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睿涵财经教室

胡睿涵财经教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财经
  • 理财
  • 投资
  • 金融
  • 经济学
  • 个人财务
  • 财务自由
  • 财富管理
  • 胡睿涵
  • 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网友公认美丽与专业兼具的女主播,无论是原物料行情、国际产业趋势、科技电子等消息,除了精准掌握,超越一般分析师,直逼经济学者。
  ◎非凡新闻台晚间《九点钱线新闻》主播,专业精准剖析当前国际经济现况。

  你知道未来全球的大金主是谁?
  当今热钱往哪个市场飙涨?
  景气讯号怎么看才是对?
  2010后,该如何投资方能稳当当赚钱?

  跳脱一般理财书,胡乱报明牌的做法。堪称国内经济观察家的专业女主播胡睿涵,以看全球经济讲故事的方式,客观的立场畅谈市场脉动。

  共分为五大部份,着力于国际产业脉动、台湾经济现在与未来、中国的软硬实力、两岸产经的连动关系,以及预测台湾2010投资机会。字字看见经济趋势的脉动,尤其在ECFA、MOU对台湾的影响上研究甚深,将整个投资利基一一点明。另在2010的经济展望上,胡睿涵认为有五大利多推升台股今年多头,肯定让投资人倒吃甘蔗。

  本书每一篇文末皆辅以【胡睿涵财经教室】,先让读者先赌为快。
  【胡睿涵财经教室】 热钱到底往哪流窜?
  中国亚洲、新兴市场、产油国(如俄国)、原物料市场流窜。
  【胡睿涵财经教室】
  看盘讯号与陷阱
  如何分辨併购「虚」传言、「真」事实?答案是股价,因为从数字的变化会「戳破谎言,说真话!」

  【胡睿涵财经教室】
  看准台湾六大产业
  触控面板∕面板、新产品应用、创新传产、作业系统与无线网路升级(Window 7/Wimax)、替代能源以及小笔电,未来5年力道不容小觑。

作者简介

胡睿涵

  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应用媒体艺术研究所,并当选国立台湾艺术大学「2004年度杰出校友」。1997年进入非凡电视台,1998年当上财经主播。现任非凡新闻台新闻部副理,非凡新闻台晚间《九点钱线新闻》主播,非凡新闻下午《五点整点新闻》主播。曾任国内清晨第一个投资理财节目《非凡Morning Call》全国收视率最高的股市即时盘《非凡最前线》主持人。

《风云变幻:全球经济格局重塑与未来趋势洞察》 书籍简介 本书并非聚焦于特定的个人财经教学体系,而是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和敏锐的现实洞察力,深入剖析了自二战以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全球经济格局所经历的深刻变革、驱动这些变革的核心力量,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关键趋势。我们试图提供一个全景式的图谱,帮助读者理解复杂世界的运行逻辑,而非局限于单一领域的知识传授。 第一部分:旧秩序的瓦解与新力量的崛起 本部分追溯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全球化浪潮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世界。我们详细分析了资本、商品和服务跨境流动的加速如何重塑了各国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重点探讨了“华盛顿共识”的兴衰,分析了其在推动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加剧了国内收入不平等和金融脆弱性。 章节细致地描绘了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如何从全球价值链的边缘走向中心。我们通过量化分析展示了东亚模式、拉美模式与东欧转轨模式的异同,特别关注了中国加入全球贸易体系后对世界经济分配格局产生的结构性影响。书中包含了对全球产业链地理重心的变迁进行的长篇论述,结合物流、信息技术和地缘政治因素,探讨了“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等新现象的兴起,这标志着效率优先的时代正在向韧性优先的时代过渡。 第二部分:技术革命与生产力悖论 信息技术革命(IT)是过去三十年经济增长的引擎,但本书也提出了一个深刻的疑问:为什么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与数字技术的普及程度并不完全匹配?我们深入探讨了“索洛悖论”在当代的新体现,分析了平台经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影响。 书中有一章专门研究了“无形资产”的经济学意义。知识产权、品牌价值、算法和数据网络效应,正日益成为决定企业价值的关键要素。这种变化如何影响了资本的定义、投资的流向以及监管的必要性,是本部分讨论的核心。此外,我们还审视了科技巨头在全球范围内的垄断地位,探讨了反垄断政策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适用性与困境。 第三部分:金融的复杂性与系统性风险 在全球流动性空前充裕的背景下,金融体系变得愈发复杂和相互关联。本书没有停留在基础金融工具的解释上,而是聚焦于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的识别。我们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重点分析了衍生品市场、影子银行和评级机构在风险积聚过程中的作用。 接下来的章节将目光投向了后危机时代。量化宽松(QE)和超低利率政策如何扭曲了资产定价、催生了“僵尸企业”,并推动了债务的空前膨胀,构成了未来经济稳定的潜在威胁。我们还探讨了数字货币(CBDC)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对现有货币主权和支付体系的挑战,预估了未来十年内全球货币体系可能出现的结构性调整。 第四部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的绿色转型 环境约束和气候变化不再是边缘议题,而是正在重塑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变量。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绿色新政”的经济学基础,分析了碳定价机制(如碳税和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有效性及其对不同产业部门的冲击。 我们详细比较了全球主要经济体在能源转型中的路径选择——从北欧的激进脱碳到依赖化石燃料的转型阵痛。书中包含了关于“气候风险”如何被纳入金融机构压力测试模型的分析,以及可持续投资(ESG)理念从道德呼吁转变为硬性投资标准的演变过程。这部分强调,未来的经济增长必须是高质量、低碳的增长,否则其可持续性将受到严重质疑。 第五部分:地缘政治的回归与经济安全 冷战结束后,人们一度认为地缘政治已退居二线,经济逻辑将主导全球互动。然而,近几年的事件——贸易摩擦、技术封锁和供应链“去风险化”——清晰地表明,权力政治正在强势回归。 本书将经济学分析与国际关系理论相结合,探讨了“经济武器化”的手段与后果。我们分析了关键矿产、半导体等战略物资的供应链瓶颈,以及各国如何利用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来保护其国家安全利益。这种“经济阵营化”的趋势,将如何改变全球效率和成本的计算方式,并催生区域化、去全球化的新模式,是本部分的重点思考方向。 结论:不确定时代的决策框架 本书最后总结道,我们正处在一个多重危机叠加、线性预测失效的时代。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商业领袖必须学会管理“灰犀牛”事件——那些虽然概率不高但后果严重的风险。本书旨在提供一套批判性思维工具和跨学科的分析框架,使读者能够穿透噪音,辨识结构性变化,为即将到来的复杂世界做好准备。它提供的不是精确的预测,而是深度理解和应对不确定性的智慧。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部 国际产业脉动
1.未来全球大金主会是谁?
2.热钱流窜方向决定哪个市场将飙涨
3.全球景气转好与否?观察六大市场会说话
4.环伺风暴后的美国、欧洲、亚洲

第二部 台湾经济现在、未来
1.台湾经济未来八种图形假设:乐观派+悲观派
2.贫富差距扩大经济问题更难解
3.从日本经验看台湾经济警讯

第三部 中国大未来
1.国际热钱狂涌中国
2.中国银行信贷问题不在「松或紧」而是「方向正确与否」
3.中国海外併购壮大自己国际实力
4.人民币的未来+中国经济大趋势
5.中国基础建设规模庞大,大量需求引来全球原料继续火热
6.中国GDP实力赢日本甚至赢美国
7.中国经济和股市有多少攻击实力?

第四部 两岸产经合作共创双赢
1.MOU未签的金融业瓶颈
2.签订MOU的正面连锁
3.市场准入条件最重要
4.签MOU与ECFA利弊得失
5.台湾骄傲的产业

第五部 台股2010年忧喜参半
1.热钱狂涌台湾 小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五大利多推升台股今年多头
3.台湾经济乐观中要谨慎
4. M1b创新高 该喜?该忧?
5.陆资来台投资啥?
6.看盘讯号与陷阱(一)
7.看盘讯号与陷阱(二)

图书序言

自序

  出书,对每天工作近11个钟头,週六还要花4到6个小时,写「非凡新闻週刊」的我来说,确实是一大挑战。2009年9月「高宝」找我出书,当时我思考了一个礼拜。我想,第一、自己是电视媒体工作者,并非专业作家,所以不需要「为出书而出书—-冲书本的量」(这是第三本书);第二、我能够在家庭、小孩、工作、写书,这么多工作上都兼顾并做好吗?第三、最重要的是,我要写些什么东西给读者?对他们在投资上是有利、有帮助的?思考后我决定,再进行「自我挑战」一次,也当作是「自己阶段学习成长的检视成绩」,而且希望借由此书,可以让读者与观众学到更多专业的财经知识,毕竟「学会钓鱼技巧」比「吃别人给的鱼」更重要!

  就在这样大前提下,我把近3年多来,播报非凡「晚间九点钱线新闻」和下午「五点整点新闻」的资料汇整起来,列出写书的几个重点大纲,原本还担心东西不够多,结果编辑说:这样的内容可以写两本呢!所以让我放心一些,至少不用担心内容不够丰富。前年因为爆发美国雷曼兄弟事件,进而引发全球金融大海啸,当时我运用「九点钱线新闻」中的「胡睿涵财经教室」单元,用「口语说新闻」方式,配合上电视制作图表的运用,完整将每一个复杂并难懂的财经议题,用「浅显易懂」方式,对观众说清楚,结果颇受好评。不过,正因为这次金融风暴是史上首见,所以很多名词,包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双低策略救经济」、「有计画性的企业破产」、「停滞性通膨」、「金融业肥猫」……等。对我而言也是新的、陌生的,可是新闻中,一定要用「简单方式」说给观众懂,所以大家在「财经教室」单元里,哪怕说新闻只有8到10分钟,都得耗掉我上班时间3到4个钟头找资料,如果议题更复杂。甚至前一天在家里就得先做功课,因为要确认讯息正确,然后再思考,如何简单说出来而且观众听的懂,所以会运用大量图表和示意图……等。胡睿涵财经教室的课题选择、寻找资料、专业用语和数字一再确认、画图表……所有流程都是我一个人自己完成,当然图表最后制作是「非凡动画部门」协助,也在此表达感谢之意,曾经有人问我,为何不将这样的琐碎工作交给编辑同仁?不是不信任,而是「财经教室」单元确实比较难,也比较复杂,我如果不自己──读透、读暸解、甚至蒐集更多资料来配合说明佐证,当我面对镜头「讲」的时候,心里头会「虚虚的、不踏实」,而且每一个前置作业流程,因为都是自己做,所以会有印象。当晚上九点,现场进新闻时,「财经教室」说起来就会「有把握和自信与踏实感」!财经议题比较艰深难懂,所以只要观众对我说:「我听的懂你讲的内容」,对睿涵来讲就是「最大肯定和鼓励」。

  或许因为资料收集不易,所以电视上一播出,常有银行、券商或公司行号,甚至单一个人想要索取,可是碍于智财权关系,「胡睿涵财经教室」单元的资料是不外流的,这次借由写书机会,让自己可以将「财经教室」单元再次汇整,画出更多重要图表给读者,希望能够借由此书,让观众和读者,在专业财经领域中可以收获更多,而我则以「不断努力学习的财经主播」身分,和大家一起持续学习、成长、分享!

图书试读

热钱流窜方向决定哪个市场将飙涨

2008年中由美国引爆进而扩散到全世界的「金融大海啸」,国际热钱瞬间更是乱了步调,到处乱窜。不过金融风暴至今已经1年多,国际热钱流向竟然出现三部曲,这三部曲分别是:

第一阶段:金融大海啸前(2000年到2008年)

国际大量的热钱涌向三大市场做投资。
日本:因为当时全世界国家就只有日本利率最低,接近零利率,风暴前美国基准利率可是超过5%的呢!低利率的意思就是,在这个国家的银行借钱比较便宜,利息低,然后再把从日本银行便宜借出来的钱,拿到高报酬的市场做投资,比如股市或汇市等等,1年后获得数倍报酬,然后再拿出一点儿钱,可能不到1%的利息钱还日本银行,这么好赚当然大家赚,这就是所谓的「利差交易」。当时欧美国家相当多的对沖基金和私募基金,绝大多数的获利来源都是「利差交易」,也是因为这样,造成澳币、纽币、英镑、欧元还有加币强劲走升,显见这大量资金的利差交易选择的市场是汇市,也就是进行「炒汇」赚取暴利,因为借日圆后必须换成他国货币才有办法炒汇,大家并非持有美元,所以形成美元指数从2002年的「120」跌到2008年的「72」。

新兴市场: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在2003年经济逐渐崛起,中国的全球生产工厂角色为其赚进大把钞票(成为外汇收入),同期间金砖四国也受到国际重视。因为中国经济窜起,印度也依寻中国步调,积极吸引外资到那做投资设厂,巴西的谷物和矿物是最大利基点,还有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全部都成为国际间瞩目焦点。新兴国家经济崛起更吸引国际热钱争相涌入投资,金砖四国股市大涨自不在话下,接着带动原物料像是石油、铜、铁、矿甚至大宗物资的CRB指数全部向上走扬,原物料价格走高理由。一则是新兴市场经济起飞,带动基础建设所需的硬原料价格飙涨;二来全球经济风暴前,原本就处在高峰,再加上新兴国家经济窜起,所以软原料例如:黄豆、玉米、小麦、咖啡等,价格也跟着飙涨,这时候不用多加思考。

原物料市场:决对成为热钱追逐焦点,俄罗斯有油,巴西有谷物和矿物,这些市场都受到高度重视,进而推升CRB指数飙至2008年473点,创下历史新高纪录(2009年9月又跌回250上下);所有原物料几乎都给用「散装船」运送,所以波罗的海指数BDI指数2008年涨超过11,700点创下历史新高位置(2009年9月跌回2,500上下)。 第二阶段:金融大海啸后(2008年中到2009年初)

这段时间是金融风暴的高峰期,刚刚说,金融海啸前国际热钱是往日本、新兴市场、原物料三大市场流窜,可是风暴发生当下大家都慌了,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倒下而引爆的世界金融大海啸,之后6个月左右时间,瞬间!全世界的金融活动就像结了冰一样,没人敢有进一步动作,包括信贷市场(企业、民众不敢借贷;银行不愿意放款)、股票投资、商品交易、民众消费、企业生产、大厂下单….等等,几乎所能想像的金融活动几乎都处在停滞状态,当时不要说市井小民不敢乱投资,就连市场称唿---投资大师罗杰斯、股神巴菲特、金融巨鳄索罗斯……大家都不敢乱投资,甚至连建议都不敢,因为每一个人不知道由美国引爆的金融危机会扩散全世界多广范围?金融银行业界的有毒资产又有多少?政府有何方法应付史上最大的金融危机?又应付的来吗?种种疑惑造成2008年底到2009年初,世界各国信贷市场停滞、银行一家一家倒下、全球股市重挫、商品价格大跌、房价重挫、民众不愿消费、物价下跌、企业关厂裁员,通缩隐忧随之而起,环环相扣的金融恶耗逐一传出来,当时就是因为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冲击世界各国经济,所以半年多时间,全世界投资市场包括金融市场都处在高度恐慌与不安的情绪中,国际大金主手上资金当然先「保住安全」再说,因此国际热钱纷纷汇回美国转持有美元,恐慌与不安下「钱」汇回美国有三大理由,首先全球所有市场都出现大回档,任何投资短时间来看只有赔没有赚,当然投资活动就是多余,再者,资金暂时回美国,转持美元也是寻求避风港,因为即使美国是风暴核心,但是得承认的是,短期间「美元」的国际地位没有其他货币可完全取代之,而这样的资金大挪移从美元指数可以得到证明,美元指数从2008年5月的「低点71.823」飙涨至2009年3月的「高点89.624」。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胡睿涵財經教室》真是近期讀到最讓人驚豔的財經入門讀物了!我之前對經濟學的印象就是很學術、很遙遠,而且充滿了聽不懂的專有名詞。但這本書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作者胡睿涵用一種非常親切、就像在跟朋友聊天一樣的語氣,把很多複雜的財經概念拆解開來,鉅細靡遺地講解。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它解釋「通貨膨脹」的部分,不再是冷冰冰的數字和公式,而是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物價上漲的例子,像是雞蛋、麵包的價格變化,來讓你體會什麼是錢越來越薄。還有關於「股市」的分析,也不是直接教你怎麼操作,而是從根本的原理講起,讓你了解市場為什麼會波動,以及背後有哪些因素在影響。書中許多觀點都非常獨到,讓我對很多新聞裡聽到的財經事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引導讀者思考時,提出的那些「為什麼」的問題,讓人忍不住跟著書本一起思考,甚至會反思自己過去的一些消費或理財習慣。這本書真的不只是一本財經書,更像是一位人生導師,引導我們用更聰明的腦袋去面對金錢。

评分

哇,等了好久終於收到這本《胡睿涵財經教室》了!平常就很關注財經新聞,但總覺得很多術語聽起來都霧煞煞,而且很多時候光聽新聞報導,腦袋裡還是無法串連起整個經濟的脈絡。這次拿到這本書,真的有種眼睛一亮的感覺。一翻開,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論文,而是用非常貼近我們生活的方式在講解,像是從我們每天會接觸到的消費習慣、薪資漲跌,甚至到最近很夯的房價議題,都用很淺顯易懂的例子來剖析。我特別喜歡它裡面提到的一些「小知識」,像是為什麼同樣是買股票,有人賺到盆滿缽滿,有人卻賠得精光,作者都用很生活化的比喻來解釋裡面的風險和機會,讓我覺得原來財經不是遙不可及的學問,而是跟我們的荷包息息相關的。而且,書中的圖表也非常實用,不是那種複雜難懂的數據圖,而是能夠幫助我們快速理解概念的視覺化工具。我已經迫不及待想好好研究裡面的內容,希望能藉由這本書,讓我在投資理財這條路上,能走得更穩健,不再只是個旁觀者。

评分

拿到《胡睿涵財經教室》這本書,簡直是我的福音!平常工作忙碌,實在沒有太多時間去鑽研那些艱澀難懂的財經學術論文。但作為一個社會新鮮人,我深知財經知識的重要性,否則真的很容易在社會上吃虧。幸運的是,這本書的出現,完美地填補了我的知識缺口。作者胡睿涵的文筆非常流暢,而且她很懂得如何抓住讀者的注意力。書裡並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而是用一種循循善誘、引導式的風格,帶領我們一步一步認識財經的奧秘。我尤其喜歡它在解釋一些基礎概念時,所使用的比喻和例子,非常貼切,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彷彿置身於一個生動的財經課堂。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並沒有只提供知識,而是教導我們如何去「思考」財經問題。它鼓勵我們去質疑、去分析,而不是盲目跟隨。這對於培養獨立的財經判斷能力,真的非常有幫助。我真心推薦給所有對財經有興趣,但又覺得無從下手的朋友們,這本書絕對是你們的最佳入門選擇,它會讓你覺得,原來財經,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

评分

終於入手《胡睿涵財經教室》這本讓人期待已久的財經讀物,實在太開心了!我一直覺得在現今這個快速變動的經濟環境下,如果不具備一些基本的財經知識,真的會很容易被時代淘汰。過去我也嘗試過閱讀一些財經文章或書籍,但常常因為內容過於專業、術語太多,而感到力不從心。這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它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作者胡睿涵用一種很親切、沒有距離感的方式,將原本複雜的財經理論,轉化成我們可以理解的語言。像是書中解釋「經濟景氣循環」時,就用了很多生動的比喻,讓我們知道為什麼有時候賺錢比較容易,有時候卻好像什麼都做不好。而且,它並沒有只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是不斷地將觀念與實際的社會現象連結,讓我常常在閱讀時,會不自覺地聯想到新聞報導中聽到的各種財經事件,並試圖用書中的知識去分析。我覺得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就是它能夠激發我們的思考,讓我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資訊,而是能夠主動地去理解、去判斷。這對於想要在人生中做出更明智財務決策的讀者來說,絕對是一本必讀之書。

评分

收到《胡睿涵財經教室》這本書,我抱持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畢竟市面上財經書籍這麼多,很多都寫得太過艱澀,或者過於強調速成的致富秘訣,反而讓人望之卻步。然而,這本書的內容卻意外地讓我耳目一新。它並沒有販賣任何快速致富的幻想,而是扎扎實實地從基礎概念講起,而且是用一種非常深入淺出的方式。我特別讚賞作者在釐清一些似是而非的財經觀念時,所展現出的嚴謹態度。例如,它在討論「投資風險」時,並沒有一味地強調避開風險,而是教導讀者如何去辨識、評估,並在可控範圍內承擔風險。書中的案例也選得相當不錯,都是一些大家可能聽過但未必真正理解的財經事件,作者透過這些案例,將理論與實務完美結合,讓讀者能夠融會貫通。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思考,發現許多過去一直模模糊糊的觀念,在這本書的引導下,變得清晰起來。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能讓你瞬間變成股神,而是在於它能讓你建立起正確的財經觀念,並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對於長遠的人生規劃來說,絕對是無價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