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远清是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台港文学的专家,他的文章具有前卫性和挑战性,在世界华文文学界有广泛的影响。本书以张爱玲是不是文化汉奸、关于台港新诗史的争鸣为主线,探幽入胜,既引导读者一览陆、港、台文坛的另一风景,同时从侧面反映作者研究台港文学的特点与评论个性。本书具有学术性和可读性,可作为大学中文系教学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古远清
广东梅县人。1964年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吉隆玻出版有《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古远清自选集》、《诗歌分类学》、《诗歌修辞学》、《留得枯荷听雨声——诗词的魅力》、《台湾当代新诗史》、《余光中:诗书人生》等20多种着作。2005年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除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十五」规划立项课题外,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案《海崃两岸文学关系史》。
前言
第一章 张爱玲是文化汉奸吗?
第一节 海崃两岸「看张」的政治性及其戏剧化现象
第二节 张爱玲不是「摘帽汉奸」
第三节 慎抛「文化汉奸」帽子
第四节 迈向重读之路
第二章 关于台湾新诗史的争鸣
第一节 三十年来大陆的台湾新诗研究
第二节 两岸诗学的交流与整合
第三节 余光中「自首」事件的来龙去脉
第四节 小评谢辉煌对《台湾当代新诗史》的「反攻」
第五节 落蒂不如大陆学者熟悉台湾诗坛
附:古远清与落蒂关于「不打不相识」的通信
第六节 文学史家的评判不需作家本人来认可
附:高准的简要回应
附:殊途不必同归∣∣与古远清谈台湾新诗史的书写问题 杨宗翰
附:如何展示诗艺演化的三维空间?──读古远清《台湾当代新诗史》
附:一座动态的「新诗博物馆」──评古远清《台湾当代新诗史》 曹竹青
第七节 对《台湾当代新诗史》种种批评的回应
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独行侠」──评古远清的台湾文学研究 陈建华
第八节 重建文学史的政治维度
第三章 重构「香港文学史」
第一节 《香港当代新诗史》写作答客问
附:探寻「南来」与「本土」融合的道路──评古远清《香港当代新诗史》 曹天歌
附:《香港当代新诗史》启示菲华文坛 林炳辉
附:嘉许其草创之功∣∣读古远清《香港当代新诗史》 戴 天
第二节 香港新诗史版图的焦虑
附:陷入评家是非圈的《香港新诗》 周良沛
第三节 重构「香港文学史」
第四节 关于首届香港文学节的「主旋律」
第五节 书写底层的香港故事
附录 我的文学评论道路 古远清
这次的阅读体验,无疑是一次精神上的远足。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了人生的种种迷宫。书中探讨的主题发人深省,无论是关于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抉择,还是关于真挚情感的坚守与碰撞,都触及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我常常在读到某些段落时,会停下来,陷入长久的沉思,回味作者提出的问题,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那些看似简单的情节,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人性洞察。作者的叙事方式独具匠心,时而娓娓道来,时而又峰回路转,将读者牢牢地吸引住。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一些社会现象的隐晦批判,没有生硬的说教,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和对弱者的关怀。这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比直接的控诉更具穿透力,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反思。这本书不适合快速浏览,它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
评分一本厚重却引人入胜的书,翻开扉页,便像是走进了一个由文字构筑的古老庭院。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仿佛能捕捉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也能描绘出远处山峦的朦胧轮廓。那些看似平淡的叙述,实则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我尤其欣赏其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它们不仅仅是背景,更是人物心境的映射,是生命力的象征。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重新审视自己与周遭世界的联系。书中的人物塑造也栩栩如生,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牵动着读者的心弦。即使是配角,也绝非简单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立灵魂的个体,他们的存在,让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和立体。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是我在这本书中最大的收获之一。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遣词造句间充满了诗意和哲思,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与作者一同经历着那些静谧而又充满力量的时刻。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作者的思想深邃而又通透,对人性的理解入木三分。他笔下的世界,既有现实的残酷,也有理想的光辉;既有个体的迷茫,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情感时的冷静与克制,他没有刻意煽情,而是通过精炼的语言,将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的一些象征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为作品增添了更深的意境和解读空间。我常常会反复琢磨某些隐喻,试图从中挖掘出作者更深层的含义。这种需要读者主动参与思考和解读的写作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挑战性和吸引力。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精神上的享受,更给予了我认识世界和理解人生的全新视角。它让我明白,生活中的许多烦恼,或许只是源于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评分这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作者的才华如同泉涌,在字里行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沉醉于他那充满诗意的叙事,以及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色彩饱满,意境深远。我被那些鲜活的人物深深吸引,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作者的文字,有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能够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片刻的宁静。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历史事件的描绘,它们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展现了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的跌宕起伏。这种将宏大叙事与个体情感巧妙融合的写作手法,让我叹为观止。这本书不仅是一次愉快的阅读经历,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更加珍视当下,也更加期待未来。
评分这是一本能够长久留在记忆深处的作品。作者以一种极为超然的姿态,审视着人生的种种况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以及对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事物的珍视。我惊叹于作者能够将如此宏大的主题,融入到看似寻常的生活片段之中,让读者在不经意间,就触碰到生命的真谛。那些关于时间、记忆、离别与重逢的篇章,总能勾起我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魔力,能够唤醒读者内心沉睡已久的感受,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被遗忘的时光,那些被忽视的情感。书中的一些对话,更是精妙绝伦,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我从中学习到了如何用更宽广的视野看待人生中的得失,如何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