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有关印度佛教的通史。全书从原始佛教论术述到密教时期,也能注意到历史发展之承先启后的特质,让读者在展读过后,可以对印度佛教的发展与流变有一通盘,均匀而不偏倚的理解。
这部书能译介到汉传佛教学术界是值得赞叹的,对国内学术基准的建立与学术共识的形成,应该是有益的,对客观的佛教研究,应该也会有正面的影响。
作者简介
平川彰(1915 ~ 2002)
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印度哲学梵文科毕业。曾任东京大学教授,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教授,国际佛教大学院大学教授,理事长。
着有[律藏的研究]、[原始佛教的研究]、[初期大乘佛教的研究]、[大乘起信论]、[印度,中国,日本佛教通史]、[平川彰着作集]。
为日本国宝级,世界闻名的佛教研究学者。
这本书的论述非常有条理,每个章节之间都衔接得非常自然。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历史事件时的客观态度。它没有简单地非黑即白,而是尝试去呈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佛教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记得有一段讲到佛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传播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它如何根据当地的文化习俗进行调整和适应,这部分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它让我明白,任何一种思想文化的传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阻碍和变数,而正是这些挑战,也使得它能够以更丰富、更具生命力的形式得以延续。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我读了之后,对印度佛教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理解的书。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非常惊喜。我一直以为,关于佛教历史的书籍,通常会比较侧重于哲学思辨或者宗教教义的阐述,但这本书却把更多的篇幅放在了佛教与政治、经济、艺术等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上。比如,书中探讨了佛教寺院在古代印度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它们不仅仅是宗教场所,也承担了教育、医疗、甚至经济活动的功能。还有,作者对古代佛教艺术的发展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那些精美的佛像、壁画,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意义。我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真的感觉自己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佛教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宗教本身,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去理解,这让我觉得非常有收获。
评分我一直觉得,历史书如果只是堆砌史实,读起来会很乏味,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作者在写到佛教在传入中国,并与本土文化发生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用了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案例。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里分析了佛教在传入中国后,是如何逐渐被中国化,并且催生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比如禅宗、净宗等等。这些章节的分析,真的是让我茅塞顿开,原来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许多佛教仪式和观念,都有着如此深厚的历史渊源。我之前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总觉得是单向的接受,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这其实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佛教在传入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被中国文化所改造和吸收,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佛教。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真的没话说,读起来非常有画面感。作者在描述那些古老的佛教遗址时,我感觉自己好像就置身其中,仿佛能听到古印度街市的喧嚣,闻到寺庙里飘散的檀香味。尤其是在写到阿育王时期,佛教如何成为国教,以及他派遣僧侣到各地弘法的这段历史,真的是让我心潮澎湃。书里详细介绍了阿育王是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推广佛教的,比如修建佛塔、资助僧团、甚至在石头和石柱上刻下法旨,这些都让我对那个时代的佛教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一直对佛教的传播过程非常好奇,这本书就满足了我这一点。它不仅仅是讲述佛教的教义,更多的是关注佛教在现实社会中的发展和演变,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它让我明白,宗教并非是脱离世俗的存在,而是深深地扎根于历史和文化之中,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评分这本书,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翻到的,当时正在书店里漫无目的地闲逛,架子上那一排排厚重的历史书里,它就那样静静地躺在那里,封面那种淡淡的、带着历史沧桑感的色调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拿起它,翻开目录,看到里面列举的那些我虽然听说过,但却了解不深的寺庙、人物和事件,心中便升起一股强烈的探索欲。我对于佛教历史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台湾,佛教文化如此深入人心,我们从小耳濡目染,却很少有机会系统地去了解它的源头。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迫不及待地找了个角落坐下,开始仔细阅读。书中的叙述方式很吸引人,不是那种枯燥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仿佛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在讲述古老的故事。那些关于佛陀的早期生活,他如何开始了他的修行之路,以及最初是如何传播佛教的,都写得格外细致。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一些早期佛教宗派形成过程的阐述,那些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佛教如何被接受、被融合,最终发展出不同的学说和实践方式,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