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敌不过司法定谳,为了不曾犯的罪而入狱;哭泣于事无补,逃亡也无处可藏。
控诉无门,只能勇敢承受,诉诸文字,疗伤止血!
有那个女人不渴望爱,拥有幸福的生活!
然而天不从人愿,施佩君宿命的悲剧,从血缘始……
争议性十足的父亲,让日子没有过安宁,最后还透过一场官司诉讼,否定了彼此在律法里的合法性;他不认她,却无法抹灭血缘的依存,让她背负私生子之名!
以为是幸福的婚姻,真相却是暴力相向;以为是诬告一场,却变成罪证确凿的诈欺犯!
勇敢是保有唿吸的唯一姿态,书写则是成就勇敢的动力!
一场牢狱之灾,她釐清自身的困顿,洞悉同是女人的狱友们的悲欢离合,一字一句逐日写下给曾经陪伴自己走过重度忧郁的心理医生;细腻的心思、优雅娴静的笔触,悠悠流转成一股冷冽清泉,让你我在阅读之际,悄然涤洗自身已然蒙尘又伤痕累累的身心,不知不觉中被抚慰甚至救赎。
还能再爱,还可以微笑面对人世的荒谬、无常
她告诉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不一样!她相信,幸福如花璀璨,生命也能再见蔚蓝晴空。只要勇敢地敞开心,摊开手,用力地拥抱!
只要勇敢,只要相信,拥有幸福的可能,掬手便能获致。
作者简介
施珮君 Teresa Shin
1969年生于台湾高雄市,现与女儿及三只猫定居台北市。
专职文字工作与华语教学,闲暇时酷爱阅读、电影、音乐,还有跟猫一起睡觉。
一辈子都梦想着可以成为治疗师,伫足,发现这一路早已用文字抚慰着别人,也疗癒了自己。
着作:台湾查某人的纯情曲(2009)、五芒星的诱惑(2007)、月蚀(2005)、星风雪语(1999)、风与南十字星的对话(1999)。
译作:金克拉克的婚姻之道等
部落格:teresashih.pixnet.net
绘者简介
Connie
本职教授儿童美术,落脚宝岛中部,一个名为台中的美丽都市。
日常挥洒画笔时,总有音乐相伴,香气四溢的咖啡更是不可或缺。
初始只是单纯地喜欢画画,渐渐画上了瘾,自此再难罢手……
希望,画画从简单开始,但不会简单的结束!
部落格:www.wretch.cc/blog/conniedream
第一篇|一栏之隔
我始终忧伤,因为那已是生命原色姿态,
直到身陷囹圄,困顿匮乏,才惊惶忧伤已不足惧。
一栏之隔,星月灿灿,暖不透心房……
说不说都无谓
孤立无援
雾
坚强还是软弱
戒护窗的厚度
沮丧的沉沦
失控的逻辑
裂缝
好想洗手
最恶毒的刑期
挑衅是种遮掩
有限的冒险
「窝」居
矫正还是惩处
满月红蛋
训诫的标准
幽微的痛楚
好意的腥羶
开心一点点
我是前科犯
镜子的意义
青春「痘」鸡眼
绝望生机
医钱不医命
八八三!有
自由人权
肥皂剧
第二篇|沉重枷锁
与自由诀别,望着手镣脚铐怔忡,那沉甸甸的重量,如影随形──
我的世界裂了缝,无边无际地荒芜着……
沉重枷锁,日夜綑缚,心,似枯木死灰。
再克难也要美
与自由诀别
与世界的裂缝
死镣
认命抑或坚强
接受或改变
假性的爱
同窗两极人
无法抹灭的标记
「新」生报到
生存的手段
凄清的落寞
无形的霸凌
宿命
制约
荣誉还是信仰
贪之罪
恐惧拥有
第三篇|泪如雨下
不该哭泣的,只是怎么也止不住奔窜的泪珠……
不公不义充斥于世,我只是刚好遭逢,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
父之累血之罪环伺,我只是刚好波及,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刚好,只是不一样,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怎还会泪如雨下?
价值观
思念的骚动
爱的依赖
溃堤的泪
爱是奢求
嘴角的哀愁
血亲法定
无爱DNA
险恶无处不在
鞋子也有AB咖
学习放下
温暖点滴在心头
输家的赌徒
禅思
勇士伴侣
戒心
恩宠的特权
50元的幸福
私生子
改名换姓
神谕
第四篇|拥抱幸福
还能再爱?还可以微笑面对人世的荒谬、无常?
他们说,幸福如花璀璨,生命也能再见蔚蓝晴空。
只要勇敢的敞开心、摊开手,用力地拥抱!
只要勇敢,只要相信,拥有幸福的可能,掬手便能获致。
为何在这里
我已非我
爱的毒瘾
不存在的父亲
在生命陷落时,安住
我的小小孩
心的秽物
自由,唿之欲出
幸福史奴比
内化
一回头已是百年身
滴水穿石
不能请假的地方
绝处逢生
真相接近恐惧
无「缘」的爸爸
奶宝,生日快乐
臭
千疮百孔
愿意聆听
倒数第十二天
沉默的力量
蜜桃与薰衣草的香气
一个没有尊严的地方
终于到了尽头
最后一天
只是拥抱而已
施珮君!有
推荐序
李昂
一切都是为了爱
我从来不是一个爱哭的人,也知道光哭不能够解决问题。
可是一路读下来施珮君的《勇敢》,还是几度不能自禁的热泪盈眶。
第一次见到施珮君是在一九九O年,她的大姊的婚宴上。其时施明德刚刚由李登辉总统特赦出来,应邀参加他常年不见的大女儿的婚宴。
从来不曾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整个婚礼当然都应由雪蕙的母亲陈丽珠女士一手包办,施明德只是应邀参加。
那个时候,我号称是施明德的助理,也跟着他南下。婚宴上我躲在一角,看到了和善的新娘,以及,显然对我很有意见的新娘的妹妹施珮君。
之后,施明德在台南参选立委,竞选总部找来大女儿帮忙,十分懂事的大女儿还肯同我说说话,但是,那个一定觉得很受伤害的二女儿,始终扳起脸来给我脸色看。
我一点也不在意,我从来不曾想要在施明德身边扮演什么有「地位」的角色,我有我自己的成就,多一个头衔对我来说没什意义。也因此我跟施明德的众多女人,包括元配陈丽珠、当时的现任妻子艾琳达、大女儿雪蕙都相安无事,只有这个显然相当叛逆的二女儿,一直对我不理不睬。
然后,近二十年后,和我较有来往的,反而是这个过去从不曾给我好脸色看、不打交道的女儿。
许多原由之中,最重要的,因着我们都写作。
《勇敢》一书因为是独特的切身经验,有了与珮君其他前期作品不同的风格。赤裸的展现了女监中的人性与爱、慾。同性之间的「爱」尤其占掉不少篇幅。但是坐牢对女人身体「不便」的种种书写,特殊而且独具一格,是文坛过去少见的珍贵书写。
然最引人触目惊心的,无疑是《勇敢》一书中写到与父亲施明德的纠葛。
一直以来想到监狱,立即想到的会是失去自由。可是在《勇敢》一书中,珮君对此着墨不重。是失去自由并非那么困难忍受,尤其是我们不少人越来越习惯「宅」的时候。是否能出去外面趴趴走,其实并非那么重要?
可是,我很快的修正了我的看法。珮君的牢中书写着墨不重的「失去自由」,或许更因着决定坐牢后,也意味着暂时切断、躲避外在一切烦恼。我这阵子每与珮君联络,看着她为生活所苦;为照顾女儿、面对诸多问题所苦,这些生活的压力,在牢里,暂时无需要赤裸裸的直接面对。
可是,即便暂时有了不愿接受也只有忍受的「逃避之处」,外面的世界,仍然追杀着她,其伤害,恐怕远远大过珮君所能承受:那就是施明德,珮君如假包换的亲生父亲,借着到法院诉求他与原配陈丽珠的婚姻无效,等同于不承认雪蕙与珮君两个女儿。
从《勇敢》一书字里行间中,我们看出来这事件对珮君的重大伤害与痛苦。
先说「坐牢」这件事,我从珮君处得到的讯息是:施明德如果愿意,她其实可以不用坐牢。(看!这是一个小女儿怎样对一个有能力的父亲痴心的期盼。)
已经坐牢在牢中最不适的时刻里,又得面临亲生父亲对亲子关系的不承认。我原本以为珮君的反应会是心如藁木死灰,不致起太大的波澜。
可是珮君如此激烈的反应,让我深刻感觉:
得是怎么样的爱,怎样的尚未心死,才会有这么大的伤心痛苦。
乍然之间,我恍然大悟,这个虽然已成年、结婚离婚、养育女儿的中年女人,一直以来仍是一个祈盼着父亲的爱与认同的小女儿。
因为对那不肯承认的父亲仍然有着爱,方使得这切断脐带的关系如此的痛苦。
而施明德与他的这三个女人:他不愿意承认的前妻与女儿,这三个女人是不是一直对他仍有着爱与期盼,痴心妄想,方有着如此巨大的痛苦?!
我也因此在此不能对施明德多加论说,因着我听说以前有出版社为了不得罪他不愿出版珮君的书。
为着对身处弱势一方的珮君的爱,这篇序就要在这里打住。
一切,都是为了爱。
后记
今天的台北很冷,七度,吐气成烟。
裹得厚厚的,躲在高领毛衣、围巾、手套跟羽绒大衣里,揹着伴我七年的小笔电在毛毛细雨中走到敦化南路的星巴克,如同以往的每本书,最终的后记都在星巴克完成,像是一种习惯或是一种仪式,不同的是场景从天母搬到了东区。总是,具有一点彷彿抽离的效果,让我在每个故事结束之后,来到这里,以不同的角色回顾整件事情。
再半个月,距离整件事情发生就满两年了,回来也已近一年半,我必须坦白地说,我尚未自这个震盪中复原,但是我仍然努力地往前走,希望可以走向拥有梦想的未来。
这一年多来,亲近的友人觉得我对于整件事情相当沉默,格友关切我的部落格更新速度也相对以往缓慢,与其说是我不想对冤狱、入监事件有太多回应,或想要保持这本书的神祕性,倒不如说,我想说的已经都写在书里,尽管直到2010年10月之前,我都还不确定这本书可以出版,但我仍然觉得在那7个月中该说的、可以说的,我毕竟都已经写下,似乎也没有必要再额外多说。
当然,更大的原因,是因为我的防卫机制仍然持续运作中,当我在2009年9月1日踏出牢笼之后,面对牢笼大门的回顾,我跟过去的自己告别,坐车回台北的路上,许多的记忆就同步自动封锁,只遗下让我足以继续前进的警铃声。
因之,并不是我刻意不说,而是我无法说。
尽管这一趟路,我学会跟过去的自己的告别,但是其中的伤害所遗留的伤口的确深刻而明显,需要时间的疗癒。如果伤疤不会自动掀开,我又何必特地去掀开让它鲜血淋漓?
今天的星巴克人不多,我想是因为天冷的关系,而我的mp3固定在秋川雅史的〈千风之歌〉。敦化南路一直都有美丽的行道树,像天母忠诚路,或许这就是我始终钟情于这两间星巴克的原因,屋子里有香香的咖啡气息,屋外有熙来人往的热闹,但我在自己的世界里,有〈千风之歌〉相陪的世界里,这是我在桃女监里面万万不可得的幸福。
回来之后的日子,我没有给自己足够的休息时间便投入工作,考取华语师资执照、教书、编剧、翻译、写作,并不是我不想休息,而是环境不允许我休息。在这样的处境下,的确耗去我相当大的精力,因为我的伤口需要复原,但我并没有给予它足够的时间,自然这也影响了我的情绪。
回来几个月后的某个晚上,幸男叔、蔡同荣伯父以及李昂阿姨请我吃饭,席间,同荣伯父很好奇我在里面的生活,谈及每天工场纸袋作业,我割上千张小边,每个月的薪水却只有两、三百元,还弄坏了我的眼睛……他问大家的工作量都这么多吗?我说,没有,我是我那关做最多的前两名,其他同学大多做几百张。同荣伯父困惑地问我,「既然这样,妳为什么要做那么多啊?」当下,我答不出来,因为我一直不是可以面对面诉苦或抱怨的那种人,不想,幸男叔却低沉而幽幽地说,「这样可以不要去想太多事情。」我感动地看着幸男叔。
我与幸男叔的互动从十几年前他担任父亲的台南立委竞选总干事开始至今,他待我一直比父亲更像父亲。即便发生了这件事情,幸男叔也一路为我忧虑、操劳,甚至在我回来之后,他也可以为我的难以回应解危,带给我许多的关心跟协助。除了继父蔡宽裕先生之外,幸男叔是第二位带给我父亲般关怀的长辈。谢谢幸男叔。
对于防卫机制非常熟悉的我,当然知道这一年多状似平静的生活其实是岌岌可危,随时一触即发。原本预定在2010年为杂志撰写一篇八八风灾相关灾民心理治疗的短篇小说以及深入报导,在4月时针对相关实地协助灾民的专业精神科医师做完专访之后,我忙着其他事情,等到结稿日期将近,才拾起录音笔回顾一个半小时的专访内容准备动笔。然而,接下来的一週内我重听了三次录音档,每一次都觉得像是第一次听,受访医师的精辟言论竟然完全无法输入我的脑海中。在那个准备动笔的当下,我的心中只是不断重播着同样的画面:我坐在和九房的地板上,夜勤主管尚未开灯,于是我就着昏暗的光线看着平铺在地板上的报纸,上面斗大的报导是小林村灭村的照片。
这个无法书写的惊恐、无法烙印新讯息的突发事件,成为我与帅哥医师之间,在出监九个月之后第一次提到我的狱中生活,以及这整件事情将会对我产生长远影响的关键,在这之前,他都只是带着无限的耐心等待我愿意主动提起的契机。在那个当下我理解到,许多风平浪静的表象只是欠缺了触发的事件,翻腾的情绪始终埋藏在记忆的某个角落,从未消失,只要不小心撩拨了,便一发不可收拾,但这也是我必须要学习接受的,毕竟这7个月的压抑与背后难言的委屈,终将影响我很长的一段时间。
如果我还可以继续前进,不是我自己的力量,是因为有太多人的关心、支持跟协助,不管是在精神上或是物质上,都有许多人是我衷心感激的,然而鑑于名单冗长,又恐顾此失彼,只能在这里一併对我的朋友们献上真挚的谢意,没有你们,我想,我很难走到今天。
因为不管冤狱与否,要面对自己是个前科犯的事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也在出版之前问过帅哥医师,出版这本书会不会太厚脸皮?有谁会敲锣打鼓告诉大家自己是个前科犯?帅哥医师静静地说,这书里讲的不是最深刻的体认吗?
是的,这书讲的是最深刻的体认。那晚走出诊疗室,我知道我必须要真正地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不管我想或不想,不管这人生是如何造就的。
这本书原本取名为《日蚀》,取其星象意义,在经历大变动之后,人们会以稍微平复的心情面对过去的挫败,并且拣选出得以学习的经验继续前进。书虽取名,但其实我一直都不确定会有出版商愿意出版这样的一本书信集。
2010年10月意外受到青文出版公司第四编辑部总编辑俞伶的青睐,在许多的困顿中,俞伶总编为我捎来温暖的消息——青文出版公司将要为我出版这本书,俞伶总编并进一步大胆建议我改书名为《勇敢》,随即而来的好消息是本书的版权已销售至中国,并将与台湾在2011年春天同步上市。
这对我不啻为一个珍贵的象征意义——人生真的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机会,只要我们不放弃。
感谢青文出版公司跟俞伶总编愿意为我及女儿出版《勇敢》,并将之定位为疗癒文学,这也是我未来要继续前进的方向。这辈子我有很多绝望的时刻,「希望」常常都是我不可奢念的遥远梦想,但是经历过无数次的挫败,还有诊疗室里从不缺席的泪水,我始终还站在这里牵着女儿的手,我想,只要有希望,就会有疗癒的可能。
然而,在书写后记的此刻,我也深切地感觉到自己对于这段旅程仍然有许多的不愿也不能碰触,落笔时有很多的犹疑。我不能欺骗大家我的心情是完全的美好,但我的确从中看到许多人生的真相与意义,许多事情我已然接受,但,放下,还是一段遥远的路,我会继续努力。
至于勇敢,我不确定自己堪得起,我只知道,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段註记。
如果,我真是勇敢的,那也是因为有你们,谢谢你们,我的朋友们、我的家人、我的宝贝女儿芃芃还有帅哥医师。
祝福你们,所有我爱的以及爱我的人。
施珮君2011.1.16
台北敦南 星巴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