其欣賞它針對不同地區威士忌的介紹,例如愛爾蘭的「三重蒸餾」和美國的「波本威士忌」,這些獨特的製程解釋,讓我對不同國家威士忌的風味差異有了初步的概念。書中還有很多品飲的技巧,像是如何聞香、品嚐,以及如何透過一些小撇步來分辨不同的風味。我嘗試按照書中的方法去品嚐手邊的幾瓶酒,竟然真的發現了一些以前從未注意到的香氣和味道,這真的太有趣了!它讓我對威士忌不再只是「酒」,而是充滿了故事和學問的飲品。這本書就像一位溫柔耐心的導師,引領我走進威士忌的奇妙世界,讓我充滿了探索的動力。
评分這本《威士忌全書》真的是一本值得我一再細讀的經典之作。我之前對威士忌的了解,僅止於一些坊間的雜誌介紹,或是朋友偶爾的分享。但這本書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我對威士忌的看法。它以極為系統化的方式,從威士忌的「前世今生」,也就是它的歷史起源、發展脈絡,到它的「身家背景」,也就是各地不同的風土條件、水源、氣候,再到它的「成長過程」,也就是發酵、蒸餾、熟成的精細工藝,都做了非常詳盡且深入的解析。我特別著迷於書中關於「桶陳」的章節,它詳細解釋了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於橡木桶使用的法規和傳統,以及不同種類的橡木桶(例如美國白橡木、歐洲橡木、甚至是日式水楢木)對威士忌風味產生的獨特影響。這讓我深刻理解到,原來每一款威士忌的風味,都是經過長時間的醞釀和與橡木桶的「對話」而形成的。書中還包含了非常豐富的「威士忌分類學」,從單一麥芽、調和麥芽、穀物威士忌,到不同國家(蘇格蘭、愛爾蘭、美國、日本、加拿大等)的威士忌特色,都做了清晰的劃分和介紹。這對我來說,就像獲得了一張「威士忌地圖」,讓我能夠更有條理地去探索和認識這個龐大的威士忌世界。
评分這本《威士忌全書》,對於像我這樣,曾經對威士忌「一知半解」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我過去常常在酒展或是酒吧,看到各式各樣的威士忌,聽著調酒師或是酒友們講著那些聽起來很厲害的術語,但我總是處於一種「霧裡看花」的狀態。這本書的出現,就像為我點亮了一盞明燈。它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從最基礎的原料——大麥,一路講到最終的成品——威士忌,每一個環節的介紹都非常紮實。我尤其喜歡它對於「蒸餾」這個過程的詳盡說明。書中不僅解釋了壺式蒸餾和連續式蒸餾的原理和差異,更重要的是,它說明了不同蒸餾器的形狀、材質,以及蒸餾次數,是如何直接影響威士忌的酒體、純淨度和風味。這讓我對為什麼有些威士忌口感如此滑順,有些又如此強勁,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另外,書中還探討了「熟成」的意義,它解釋了橡木桶的氣密性、透氣性,以及桶內酒液與木材的交互作用,是如何讓威士忌在時間的長河中,發展出豐富的層次和複雜的風味。它讓我明白,原來所謂的「年份」,不僅僅是時間的累積,更是風味轉化的魔法。這本書讓我在面對琳瑯滿目的威士忌酒標時,能夠更自信地去挑選,也更能理解自己手中的酒,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
评分我必須說,《威士忌全書》這本書,真的打破了我對「威士忌」的刻板印象。過去我總覺得這是一種比較「老派」的飲品,好像跟年輕人比較無關。但書中對於威士忌多元化的介紹,尤其是提到近年來新興的威士忌產區和創新的製程,讓我對它有了全新的認識。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水」在威士忌釀造過程中重要性的闡述。它詳細解釋了不同水源的礦物質含量,如何影響發酵和蒸餾的過程,進而對最終的風味產生微妙的影響。這讓我意識到,原來一滴威士忌,蘊含了如此多與自然緊密連結的元素。此外,書中對「酵母」的研究,也讓我感到非常有趣。它介紹了不同種類的酵母,以及它們在發酵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如何影響威士忌的香氣和風味。這讓我聯想到,原來釀造威士忌,就像是在進行一場精密的科學實驗,同時又充滿了藝術的創作。我還被書中關於「威士忌品飲儀式感」的描寫所吸引,它分享了一些提升品飲體驗的小技巧,例如如何選擇合適的品飲杯、如何透過手的溫度來感受酒液的變化,以及如何透過呼吸來釋放酒體的香氣。這些細節的分享,讓品飲威士忌不再只是單純的喝酒,而是一種結合感官、知識和儀式的全方位體驗。
评分我只能說,《威士忌全書》的作者,絕對是一位對威士忌懷有極深熱情的行家!這本書的內容,絕非是為了湊字數而寫,而是充滿了作者對每一個細節的用心觀察和深入研究。我特別欣賞它對於「風味辨識」的指引。書中不僅列舉了大量的風味詞彙,更重要的是,它將這些風味詞彙與威士忌的產區、製程、甚至是桶陳的類型,做了非常精準的連結。這讓我不再是憑空去猜測,而是能夠有方向、有系統地去學習如何辨識。我嘗試按照書中的方法,去辨識我手中不同威士忌的風味,發現竟然真的能夠捕捉到書中所描述的一些細微香氣,例如淡淡的乾草味、或是隱約的香料氣息。這種「學有所成」的喜悅,真的讓我對威士忌的品飲更加著迷。此外,書中也深入探討了「威士忌的陳年」這個話題。它不僅僅是告訴你不同的威士忌需要陳年多久,而是更深入地解釋了桶陳過程中,酒液與空氣、橡木之間的化學反應,以及這些反應如何影響威士忌的風味、顏色和口感。它讓我理解到,原來所謂的「時間」,才是威士忌最珍貴的調味料。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深入探索威士忌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對這款迷人的飲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评分老實說,一開始拿到《威士忌全書》這本書,我對它的期待並沒有這麼高,認為可能只是又一本介紹酒的書,大概就是列個幾款酒,然後講講產地和簡單的風味描述。但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它細緻的編輯和清晰的架構給吸引住了。它並非只是單純的產品介紹,而是將威士忌的文化、歷史、工藝,甚至是它在不同國家發展的獨特性,都做了非常深入的探討。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泥煤」這個元素在威士忌中的角色,做了相當詳盡的介紹。過去我一直對泥煤味感到有些距離,覺得它太過強烈,但這本書透過歷史、地理、以及製作工藝的角度,解釋了泥煤是如何被運用,以及它能帶來的複雜風味層次,讓我對它有了全新的認識,甚至開始願意去嘗試一些帶有泥煤風味的威士忌。另外,書中對於「桶陳」的深入剖析,也讓我大開眼界。我之前只知道有不同的桶子,但這本書詳細解釋了不同木材的特性,以及木桶如何與酒液產生交互作用,進而影響風味、色澤和陳年的過程。它讓我理解到,原來每一款威士忌背後,都有著一段與橡木桶對話的漫長故事。這本書讓我對威士忌的品飲,不再只是單純的「喝」,而是一種對歷史、對工藝、對自然的欣賞。
评分這本《威士忌全書》簡直就是一本「威士忌的聖經」!我一直以來都對威士忌充滿好奇,但總覺得它太過複雜,難以入門。這本書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它以一種「由淺入深」的方式,為我打開了通往威士忌世界的大門。我非常喜歡書中對「威士忌的風味輪廓」的細膩描繪。它並非只是簡單地用幾個詞語來概括,而是會詳細地描述出,哪些風味是來自於發酵,哪些來自於蒸餾,哪些又來自於桶陳。這種「拆解」的方式,讓我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每一款威士忌獨特的風味是如何形成的。書中還特別介紹了不同國家威士忌的代表性風格,例如蘇格蘭的泥煤味、愛爾蘭的順滑、美國的波本甜味、以及日本的細緻優雅,這些具體的例子,讓我在腦海中對不同威士忌有了更清晰的圖像。我還學到了許多關於「品飲」的學問,例如如何透過「聞香」來預測酒的風味,如何透過「品嚐」來感受酒體的層次,以及如何透過「後味」來評估一款酒的品質。這些實用的技巧,讓我在品飲威士忌時,不再是漫無目的,而是能夠更有意識、更有條理地去欣賞。這本書就像一位嚴謹的老師,用系統化的知識,引導我逐步成為一個更懂威士忌的品鑑者。
评分身為一個在台灣土生土長的飲酒愛好者,對於威士忌的熱愛,我總覺得少了一份來自在地文化的連結。而這本《威士忌全書》,雖然主題是全球性的,但它卻以一種極為接地氣的方式,將複雜的威士忌知識呈現在我面前。我最喜歡書中對於「風味輪廓」的精準描繪,它並非只是籠統地說「有水果味」,而是會細緻地描述出是「柑橘類果香」、「漿果香」、「熱帶水果香」等等,這種精準的描述,讓我在品飲時,能夠更有意識地去捕捉和辨識。我嘗試按照書中所描述的風味輪廓,去品嚐幾款我之前沒有特別留意的威士忌,結果發現,哇!真的就是書裡說的那樣!這種「驗證」的樂趣,讓我對威士忌的品飲體驗,提升了一個層次。此外,書中也探討了威士忌與食物的搭配,這對於常常需要準備餐點招待朋友的我來說,是非常實用的資訊。過去我可能只知道威士忌可以配雪茄,但書中提供了更多元、更有創意的搭配建議,例如如何將不同風味的威士忌,與中式、西式的料理巧妙結合,這讓我在宴客時,更有信心和方向。這本書不僅教我品嚐威士忌,更教我如何將威士忌融入生活,享受更精緻的品味。
评分對於一個已經在威士忌世界裡摸索了好幾年的老玩家來說,《威士忌全書》所提供的深度和廣度,仍然讓我感到驚豔。我一直認為,對任何事物的熱愛,最終都會導向對其本質的追求。而這本書,恰恰滿足了我對威士忌「本質」的好奇心。它不僅僅停留在介紹品牌和年份,而是深入探討了威士忌的歷史淵源,從古老的蒸餾技術到現代的產業發展,每一個歷史節點都描繪得生動有趣。我特別著迷於書中關於「桶陳」的學問,不同的橡木桶種類(例如波本桶、雪莉桶、葡萄酒桶等),以及它們對威士忌風味的細微影響,書中都有非常詳盡的分析和比較。這讓我意識到,原來每一滴威士忌,都經歷了漫長而複雜的旅程,從田間的大麥,到酒廠的發酵、蒸餾,再到酒窖的沉睡,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它還提到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威士忌術語和概念,例如「泥煤味」的形成原因、不同地區對「熟成」時間的規定差異,這些都讓我對威士忌的理解更上一層樓。我甚至開始嘗試辨識書中所描述的各種風味輪廓,像是花香、果香、麥芽香、辛香、煙燻味等等,這讓我的品飲體驗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更具挑戰性。這本書就像一本權威的百科全書,讓我能夠在不斷深入的威士忌探索之路上,找到堅實的指引。
评分哇,拿到這本《威士忌全書》,我真的眼睛都亮了!身為一個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對威士忌情有獨鍾的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讓我從入門到深入,都能獲得全面知識的工具書。這本書的厚度和紮實的內容,光是翻閱就讓人感受到它背後蘊藏的豐富學問。它不像市面上許多只是膚淺介紹幾款酒的入門書,而是真正地從產地、歷史、製程、風味分類,甚至到品飲技巧,都有著非常細緻的闡述。我特別喜歡它對於蘇格蘭威士忌各大產區的介紹,每一個區域的地理環境、氣候特色如何影響當地威士忌的風味,都解釋得非常清楚,讓我對斯佩塞的果香、艾雷島的煙燻、高地的多元,有了更立體的認識。當然,書中對單一麥芽、調和威士忌的差異、以及單桶、原桶強度等概念的剖析,也都非常到位,讓我在面對琳瑯滿目的酒標時,不再感到無從下手。更讓我驚喜的是,它還探討了影響威士忌風味的關鍵元素,像是水源、大麥品種、酵母、桶陳的橡木種類、以及最重要的「天使的分享」,這些細節的描述,讓品飲不再只是感官上的享受,更增添了許多知識上的樂趣。我迫不及待想要跟書中的指南一樣,實際去品嚐不同產區、不同風格的威士忌,感受書中文字所描繪的層次與變化。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放在書架上,隨時翻閱,每次都能獲得新體悟的寶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