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十篇158个主题,针对外资企业在中国最常见的劳动人事问题进行分析,除了第一篇是从中国宏观法律角度切入劳动人事主题外,接着的「招聘、录用及转正」、「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终止」、「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工时、薪资及福利」、「商业秘密竞业限制及服务期」、「社会保险工伤与住房公积金」、「外籍员工」、「劳动仲裁与诉讼」等八大篇幅,都是在实务角度下,为中国外资企业寻找应对劳动人事问题时的最佳对策。
另方面,由于中国劳动人事除了有经中央政府立法生效的法律条文外,更多来自地方政府因地置宜的各种解释或法律细项,所以本书特别引进部分地方劳动人事法律法规,并在最后章节配合六个经典劳动人事案例,便于读者以更全面的角度因应中国劳动人事问题。
作者简介
富兰德林事业群
富兰德林事业群拥有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及逾百名专业顾问,是极少数有能力同步提供中国「涉外法律、财税会计、资本市场」三大领域的专业团队,客户涵盖台湾1/4上市上柜公司,包含台湾第一银行、彰化银行、新光产物保险、台湾产物保险、长荣海运、友讯科技(D-Link)、琉璃工房、上海宝德汽车(BMW)、上海汉钟精机,以及日商奥林巴斯(OLYMPUS)、日立(HITACHI)等知名企业。
除了传统法律顾问,兼併收购、诉讼仲裁、工商登记,以及财税会计方面的年度审计、海关、外汇、出口退税等专业之外,富兰德林自2003年起,即专注于辅导外商在中国股票上市,拥有辅导外商中国上市最多的成功实例,也累积了外商解决中国法律会计与资本市场问题的丰富经验。
导读
第一篇 概述
中国大陆劳动法体系介绍(上)
中国大陆劳动法体系介绍(下)
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 实施劳动合同法差异分析(上)
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 实施劳动合同法差异分析(中)
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 实施劳动合同法差异分析(下)
中国大陆、越南、台湾劳动人事法律差异
企业劳动人事管理三大重点
投资大陆前应了解的用工成本
第二篇 招聘、录用及转正
企业如何设定招聘录用条件
企业招聘广告及录用通知书法律效力分析
企业录用员工前后有哪些告知义务
员工的学历和资格证书介绍
企业招聘员工应注意事项
招聘财务人员注意事项
聘用女性员工注意事项
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关系分析
试用期规定
见习期、学徒期、实习期与试用期的区别与应用
试用期考核及转正
第三篇 劳动合同的鉴订、变更、解除、终止
劳动合同种类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特殊劳动关系的认定
劳务派遣员工的管理及纠纷处理
停工停产的法律问题
企业签署集体合同注意事项
第四篇 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
企业规章制度的内容及重要性分析(上)
企业规章制度的内容及重要性分析(下)
企业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关系
企业规章制度的法律依据分析
规章制度的生效条件
规章制度中常见的违法规定及后果
企业惩处制度的合理性
规章制度涉及女员工的特殊规定
工会介绍
职工代表大会介绍
第五篇 工时、薪资及福利
标准、不定时、综合三种工时制度的比较分析(上)
标准、不定时、综合三种工时制度的比较分析(下)
标准工时制的计算及计算中的误区
特殊工时制的申请条件及程序
工资总额与薪资项目分析
最低工资介绍
工资的计算期间及发放
不同工资计算方式比较分析
固定工资与弹性工资
停薪、扣薪、降薪注意事项
加班工资的基数及计算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无固定期限合同的签订
劳动合同应包括的基本条款及分析(上)
劳动合同应包括的基本条款及分析(下)
工时制度的选择
无效的劳动合同及其法律责任
如何合法地调薪、调岗、调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差异分析
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及后果
员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和后果
以员工违纪解除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以不能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以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解除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裁员的条件和程序
企业须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区别
离职补偿金和赔偿金纳税解析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企业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时应注意事项
「三期」女员工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的特殊规定
医疗期员工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的特殊规定
工伤员工是否可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
员工工作年限的计算
续订劳动合同应注意事项
劳务派遣的适用对象及合同签订
劳务外包、劳务派遣对用工成本的影响
涉密人员离职时的操作实务
竞业限制制度的利弊分析
竞业限制协议的签订重点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理解与适用(上)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理解与适用(下)
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法律责任
招聘竞争对手员工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签订培训协议须注意的事项(上)
签订培训协议须注意的事项(下)
特殊福利待遇协议制定时应注意事项
第六篇 商业秘密竞业限制及服务期
商业秘密的定义及特征
客户名单的认定及保护
雇佣关系下商业秘密的归属
如何建立保密制度(上)
如何建立保密制度(下)
保密协议的签订重点(上)
保密协议的签订重点(下)
违反保密义务的法律责任
发生洩密时,公司的救济途径
工伤私了协议的法律效力
第三人侵权赔偿与工伤赔付的关系
工作中导致他人财产、人身损失的责任承担
职业病范围介绍
职业病鉴定之法律分析
江、浙、沪职业病赔偿标准比较分析
员工非因工死亡待遇
住房公积金制度介绍(上)
住房公积金制度介绍(下)
雇主责任险与人身意外险
补充养老保险及补充公积金介绍
补充养老保险及补充公积金会计税务处理
第七篇 社会保险工伤与住房公职金
大陆社会保险制度介绍
《社会保险法》重点分析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介绍
工伤保险制度介绍
工伤保险待遇介绍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介绍
生育保险待遇介绍
失业保险制度介绍
上海市城保、镇保、综保的差异分析
协议不参加社会保险是否有效
欠缴、少缴、未缴社会保险的法律后果
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介绍(上)
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介绍(下)
工伤认定范围
利用「人身保险」弥补工伤保险的不足
特殊岗位人员的加班费计算
如何规范加班制度
假期工资的基数及计算
年休假规定及薪资支付分析
医疗期规定及薪资支付分析
事假规定及薪资支付分析
女职工「三期」规定及薪资支付分析
违反计画生育的女员工能否享受法定待遇
婚丧假、公假、探亲假规定及薪资支付分析
法定节假日规定及薪资支付分析
非劳动合同员工及特殊劳动关系员工劳动报酬分析
年终奖的会计税务重点
企业给予员工非现金物质奖励会计税务处理
职工福利费税前列支规定及最新财税重点
工会经费的计提和使用
劳保用品会计核算重点
第八篇 外籍员工
外籍员工入职手续办理须知
外籍员工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吗?
外籍员工个人所得税申报及规划
外籍员工需要缴纳社会保险吗?
台籍员工大陆薪资核算分析
台籍员工支薪新趋势
解聘外籍员工的要点分析
外籍员工的劳动争议解决方式及法律依据
外籍员工在中国应注意遵守的法律
第九篇 劳动仲裁与诉讼
劳动争议主体中的劳动者资格
劳动争议案件仲裁程序的介绍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介绍
导读
本书延续之前工具书编排方式的传统,读者可以先将要查询的劳动人事法律问题定义并分类后,确认该问题所属的篇名,再从该篇下属的专栏主题中进行细部查询,亦或是透过富兰德林官网www.mychinabusiness.com,以关键字进行全文检索,也能从中很快找到与关键字有关的专栏及相关内容所对应的章节片段。
根据统计,劳动人事是所有中国外商投资企业最常遇到的法律问题,一来由于外商投资企业早年多将中国定义为制造基地,必须聘用大量中国籍从业人员,庞大数量的员工自然增加了发生劳动人事问题的机率,同时也因为近期中国本身经济实力的转变,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市场的过程中,单一外商投资企业所须聘用从事生产、销售、研发等工种远较过去复杂,也进一步增加外商在中国劳动人事管理的难度,众多原因都促使外商不得不重视中国劳动人事问题。
本书撰稿主轴是设想外商在中国投资必须先具备的劳动人事管理概念,再依招聘员工作为开始,依序探讨录用的程序,何谓转正?该如何转正?接着以重量级篇幅分析制定劳动合同的各种细节,外商在劳动合同中容易疏忽或犯错的重点,并分析与企业内部劳动合同重要性不相上下的管理规章制度要如何制定与修改,比较标准、不定时、综合三种工时工作制的差异,同时在工时、薪资待遇及员工福利三项主题间进行交叉分析。
除此之外,从事高科技或知识经济,或员工有机会接触到企业机密情况下,要如何确保企业安全,在第六篇的商业秘密竞业限制内容中有详细阐述;而如何准确计算社会保险、工伤与住房公积金对劳动人事成本的影响,也直接关系到外商在中国投资的效益。本书最后以劳动仲裁与诉讼、外籍员工有关劳动人事问题,再辅以六大劳动人事案例作为结尾,相信能提供外商日后应对中国劳动人事问题时,给予直接且有效的建议。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务实,仿佛是一本写给在外企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同仁的“宝典”。它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更深入地探讨了“怎么做”。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构建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体系”的章节。在如今人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设计一套既能吸引顶尖人才,又能控制成本的薪酬福利方案,是每一个外企HR都头疼的问题。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关于市场薪酬调研的实用方法?如何根据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需求,设计个性化的福利,例如,是否会涉及健康保险、带薪休假、职业发展培训,甚至是股权激励等更深层次的激励机制?我特别想知道,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哪些福利是最受员工欢迎的,哪些又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的。一个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体系,不仅仅是留住人才的“硬件”,更是激发员工归属感和工作热情,提升企业凝聚力的“软件”。
评分我被这本书所展现出的前瞻性和实践性深深吸引。它不像某些理论书籍那样空泛,而是充满了可操作的建议和真实的案例。我特别关注书中的“中国劳动法变迁与合规应对”部分,这绝对是每个在外企负责人力资源的管理层必须掌握的知识。中国的劳动法律法规更新迭代的速度相当快,而且各地执行细则也可能存在差异,这对于法律背景相对不那么深厚的外企管理者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书中能否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我们梳理清楚关键的法律节点,如何进行合规风险评估,以及在遭遇劳动争议时,有哪些有效的应对策略?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与当地劳动部门建立良好沟通机制的建议,以及如何在员工手册和合同中体现最新的法律要求。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合规性不仅仅是避免罚款那么简单,更关乎企业的声誉和长远发展。能够提前预判风险,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案,这才是这本书的真正价值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透露出一种解决问题的决心,让我对其内容充满期待。我非常想深入了解书中关于“企业裁员与遣散的法律与实践”这一部分。在经济周期波动或企业战略调整时,裁员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同时也是一个极其敏感和充满法律风险的环节。在中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十分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劳动争议,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影响。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裁员的合法程序,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及如何处理员工的补偿问题?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最大程度减少负面影响,保护企业利益,同时又能够体现人文关怀的实践建议。毕竟,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即使在艰难时刻,也应该以尊重和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员工,这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评分从作者的写作风格来看,这本书应该充满了智慧和深刻的洞察力。我被“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创新”这一章节的标题所吸引。在跨国企业中,如何有效地激励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并建立一套公平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一直是一个难题。西方企业惯用的OKR、KPI等绩效管理工具,在中国的落地过程中,是否需要进行本土化的调整?书中是否会探讨如何识别和培养具有领导潜力的本土人才,并为他们提供持续的成长机会?我尤其好奇,在物质激励之外,如何通过非物质手段,例如认可、发展机会、企业文化建设等,来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从而提升整体的团队士气和工作效率。我期待书中能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展示外企如何在中国的市场中,通过创新的激励机制,打造出一支高绩效、高忠诚度的团队。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角度着实吸引了我,仿佛作者是一位身经百战的管理者,亲身经历并总结了无数在华外企踩过的“雷”与趟过的“河”。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翻阅,但从目录和前言就能感受到一种直击痛点的力量。例如,关于“员工关系中的文化差异”这一章节,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些在跨文化团队中管理时遇到的微妙之处。西方企业习惯的直接沟通方式,在中国的语境下,有时可能被解读为不尊重或生硬,而中国文化中含蓄表达的背后,又可能隐藏着未被察觉的不满。书中提及的案例,想必会深入剖析如何在尊重当地文化习俗的同时,建立起高效且和谐的员工关系。从招聘到培训,再到绩效评估和解雇,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挑战。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如何构建本土化管理团队的论述,毕竟,真正理解并融入当地市场的,往往是本地人才。一个优秀的外资企业,不应该仅仅是将母国的管理模式照搬过来,而是要学会“因地制宜”,找到东西方管理理念的最佳结合点,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的体现,也是这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