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乐活知己,赏壶玩壶人人能言之,买壶藏壶人人能述之;想要和壶成为知己,得深情去看待壶的悠远,从壶钮或壶嘴去赏析整个壶的幽亭秀丽,不要不知所以而迷壶。
欣赏壶器之美,需先从形体去感悟其灵魂:壶的灵魂就寓在线条、色调和体积之中。掌握壶的格调后,再求壶的体积之美,壶体精力弥满,就是一把好壶的必备条件。
壶体具象,观者能赏亦能把玩。壶小又如何起波涛呢?
一把壶具有独立自主的形象,构成自己的小宇宙,这个小宇宙是圆满自足的。从水置入之始,壶体的材质起了骚动;温度的觉醒,容纳着各自茶叶的形境,水浸入叶体,染浸释放单宁的甘美,接着转韵往来正是茶汤呈现生命的时候,也是准备让人细品美感的时刻。所以茶汤美感的养成,就在于如何泡出真味?
茶叶与壶的距离看似又黏又滞,却又自我表述:卷球状舒展的舞台,条索状绽开的节奏,都会让壶的容量扬起光辉的乐章!茶香和汤味合声共鸣,都在茶叶与水滋润间诞生!这就是「汲甘泉.瀹芳铭.两三寸水起波涛」的乐趣。
「一杯清茶,可沁诗脾」茶趣融入了泡者的神思!壶是茶人丰富心灵的写照,「瓦瓶亲汲三泉水,纱帽笼头手自煎」,这是爱茶人亲自泡茶的雅趣!壶正在静默里,等待茶、水的群动,期待茶汤在味蕾上跳舞的浪漫,正等待茶人妙造自然,泡出好茶的滋味!
「器堕于地,可能以掇也,言出于口,不可及也,慎之哉」用壶发人深省,壶人一体,却常面对壶林不知所措!群壶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一壶清一心,冷冷砂陶,几经婆娑,始知壶人原可一体。
在品茗泡茶、茶香四溢时,壶在眼前已十分。等待爱壶者在自己的心、情绪、思维上找到壶之美,经由赏壶心法来观壶,融合在壶的旋律中,照见了壶里干坤,镜射壶的大千世界!(「茶叙艺术」一套三册,本文摘于第二册《茶壶.乐活知己》序。第一册已出版,为《茶席.曼荼罗》)
作者简介
池宗宪
学历
辅仁大学传播系毕业、铭传大学EMBA毕业、国立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毕业
经历
专业茶书作家,茶人雅兴电子报总编辑。曾任自立晚报记者、组长;联合月刊主编;联合报专栏组记者:大成报编辑部总编辑;人间福报新闻总监。
序 两三寸水起波涛
第一部 流金岁月 乐壶赏壶
1章 茶壶:幽逸与乐活
观壶循六法.赏壶有一套
赏壶必备的三种性质
壶的造形如何欣赏
掌握制壶的形神迫肖
赏壶解码.一番道理
模件体系审美判断
小细节.大变化
装饰纹样的模件化
反映社会价值观
器表的文化隐喻作用
2章 造型:实用与意趣
陶瓷谱系的鑑识系统
造形命名感性直观
理解建构美学基石
紫砂壶流动的形制
「三点金」的表面功夫
注水七吋水不泛花
壶把在壶体上回转
复制品的迷思
壶体、壶嘴、壶把均衡配置
方寸之间辨古今
三角形法告别「模煳年代」
是精神,是气韵,是动
造形与实用意义
3章 材质:配置与况味
窑系概念紧密结合
以材质表现同时性符号
一种任意构成的拼凑
虚实空间.以提樑为例
感性和生命的美
紫泥气孔发茶性强
合成颜色杀伤力高
收藏的自主性
方钟壶秀创造力
吸水率高散热快
4章 装饰:细琢与蕴含
秦至西汉.壶口似盘
各地窑口百花齐放
自然作意的默契
耀州窑刻画花意
龙泉鱼纹生生不息
纹饰的感官之乐
山石纹化实相为空灵
松树纹历代不同
常见的水注纹饰
明青花人物照文人社会
喝口甘美好茶
瓷壶上图绘的装饰笔法
清初山水画皴法见长
5章 容量:精巧与大气
容量不单是容积量
隐秩序看茶汤
不是约制的量化
壶、水、茶三位一体
唐代煮茶法为主流
发现唐代汤瓶
名牌水注远近驰名
茶瓶、汤瓶与水注
茶酒用器互为交叠
用杯用盏无定制
「断脉汤」是大忌
宋代茶瓶「汤提点」
短颈缩口聚热佳
被视为盛开的牡丹
精巧与大气
6章 釉色:质朴与挥洒
釉色与音乐共感
眼睛适应青绿色调
反射人类依恋自然的事实
折光率与如玉质感
祕色的魅力
粉青与梅子青
「艾色」的多娇
阿拉伯人的「海洋绿」
「雪拉同」的妙喻
诗人醉心在素雅
呈色剂激发釉药本色
宋代单色调好韵
第二部 壶器与茶共谱恋曲
识茶掌握色、香、味
不同种类茶的滋味表现
7章 绿茶:银器的纯真
金银器的华丽品茗
银执壶融入草原文化
银链的品味牵引
细腻计算水流弧度
铜质折肩执壶
明人懂得驱壶「冷气」
壶被赋予「解构的职能」
选壶搭配碧螺春
绿茶生命力有器发掘
鲜绿和着春光流动
8章 白茶:玻璃的闪透
旗枪嫩芽空明浮动
玻璃器闪透历史幽光
成分不同.朦胧有致
视觉先声夺人
茶汤的明亮清新
「快闻」捕捉霎那幽香
嫩香清香好白茶
开启味蕾品淡雅
让茶汤在舌面滚动
白茶尤为可爱
9章 黄茶:瓷器的激昂
黄茶现身德化瓷剔透
正色品黄茶
粉嫩婴儿红
欧洲疯中国白
名牌争相学习
德化瓷满足生活需求
胎釉浑然一体如玉
君山银针金枪林立
蒙顶为最佳也
细嫩芽叶制黄茶
黄袍加身尊荣联想
10章 青茶:紫砂的蕴味
清香甘活武夷茶
青茶带来味觉远景
壶小如香橼
圆体扁腹潮汕壶
砖胎南罐泸出好口感
紫砂与丹宁和鸣
朱泥壶加乘细致香气
岩骨舒展释劲味
带菌空气不回流
绿叶红镶边的魅力
台湾茶种注新血
11章 红茶:手绘的浪漫
为了红茶订制茶器
紫砂器作为镇店宝
欧洲名牌壶的中国精神
丰润品茗时的视觉飨宴
十八世纪壶柄变大了
内容大于形式的审美感
「清饮法」和「调饮法」
红茶沖泡法黄金典范
泡茶原则机动调整
正山小种撼动欧洲
祁红浓郁玫瑰香
全发酵的优雅浪漫
12章 黑茶:陶器的包容
促发黑茶与白水的交融
茶色乌金闪亮亮
紧压茶便于运输
揉制紧实的美好
红印饼茶近沉香之境
神祕渥堆工序
木香与豆芽香
存放首重茶质佳
陶壶修润熟饼滋味
过泸矿物.去芜存菁
关键字索引
汲甘泉.瀹芳铭.两三寸水起波涛
本书分为两部:「流金岁月.乐壶赏壶」及「壶器与茶共谱恋曲」。
【第一部:流金岁月.乐壶赏壶】
一把壶成为联结茶芬芳和品饮者的交接点,在沸腾水沖泡浸润之下,砂壶器表出现玉质般的光泽,沉默地记写着茶汤起落流泻和品茗带来的愉悦,对于想和壶成为知己者来说,制壶者的名气虽足以彰显人们对壶工艺价值的肯定,但一把壶在时间赋予岁月流金般的气韵,更挹注了让人悠然神往的想望,并借着赏壶、藏壶,对照出壶真正的亘古价值。
以今人所见砂壶为底,经壶师雕塑技术烧结的壶,或是千年前在瓦石中焠鍊的泥料所制成的水注,是激动在喜爱品茗者眼线和手掌间的权力,其壶造型由「嘴」到「把」展现的美感,是唐人高度精致文明的证明,在完美的越窑青瓷釉光里,闭着眼睛,深刻的千峰翠色在瞬间深植人心。陜西耀州窑、浙江龙泉窑的痕迹增添了其引人遐思的元素,她有单色釉的沉敛,有剔花的豪迈,更有印花的细致,她们共同以壶作为挥洒的画面。
一壶一世界的工艺呈现,不仅壶是为茶服务,还要重视陶瓷火炼的身影,釉光集中,在壶体中看到胎土沉睡的沉淀。在造形吐露的讯息中,她是实用出水流畅的路径,在此等候结壶缘的知己出现,透过置茶注水的交融深谈,壶告诉茶水这不只是茶香甘醇美味的关系,并是通往茶人精觉神秀的茶径。
壶,等候另辟新径,以慑人的气势迎接不同茶种,有青茶、白茶、黄茶、红茶、黑茶、绿茶等发酵或不发酵的到来,每把壶都精准策画用哪一种胎土,烧结温度多少,加上壶形的变换移位,在浸入水的引诱下,恆久时间里瞬间浓聚的单宁酸,在烘焙时间遗留下的茶味,是否可恢复土壤所孕育的香、甘、活、甜。
这是赏壶、买壶、用壶、藏壶者自己对于细节掌握的最佳实证。
茶人对于壶神祕难解的事物,是否有着巨大同等的勇气正视剖析?壶,乐活知己?汲汲营营的不仅是溯源自中国唐宋以降的茶文明用壶的经验,而是抽取了壶那一份,或只是买来把玩审视壶的增值性?或是为了泡好一壶茶将她视为贴身知己?
透过本书,让壶的一道光线潜藏在潜意识中,对照壶的灵魂与中国茶文化的深层渴望。
【第二部:壶器与茶共谱恋曲】
品茗之真味,在于如何将心爱的茶配上对的茶器。真味是色、香、味一体尽情发挥,茶是移动的芬芳,经由「沸腾」来启动;然,茶壶是启动的原点,泡茶人可以自我主张,用直观精选壶器的观点,凭着自我品味的偏好来选茶种,如是品茗,其实不识茶之真面目,又如何能乐在壶器与茶共谱的恋曲中?
茶种在色香味变数中,得先釐清制茶的工序与形成,才能解读茶器对发茶性的量度!因此,将六大茶类因杀青或干燥的不同制法,以及制成的分类来说明:不同种类的茶,在色、香、味的次第上均有不同表现。依照「茶种色香味变数交换关系图」的呈现,不同茶种在色、香、味参数上的变异性,品着一把好壶泡出的好滋味,得须由认识茶种入门,才明白何为「正色」?才明白茶的香味要「清」,才知晓茶的滋味要「醇」的要求,不再是未来的梦!而是茶席上茶人与茶客尽欢之地!
不同种类茶的滋味表现
在味道表现上,以青茶、黑茶最为厚重,红茶居中,而轻发酵制成的绿茶、白茶、黄茶,少了焙火的醇化作用,居于最淡之列。
然而,茶滋味的表现必然有「醇」味的演出,醇味的产生则靠茶的后发酵产生,醇味好坏除了茶本身以外,存放好坏是关键,因此可说是考验茶在存放条件优劣测试,在不高于含水量7%的条件下,才能将质佳的茶,存放在不让空气渗透的容器中,以便使茶质越发走入佳境。
茶色表现易使人混淆,以为汤色浓便是陈年茶,其实制茶工序的第一步就已决定茶的颜色,用六种颜色作为分类,可以轻易分辨茶在发酵与不发酵中的表现,茶种的茶色即使有轻重之分,却不能背离「正」色之准则。
「正」色受茶的烘焙所影响,以为焙火茶汤色重,味道应较为醇厚。事实上,色「正」指的是茶汤的清亮度与透明度,制茶工序中的单宁若没有处理好,茶色便会混浊;精制茶时焙火若没有讲究,茶色也会不清不白。因此六大茶种环绕茶色的变数中,统统要「正」!
哇,光是看到《茶壶.乐活知己》这个书名,就觉得一股暖意从心底冒出来,好像身边坐着一位老朋友,手里捧着热腾腾的茶,准备和我好好聊上几句。我平常就是个喜欢宅在家里,窝在沙发里,泡上一壶喜欢的茶,然后找点什么来读读写写的人,所以这个书名真的太戳我了。 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这本书,但我光是想象,就觉得它一定不是那种硬邦邦的知识堆砌,也不是那种为了追求心灵鸡汤而刻意灌输的道理。我猜它会像一杯温润的茶,有淡淡的香气,有回甘的滋味,不张扬,却能慢慢渗透到你的心里。我喜欢那些能够触动我内心深处,让我产生共鸣的故事或者想法,而不是那些浮光掠影,过眼就忘的东西。 我特别期待书里能有一些关于生活的小确幸的描写,你知道的,就是那种很平凡,但却能让你嘴角上扬的瞬间。比如,清晨醒来时窗边洒落的阳光,或是雨天窝在被子里听雨滴的声音,又或者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一道简单却美味的家常菜。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底色,也常常是我们最珍贵的慰藉。我希望这本书能提醒我,停下脚步,去感受这些美好的存在,去珍惜身边的点点滴滴。 而且,“乐活知己”这个词,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追求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谐相处的状态。我常常觉得,现代生活节奏太快了,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喧嚣所裹挟,忘记了内心的声音。所以,我迫切地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种指引,一种能够帮助我找回内心平静,成为一个更懂得关照自己,也更懂得如何与他人建立深厚连接的“乐活知己”。我相信,这样的书,就像一位真正的好朋友,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予最恰当的陪伴和启迪。 我还有点好奇,这本书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呈现这些内容呢?是散文,是故事,还是访谈?如果是故事,我希望它们能够贴近生活,有温度,有共鸣;如果是散文,我希望它能有深度,有洞察,引人思考。总之,我期待它能带给我一种宁静而充实的阅读体验,让我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绿洲。光是想到这本书可能带给我的惊喜,就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拥有它了!
评分“茶壶.乐活知己”,这个名字一出来,脑海里瞬间就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充满阳光的小角落,我窝在柔软的沙发里,手里捧着一杯冒着热气的红茶,淡淡的茶香在空气中弥漫,而手中捧着的,便是这本《茶壶.乐活知己》。光是这个名字,就已经充满了温暖、舒适和一种淡淡的文学气息,让我立刻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一直觉得,“乐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智慧,它不只是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平和、满足以及与周遭环境的和谐相处。而“知己”,更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那种能够真正懂你、支持你、与你一起成长的人。将“茶壶”这个意象融入其中,更添了一份雅致和从容。茶壶,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一种慢下来的生活节奏,一种对品味的追求,一种细水长流的意境。 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将“乐活”融入日常生活的具体方法和启示。也许书中会分享一些关于茶道的故事,或者是一些关于如何打造温馨居家环境的小技巧,又或者是一些关于如何与自己内心对话,找到平静与安宁的哲学思考。我希望它能带给我一种宁静致远的阅读体验,让我可以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处属于自己的精神栖息地。 同时,我也对“知己”这个主题充满好奇。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越来越疏离,真正的“知己”更是难能可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探讨如何去辨识和培养真正的友情,如何去经营一段深刻而持久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人生路上,找到那个能够与你分享喜怒哀乐,共同成长的人。 光凭书名,我就已经感觉这本书充满了温度和智慧。我希望它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能够通过细腻的笔触,讲述动人的故事,传递有力量的思想,从而触动读者的内心,引发深刻的共鸣。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感受那份属于“茶壶.乐活知己”的独特魅力了。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茶壶.乐活知己》在我脑海中激荡起了一连串的画面。我不禁联想到,某个悠闲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而我,正安然地坐在窗边,手中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细细品味着书中的文字。这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是我一直以来所向往的生活状态。 我一直相信,真正的“乐活”并非一味追求物质的丰富,而是源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它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细微美好,并且能够与自己、与他人建立深刻连结的生活哲学。“知己”更是难能可贵,是那种能够懂得你的沉默,理解你的心意,在你迷茫时给予指引,在你失意时给你力量的灵魂伴侣。 因此,当我在书名中看到“茶壶”这个意象时,我便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茶壶,在中国文化中,往往承载着一份从容与淡雅,它不仅仅是盛茶的器皿,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品质的追求,一种慢下来的智慧。我很好奇,作者将如何通过“茶壶”这个载体,来阐述“乐活”的理念,又如何引导我们去寻找生命中真正的“知己”。 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些实用的生活建议,例如如何在家中营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空间,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茶叶,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仪式感来提升生活品质。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人际关系的探讨,如何去辨别和珍惜那些真正值得我们付出的“知己”,以及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维系那些珍贵的友情。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以及排版我也很期待。我希望它能延续“茶壶.乐活知己”所传达出的那种温暖、质朴、又不失格调的风格。或许是素雅的色彩,或许是手绘的插画,又或许是精心挑选的字体,都能为这本书增添一份独特的魅力,让它不仅仅是一本可以阅读的书,更是一件可以珍藏的艺术品。
评分《茶壶.乐活知己》这个书名,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一眼看过去,就能让你心头一暖,然后忍不住好奇它到底能讲些什么的书。我最近正有点心浮气躁,总觉得生活里少了点什么,好像总是被一些杂事缠身,不够安宁。所以,当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心里就觉得,“嗯,这可能就是我正在找的东西。” “茶壶”这个意象,总是让我联想到慢下来的时光,一杯热茶,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什么也不想,或者只是放空自己。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状态啊!我一直很向往这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日子。而“乐活”,这个词就更不用说了,谁不想要乐活呢?它不只是身体健康,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态度。 最打动我的是“知己”这两个字。在这个世界上,能遇到一个真正懂你的人,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一个灵魂的伴侣,可以分享所有的喜怒哀乐,可以无话不谈,也可以只是静静地陪伴。我希望这本书能有一些关于如何找到和珍惜“知己”的故事或者感悟。 我还在猜想,这本书的内容会不会是以一种很温暖,很生活化的方式来呈现呢?也许是关于一些关于茶的小故事,也许是关于一些关于如何让生活变得更有趣的建议,又或者是关于一些关于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的细腻描绘。我特别期待,它能带给我一些能够触动心灵的文字,让我觉得,原来生活也可以这么美好,原来我也可以成为一个更懂得享受生活,更懂得关爱自己和身边人的人。 总之,光是这个书名,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张力。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感受那份属于《茶壶.乐活知己》的独特魅力,去寻找那个能让我内心安宁,重新找回生活节奏的“知己”。
评分《茶壶.乐活知己》这个书名,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种非常具象化的场景——一个温暖的午后,一杯热茶,和一个懂你的人。我最近在寻找能够让我放松下来,并且能从书本中获得一些生活上的启发和慰藉的作品,而这个书名似乎恰好击中了我的需求。 我总觉得,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和压力裹挟着,很少有机会停下来,好好地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什么才是真正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的。这本书名中的“乐活”,听起来就有一种悠闲自在,并且充满生命力的感觉,这正是我所渴望的。而“知己”这个词,更是难能可贵,它代表着一种深刻的理解和连接,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的情感需求。 “茶壶”这个意象也很有意思。它不仅仅是一个器皿,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态度。泡茶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一份仪式感和专注,需要耐心和细致。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通过分享泡茶的体验,来引申出一些关于生活,关于人生的道理。也许会谈到如何慢下来,如何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知己”的思考。在现代社会,我们身边不乏认识的人,但真正能够称得上“知己”的,却屈指可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知己”的意义,以及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去寻找和经营这样的连接。是那种能够在你开心时为你鼓掌,在你难过时默默陪伴,在你迷茫时给予真诚建议的人,这样的存在,无疑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 而且,我还在思考,这本书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呈现这些内容呢?是故事,是散文,还是某种关于生活方式的指南?我希望它能有温度,有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不是流于表面。光是这个书名,就已经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索它究竟能带来怎样的惊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