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atre:我的看戏随身书(新版)

Theatre:我的看戏随身书(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你曾经看过印象最深刻的剧场演出是什么?
是台上演员的一句话、一个表情,或是他的一生?
还是现场的一首乐曲、一段吟唱或一抹光线?

  莎士比亚说:「整个世界就是一座大舞台。」台上的演出反映台下的真实人生。

  无论是喜、是悲、是荒谬、残酷,是浪漫、冲突,都会触动心灵。

  本书将帮助读者在「感动」之余,还能增加对剧场知识的了解,让自己从看戏的「热闹」升级到建构自己看戏的「门道」。

  以剧场史的发展为主轴,带您认识喜剧、悲剧、中国传统剧场、导演剧场、前卫剧场、残酷剧场、荒谬剧场、政治剧场、音乐剧及文化交流剧场等;也介绍国内外知名的导演、剧作家、剧团、剧作等。

  透过精彩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解说,一幕幕好戏彷彿正在上演......。

作者简介

李立亨

  淡江大学历史系毕,美国纽约大学(NYU)表演学艺术硕士。

  曾连续三年担任台北艺术节艺术总监,剧场导演作品曾分别在台北与上海演出。

  曾在上海世博会担任总导演的城市广场艺术节,三千多场的演出吸引了超过四百万名的观众。

  现在,他是国际剧评人协会(IATC)台湾分会主席,也是活跃在中国各地的国际艺术节策展人。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文 从生活舞台走进专业剧场也可以这么轻松不费力 吴静吉
导读 慢慢走,欣赏 李立亨

第一章 打开剧院大门──什么是剧场?
第二章 人生就是戏──剧场与生活
第三章 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喜剧.悲剧.莎士比亚
第四章 千年来的痴迷──中国传统剧场
第五章 只有渺小的演员,没有渺小的角色──导演剧场
第六章 用身体感觉,不用脑袋思考──前卫剧场
第七章 战慄游戏──最残酷与最荒谬的剧场
第八章 醒来吧,观众们!──政治剧场
第九章 给我一个愉快的夜晚──音乐剧
第十章 美丽的东方,美丽的世界──文化交流剧场

附录一 延伸阅读
附录二 台湾重要的剧场团队
附录三 国际重要的艺术节
附录四 重要的戏剧相关网站
附录五 分类索引
剧场大事简表

图书序言

从生活舞台走进专业剧场也可以这么轻松不费力
吴静吉

  昨天(十二日)晚上,我到台北「新舞台」观赏「屏风表演班」演出的《莎姆雷特──狂笑版》,夹在满座的观众席中,我并没有随着剧情和观众一起狂笑,而是很认真地一边观赏一边思考这一年来的剧场票房问题。

  其实,这是很不正确的看戏方式,我也很少这么不正确的欣赏剧场演出。但是,就在看到剧场票房回升而高兴的同时,我也在想着该如何来看待李立亨所写的这本书。

生活是表演,政治是表演

  「九二一震灾」之后,剧场的观赏人口下降;现在终于有许多人在地震阴影之下,可以开始笑开怀。然而,就在地震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不管是不是灾区的人都处于一个悲剧性的处境。许多人在电视机前面,都持续地看到悲剧事件一幕幕的出现。

  任何灾害的发生,一定和政治有扯不清的关系,台湾的状况尤其是如此。今年年初的总统选举活动中,我们每天都看到政治人物在各种「舞台」上面,进行一场又一场的政治剧场表演。即便现在新政府已经成立,每天还是有新的戏剧化演出不断地出现在平面媒体、电视和网路上面。

  政治是表演,教学是表演,管理也是一种表演、连家人的互动都是表演。这些事情当中都有喜、有悲、有冲突、有想像、有故事、有沟通和表达,但是,我们并不会称他们为剧场的表演。那么,剧场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呢?或者,什么是表演呢?

剧场是一门专门的艺术

  李立亨在书中提到他在纽约大学表演研究所的第一堂课里,系主任问大家「什么是表演?」他使用逆向思考的方式来答覆老师的问题:「我们应该问,有什么不是表演?」并且获得了犹太老师的认同。

  的确的,我们几乎说不出生活里面有什么不是表演。莎士比亚说:「整个世界就是一座大舞台」。美国社会学家高夫曼(Erving Goffman)也说:「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呈现自己的方式,就是一种表演」。但是,戏剧当然是一门学问,剧场的工作当然是一门专业的工作。

  戏剧既然是学问,自然有不同的理论被提出来;学者们会进行专门的研究,学校里会培养专业的人才。虽然不同的学者、戏剧工作者,都有其偏爱或推崇的理论。

  但是,他们绝大多数都会承认: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所提出的演员训练的导演体系(见九七页)、亚陶开创的「残酷剧场」(一三二页)、布莱希特倡议的「史诗剧场」(一五三页)、和葛罗托夫斯基身体力行的「贫穷剧场」(一三八页),是真正的剧场表演。他们也会同意莎士比亚是好的剧作家(五八页)、彼得.布鲁克是好导演(九、一八九页),梅兰芳是好演员(一五五页),这些人对于剧场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传统剧场的演出,不管是生手或专家都能看出他好在哪里,因为大家都能从表演者的演出判断他的好坏。但是走进现代剧场,有些作品虽然引起争议却也能引起部分人的共鸣,我们对于这些人是否符合专业的标准并不是那么有把握。

  现在,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从剧场知识的增加和了解,轻松地走进剧场去体验剧场的魅力。

一本深入浅出的剧场入门书

  李立亨以剧场史的发展为主轴,透过他本身的参与和观察,深入浅出写出一本既可以单独欣赏,也可以在看完演出之后拿来参照对比的剧场入门书。

  许多美国人欣赏剧场是从「音乐剧」(一六九页)入手,我相信不会有太多人一开始就会喜欢上「残酷剧场」或「政治剧场」(一三一或一五一页)。但是这本书从剧场的元素谈起,逐步介绍起各种剧场的类型,他确实能让我们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剧场,而不会偏食性的只着重于受欢迎的几种特定剧场演出。

  因为负责剧评专栏的撰写,因为担任优剧场的戏剧顾问、书写过屏风表演班创办人李国修的传记,李立亨对于台湾剧场的发展有着近距离的接触。他常在书中以台湾和中国的剧场演出为例,来辅助说明他所介绍的剧场类型。这些目前还活跃于舞台演出的团体或个人,他们和观众对书中的意见容或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相信李立亨以「目击者」的角度来切入,倒是为大众提出了非常诚实的个人经验。

  读者透过这本书里面许多像是「小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团体、理论介绍,还可以去找来专业书籍进行更进一步的认识。另外,书末的「剧场团队」、「国际重要艺术节」和「重要戏剧相关网站」等附录,则提供了读者可以和他们直接接触的资讯。

慢慢走,走进剧场

  读完这本书之后,剧场爱好者可以开始去建构自己认识剧场的策略和方法;想要从事戏剧工作的年轻人在获得这些资讯之后,他们可以深度地了解到传统和现代剧场的特色在哪里。

  我想李立亨写这本书的最终目的,正像他在「导读」里面引用朱光潜所说的「慢慢走,欣赏」一样,希望读者可以慢慢走进剧场去看表演。我相信,您在阅读时会发现,从生活剧场走进专业剧场也可以这么轻松不费力。

二○○○年八月十三日

导读
慢慢走,欣赏
李立亨

  你最近一次走进剧场是什么时候?你印象最深刻的表演是什么?如果可以选择,你最想扮演的角色会是谁?或者,你还不曾走进剧场看表演;还是,看完一出「奇怪」的戏之后,却不知道该说「我看不懂」或「这出戏不好看」才好?

  奇怪的戏太多,让人看不懂或不好看的戏也很不少。但是,就像中文电脑输入法有许多种,有人会最难学却最准确的「仓颉」、有人擅长「自然输入法」,更有人习惯「一指神功」慢慢敲打法;只要你慢慢熟悉其中的一种,你就可以在萤幕上面打出文字。看完任何一场表演之后,你当然会有感觉、有感动,或者是无觉无感,你所需要的是──找到适合你的说法(输入法)来表达你的感想。

  进剧场看戏可以理性分析或心有戚戚焉的感性融入剧情,当然也可以凭直觉来欣赏。不过,如果你多了解一些剧场形式和特质,多知道世界剧坛的各种主义流派和创作者的「别有用心」到底用在哪里,你的观戏经验自然会变得更丰富,你的「看戏输入法」当然会和其他人截然不同。

  厚逾一千多页的《剑桥剧场指南》对于再经典的剧作也只能带上一笔两笔,按时代或主义分类的剧场专书则又每每让一般读者难以轻易跨入。我的做法是以现代戏剧发展时间先后为经,以重要的剧场类型和创作思潮为纬;尝试将距离我们最近的二十世纪剧场,作最大可能的聚焦来凸显。世界剧场大师和作品将会图文并茂地被呈现出来,台湾所受到的影响和自己的创作也会被提及。

  这本书想先让你看到剧场的「热闹」,然后让你自然地创造出自己的看戏「门道」!

什么是剧场?

  我们现在所谈的「现代剧场」、「话剧」或「舞台剧」,其实指的都是西方的现代剧场。西方戏剧的起源可以溯自西元前二千五百年以前的希腊,绝大多数的剧场专书也都会从「希腊悲剧」谈起。但是,这本书却要先从「什么是剧场?」和「什么是表演?」入手,因为今天的世界处处是剧场,生活里的种种也都是表演。

  剧场既不可怕,也没伟大或深奥到让人一辈子看不懂。剧场就是取材自生命,而表演呈现于生活之中,这是我们从西方入手再转至东方剧场所获致的结论。接着,我们要谈的是「悲剧」和「喜剧」这两个最重要的剧场类型,以及世界剧场空前绝后的大人物「莎士比亚」。

  已知的中国传统剧场已经有三百多种以上,一天看一个剧种也得花上一年的功夫。我们会归纳出「戏曲」的特质,同时也要看看为什么它可以「存活」一千多年。然后,我们就要进入西方十九世纪开始盛行的现代剧场和「导演剧场」。

  在第六章到第八章,我们将从什么是「前卫剧场」、什么是「残酷剧场」、什么是「荒谬剧场」、什么是「仪式」和「神圣剧场」,……到什么是「政治剧场」,分别介绍西方现代剧场各种主义流派形成的原因和特质。同时,最重要的几个创作者和经典之作,我们一个也不会放过。

  给我一个愉快的夜晚,其余免谈——迷人的「音乐剧」为什么会成为最受欢迎的剧场形式?它和歌剧有什么不同?台湾剧场界又做过哪些音乐剧?最后,我们要谈「文化交流剧场」为什么会在近十余年来饱受瞩目,剧场大师们创造了些什么,我们可从中学习到什么。

剧场是一个看的地方

  看完这本书之后,你将会开始对你所看过的作品侃侃而谈,你的脑袋里会多了许多剧场创作的缘由,因为你将会知道「剧场是一个看的地方」,当你走进剧场去和表演者及观众共享的那段稍纵即逝的时光,那个「经验」本身就已经非常珍贵——要享受而不用急着去理会「看得懂看不懂」的问题。

  然后,你如果「真的」对于这个作品到底在讲什么「雾煞煞」的话,你也会勇敢地说出:这个作品有问题——以后要不要再来看这个剧团的作品得三思而行;或者是其中的几个「点」很有趣(比如说剧情、人物关系或灯光舞台等技术),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完全明白——以后,我会慢慢将这些经验连结起来,而更上一层楼的。

  世界剧坛的发展日新月异,你在这本书所看到的创作者或各种剧场的类型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你不需要每次看完表演就为它们贴上标签,非得要将它们分成「前卫剧场」或「传统剧场」;因为,剧场的类型可以混合,而且也一直在混合当中。

  最后,看过了那么多有关剧场台前幕后的种种之后,你一定要走进剧场去看表演。因为再多的文字或图片的说明,都比不上实际走进剧场之后所产生的经验来得清楚深刻。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的结尾说,他要用阿尔卑斯山入山口的牌子写着「慢慢走,欣赏」的一句话来送给他的读者。现在,我也要将它送给大家。

  慢慢走,欣赏。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