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全称《维摩诘所说经》或《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是在中国知识分子界里流传甚广的一部大乘佛教经典。《维摩诘经》旨在阐述大乘菩萨道、不二法门, 中道实相,不可思议境界, 以及大乘圆满教义,也是解说空性般若的重要经典,尤其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以及菩萨自利利他的精神。本经以维摩诘居士示疾为缘起,故事饶富趣味,尤其维摩诘大士与文殊师利菩萨的对话字字珠玑,处处机锋,生动绝妙,极具文学价值。胡适曾赞誉本经为「半小说半戏剧」的作品。维摩诘居士以在家居士身分,示现人间病苦说法度人,更是打破修道证果的僧俗界线,鼓励在家信徒勇勐精进,对于中国大乘佛教的开展影响深远。维摩诘居士所代表的「入世精神」在现代「人间佛教」的潮流当中尤具启发价值,是初学佛者不可不读的一部经典。
全书架构:
◆经句出处:节录适当的原文,有助于理解名句的意义与前后文的连贯。
◆语词解释:名词註释、梵语与法数的解释
◆经句语译:经文白话意义
◆经句的智慧:(解读名句内容)可以介绍名句的背景故事与历史缘由,加强名句的故事性与记忆。
◆随喜思惟读经句:用现代的观点加以阐述经句的意义,可以中外古今历史故事或作者引申经句意义,创作相近的故事情境,表达经句的文意,引起读者对经句的认识并懂得如何运用。
作者简介
王灵馨
台湾嘉义人,佛光大学宗教学硕士,曾任职于三军总医院实验研究中心,对印度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有高度兴趣,曾数度探访尼泊尔、不丹、青海、西藏等地的寺院,亦对文献史料研究多所关注。短篇撰述有〈波若与空性〉(2007年慈光山寺)、〈探讨《至尊阿底崃传-道旅纪实法源》中阿底崃(982 ~ 1054)赴藏弘法旅途中之重要纪录〉(2008年台湾宗教学会)。
林常均
中华佛学研究所毕业﹙现今改制为法鼓佛教学院﹚。毕业论文为〈无垢友空性思想之特征——以《圣般若波罗蜜多心要广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异色,色不异空」为中心〉,研究兴趣以佛教典籍中空性思想为主要范围。现今从事藏文翻译、藏文佛典编辑、佛教杂志编辑及佛教教义文章撰写等相关工作。希望所写出来的文字,能种下众生心续中解脱的因。
个人信箱:europa0626@yahoo.com.tw
孙慧兰
毕业于政治大学社会系,并曾于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西藏佛学组修学三年。曾担任过的职务诸如:西藏佛法英文论书的译者、佛教电视台的企画编辑、国小携手计画英文教师、社会统计学课程助教等,目前在某佛教教团担任研究专员一职。对她而言,佛法以及佛法实修是她生命的基石以及发动器,但愿能有与佛菩萨相符应的发心以及善巧言行,是她的心愿,因为她认为佛菩萨体现出了至好又真实的美与善,而佛法则是可以让生命走出迷妄、发挥出最大力用的理境。
我對《佛教經典100句:維摩詰經》這本書的標題感到非常有興趣。維摩詰經一直是我認為在佛教經典中非常有特色的一部,它打破了傳統上修行必須出家的觀念,而是強調在家居士也能夠在塵世中修成正果,這點對我這個身處五光十色都市中的人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我一直對「100句」這個數字感到好奇。它究竟是如何篩選出這100句的呢?是挑選了維摩詰經中最精華、最能代表其思想的句子嗎?還是將整部經文中的重要段落,濃縮成100個簡潔的表達?我希望它能做到的是,讓讀者能夠透過這100句,快速抓住維摩詰經的核心精神,而不是只是一些零散的片段。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看到書中有一些對於這100句的闡述。例如,為何這句話很重要?它在維摩詰經的整體脈絡中扮演什麼角色?它又如何能啟發我們的生活?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現代化的詮釋,或者與當代生活經驗的連結,那就更好了。畢竟,佛法的智慧就是要能夠應用到生活中,幫助我們解決煩惱,提升心靈。 我一直覺得,維摩詰居士的形象非常獨特,他既有凡人的煩惱(生病),卻又擁有菩薩的智慧和境界,這種「雖病而無所病」的境界,我覺得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不知道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維摩詰居士的某些特質,或者他與諸多佛菩薩、大阿羅漢們的對話,是如何展現他那種「於諸塵垢中,心淨無染」的特質? 總而言之,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給我對於維摩詰經更深刻的理解,並且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實用的智慧,讓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學習維摩詰居士的精神,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清淨。
评分這本書名《佛教經典100句:維摩詰經》,光是聽名字就覺得是那種可以慢慢品味、深入思考的類型。我對維摩詰經一直都很有興趣,主要是因為它跟一般的出家修行不太一樣,講的是在家居士如何修行,而且維摩詰居士的境界非常高,常常能給人很多啟發。我一直覺得,修行不一定只能在深山古剎,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崗位上,甚至在家庭裡,都能找到修行的路。 我有點好奇,這本書會怎麼呈現「100句」?是將維摩詰經的重點挑選出來,然後做一個簡要的導讀嗎?還是會將一些非常精闢的句子,配上一些現代的白話解釋,讓一般讀者更容易理解?我比較希望是後者,因為有時候看原典,雖然字字珠玑,但有時候會覺得比較難進入狀況。如果能有比較貼近我們生活化的解說,那會更容易讓我們將經文的智慧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比如說,維摩詰經裡講到的「不二法門」,這個概念我就覺得很有意思,但要真正理解它,可能需要一些引導。不知道這本書會不會針對一些比較核心的佛法概念,做比較深入淺出的解釋?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際的方法,告訴我們如何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時,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被外境所轉。 我記得之前聽過一些關於維摩詰經的講座,講者都會分享很多故事,讓我們更能體會到經文的意涵。我希望這本書也能這樣,除了文字之外,也能穿插一些故事或者例子,讓內容更生動有趣,更容易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畢竟,佛法如果只是枯燥的文字,那對很多初學者來說,會有點難以親近。 總之,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很高,希望它能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維摩詰經的智慧,並將這些智慧應用到我的生活中,讓我的心靈更加清淨、更加自在。
评分哇,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很有份量!「佛教經典100句:維摩詰經」,光是這幾個字就讓人聯想到深奧的哲理和智慧。我一直對佛教的教義很感興趣,尤其是一些比較貼近生活的經典,像是維摩詰經,聽說裡面有很多關於如何在這個紛擾的世界裡保持內心平靜的智慧,還有關於大乘佛教菩薩道的精神,這是我一直想深入了解的部分。 其實,我對佛教的認識,大概是從小時候在廟裡聽到的經文,還有長輩們口中的一些故事開始的。長大了,開始有意識地去接觸一些佛教的書籍,但常常覺得有些經典讀起來很艱澀,需要很多背景知識才能理解。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直覺就覺得它可能是個很好的切入點。 「100句」這個數字,聽起來很精煉,希望能透過這100句精華,快速抓住維摩詰經的核心思想,讓我可以更容易地去體會,而不是被龐雜的文字淹沒。 我尤其好奇,它會如何挑選這100句?是經典的偈頌,還是重要的開示?是解說性的文字,還是直接引用經文?不知道它會不會像一些暢銷的佛學叢書一樣,在每一句後面附上簡單易懂的白話解釋,或是分享一些現代的觀點,幫助我們把古老的智慧融入現代生活。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際的應用,而不是純粹的理論探討。畢竟,佛法的最終目的是要幫助我們離苦得樂,所以如果能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那就太好了。 最近工作壓力比較大,常常覺得心很亂,睡也睡不好。我一直覺得,佛法裡一定有方法可以幫助我找到內心的平靜。維摩詰居士的故事,聽說他雖然生病,卻能以居士的身份示現,並且展現出超越一般人想像的智慧和境界,這本身就很有啟發性。我想,這本書或許能從他的身上,帶給我一些關於如何面對困境、如何在身處俗世中修行、以及如何保持清淨心靈的啟示。 我很期待這本書能帶給我一些新的體悟,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抽空沉澱一下,與自己的心靈對話。希望它能成為一本,我可以時常翻閱、隨時獲得啟發的良師益友。
评分《佛教經典100句:維摩詰經》這個標題,讓我覺得這本書很可能是那種能夠讓人快速抓住佛法要領的入門讀物。維摩詰經一直是我認為非常獨特的一部經典,它強調在家修行,以及如何以一種超然的態度來面對世間的種種現象,這點對我來說,非常有啟發性。 我特別關注「100句」這個數字。這意味著書中會精選出100個關於維摩詰經的關鍵句子或概念嗎?我希望這100句能夠涵蓋維摩詰經的精華,不僅是浮光掠影,而是能夠觸及到經文的核心思想。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作者能夠對這100句有深入淺出的解釋。 我一直覺得,佛法的智慧,最重要的就是能夠應用到生活當中。所以,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現代化的解讀,告訴我們如何將維摩詰經中的道理,融入到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和人際關係中。例如,書中會不會探討如何像維摩詰居士一樣,在繁忙的塵世中,保持一顆清淨無染的心?或者,如何理解「法身」的概念,並在生活中實踐? 我對維摩詰居士的「示疾」情節一直很好奇,他以生病的方式來度化眾人,這種「以病為藥」的智慧,我覺得非常令人玩味。不知道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這樣的思想,或者從中延伸出一些關於如何面對生命中的挑戰和困難的啟示? 總而言之,我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希望它能夠帶給我一些關於維摩詰經的新視角,並且能夠幫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自在,讓佛法的智慧真正地滋養我的心靈。
评分看到《佛教經典100句:維摩詰經》這個書名,我馬上就聯想到那種能夠快速領略佛法精髓的讀物。維摩詰經本身就是一部我一直很想深入了解的經典,它所闡述的「以在家身示現菩薩道」,以及諸多精彩的辯論和譬喻,都讓我印象深刻。 我特別好奇「100句」的呈現方式。是直接摘錄經文中的重點語錄,還是將長篇的開示濃縮成100個簡潔的句子?我比較希望是後者,因為這樣更能夠掌握經文的核心思想。此外,我非常重視的是,這100句是否能有後續的闡釋。如果只是單純的列出句子,而沒有深入的解說,那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會有點摸不著頭緒。 我非常希望能看到書中能夠提供一些貼近現代人生活的解讀。畢竟,我們身處的環境和古時候大不相同,如何將佛法的智慧應用在現代社會的種種挑戰中,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維摩詰經中關於「不二法門」的討論,以及如何看待「空」與「有」,這些概念往往需要比較深入的引導才能理解。 我一直認為,佛法最迷人的地方,就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看清事物的本質,進而放下執著,獲得真正的自由。維摩詰經恰恰展現了這種智慧,即使身處病苦之中,也能展現出超然的境界。不知道這本書會不會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在逆境中保持積極心態,或者如何用佛法的觀念來面對生命中的無常? 總之,我對這本書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它能夠成為我理解維摩詰經的一扇窗戶,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夠抽空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汲取智慧,讓生命變得更加圓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