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纪念曾华松大法官七十大寿所出版之祝寿论文集。来自各校三十三位学者分别从宪法、行政法、诉讼法乃至于法学教育等不同领域发表最近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多样。对于不同领域专攻的法律人而言,这本论文集具有相当之收藏价值。
曾华松大法官一生致力与奉献于司法工作,计从事检察业务与民事、刑事、行政审判工作及大法官释宪职务凡四十年,而其所服膺奉行者为“保障人民权利,维护国家法律尊严,以及调和公益与私益”的服务宗旨。
而本书共收录三十三位学者论文,他们来自国内各大学,或为曾大法官之门生、故旧、或为大学校友,各作者分从宪法、行政法、组织法、正当程序与诉讼程序角度切入,探讨一个共同主题--“权利保护”,此与上述曾大法官终身所追寻的目标正相一致。
Introductory Statement:
Grant Justice Hua Hsiung Tseng has devoted his whole lifetime to judicial practice. He had been worked in the field of prosecuting criminals, civil, criminal and administrative cases trial as well as constitution interpretation. He has always followed the maxims of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preserving the dignity of the law and adjust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interest.”
This book contains theses written by thirty-three scholarsfrom Universities, former students of Justice Tseng, and his University alumni and alumna. The authors’ articles have concentrated on discussing “The Protection of Right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concerning constitutionallaw, administrative law, organization law, law of due process, and law of court procedure. This subject of discussion is the sole goal Justice Tseng is trying to accomplish during his lifetime.
司法院翁岳生院长序
台湾行政法学会城仲模理事长序
本书共同执笔者序
实体权利保护
Ⅰ宪 法
﹒论纳税人权利保障法的宪法基础/葛克昌/ 3
﹒文化基本权作为文化宪法的建构/许育典/ 27
Ⅱ行政法总论
﹒行政罚裁处程序之研究-以警察法领域为例/洪文玲/ 69
﹒行政裁罚条款变更时之法适用问题-行政罚法
第五条“从新从轻原则”规定之评析/林三钦/ 85
﹒论行政罚之处罚法定原则/蔡进良/103
Ⅲ行政法各论
﹒税捐基本权作为税捐规划之立论基础/黄俊杰/135
﹒高风险劳工之生存权保障/郝凤鸣/161
﹒宗教捐献的比较法研究/张永明/177
﹒论生物医学研究中利益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
问题之规范-以利益冲突之基本概念及其规范上
之必要性为讨论核心/刘宏恩/201
﹒浅论文化资产保存法的理论与实际/蔡达智/225
﹒网络诽谤之国际民事管辖权-比较法下之不同观点/黄国昌/247
﹒两岸电子契约立法之比较研究/林瑞珠/281
﹒我国水土保持责任与处罚规定之探讨/翁晓玲/301
﹒日本景观保护法制之初探/赖宇松/315
经由组织与程序之权利保护
Ⅳ组织与权利保护
﹒全球治理下之世界贸易组织/吴嘉生/341
﹒从德国政府体制论我国政改的方向/陈正根/351
﹒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组织法第4条合宪问题之研究/陈春生/369
﹒日本跨世纪之司法改革-兼论法科研究所之设立/范姜真媺/389
Ⅴ正当程序与权利保护
﹒国家考试救济事件与正当法律程序/李震山/415
﹒初论我国现行法官程序中之“口试”制度/林超骏/437
﹒驱逐外国人出国之法定原因与执行程序/许义宝/463
Ⅵ诉讼程序与权利保护
﹒着作财产权让与契约与民法适用问题-最高法院八十六年度台
上字第一○三九号评析/蔡明诚/493
﹒判决效力的扩张与程序的保障/雷万来/513
﹒民事诉讼诉讼标的理论之研究/张文郁/527
﹒第二审审判案件兼采独任制刍议:借镜德国法打破
我国民事诉讼各审级参与审判之法官人数“一、三、
五”的数字迷思-从最高法院二则判决谈起/吴从周/549
﹒论委託人之债权人对信託财产之强制执行与救济程序-最高法
院九十一年度台抗字第二七九号裁定评释/姜炳俊/569
﹒行政法院与民事法院审判权的划分-以公私部门合作执行行任
务而缔结之契约为观察主轴/陈爱娥/581
﹒论行政诉讼法与其他法律之关系-兼谈行政诉讼准用民事诉讼
法之问题/林明昕/597
﹒日本民众诉讼与我国公益诉讼/林素凤/613
﹒不利益变更禁止原则-以税务争讼为例/郭介恆/637
﹒论一般撤销(形成)诉讼-以对公务员惩戒处分之救济出发
/程明修/657
﹒社会保险争讼之研究/钟秉正/691
﹒交通标志、标线、号志之法律性质及其救济问题-兼评台北市
政府相关诉愿决定/李建良/723
序
认识曾大法官华松是20多年前的事,还记得是在一次司法院与各级法院院长、庭长及法官的研讨会,时任台湾高等法院法官的华松兄在会中发言,意谓其呕心呖血所写长达70多页的判决书被最高法院以两行惯用语废弃,表达遗憾与感概。当时,我对这位勇于挑战判例的法官,印象深刻。秉持这种对法律思维的执着,华松兄在历任行政法院评事及庭长15年后,于83年11月1日转任第6届大法官,与我共事。
华松兄在司法生涯早期,即孜孜不倦地在案牍劳形间,专注于商标问题之研究,常为文刊载于法学丛刊。担任行政法院评事期间,进一步出版了「税务行政救济实务」及「商标行政诉讼之研究」,对于融合相关行政诉讼之学理与实务,贡献卓着。难能可贵的是,同时还兼任了司法官训练所及国立台北大学、私立东吴大学的教授,作育英才。
华松兄在大法官会议中,不时对于宪法解释发表掷地有声的见解,在我国宪政体制的发展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里程中,竭尽心力。尤其在大法官任内,更锲而不舍地对行政诉讼发表了多篇论文,计有:土地分割为独立宗地之错误与地籍图之更正、行政诉讼法确认诉讼修正草案之研究、确认诉讼实务问题之研究、行政诉讼证据法则、理论之实践和实践之理论—最高行政法院判例之检讨等大作,提供行政诉讼实务重要的参考。更担任司法院行政诉讼研修会委员,对于我国行政诉讼新制的实施,参赞宝贵意见。
华松兄为人亲和,众所共认。于公于私所表现的风格,均是谦和、热诚的流露,以及对司法的信念及睿智。此可从华松兄于93年1月8日及15日连载于司法周刊的「司法天地有情天—智慧、谨慎、责任」一文中所发抒的个人办案经验心得,将其所体会的:慎用判例、吸取经验、心细如针、取信于民,以及「灵光施四海,有理走天下」的期许,提供司法从业人员参考,可窥见一斑,不禁令人由衷感佩。
华松兄70大寿纪念论文集出版之际,嘱序于我,我秉持一向着重的平实,对华松兄努力奋斗的成就表示由衷的祝贺,同时也从记忆中重温我们和煦的交往历程,也对华松兄一生为司法的付出,感到一股「平凡中的不平凡」,特此为文,以资纪念。
讀到「義薄雲天.誠貫金石:論權利保護之理論與實踐-曾華松大法官古稀祝壽論文集」這個書名,一股莊重而深刻的感受油然而生。「義薄雲天」與「誠貫金石」不僅是讚頌大法官品格的詞彙,也預示著本書探討的法律精神,應當是堅毅不拔、誠信至上的。對於「權利保護」這個主題,我一直認為是現代社會最核心的議題之一。法律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確保每個人的權利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與保障。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則意味著這本書不僅會提供學術上的深度解析,也會關注這些理論如何在真實的司法個案中被應用,如何解決社會中的實際矛盾。我個人特別想知道,在書中關於「權利保護」的討論,是否會觸及到一些台灣特有的社會現象或法律議題?例如,在社會轉型過程中,集體權利與個人權利之間的平衡,或者是在兩岸關係背景下,台灣民眾的權利如何得到更周全的保障。以大法官的祝壽論文集的形式出現,也讓我覺得這本書必然匯集了台灣法律界的精英智慧,其內容的權威性和前瞻性,值得我深入探索。這不僅是對一位資深法官的致敬,更是一次學習和理解台灣法律體系如何運作的絕佳機會。
评分提到曾華松大法官,在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位在台灣司法界耕耘多年的嚴謹學者與實踐家。他的名字,往往與對法律的深刻理解、對正義的堅定追求劃上等號。《義薄雲天.誠貫金石:論權利保護之理論與實踐》這本論文集,以他的古稀之年為契機,匯集眾人之力,將對權利保護的探討推向新的高度。我之所以對這本書感到好奇,是因為我認為「權利保護」是一個非常廣泛且不斷演進的概念,它涵蓋了憲法層次的權利保障,也延伸到民事、刑事、行政等各個法律領域。我想,這本論文集一定會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或許有關於平等權的最新詮釋,亦或是對弱勢群體權益保障的制度性檢討,甚至可能觸及到一些國際人權法與國內法的連結。我對「理論與實踐」這個組合特別感興趣,這意味著本書不僅僅是純粹的學術探討,更蘊含著如何將這些理論應用於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思考。身為一個台灣的普通讀者,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對台灣社會的權利保護現狀有更清晰的認識,同時也能從中學習到如何運用法律知識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權益。這是一次向一位備受尊敬的法官致敬的機會,也是一次提升自身法律素養的絕佳良機。
评分這本《義薄雲天.誠貫金石》的書名就帶著一股莊重與傳承的氣息,光是讀著就讓人聯想到那種為正義不畏艱難、為誠信堅守原則的精神。「曾華松大法官古稀祝壽論文集」這個標示,更是直接點明了這是一份凝聚了學術界與實務界對一位備受尊敬的大法官深厚敬意與期許的結集。我個人一直以來都很關注台灣司法發展的脈絡,而大法官的職位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所闡釋的法律原則,往往是國家法治基石的基石,深刻影響著社會的公平正義。想像一下,在曾華松大法官七十歲的 diesen 隆重時刻,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將自己對權利保護最精闢的見解、最前沿的研究,乃至於在實務中遇到的各種挑戰與解決之道,匯聚成冊,這本身就是一本極具價值的參考書。我想,透過這本論文集,我們將能一窺在台灣當代社會,權利保護這個複雜且多元的概念,是如何在理論的殿堂中被思辨,又如何在現實的紛擾中被實踐的。這不僅是對一位德高望重法官的致敬,更是一場關於法治精神與權利保障的深度對話,身為關心台灣這片土地的讀者,我非常期待能透過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台灣法律的發展軌跡與未來走向。
评分這本《義薄雲天.誠貫金石》的書名,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種極致的專業與情懷的結合。「義薄雲天」和「誠貫金石」這兩個成語,無疑是對曾華松大法官人格與學術風範的最高讚譽,也暗示了這本論文集所探討的核心價值。「論權利保護之理論與實踐」這個副標題,則直接點出了全書的學術主軸,我個人一直對法律的「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辯證關係感到興趣。很多時候,抽象的法律條文和學術概念,如何在真實的社會衝突中落地生根,又如何被司法實務所操作,這其中的落差與磨合,往往是法律發展的關鍵。我尤其期待在這本論文集中,能看到不同領域的學者,包括法官、律師、教授等,針對「權利保護」這個主題,提出獨到且具體的見解。例如,對於憲法保障的基本權利,在當代社會面臨哪些新的挑戰?在不同類型的案件中,權利保護的優先順序如何判定?甚至是對於新興科技發展帶來的權利衝擊,是否有創新的理論或實踐模式被提出?我認為,以一位大法官古稀祝壽論文集的形式呈現,更增添了這本書的重量級與代表性,它不僅是一份學術成果,更承載著對台灣法治未來發展的期盼與祝福。
评分說實話,我最初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權利保護」這個主題。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社會變遷快速的時代,個人權益受到挑戰的機會似乎越來越多,從個人隱私到財產權,再到更抽象的生存權、發展權,每一個層面的保護都牽動著無數人的福祉。而《義薄雲天.誠貫金石》這本書,以「論權利保護之理論與實踐」為核心,並匯集了曾華松大法官的祝壽論文,光是書名就足以讓人感受到其份量。「義薄雲天.誠貫金石」不僅是形容一位法官的品格,更是對法律精神的一種高度昇華。我認為,一本好的法律論文集,不應該只是學術的象牙塔,更應該與真實的生活緊密連結。我特別希望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一些關於台灣社會現行權利保護制度中的具體案例分析,以及對於一些較為棘手、爭議性較大的法律問題,有著深入淺出的探討。例如,在數位時代下,網路言論自由與個人名譽權的界線如何劃分?消費者權益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如何得到更有效的保障?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困擾,如果能從這本論文集中獲得啟發,那將是極大的收穫。總之,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個宏觀的理論架構,同時也能有具體的實踐指引,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捍衛自身的權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