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兼具理论与实务分析,主要涵盖老人学理论(生物与行为科学等)、世界各国人口老化之变化趋势、分析现代老人问题与公共政策、老人保健与银发产业之发展趋势、老人各项社会议题的探讨(家庭结构之变迁趋势、心理变化与情绪问题、老人虐待与老人保护、失智症与保健照顾、老人临终关怀与善终安宁、老人社会工作等)、分析美国社区保健照顾现况与长期照顾保险制度探讨等。
本书系笔者四十年来,在美国及台湾各大学院校讲授社会老人学、老人保健、老人社会福利与老人社会工作之讲义材料编辑成册,以作为医疗卫生与社会福利等相关专业人员在「老人学」学习和进修的优良教科书。
作者简介
李宗派
原籍台湾澎湖。国立中兴大学法学士主修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美国尼布拉斯卡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洛杉矶加州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及博士。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社工研究所社工教育证书,长堤荣民医学中心跨文化心理治疗研究。
曾任
洛杉矶南区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地区主任,长堤加州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兼系主任,国际社会工作研究所所长,东海大学社工研究所,高雄医学大学家庭医学科及医学社会学系客座研究教授,国立屏东科技大学生活应用科学系客座教授,实践大学民生学院院长,老人生活研究中心主任,休闲产业管理系讲座教授。担任海内外许多大学之硕士与博士学位考试委员,教育部之科技大学评鑑委员。
现任
长堤加州大学社会工作系终身荣誉教授。持有加州之诊疗社会工作师与婚姻家庭治疗师执照,美国社会工作师学院院士,并列名于美国及世界名人录和剑桥杰出学者名人录。
谢孟雄教授序
林金定教授序
蔡汉贤教授序
李宗派教授简介
自序
第一篇 老人学之理论基础
第1章 老人学概论
第2章 人口老化之变迁趋势─世界与台湾
第3章 老化理论之研究趋势─生物科学与行为科学
第4章 现代老人问题与公共政策
第5章 退休政策与老人生涯规划
第6章 老人情绪问题与心理保健之探讨
第7章 老人家庭结构之变迁趋势
第8章 老人社会工作之概念与方法
第9章 老人保健与家庭医学之关系
第二篇 老人学之实务应用
第10章 长期照顾服务人才之培育训练
第11章 从老人观点探讨使用机构式服务
第12章 美国长期照顾保险制度之探讨
第13章 老人年金制度之探讨
第14章 老人虐待与老人保护之探讨
第15章 老人忧郁症状之探讨
第16章 老人失智症与保健照顾
第17章 老人临终关怀与善终安宁
第18章 老人保健与银发产业之发展趋势
结 论
附 录
附录一 老人保健之研究架构
附录二 美国老人服务网络系统
附录三 台湾老人保健师之考古题目
附录四 李宗派院长欢送侧记
序
世界人口正在老化,台湾也不例外,目前台湾之老年人口已超过全人口总数之11%(2011年6月经建会)。行政院经建会预估在西元2017年台湾将变为联合国所称之老化社会(Aged Society-over 14%)。老化人口之迅速增加将影响一个国家之经济负担、社会福利、医疗保健、教育文化、交通住宅,与休闲娱乐等等生活各层面之适应困难。因此大家对于老人之食衣住行育乐医疗安养问题不能不加以注意与研究。老人学即为研究老年老化问题与老人生活保健之主要学科,老人学已成为现代社会之一门显学。在美国各大学已在各不同学门、学系讲授老人学,并在研究所设置老人学硕士学位课程与老人学博士学位主修,更有博士后之研究证书,或是医学院之老人专科医学主修。本书系笔者四十年来,在美国长堤加州大学,与台湾之东海大学、高雄医学大学、屏东科技大学,与实践大学讲授社会老人学、老人保健、老人社会福利与老人社会工作之讲义材料编辑成册,以供有志于老人学研究之后进好学朋友作为参考。为何命名为「现代老人学」?盖因查考美国数十所老人学研究院所之老人学研究课程,一致公认「现代之老化理论」为老人学之教学主轴之故。
本书之内容组织编排分为第一篇老人学之理论基础,包括了:老人学概论;人口老化之社会学与人口学分析;现代老化理论之研究趋势包括了生物科学,生物化学,与行为科学之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之理论学说;老人问题与公共政策则分析了社会福利与经济政策,医疗保健与教育休闲政策;退休学说则分析了婴儿潮之退休族群如何影响老人之生涯规划;老人之情绪与心理保健则讨论老人时期之情绪问题与心路历程;老人之家庭结构变化则提醒传统文化之变迁与老人照顾方式之改变;老人社会工作则提供协助老人之基本原则与方法;老人保健与家庭医学则讨论如何协助老人与其家属到大医疗中心,或医院去看家庭医师时应注意之事项。第二篇老人学之实务应用, 则为讨论老人面临之各种身心疾病与生活问题时,如何应用老人学之理论知识与有关之老人保健专业者加以协助与解决问题。
本书之出版要感谢洪叶文化事业公司之图书企画颜秀安小姐之督促协助,薛编辑之协助,谢孟雄教授、校长、董事长之热心写序,还有林金定教授与蔡汉贤教授之鼓励并写序言,以及陈美花理事长之作者简介,老人保健学会詹世华理事、童栋樑前理事长、洪健峰先生,与陈和美女士之协助校对。在此一併致谢。本书之问世希望可以充当大学研究所之教学参考书,以及从事老人照顾服务之朋友作为进修参考。疏漏不足之处,敬祈读者朋友多多指教为幸。
李宗派 谨识 2011年春
我不得不承认,当我最初翻阅这本书时,对其内容抱持着一种略带怀疑的态度。我通常对过于“概念化”或者“理论化”的书籍不太感兴趣,担心它们会脱离实际,显得空洞乏味。然而,《现代老人学》这本书却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我之前的看法。它并非以生硬的说教方式呈现,反而采用了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叙述手法。我发现作者在处理一些复杂的主题时,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案例和故事,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论点变得生动有趣。例如,书中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分析,并非直接抛出结论,而是通过一个鲜活的人物故事来展开,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细节上的挖掘,他能够抓住那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生活片段,并赋予它们深刻的含义。这种能力使得整本书读起来就像是一场充满智慧的对话,让我不断地反思和学习。我并没有在书中找到明确的“应该怎么做”的指令,但我却收获了更多关于“为什么会这样”的理解,以及对一些现象更深层次的洞察。这本书带给我的,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发,以及对生活的一种全新的审视角度。
评分我之所以会注意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我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下,看到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其中的一句话,那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当时我并没有立刻去搜索这本书,而是将那句话记在了心里。过了一段时间,当我需要一些精神上的慰藉时,我突然想起了这句话,于是便开始寻找这本书的踪迹。拿到手后,我被它的装帧设计所吸引,简约而不失格调,有一种沉静的美感。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独特的文风所吸引。他的文字像是经过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恰到好处,没有任何多余的成分。书中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激烈的情感冲突,但却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作者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义,他用一种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羁绊,以及生命中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时间”的探讨,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时间的关系,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精彩。读完这本书,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释然,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一扫而空。它不是一本能立刻解决你所有问题的书,但它却能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评分老实说,我是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去购买这本《现代老人学》的,她当时形容这本书“看完之后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我当时听了半信半疑,但出于对朋友的信任,还是入手了。拿到书的那一刻,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朴素但极具质感的封面,没有花哨的装饰,却有一种沉静的力量,这让我对即将开始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翻开书页,我立刻被作者的文字风格所吸引。它不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严谨刻板,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活气息。作者的语言非常流畅自然,仿佛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娓娓道来。书中没有宏大的理论体系,也没有深奥的学术概念,更多的是对生活点滴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作者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展现了情感的微妙之处,让我不禁思考自己与身边人的互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因为某个观点而产生强烈的共鸣,仿佛作者说出了我一直以来想说却没能表达出来的心声。它让我学会了用一种更平和、更包容的心态去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万能的解决方案”,但它却在我心中种下了一种积极的力量,让我开始更深刻地理解生命,并以更从容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评分说实话,我当时买这本书的时候,纯粹是觉得它的标题听起来很有趣,有点文艺范儿,而且价格也不算贵,就顺手放进了购物车。我从来没有对它有过什么特别的期待,想着可能就是随便翻翻,打发一下时间。但没想到,它竟然给了我这么大的惊喜。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是那种直接告诉你道理的类型,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和人物,让你自己去体会,去领悟。我最喜欢的是作者在描写人物性格的时候,总是能用一些非常生活化的细节来展现,比如一个人吃饭时的习惯,或者和别人说话时的语气,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非常生动地勾勒出人物的灵魂。我尤其被书中某个角色的经历所打动,他的生活充满了坎坷,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和坚韧,这种精神力量真的非常有感染力。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以及身边的人。它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都可以用一种更积极、更豁达的态度去面对。这本书没有给我提供任何“鸡汤”式的励志口号,但它却在我的内心深处种下了一颗种子,让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活得更自在,更充实。它就像一位温和的长者,在静静地分享他的人生智慧,而我,则像一个虔诚的学生,在默默地吸收和感悟。
评分这本书真是我最近阅读体验中的一匹黑马,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当初选择它,纯粹是因为封面设计很有艺术感,淡雅的色彩搭配上简洁的字体,在书店里一眼就吸引了我。拿到手上,书的质感也很好,纸张厚实,印刷清晰,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这往往是我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细读的初步依据。读之前,我对它的内容并没有特别明确的预期,只觉得大概会是某种关于生活方式或者精神世界的探讨,所以当第一页翻开,我就被一种叙事的流畅性所吸引。作者的文字像涓涓细流,缓缓地铺陈开来,没有戏剧性的冲突,也没有惊心动魄的事件,但却有一种深深的感染力,仿佛能将你带入一个宁静而悠远的意境。书中对于细节的捕捉尤其出色,无论是对某个场景的描绘,还是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都细致入微,仿佛作者亲身经历一般。我常常会因为一个精妙的比喻,或者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子而停下来,反复品味。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作者的笔触带着一种哲学的光芒,在不经意间点醒了我一些困扰已久的问题。读完之后,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释然,仿佛心灵被洗涤过一般。这本书并没有给我提供具体的“方法论”,但它却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