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利用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机会,结合亚洲国家实情,研究国际金融活动规律,分析金融帝国的体系、运行机制及其文化背景,剖析超级大国的崛起过程、战略和战术,比较东西方文明的特点和差异,总结美国发展的经验和启示,介绍美国生活的基本技巧,对国际金融深层问题做了独特透视,为进一步加快中国大陆现代经济金融体制建设提出了重要建议。
作者简介
邹力行
1958年生,中国大陆江西省乐安人。70年代下乡知青;1982年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从事政策研究,曾任国务院研究室处长;1995年至200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美利坚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任世界银行研究员;2003年回国,现任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2008年聘为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理事。写过若干调研报告,参与过起草中央文件和讲话稿。
主要着作:《寻求最佳决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版;《实用经济学原理》,华文出版社1993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体制》,青岛出版社1995版;《金融开发与机制建设》,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版;《金融帝国──美国的发展与启示》(简体字版),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版;《How Does The Fed Run The Economy》,美国第一出版公司2002年版;《Development-oriented Finance and Economy in China》,美国作家出版公司2008年版。
台湾繁体版序
前言
第一篇 金融帝国──寻路
第 一 章 文化渊源
一、拓殖色彩
二、联邦政体
三、宪政原则
四、美国精神
五、启示录
第 二 章 帝国之路
一、货币统一
二、金融帝国
三、罗斯福新政
四、国际金融秩序
五、金融变革
六、启示录
第二篇 金融帝国──解码
第 三 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体系
一、金融资本运动
二、金融工具特征
三、金融风险管理
四、金融体系结构
五、央行系统构架
六、启示录
第 四 章 金融理论与货币政策
一、货币供给理论与实践
二、利率理论与实践
三、汇率理论和实践
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
五、流动性分析
六、启示录
第 五 章 货币机制与政策工具
一、中央银行如何制造货币
二、中央银行如何管理货币
三、葛林斯潘艺术
四、启示录
第 六 章 美国金融监管与银行治理
一、内部监管
二、银行治理
三、行业自律
四、外部监管
五、证券市场管理
六、监管体系改革
七、启示录
第 七 章 金融市场与市场指数
一、金融市场
二、金融市场新特征和新理念
三、主要市场指数
四、股票市场对联邦政策敏感性分析
五、启示录
第三篇 金融帝国──特色
第 八 章 财政金融
一、美国财政金融情况
二、公共工程融资
三、基础设施项目融资
四、美国税制及其影响
五、税收体制设计
六、启示录
第 九 章 土地金融
一、美国土地情况
二、土地规划
三、土地市场
四、土地基金
五、土地证券化
六、中国土地金融制度创新研究
七、启示录
第 十 章 产业金融
一、公司併购重组
二、产业投资基金
三、企业财务公司
四、启示录
第十一章 金融创新
一、理论创新
二、制度创新
三、政策创新
四、产品创新
五、巨灾金融产品创新
六、启示录
第十二章 消费金融
一、消费文化意义
二、消费信贷条件
三、消费信贷产品
四、消费计画
五、启示录
第十三章 国际金融
一、国际新格局:四足鼎立
二、政治家眼中的中国:伯格斯坦看中国
三、学者眼中的中国: 美国21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的中国
四、美国商人眼中的中国
五、美国竞争谋略
六、启示录
第十四章 新经济,新挑战
一、新经济特点
二、新经济驱动力
三、新挑战
四、启示录
后 记
《金融帝国:美国的发展与启示(POD)》这个书名,带着一种宏大叙事的感觉,让我对它所描绘的美国金融发展历程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觉得,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金融体系是否健康、强大。美国能够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金融力量绝对是不可或缺的驱动力。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会从哪个角度切入?是聚焦于某个历史时期,还是梳理整个发展脉络?它会不会深入挖掘那些塑造了美国金融格局的关键人物和重要制度,比如那些改变了华尔街面貌的金融家,或者那些推动了金融创新的重要法案?当然,书名中的“启示”二字,更是我关注的重点。台湾的经济发展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如何能够从美国这个庞大的金融帝国的发展历程中,汲取养分,避免重蹈覆辙?这本书有没有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平衡金融自由化与风险控制的思考?有没有关于如何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本土金融体系的建议?我希望它不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能通过生动、引人入胜的笔触,让我们了解金融力量的本质,以及它如何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并为我们台湾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
评分“金融帝国:美国的发展与启示(POD)”这书名,听起来就很有力量,让人联想到美国经济版图的扩张和它在全球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我一直对美国的经济奇迹感到好奇,尤其是金融业扮演的角色。这本书会不会带我们深入了解,美国是如何在短短几百年内,从一个农业国崛起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它会不会去解析那些推动美国金融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比如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或者独特的市场机制?我尤其想知道,书名中的“启示”部分,究竟能给我们台湾带来什么样的启发。我们台湾虽然在某些产业上很有竞争力,但在金融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似乎还有提升的空间。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提升金融市场效率、吸引国际资本,或者发展创新金融产品方面的建议?我希望它不仅仅是讲述美国的故事,更能透过美国的发展经验,来反思我们自身的情况,提供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思考方向。这本书的内容,能否帮助我们理解金融力量的深层逻辑,以及如何在日益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中,找到适合台湾发展的道路?
评分说实话,看到《金融帝国:美国的发展与启示(POD)》这个书名,我脑中立刻浮现出的是那些好莱坞大片里,华尔街精英们西装革履、运筹帷幄的场景,以及美国经济一次又一次在全球风暴中屹立不倒的形象。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是不是真的能像解剖学家一样,把美国金融体系的运作机制一一呈现出来?比如,它会不会深入探讨美联储的角色,它又是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影响整个经济走向的?又或者,书中会不会详细介绍美国历史上那些标志性的金融事件,像大萧条、.com泡沫,甚至是2008年的金融海啸,并且分析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后果?更重要的是,书名里的“启示”二字,让我非常期待。台湾作为弹丸之地,经济发展却能创造奇迹,我们一直都在学习和摸索。如果这本书能够从美国的成功经验中提炼出一些可供我们参考的模式,无论是关于金融创新、风险管理,还是如何培养顶尖金融人才,那都将是宝贵的财富。我希望它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理论书,而是能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见解,让我们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在美国这个金融巨头的崛起过程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秘籍”。
评分这本《金融帝国:美国的发展与启示(POD)》的书名,光是读起来就让人联想到那种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及背后那股推动美国崛起的强大力量。我一直对金融在国家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好奇,尤其想知道美国这个“金融巨无霸”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它的帝国,又从中积累了哪些值得我们台湾借鉴的经验。书名中的“POD”大概是指按需印刷,这倒是很符合现在出版业的趋势,但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是否是经过深思熟虑、呕心沥血写就的,抱持着一丝期待。我尤其想了解,它会不会深入剖析美国金融体系的演进,例如从早期的小型银行体系,到后来大投行、华尔街的崛起,以及监管政策的变迁等等。毕竟,金融不仅仅是数字和交易,它背后牵涉到复杂的社会结构、政治角力,甚至是文化思潮。这本书有没有触及这些深层的东西?它会不会像一本历史小说那样,用生动的故事串联起那些枯燥的金融概念,让我们这些非金融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美国梦”与“金融帝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洞见,以及这些经验对我们台湾经济发展到底有什么样的启示作用。
评分《金融帝国:美国的发展与启示(POD)》这个书名,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美国经济发展史的浓厚兴趣,特别是金融业在美国崛起过程中所扮演的那个核心角色。我一直对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华尔街,以及那些改变世界金融格局的事件感到着迷。这本书会不会带我们穿越时空,去探究美国金融体系是如何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它会不会详细阐述那些构成“金融帝国”基石的要素,比如银行体系的演变、股市的繁荣与危机,以及金融监管的不断调整?更吸引我的是书名里的“启示”二字。台湾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我们如何才能从美国这个金融巨头的经验中,找到可借鉴的宝贵经验?这本书有没有深入分析美国在金融创新、风险管理、国际金融话语权等方面所采取的策略,并且思考这些策略对台湾经济发展有何指导意义?我期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美国金融史的学术著作,更能是一本能够启发我们思考、为台湾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的读物,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金融的力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属于自己的经济发展路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