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研究者酒井信曾说:「宫崎骏是当代日本唯一的「国民」作家……不论男女老幼,只要是以日文为母语的人,都认得出其作品,并且透过此人的作品,回溯其记忆的思路,就能回顾「时代」的氛围」,一语道破了宫崎骏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
宫崎骏作品不只在日本受到喜爱,在西方、东亚世界中,也获得一致的肯定。与日本仅仅一海之隔的台湾当然也不例外,「龙猫」、「魔女宅急便」……,是许多台湾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回忆。但除了娱乐之外,台湾观众又是如何看待宫崎骏的作品呢?
作者身为儿童文学、儿童文化的研究者,加上长年留日与旅日的经验,除了台湾与日本的儿童文学研究之外,一直以来都关注日本流行文化,如动画、漫画、电玩游戏对于台湾青少年和儿童的影响。选择以宫崎骏动画作为研究对象,除了个人的喜好因素之外,也着眼于宫崎骏动画在台湾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
在本书中,作者以台湾研究者的观点,探究宫崎骏动画的独特性和跨越文化疆界受到台湾观众喜爱的根源;从其创作精神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关连、动画角色的设定与动画演出及动画类型的连动性切入,窥见宫崎骏动画的「文法」。
本书特色
◎首次以台湾学者的角度,来探讨宫崎骏作品的魅力与特色。
◎对于宫崎骏作品进入台湾的过程,以及对台湾观众的影响,有详尽的介绍与分析。
作者简介
游珮芸
1967年出生于台北。
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日本国立御茶水女子大学儿童学硕士、人文科学博士(1996)。
曾任京都大学博士后研究员4年,现任教于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
致力于儿童文学、儿童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并从事儿童文学的翻译与评论。
以郑小芸之笔名译有谢尔.希尔弗斯坦的《阁楼上的光》、《一只向后开枪的狮子》、《爱心树》、《谢尔叔叔的古怪动物园》等书。于玉山社 / 星月书房策划主编Mini & Max系列,译有系列中的《大海的朋友》、《孟纳生的梦》、《草原的朋友》、《我的漫画人生》,以及礼物书《好想遇见你》、《明天你还爱我吗》。
另译有《爱思考的青蛙》(上谊)、《鹤妻》(信谊)、《小鳄鱼史瓦尼》系列、《小象帕儿》系列、《变成面包的梦》(以上远流)、《好朋友出租》(尖端)、《花儿学校》、《微微风童》(以上乐山文化)等50余本图画书。
着有《日治时期台湾的儿童文化》(玉山社,2007),获得2008年金鼎奖最佳人文类图书奖肯定。
序言 宫崎骏动画研究的出发点
第一章 宫崎骏的定位和宫崎骏研究的系谱
第一节 「宫崎骏动画」的界义──研究文本的对焦
第二节 动画界的「达文西」--动画导演宫崎骏的定位
第三节 众声喧哗──宫崎骏研究的系谱
第四节 本书的视点与架构
第二章 宫崎骏动画与台湾的儿童文化
第一节 台湾孩子眼中的宫崎骏动画
第二节 台湾的童年与电视卡通动画
第三节 跨越孩童与成人界线的宫崎骏动画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从《神隐少女》析论宫崎骏对日本民俗信仰与民间故事的演绎与诠释
第一节 进出「神」的领域
第二节 神道信仰中的八百万神明
第三节 言灵的信仰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宿命、使命下的生命力─宫崎骏动画中的孩童与少年男女
第一节 宿命式的出身与孤儿设定的主角们
第二节 使命的必要性与流变
第三节 宿命、使命下激发的生命力
第四节 小结--观众「理想」中的少年男女主角
第五章 波妞与宗介─宫崎骏式的童年再现
第一节 从《崖》片看宫崎骏的变与不变
第二节 波妞和宗介的世界
第三节 《崖》片中的童年再现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宫崎骏动画的「文法」
第一节 宫崎骏的动画人生
第二节 宫崎骏动画的「文法」
第三节 宫崎骏动画研究的展望
后记 身为宫崎骏动画迷的心得
附录一 宫崎骏大记事年表
附录二 宫崎骏动画作品年表
参考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