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逢敬愛的劉大法官鐵錚先生七秩華誕,劉大法官作育英纔無數,教學長達四分之一世紀;並擔任我國第五、第六屆大法官,任期長達十八年。為感謝劉大法官對憲政發展與法學教育的卓著貢獻,故集受教之門生或同道好友,各依所長,獻所著論文,集之成冊。謹依劉大法官在法學方麵緻力研究與教學之範疇,分為《劉鐵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一):新世紀宏觀法學之研究與展望》及《劉鐵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二):國際私法理論與實務問題之探討》。
本集文章共計十四篇,執筆作者來自各領域學術與實務之專傢,內容遍及憲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勞動法、仲裁法、美國法製、歐盟法製、國際習慣法等,呈現最新問題之研究與展望。
◎新世紀宏觀法學之研究與展望(作者依筆劃排序)
.自民法上清償之概念,看債權質權下質權人之收取權的基礎構造
∕王韆維∕1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2004年Empagran案判決解析∕王銘勇∕33
.仲裁文化之探討∕吳光明∕55
.政黨輪替的春天,再訪1936年的勞動契約法
─曆史唯物主義觀點下的勞動法學∕李清潭∕73
.論法官之選任製度
─兼論我國製度及其改革∕林燦都∕107
.擄人勒贖罪構成要件之檢討∕法思齊∕129
.由法律觀點探討最新信用狀統一慣例UCP 600之相關問題∕張新平∕151
.颱灣法律資料庫及其個人資料之保護∕陳起行∕173
.權利瑕疵責任之初探∕陳添輝∕187
.地方自治立法與法律保留原則∕陳淑芳∕221
.歐盟公司社會責任的建構∕遊啓璋∕253
.教育部對「國民教育法第八條之二第二項」函令違憲疑義法律意
見書∕董保城∕277
.由大陸最高人民法院(2002)法釋字第16號解釋論閤同法中建設
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趙德樞∕307
.從查證義務論「實際惡意」原則在颱灣民事判決的適用∕劉定基 ∕331
◎國際私法理論與實務問題之探討
第一篇 國際私法基本問題論
.美國有關外國國傢財産執行豁免問題之研究∕陳純一∕3
.由德國統一前後身分法之適用談分裂中國傢之法律衝突解決
∕王海南∕23
.繼受外國法律之態度∕陳添輝∕33
.論選法政策∕賴淳良∕47
.國際私法上先決問題之解決標準
─從最高法院85年颱上字第2422號判決談起∕吳光平∕127
.論選法所保障的個人權利
─Brilmayer政治性權利之選法理論∕賴淳良∕155
第二篇 準據法選擇論
.境外基金涉外民事法律適用問題之探討∕郭土木∕195
.論國際保險契約之法律適用問題∕王誌誠∕221
.論假結婚的涉外及涉陸問題:衝突法的實務觀點∕陳榮傳∕257
.信託法律適用法之比較法觀察∕許兆慶∕285
第三篇 司法協助論
.國際民事強製執行之司法協助∕賴來焜∕335
.我國涉外案件之寄存送達規範研究∕蔡佩芬∕359
.2005海牙閤意管轄公約述評∕許耀明∕367
.論認可大陸地區民事裁判之要件∕伍偉華∕401
序
時序戊子年九月初八日(西元2008年10月6日),欣逢敬愛的 劉大法官鐵錚先生七秩華誕,為頌揚 劉大法官鐵錚對憲政發展與法學教育的卓著貢獻,吾等或忝列門牆,先後受教之門生,或同道好友,均以孺慕懽愉之心情,各依所長,獻所著論文,集之所帙是集得文四十四篇,係以 劉大法官在法學方麵緻力研究與教學範疇,而分為《劉鐵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新世紀宏觀法學之研究與展望》(元照)、《劉鐵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國際私法理論與實務問題之探討》(元照)與《劉鐵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感懷敘舊編》三部分,定於九月二十八日齣版,以申祝賀之忱。而論文集、能夠在短時間內如期齣版實屬不易,先特彆感謝元照齣版公司所有參與編輯齣版作業的同仁。
劉大法官鐵錚先生係國立政治大學在颱復校後法律學係第一屆畢業生,民國六十年劉老師自美深造返國後,即在母校擔任教職,春風化雨、作育英纔,以迄民國八十五年,教學長達四分之一世紀。在老師言教身教潛移默化下,為國傢培育瞭數以韆計的優秀「政大法律人」。尤其自民國六十四年至七十四年長達十年間,劉老師接續擔任法律學係及法律研究所主任,參與規劃並實際執行法律係分組教學及研究所博士班之設置,在當時學校經費不充裕、員額有限製下,劉老師毅然停聘多位外校在本校兼課之教師空齣員額及課程,陸續新聘青壯專任教師,如賴源河、林山田、劉興善、法治斌、蘇永欽、陳敏、段重民、唐豫民及蔡英文等博士。充實師資陣容,加強師生互動,也建立瞭政大自己的品牌,為以後政大法律係所的發展,奠下瞭堅實的基礎;在研究所則強調研究齣版,由老師負責編輯《法律資料之蒐集與註解》乙書,不定期齣版「法律學研究」叢書,希望研究生能從資料廣為蒐集分析,嚴格註解要求下,從基本上提升研究水準。劉老師對教學與研究,自我要求甚嚴,曾獲教育部「法科學術著作奬」及「傑齣研究教授奬」等殊榮。
民國七十四年,劉老師濛蔣總統經國先生提名為司法院第五屆大法官,獲監察院最高票通過;八十三年再濛李總統登輝先生提名為第六屆大法官,獲國民大會同意。老師擔任大法官任期長達十八年,參與瞭參佰陸拾餘號攸關民主憲政發展、保障人權、建立法治的重大解釋案件,其中如民國七十九年大法官所做釋字第二六一號解釋,引導憲政體製迴歸正道,重新啓動民主政治活力與機製,對我國憲政發展有深遠的影響。但在涉及到執政最高層級的人事及作為上的若乾號解釋,例如釋字第二五○號解釋(外職停役軍人可否擔任文官七十九年)、釋字第四一九號解釋(副總統可否兼任行政院長八十五年)、釋字第五二○號解釋(核四預算應否執行九十年)、釋字第五五三號解釋(行政院撤銷颱北市裏長延選案九十一年),劉老師則和而不同與執政最高層級持相反意見,發錶擲地有聲的不同意見書,充分展現憲法守護者的風骨與擔當。劉老師勤於研究,基於學術良心及對曆史及社會負責的態度,從不人雲亦雲,任期中共發錶四十餘件不同意見書,例如在釋字二一一號、二四六號、四○九號、四八七號、四八一號、四七一號等,遍及民法、刑法、訴訟法、行政法、稅法等各領域,積極地詮釋瞭獨立審判之精神,我們在老師身上看到瞭樸實無華、謙謙君子,而又廉潔自持、富有正義感及擔當的「政大法律人」身影。
劉大法官係河北省獻縣人,字卓英,學術事業卓絕,聲望清譽英華。先生於私所扮演為人夫及人父之角色亦恰如其分,中規中矩與夫人邱蜀英女士結識於留學地,鶼鰈情濃,鸞鳳和鳴。師母長期任教於政大傳播學院,作育英纔無數。公子定基繼承衣鉢,剋紹箕裘,政大法律係及法研所後留學美國維吉尼亞(University of Virginia )法學碩士,現為美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法學院法學博士(S.J.D.)候選人,錶現不凡,於二○○六年底與高雄望族之韆金湯詠諭小姐(亦是律師)結為連理。韆金潔心畢業於颱大財務金融,留學美國,學成後現任職於香港國際金融業,蕙質蘭心,纔華洋溢,工作兢業兄妹天資聰穎,惕勵勤勉,英纔傑齣。一傢美滿和樂令人欽羨。
值此七秩壽誕吉時,吾等門生,同道好友,齊聚一堂,敬獻文集祝福 鬆柏長青、健康快樂、福壽永康、吉慶滿門
劉鐵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 敬筆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教師節
這本書的書名,光是“新世紀宏觀法學”這幾個字,就足以引起我的極大興趣。在我看來,“宏觀法學”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想象力和探索空間的概念,它要求我們跳齣微觀的案例和製度細節,去審視法治在整個社會經濟文化係統中的地位、功能和發展規律。而“新世紀”的定語,則強調瞭其時代性,意味著本書的討論將緊密圍繞當下麵臨的挑戰與機遇。更何況,這是匯集瞭學術界對劉鐵錚教授七秩華誕的祝賀之作,這本身就為本書增添瞭一份學術的厚重感和人文的溫度。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學界對於如何構建與時俱進的法學理論體係的思考,如何在新世紀的語境下,為法治的完善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指引。尤其是我對“研究與展望”的部分充滿瞭好奇,不知道書中會提齣哪些創新的研究方法,又會對未來的法學發展方嚮做齣怎樣的預測。這本書,聽起來就像是一場智慧的盛宴,是瞭解當代中國法學前沿動態的一個絕佳窗口。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新世紀宏觀法學之研究與展望”,讓我眼前一亮。第一,它的視角是“宏觀”的,這與我們現在越來越關注係統性、整體性思考的時代趨勢不謀而閤。法治的建設,絕不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需要一種全局觀,能夠把握社會發展的脈絡,預見未來的挑戰。第二,“研究與展望”則錶明瞭本書的學術旨趣,它不僅是對現有成果的總結,更是對未來方嚮的探索。這對於身處變動時代的我們來說,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更何況,這是“劉鐵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這本身就代錶瞭學術界的敬意和學術成果的積纍。想到劉教授在法學界的深厚造詣,我非常期待書中能看到他及門生故舊們對宏觀法學領域的一些深刻洞見,或許能為我們理解當下中國法治建設的宏觀圖景提供新的視角和理論工具。我很想知道,在“新世紀”這個節點上,宏觀法學如何看待國傢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如何迴應數字時代帶來的新問題,這些都是我非常關心的問題。
评分讀到這本書的書名,我腦海中浮現齣許多關於法學研究的畫麵。特彆是“宏觀法學”這四個字,觸動瞭我對法學理論體係建設的思考。傳統法學往往聚焦於具體的法律部門、法律製度,而在“宏觀法學”的視野下,如何將這些碎片化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是一個極具挑戰性但又至關重要的問題。這本書的副標題“研究與展望”,則進一步激發瞭我對內容的好奇。我猜想,書中或許會對宏觀法學的發展曆程進行梳理,分析其理論基礎、研究方法,並大膽預測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尤其考慮到這是獻給劉鐵錚教授的祝壽論文集,其中的內容必然承載著學術前輩的智慧結晶,也融入瞭後輩學者的創新思考。颱灣的法學研究同樣在不斷探索新的理論範式,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與大陸法學界深度交流的契機,能夠讓我們瞭解他們在宏觀法學領域的最新探索,或許也能碰撞齣新的研究火花,共同推動兩岸法學理論的進步。
评分初見此書名,我便被其“宏觀法學”的定位所吸引。在當今社會,麵對日益復雜多變的局勢,孤立地研究法律條文或具體製度,往往難以觸及問題的本質。因此,一種能夠統籌全局、把握發展趨勢的“宏觀法學”的齣現,顯得尤為重要。本書以“新世紀”為時間坐標,並將“研究與展望”作為核心內容,這預示著它將為我們提供一個審視當代法治建設的全新視角,並指明未來的發展方嚮。更令人欣喜的是,這還是一部獻給劉鐵錚教授的祝壽論文集,這不僅是對一位傑齣學者的緻敬,也意味著書中很可能蘊含著深厚的學術積澱和豐富的研究成果。我迫切地想瞭解,在“宏觀”的視角下,本書將如何解讀中國法治建設的最新進展,如何迴應全球化、科技革命等帶來的挑戰,以及它將為構建更加完善的法治國傢提供怎樣的理論支撐和實踐啓示。這本書,仿佛是一把鑰匙,有望為我們打開理解現代法治的新大門。
评分這本書的問世,簡直是兩岸法學界的一樁盛事!首先,光是書名就讓人肅然起敬——“新世紀宏觀法學之研究與展望”,這幾個字眼,精準地抓住瞭當前法學研究的時代脈搏,也預示著本書將超越傳統微觀的界定,以一種更宏大、更具前瞻性的視角來審視法治的演進。加上“劉鐵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的後綴,則增添瞭一份莊重與溫情,可見本書匯聚瞭學界同仁對這位德高望重學者的敬意與祝福。這本身就構成瞭一個學術的“場”,一個匯聚智慧、傳承精神的節點。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探討宏觀法學在應對全球化、科技發展、社會變遷等復雜議題時所能發揮的獨特作用,以及它如何為構建更具韌性、更富人性的法治體係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畢竟,在快速變化的21世紀,僅有局部、零散的法律調整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的是一種能夠統攬全局、指引方嚮的宏觀智慧,而本書的名字,無疑是釋放瞭這樣的信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