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十五章 事实行为 / 陈春生
第十六章 行政程序法 / 汤德宗
第十七章 行政执行法 / 蔡震荣
第十八章 诉愿制度 / 蔡志方
第十九章 行政诉讼制度 / 刘宗德、彭凤至
第二十章 国家赔偿法 / 叶百修
第二十一章 损失补偿 / 李建良
本国基本参考文献
中文索引
序言
「行政法2000」于出版第2版后,至今已6年余,其间行政法学蓬勃发展,学说理论、研究成果相当丰硕,同时行政程序法、行政执行法、诉愿法及行政诉讼法也已经施行多年,各项实务上问题陆续呈现,行政法院的判决及决议也出现许多值得参考的案例,尤其今年2月5日行政罚法开始施行,促使行政秩序罚总则迈向统一法典化,凡此种种,均使我国行政法总论的理论有更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
最近几年,司法院大法官解释就行政法上的各项法律原理原则,作出不少解释,例如法律保留原则、平等原则、信赖保护原则、隐私权的保护、人性尊严的保护及其他基本人权的保障,乃至地方自治权的制度保障等,均有深入阐释,值得各界重视。
为了回应上述学说理论的变迁,有必要就本书修正再版。在此感谢各位执笔者的辛勤修撰,才能使本书呈现新的风貌。其中法治斌教授负责的第5章「行政法律关系与特别权力关系」,因法教授3年前不幸过世,因此邀请其夫人张明珠女士(现任台北市政府诉愿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协助增补该章的相关资料,特此致谢。
由于执笔者对于行政法总论的各项问题,均有深入研究,因此本书再版时,能增补诸多相关资料,致篇幅略有增加。读者如想对行政法总论进一步研究了解,本书所提供的学说理论与研究成果,值得参考。
本于坚持学术创作自由的理念,本书所持各项法律见解,均尊重执笔者的看法,因此,各章表达的法律观点,并未统一,甚至有可能出现不同观点,此部分则留待读者比较思考。
本书第3版改委由元照出版社出版。在此感谢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先前用心总经销第1版及第2版,使本书得以广为流传,同时也感谢元照出版社对于第3版的精心策划。
岳生期待本书的出版,能更加增进国内行政法学的研究发展,并促进学说理论与实务上的相互交流,以共同提升我国的法治水准,增进社会福祉。
本书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界贤达不吝指正。此次的改版事宜仍委由陈清秀博士(现任台北市政府法规委员会主任委员)处理,仅此代表全体执笔者向其致谢。
2006年8月10日
一直以来,我对行政法的学习都抱着一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态度,希望能够真正理解行政法背后的精神和理念,而不仅仅是记住条文。这本《行政法(下)》恰好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作者在讲解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救济制度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程序性介绍,而是深入地探讨了这些制度的价值,比如如何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如何监督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以及如何维护法治的尊严。书中对于行政机关在程序上应该遵循的原则,例如听证制度、陈述意见权等,也做了非常详尽的解释,并分析了这些程序性保障对于实体权利实现的重要性。这种理论深度,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本关于行政法治理念的深刻探讨。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如何理性看待和分析行政行为的视角,这对我自身的法律素养提升非常有益。
评分我一直觉得,学习行政法,最难的就是理解那些抽象的法律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面临一些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经历,但常常不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究竟在哪里。这本《行政法(下)》就提供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它在讲解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关键概念时,会结合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比如我们申请营业执照、或者收到交通罚单时,行政机关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可能存在瑕疵,都能够从中找到清晰的答案。作者在处理这些内容时,语言非常平实易懂,没有过多的法律术语堆砌,让非法律专业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更难得的是,书中还探讨了公民在行政活动中的参与权,以及如何通过行政程序来影响行政决策,这让我对行政法在现代民主社会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真的是一本非常实用且有启发性的读物。
评分这本《行政法(下)》简直是我苦苦寻觅的宝藏!一直以来,行政法的条文和理论都让我觉得有点抽象,特别是在学习到一些更深入的议题时,常常感觉抓不住重点。这本教材的出现,就像为我拨开了迷雾,让我对许多原本模糊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者在处理行政机关的组织、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救济这些复杂内容时,没有生硬地堆砌法条,而是用一种非常条理清晰、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讲解。例如,在谈到国家赔偿时,这本书不仅详细阐述了构成要件,还结合了许多经典的案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每一个要件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探讨了行政法的最新发展,像是大数据时代下行政法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如何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自由等前沿议题,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应试的利器,更是拓展视野、培养思辨能力的绝佳读物。我真的非常推荐给所有正在学习行政法,或者对公共事务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
评分说实话,我在翻阅这本书之前,对行政法的某些章节,尤其是关于行政契约和行政强制的部分,一直感到有些困惑。总觉得书本上的理论很难与现实中的行政运作联系起来。但是,这本《行政法(下)》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在撰写时,非常注重理论与实务的结合,举例生动且贴切,让我对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文不再感到枯燥乏味。比如,在解释行政指导和行政命令的区别时,书中列举的许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政府部门的公告、告示,都让我瞬间豁然开朗。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讲到行政执行的强制手段时,作者不仅详细解释了不同手段的适用条件和限制,还巧妙地引用了一些近期的行政诉讼判决,分析了法院在判决过程中是如何考量这些强制手段的合法性的。这种深入的分析,让我不仅理解了“是什么”,更理解了“为什么”以及“怎么做”,这对于我未来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无疑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评分拿到这本《行政法(下)》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帮助我打好基础,并且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读了之后,我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甚至还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教材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行政主体的行为规范,到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再到救济的途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很少会感到迷茫。书中的许多概念解释都非常精炼,但又包含深意,反复阅读后,总能发现新的理解。特别是在关于比例原则的论述部分,作者通过几个不同的案例,细致地剖析了比例原则在行政执法中的具体运用,这对于我理解如何判断行政行为是否过当,非常有帮助。而且,书末的附录还整理了一些重要的行政法学说和判例,这对于我进行更深入的学术研究,或者准备更高阶的考试,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