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制度与市场

中国金融制度与市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随着两岸金融MOU之签订,ECFA也已开始进行协商,台湾金融业即将登陆中国大陆发展。了解中国金融制度与市场,乃为金融学、业界或关心台湾金融前途者知己知彼的必要知识。

  有别于其他零散、不完整之着作与文章,本书完整的介绍中国金融制度与市场,内容包括中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等各行业,以及基金管理、期货、创业投资、货币、债券和外汇市场……等,除了最新的法规与数据之外,在相关章节中也提供了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发展的情形,作为台湾金融业登陆之参考;最后,本书并对台湾金融机构之登陆策略以及未来两岸金融的互动与发展,做了详细的讨论。

  本书部份内容曾在各大专院校、EMBA、各金融机构、相关公会、训练机构和政府部门讲授过,应可视需要作为教科书、员工训练或中国金融研究的参考书籍。

作者简介

朱浩民

现职:
.政治大学金融系(所)教授

学历:
.台湾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美国布朗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

经历:
.政治大学金融系(所)教授兼主任、所长.兴国管理学院校长.台湾期货交易所董事.台湾金融控股公司董事.中国输出入银行常务理事台湾证券交易所及证券柜台买卖中心上市(柜)审议委员.劳保局劳保基金管理及运用谘询委员.公务人员退休抚卹基金管理委员会顾问、委员

专长领域:
.中国金融、金融管理、总体经济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1章 中国金融体制与市场
第2章 中国银行业现况与未来发展
第3章 中国金融监理机构与其他非银行之金融机构
第4章 中国证券市场(一):股票市场与证券投资基金
第5章 中国证券市场(二):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与期货市场
第6章 中国保险市场
第7章 中国外汇市场
第8章 两岸金融互动与未来发展
附录I 中国金融相关网址
附录II 外资金融业进入中国之相关法规

图书序言

1949年中国政权成立,金融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接管办理,外国金融机构被迫暂停营业或退出。1979年改革开放后,金融体制进行了大幅调整,政策逐渐松绑,各类金融机构纷纷设立与改型,外资银行重返中国,金融发展渐具雏形。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市场循序对外开放,外资银行抢进登陆中国,设立分行和参股当地银行,中国本地银行陆续改制及上市。2006年12月中国对WTO金融市场开放承诺事项完全实施,同时公布《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外资银行加紧脚步申设独立的法人机构(亦即子行)。全球金融风暴之后,中国的银行在世界的角色益形重要,中国更成为外资银行发展的重点市场。

第一节 中国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可分为1979年至1993年现代银行业初期发展、1994年至2001年间的银行业体制改革、2001年底加入WTO后外资银行涌入与本地银行加速改革三个阶段。

(一)1979年至1993年现代银行业初期发展阶段
1978年12月底,中国做出了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决定,开始打破原有的计划经济制度,金融体制也进行了明显的变化。在此之前,中国的金融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中国人民银行集中全国金融业务、信贷管理的所谓「大一统」金融体制;此期间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的金融机构,各类银行及金融机构相继裁撤或併入,外资银行则退出或降级为办事处,中国人民银行不仅是行使中央银行职权、管理全国金融与货币的机关,同时也是全面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

1979年到1983年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96年改名为中国建设银行)相继复业,原先「大一统」的金融体制逐渐瓦解;1984年1月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将原先办理的城市金融业务移交予新成立的中国工商银行,退出一般商业银行业务,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责,中央银行体制初告确立;1987年4月交通银行重新组建,其他区域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陆续成立,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中国光大、华夏银行则于1992年先后成立;城市信用合作社与财务公司则在1980年代中期以后陆续出现;原先撤离之外资银行也纷纷回到中国。中国的金融体制遂成为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4家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同时存在、分工协作的新金融体制。

在1984年到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权的初期阶段,虽然积极运用多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对各类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但信贷规模管理仍然是主要的调控方式。中国人民银行的首要工作是分配资金,金融监管的重点则是检查各专业银行是否按照国家要求发放贷款,风险监管的功能并不强,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本身还有部分政策性和商业性银行业务,各类银行还在摸索成长,与现代化经营管理仍有相当距离,因此,此一时期可谓是中国现代银行业的初期发展阶段。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