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与财富,此消彼长?并存不悖?
资方与劳方,势不两立?共存共荣?
商战策略,生涯规划,风险管理,关怀社会,建立企业,奉献财富,究竟是什么因素,造就出十位富可敌国的企业家与众不同的金钱观?
且看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十大企业家,如何赚取最大的财富,如何管理企业,如何经营良心,如何享受财富与生命,最终赢得良心与终极生命的故事。
作者简介
伊恩.布莱德利(Ian Bradley)
英国圣安德鲁大学高级讲师,曾任《泰晤士报》资深记者。
译者简介
顾华德
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美国北德州大学图资所、达拉斯神学院硕士。曾在教会担任传道服事,并在数所神学院兼课。现专职翻译。
前言
第1章 汤玛斯.哈洛威 (Thomas Holloway, 1800-1883)
我一生最大的发现是:赚钱比花钱容易。
第2章 提多.索特爵士 (Sir Titus Salt,1803-1876)
希望我身旁的工人,个个都能过着饱食、满足、愉快的生活。
第3章 撒母耳.莫雷 (Samuel Morley, 1809-1986)
宁可误助一个懒人,也不可任由一只蜜蜂落魄。
第4章 乔治.帕玛 (George Palmer,1818-1897)
均衡的休闲运动就跟工作一样,也是一种道德责任。
第5章 耶利米.詹姆斯.科曼 (Jeremiah James Colman, 1830-1898)
身为业主,我们有义务协助你教育下一代。我的合伙人和我会负担教师的薪水。
第6章 安德鲁.卡内基 (Andrew Carnegie, 1835-1919)
人在过世时还是非常富裕,是非常可耻。
第7章 乔治.凯伯利 (George Cadbury, 1839-1922)
任何人都不应该被迫住在长不出玫瑰的地方。
第8章 约瑟夫.朗崔 (Joseph Rowntree, 1836-1925)
鉅额财富到头来往往是咒诅而不是祝福……人很容易就会习惯荣华富贵,这不会让人生更丰富美满,而是让人生更加沉重。
第9章 耶西.博特 (Jesse Boot, 1850-1931)
在诺丁罕……出现了一座崭新大学城……慷慨解囊兴学者何人?乃聪明的药商,良善的耶西.博特。
第10章 威廉.利华 (William Hesketh Lever, 1851-1925)
在尽情享受财富之时,都会对目前劳工的待遇感到不满,渴望改善他们的状况,好让他们能过着更安康舒适的生活。
(读者三) 坦白说,《慈善累积财富:10位企业家的金钱观》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远超我的预期。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充斥着理论和空洞口号的书,但实际阅读后,我被书中那些鲜活、生动的人物故事深深吸引。书里的人物不是那种遥不可及的“神坛”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企业家。他们分享的关于“金钱观”的见解,充满了智慧和实践的智慧。我最喜欢的是他们对“慈善”的理解,它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捐赠,而是将一种积极的价值理念融入到商业运作的方方面面。有些企业家讲述了他们如何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既创造了经济价值,又解决了社会问题,这种“鱼与熊掌兼得”的智慧,让我惊叹不已。读完这本书,我对自己过去对财富的一些狭隘的认知有了很大的修正。我开始意识到,真正的财富不仅仅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更是影响力、是贡献、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能力。书中关于企业家们如何进行风险投资、如何进行企业战略布局的论述,虽然不是本书的重点,但却作为背景,让他们的金钱观更具说服力。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触动人心的书,它不仅仅提供了商业上的启示,更在精神层面给予了我们深刻的洗礼。
评分(读者一) 哇,这本《慈善累积财富:10位企业家的金钱观》真的是让我眼前一亮!我本来以为书名听起来会有点沉闷,讲一些大道理,但读完之后,我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书里介绍的这10位企业家,他们的故事真的太有启发性了。我特别喜欢读到他们创业初期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是如何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一步步把事业做大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金钱观”的看法,真的颠覆了我过去的一些刻板印象。我一直觉得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但他们却强调了“财富的积累”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更是为了能够回馈社会,能够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有些企业家分享的关于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如何在追求财富的同时保持内心的宁静,这些内容我读来感触特别深。我平时也会看一些商管类的书籍,但很多都比较偏重策略和技巧,而这本书更像是透过这些成功人士的视角,让我们看到“金钱”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它不是教你如何一夜暴富,而是引导你思考,如何用一种更积极、更负责任的态度去面对财富。书里的一些小故事,虽然看似平凡,但蕴含的智慧却让我反复咀嚼,比如某个企业家在最艰难的时候,是如何坚持自己的初心,又是如何看待每一次的失败。读这本书,感觉就像在跟一位位智者对话,从中汲取了满满的正能量。
评分(读者二) 对于《慈善累积财富:10位企业家的金钱观》这本书,我的感受可以说是非常多元的。首先,从装帧设计上,就给我一种沉稳而有力量的感觉,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封面,反而能让人立刻感受到书本内容的厚重感。我个人一直对那些白手起家的故事很感兴趣,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它并没有回避企业家们在奋斗过程中所经历的坎坷与挣扎,反而细致地描绘了他们的心路历程。特别是在探讨“金钱观”这一部分,书中的受访者们展现了截然不同的视角。有的企业家对财富的看法是非常务实的,认为金钱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的重要工具;有的则显得更为超然,将财富视为一种责任,一种能够帮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力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位提到,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守住”和“善用”它,而不是被它所控制。这让我反思了自己对于财富的认知,有时候我们过于关注“获取”,却忽略了“如何运用”这个更重要的问题。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到位,结合了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企业家的思考模式。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理念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发现确实带来了一些新的启发,让我对未来的规划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评分(读者五) 这本书《慈善累积财富:10位企业家的金钱观》,可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它没有像市面上许多书籍那样,一味地鼓吹“快速致富”,而是深入剖析了10位不同背景的企业家,是如何形成自己独特且富有远见的“金钱观”。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财富的累积”与“慈善的实践”之间辩证关系的探讨。这些企业家并非空谈理论,而是通过切实的行动,证明了“有钱”与“行善”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书中的案例涵盖了多个行业,每个企业家的故事都有其独特性,但他们对于财富的终极追求,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创造更美好的社会。我读到一位企业家分享,他如何将企业的利润一部分投入到科研创新中,一部分用于扶持偏远地区的教育,这种做法让我深受启发。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财富,是能够不断产生积极影响力的“活水”,而不是停滞不前的“死水”。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合理,每位企业家的篇章都相对独立,但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责任”与“价值”的宏大叙事。它让我对“企业家”这个群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有了更清晰的思考方向。
评分(读者四) 《慈善累积财富:10位企业家的金钱观》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层层递进的。起初,我带着一丝好奇心翻开,想着了解一下成功人士的“致富秘诀”,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书中企业家们所展现出的独特“金钱观”所吸引。他们对于财富的认知,不再局限于个人的物质享受,而是上升到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书中对每一位企业家的介绍都非常细致,从他们的成长经历到创业历程,再到他们对金钱和慈善的深刻理解,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我特别欣赏书中所传递的“利他”精神,很多企业家并不是将慈善看作是企业发展的“附加项”,而是将其视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通过商业的力量去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这种将“善”融入“商”的理念,在我看来是极具前瞻性和感染力的。书中一些关于企业家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进行团队建设的片段,也让我受益匪浅,因为这些都与他们整体的金钱观息息相关,都指向了“以人为本”的财富哲学。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朴实,没有过多的修饰,更像是企业家们真诚的分享,让我感觉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