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令人心碎的追寻之旅
一部有关爱与失落、沉默与欺骗的感人之作
一本美得笔墨难以形容的小说!
我对妳的双面人格成就的谜团始终感到着迷。我所认识的那一部分的妳是爱我的;但另一部分却迫使我离开。那令人心碎的脆弱,以及那毫不妥协的严厉。
「出去吧,爸爸。出去探险一下。今天是星期六呀!」
接着她嫣然一笑,给我一个飞吻,然后转身出门。我的蜜莉安,我们美丽的女儿。但我却再也听不见她的声音了……
19年前,在大学教书、也演奏小提琴与作曲的亚当,与年轻女画家瑟希莉亚相遇,两人立刻陷入爱河。这爱如此强烈,几乎要融化了两人心中为自己建筑的冰墙。
然而,当瑟希莉亚发现自己怀孕,却要求亚当在她与他们的孩子之间选择其一。亚当被迫选择了他们的孩子,女儿出生后便遵守约定带着她远走他乡,从此不再与瑟希莉亚相见,直到约定再无遵守必要的现在……
到底深爱亚当的瑟希莉亚,为何要强迫亚当做出当年的选择?而亚当又为何能接受这样的要求?两人心中到底埋藏着什么样的祕密与过往,让他们即使面对自己最爱的人,仍选择沉默以对?
这是一段令人心碎的追寻之旅,一部有关爱与失落、沉默与欺骗的感人之作。有时,越是相爱的人,有些话越是难以说出口。我们总是在等待一个最佳时机,蓦然回首,才发现一切都为时已晚。透过作者优雅且充满张力的文字,亚当生命乐曲中失落的音符慢慢重现,他与瑟希莉亚之间的沉默,也终将被打破。这个美丽而哀伤的故事,静待你的细细品味。
作者简介
琳达.欧宋 Linda Olsson
1948年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从斯德哥尔摩大学获得法律学士学位后从事金融工作,直到1986年离开瑞典。1993年,她在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完成了英国和德国文学学位。2003年参加纽西兰《週日星时报》短篇小说比赛大奖,同年出版的处女作《让我为你温柔地唱歌》也大受好评。欧宋曾住过肯亚、新加坡、英国和日本,1990年才定居于纽西兰的奥克兰,也是她现在所居住的地方。
译者简介
谢瑶玲
美国伊利诺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东吴大学及政治大学副教授。从事翻译工作近三十年,译着近两百本,代表作为《玫瑰的名字》、《苏菲的抉择》、《花园宴会》、《美声俘虏》、《一本书完全贴近莎士比亚》、《布莱森之英文超正典》等,另编着《最动人的英文》一书,现仍致力于翻译、教学、与着述,从不中断。
推荐序
听得见的休止符
文 / 声乐家.台北爱乐电台主持人 佐依子
常有人问:音乐到底能够给人类带来什么?
二○○年前出生的波兰作曲家萧邦,二○一年前出生的德国作曲家孟德尔颂,三二五年前出生的巴哈,他们的音乐都在这部《我们,两个休止符》里不停的回响着。
书中的男主角是一位小提琴家兼作曲家,马上就给人一种浪漫的起头,但音乐家也是人,他们面对情感的表达时,通常比不是学音乐的人更会控制,因为这就是演奏家的原则。我们的任务是将作曲家组合的音符忠实地传递给听众,但因为加上了个人的经验,才能在演奏的过程中添加「生动」的灵魂。
这也是艺术「残酷」的地方,在表达的同时,也赤裸裸地暴露了演奏家内心的情感拼图,然而只有「知音」可以完全体会到,这样的人生难免是十分孤单的。
男主角亚当的确是一位孤单的人,他青春期的女儿过世,女儿的母亲从未与他生活过,亚当也从未见过他的亲生父母,好像只有在音乐响起时,他的生命才能启动。
这本书的英文书名为《给蜜莉安的奏鸣曲》,我想是因为古典音乐里的奏鸣曲型式──呈式部、发展部、再现部──就是人一生的缩影。亚当出生于波兰,曾住在瑞典与纽西兰,年轻时在维也纳音乐院就读,而最后,当他要寻找双亲的身分时,又回到了波兰。蜜莉安是他女儿的名字,也因为她的过世,让他意识到自己一定也曾经「真正属于」过一个家乡,所以他踏上了一个「再现部」的旅程。
作者欧宋女士出生于瑞典,目前居住纽西兰,明显看得出书中描述的景色都是她亲身目睹的,她本身受到非常周密的「欧洲女子」的教育,也就是除了学校的正规教育之外,她对艺术(尤其音乐、芭蕾与戏剧)的接触,都是在家庭安排之下有计画地学习。所以她虽然是财经的专业,却对音乐有如此深刻的感受,也十分有技巧地融合在她的文字中,真是令人赞赏!
书中「听到」的乐曲都是我最喜欢的曲子:俄罗斯当代作曲家马提诺夫的〈请进!〉,顾尔德演奏巴哈的〈郭德堡变奏曲〉,萧邦第二号钢琴协奏曲与摇篮曲,海菲兹演奏孟尔颂的小提琴协奏曲,巴哈的〈触技曲与赋格〉,还有当代小提琴家明兹的独奏会等。
当然,最优美的旋律,还是那两个彼此爱恋的休止符……
《我们,两个休止符》,这个书名,光听着就有一种淡淡的、却又无比吸引人的文艺气息。休止符,在音乐里是让旋律得以喘息,让情感得以酝酿的关键。而“我们”,则将这份“喘息”和“酝酿”,落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上。我常常觉得,人生中的很多重要时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经历一些“休止”,这些“休止”或许带来痛苦,但往往也是成长的契机。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中的“我们”,到底是谁?他们是怎样的关系?又是因为什么,而踏入了“两个休止符”的阶段?我期待作者能用充满画面感的文字,为我们描绘出人物细腻的情感变化,以及他们在这段“休止”期间,内心的挣扎与探索。这样的书名,就像是在我心中留下了一颗种子,期待着它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发芽,开花结果。
评分“我们,两个休止符”,这句话放在一起,总能让我联想到一种特别的共鸣。休止符,它不仅仅是音乐上的符号,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代表着暂停,代表着等待,代表着一种未完成的状态。而“我们”,则强调了这种状态的共同性,是两个人共同经历的“休止”。在台湾这样充满活力和竞争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感到疲惫,感到迷茫,需要一个“休止符”来喘口气,来重新找回自己。我猜想,这本书可能描绘的是两个人在人生道路上的某个节点,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暂停下来,也许是情感上的困境,也许是事业上的瓶颈。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休止”,他们才有了机会去反思,去成长,去发现那些在匆忙中被忽略的东西。我非常期待能看到作者如何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如何在“休止”中,寻找重聚的可能,或者,发现各自新的方向。
评分《我们,两个休止符》,这个书名简直太有画面感了!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两个身影,在人生的长河中,在某个喧嚣的十字路口,或者某个宁静的海边,各自独立,却又似乎彼此呼应。休止符,它意味着音乐的暂时中断,但也预示着更动听的旋律即将响起。它并非终结,而是一种积蓄力量的沉寂。这本书的标题,让我立刻对书中人物的命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是谁?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们共同拥有了“两个休止符”?是爱情中的一段插曲,一段必须冷静下来的时间?还是友情中,因为某些误会或现实的阻碍,而产生的短暂疏离?我希望作者能够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去描绘这两个人物在“休止”期间的内心独白,他们的挣扎,他们的思念,他们对未来的期盼。这种不直接点破,而是留下想象空间的写法,最能触动人心。
评分我一直觉得,我们的人生就像一部未完待续的戏剧,充满了各种转折和伏笔。《我们,两个休止符》这个书名,恰好点出了这种“未完”的状态。休止符,它不是终点,而是一个等待。等待下一段旋律的出现,等待剧情的下一次反转。这让我想起我自己的经历,有些决定,有些关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段漫长的“休止”,在这期间,有迷茫,有困惑,也有不经意的成长。书名“我们”,更是强调了故事中可能存在的“两个人”之间的羁绊。这种羁绊,可能是亲情,可能是爱情,也可能是友情,它会因为“休止符”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也更加引人入胜。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描绘出这两个“我们”,在经历“休止符”的考验时,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如何跌宕起伏的。是互相远离,各自舔舐伤口,还是在这段“暂停”中,反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彼此?这种留白,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它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评分《我们,两个休止符》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但又夹杂着一丝希望。休止符,在音乐里是音符之间的静默,是旋律的停顿,但正是这些停顿,才让旋律有了呼吸,有了节奏感。我总觉得,人生也需要这样的“休止符”。有时候,我们过于急躁,过于追求完美,反而错过了很多细微的美好。这本书的标题,似乎在提醒我们,有些时候,慢下来,停下来,并不是一种失败,而是一种智慧。我很好奇,书中的“我们”是谁?是两个曾经相爱的人,在某个阶段选择了“休止”?还是两个即将踏上人生新旅程的朋友,在告别前,留下了最后的“休止符”?无论如何,这个名字都让我感受到一种情感的张力,一种静待爆发的力量。它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也不是那种跌宕起伏的冒险情节,而更像是一种内心的探索,一种对关系的审视。
评分“我们,两个休止符”,光是这句话,就让我想到了很多画面。音乐中的休止符,它不是中断,而是为下一段旋律做铺垫,让音乐更有层次感。而“我们”,则暗示着这种“铺垫”,是两个人共同的经历。在台湾这个充满故事的土地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常常细腻而又复杂。《我们,两个休止符》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一段既有静默,又有期待的故事。我猜想,书中的人物,一定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经历了某种形式的“休止”,也许是情感的停滞,也许是梦想的暂时搁浅。但正是这些“休止”,让他们有机会去重新审视自己,审视彼此,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方向。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用精妙的笔触,描绘出人物在“休止”期间内心的活动,以及他们最终会如何走出“休止”,迎接新的乐章。
评分“我们,两个休止符”,光是这个名字,就足以勾起我强烈的好奇心。休止符,它在音乐里是关键的元素,它让旋律有了起伏,有了呼吸,有了情感的张力。而“我们”,则将这种情感延伸到了人际关系中。我常常觉得,很多关系,无论多么亲密,都会经历一些“休止”的时刻。可能是因为生活中的琐事,可能是因为观念的差异,也可能是因为彼此都需要一些独立的空间。这本书的标题,就好像在诉说一段复杂而又微妙的情感故事,其中充满了静默、等待,以及对未来的未知。我很好奇,书中的“我们”,是如何走到一起,又将如何面对这“两个休止符”?是选择各自前行,还是在这段“休止”中,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彼此的重要性?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独特的叙事方式,为我们展现一段充满哲学思考和情感深度的人生旅程。
评分《我们,两个休止符》,这四个字在我脑海里久久回荡,就像一首未完成的乐章,充满了留白和想象空间。休止符,它不是终结,而是一种短暂的停顿,是为了更好地延续。而“我们”,则暗示着这段停顿,是两个人共同经历的。在台湾这样一个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地方,人们的生活节奏或许很快,但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些时刻,需要停下来,去思考,去感受。我猜想,这本书可能讲述的是一段关于爱,或者关于友谊的故事,在某个时刻,因为某些原因,两个人选择了“休止”,各自沉淀,各自成长。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细腻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在这段“休止”期间,所经历的挣扎、反思和成长。这种不以喧哗取胜,而以静默打动人的叙事,往往最能触及灵魂深处。
评分哇,看到《我们,两个休止符》这个书名,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休止符,在音乐里是暂停,是喘息,也是为了下一次的开始积蓄力量。这让我想起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时刻,很多关系,不也常常需要这样“暂停”一下,才能看得更清楚,才能继续前行吗?尤其是在台湾这个节奏快又充满人情味的地方,大家可能每天都在为了生活奔波,追逐着各种目标,但内心深处,或许都渴望着片刻的宁静,一段可以好好思考、好好感受的时间。《我们,两个休止符》这个名字,就好像一句温柔的提醒,不要一直向前冲,偶尔也要停下来,看看身边的人,看看自己。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捕捉到这种普遍的情感,并将它融入故事里的?是关于爱情的暂停?还是友情的中断?亦或是人生某个阶段的停滞?每一个休止符都可能孕育着一个全新的乐章,我期待着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重新审视生命中的这些“暂停”,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和方向。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诗意和哲学意味,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评分“我们,两个休止符”,这个书名,真的太戳我了!休止符,它不只是音乐中的符号,更是一种意境,一种生活哲学。它意味着暂停,意味着沉淀,也意味着为了下一次的绽放而积蓄力量。而“我们”,则将这份意境,具象化为两个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我猜想,这本书的故事,一定充满了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人生思考。也许是两个曾经炙热的恋人,在经历了一段轰轰烈烈后,需要“休止”来审视彼此,审视这段关系;又或许是两个即将远行的朋友,在告别之际,留下的既不舍又充满期待的“休止符”。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两个“休止符”,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这种不落俗套的书名,预示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