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对联书写的常用字体:隶书、楷书及行草,力邀八位书法名家亲身范写文句典雅、意境优美的对联作品。
隶书篇∕张光宾、李郁周、蔡明赞
楷书篇∕施春茂、施伯松、陈忠建
行草篇∕林进忠、陈宏勉
书写内容精挑细选,除不重复老调外,亦有多对自撰联。而书写格式的范例力求多元,有七言联,五言联外,还包括七言、五言、四言横披,与四言及单字吉语近一百多件,是初习者入门书艺与对联,不可或缺的工具好书。
本书重要单元如下:
【作品赏析】
透过对于创作者的心得分享,与作品构图、笔墨技巧的解析,使读者得以感受创作者的内在热忱,并能留意书写练习时应避免的盲点。
【技巧速成】
以图解说明的方式,使初习者得以迅速领会书写对联的诀窍及观念。
【开始练习写春联、对联】──「九宫格与行草书放大字例」
为鼓励读者提笔练习,此单元将精选每位书家作品二例,予以放大,辅以九宫格,让每个字的线条、结构及墨韵清晰可辨,方便初学者临摹观察时,不易因笔触失真,而产生走笔不到位的弊病。
【书法的落款、章法及钤印技法】
清楚说明落款的常识,如一般对联上下款的内容、字体及位置,还有罕见的「龙门对」的写法与落款方式介绍。而钤印方面,举凡不同落款处的用印选择与用法、印章的特性、印泥选用与保存、沾印泥的方式及易犯禁忌等,也都有明确的解说。
【常用对联佳句集锦】
例举常用对联,如春联、治学、修养、乔迁、闲雅、兴业等近五百多对高雅不俗的联语,供读者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施伯松
.1974年生于彰化县鹿港镇
.学历:国立台湾艺术大学造形艺术研究所中国书画组
.经历:中华民国书法教育学会理事长、《安庐艺文季刊》主编
.获奖:全国语文竞赛书法教师组第一名、全省美展篆刻类第二、三名
陈忠建
.1967生于云林县元长乡
.学历:国立台湾艺术大学造形艺术研究所
.着作:千字文、集诗、扩大修复、入门、集春联、集经等系列共五十册
.网站:书法教学资料库站长
推荐序∕不传之祕的要诀如实呈现 蔡明赞
作者序∕亲炙专家,学习技巧并感其风范 施伯松
出版序∕在一笔一画中再现笔墨精神 李贤文
一、书法名家介绍
●张光宾 ●施春茂 ●李郁周 ●林进忠 ●陈宏勉 ●蔡明赞 ●陈忠建 ●施伯松
二、名家示范(七言联与五言联)
◆隶书篇:
◇张光宾
.作品赏析 .技法速成 .开始练习写春联、对联-九宫格放大字例 .七言联范例
◇李郁周
.作品赏析 .技法速成 .开始练习写春联、对联-九宫格放大字例 .七言联范例
.五言联范例
◇蔡明赞
.作品赏析 .技法速成 .开始练习写春联、对联─九宫格放大字例 .七言联范例
.五言联范例
◆楷书篇:
◇施春茂
.作品赏析 .技法速成 .开始练习写春联、对联─九宫格放大字例 .七言联范例
.五言联范例
◇陈忠建
.作品赏析 .技法速成 .开始练习写春联、对联─九宫格放大字例 .七言联范例
.五言联范例
◇施伯松
.作品赏析 .技法速成 .开始练习写春联、对联─九宫格放大字例 .七言联范例
.五言联范例
◆行草书篇:
◇林进忠
.作品赏析 .技法速成 .开始练习写春联、对联-行草示范放大字例 .七言联范例
.五言联范例
◇陈宏勉
.作品赏析 .技法速成 .开始练习写春联、对联-行草示范放大字例 .七言联范例
.五言联范例
三、横批与吉语
●七言横披 ●四、五言横披 ●四字吉语 ●单字吉语
四、附录
(一)、书法的落款、章法及钤印技法 (二)、常用对联佳句集锦
推荐序
亲炙专家、学习技巧并感其风范
学习书法是一种由技巧的磨练,逐渐提升到心灵艺术修养层面的过程,也有人以「书道禅」的名称来诠释书家可以追求的境界。宋代晁补之在《跋董元画》中即提出:「师其意不泥其迹」,意即盼学习者的终极追求是师其意境、心法,而非拘泥于其形迹、外相。但对于书法入门者,其学习重点反倒要从师其形貌开始,以越逼真、越接近原碑帖的风格为宜,如此才能得其精髓,再从此基础上发展,继而推陈出新,乃至建立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坊间有许多碑帖集字或修复的版本,利于初学者一窥堂奥。但仅「读帖」一项要求,对于无丰富经验的学习者是困难的,而且无法深入碑帖精髓。这时候最好的方式便是寻求名师的高明指点,透过详细的解说及运笔示范,初学者得以亲炙专家,习其技巧及感其风范,较容易将基础扎根下来。
本书在编写对联示范教材时,即鑑于市面上诸多参考丛书仅是集古碑帖,或者由一专人示范多种字体,其内容的深广度及专业性并不周全,单家之言并无法囊括大部分的书法技巧及观念。所以本书特别按照对联书写常用字体,分隶书、楷书及行草三大单元依序编列。各种字体分别请二至三位名家亲笔示范,书写内容精挑细选,除了不重复老调外,亦有多对为自撰联,可供初学者新的选择。在书法格式的示范上也力求多元,除了七言对联外,亦增列五言联、七言及四言与五言横批、四言佳句及单字吉语范例,可让学习者很容易地便完成一幅句意优美,思境高雅的作品。
另外,本书中对于每位示范名家皆有简单扼要的介绍,除基本的学习经历、书法艺术训练及养成的分析外,更条理罗列出每位书家书法的特色及其所学习过的重要碑帖历程。这不但可让读者快速地把握住书写的重点,还可以自我规划学习的脚步,踏上正确习书的道路。文中亦有极贴心的小註解,图文并茂,方便初学者了解书法上的专有名词。「作品赏析」部分,是取每位书家一幅代表性的对联,透过对作品笔墨技巧上的解析或者创作心得的分享,让读者进入创作者内心的世界,感受其创作的热情,及书写练习时要特别注意的盲点。「技法速成」部分,则提纲挈领地以短文辅以图片,摘录出书写练习时的各种技术要诀及观念,非常方便初习者迅速领会窍门。「九宫格与行草书放大字例」部分,则是选择精彩作品予以放大,让每个字的线条、结构及墨韵清晰可辨,方便初学者临摹观察,不易因笔触失真,而产生走笔不到位的弊病。
许多书法学习者练习很久后,其作品基础已经很扎实,但若少了精采的落款及钤印,则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作品。故书末附录〈书法的落款、章法及钤印技法〉,内容涵盖了常见的上、下款的落法及内容举隅,尤其还加入「龙门对」在创作时,格式上应该注意的要点。钤印的知识补充也很丰富,举凡印章特性、印泥选用、盖印泥的方式及易犯禁忌皆条列清楚,图文并茂。最后常用联句的资料库选辑也极具参考价值,是本书共同作者陈忠建老师苦心筛选辑结而成的。
这本书能付梓,特别感谢合作伙伴陈忠建老师,他高超的电脑能力及强大资料库的支援,才能成就本书在视觉编排上完美的呈现,并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尤其他编写的技法分析及书末附录,内容扼要,简论明晰,为本书生色不少。最后感谢提供大作及示范的六位书法名家(张光宾、施春茂、李郁周、林进忠、陈宏勉、蔡明赞诸先进),他们的书艺及理论涵养在当代皆是一时之选!至盼此书的出版能助益广大的书法学习者,并感谢雄狮美术的李发行人贤文、李主编柏黎及黄主任长春带领伙伴们,愿意热心地耕耘书法这块园地,洵至幸也。
施伯松
《对联教学.名家示范》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一直觉得对联是一种很高雅的艺术形式,但总是不得其门而入,感觉遥不可及。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对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书中从最基础的字词搭配讲起,到句式结构,再到意境的营造,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对联的基本规律。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名家对联的解读,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佳句,背后却凝聚着作者深厚的学养和精巧的构思。作者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的高度,又不乏实践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写对联,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敬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与古代的文人墨客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的智慧和才情,至今仍然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评分初次翻阅《对联教学.名家示范》,就被其厚重的文化气息所吸引。封面设计简洁却不失古韵,暗红的底色搭配烫金的繁体字,仿佛穿越时光,将我带回那个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年代。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瞬间让人心生宁静,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色古香的书斋之中。内容编排上,作者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最基础的对联知识讲起,逐步深入,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即使是对对联几乎一无所知的新手,也能在循序渐进中掌握要领。书中穿插的典故和趣闻,更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又倍感启发。书中收录的名家作品,更是如璀璨的明珠,每一副都蕴含着深厚的功力与灵气,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为之赞叹。那些意境悠远、对仗工整的佳作,不仅是对联艺术的巅峰体现,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对对联的认识已经从模糊变得清晰,从无感到有感,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对联世界的大门。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对联的书,更像是一位博学多识的长者,娓娓道来,循循善诱。作者在讲解对联的平仄、对仗、意境等要素时,并非生硬地罗列规则,而是结合大量的实例,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尤其是那些名家示范章节,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讲解。作者对每一副名家对联的拆解分析,细致入微,从用词的斟酌,到意象的选取,再到情感的表达,都一一剖析到位。我尤其喜欢其中对“意境”的阐述,作者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如何通过对联来营造出一种含蓄而深邃的意境,这对于提升个人文学素养有着莫大的帮助。读到最后,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拿起笔来,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对联。这本书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也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蕴含的无限潜力。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学习对联的优秀读物。《对联教学.名家示范》无疑满足了我的这个愿望。这本书的编排非常科学,从基础的知识讲解,到进阶的技巧运用,再到名家的作品赏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善于引用各种历史典故和生活中的实例,使得原本略显枯燥的对联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类型对联的分类讲解,以及针对不同场合的对联创作指导,都显得十分实用。我曾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指导,为家中的春联进行创作,竟也得到了家人的赞赏。书中收录的名家对联,更是让人大开眼界,每一副都如诗如画,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对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独特魅力。这本书让我对对联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和创作的兴趣。
评分捧读《对联教学.名家示范》,仿佛置身于一座知识的殿堂,每一页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传授对联的写作技巧,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作者在阐释对联的平仄、对仗等基本要求时,无不渗透着对汉字音韵美和结构美的深刻理解。而对于意境的探讨,更是将对联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让我体会到,一副好的对联,不仅要做到形合,更要做到神似,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书中精心挑选的名家对联,每一副都是经过时间的考验,至今仍被传颂不衰的经典之作。作者对这些作品的细致品析,犹如一位高明的鉴赏家,引领着读者去发现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和艺术价值。读完这本书,我不仅掌握了对联的创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我被深深地吸引,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了全新的认识,并渴望将这份热爱传递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