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羲之到怀素、米芾、苏东坡……
让一代又一代后人为之倾倒的书法之美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淡淡的墨香、龙飞凤舞的方块字,曾令无数人为之痴迷。无论是王羲之行笔自如的散文、苏轼情真意切的慰友人信、赵孟頫随意洒脱的亲友手札、颜真卿悲愤感人的祭文……,都让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为之倾倒。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代书法大家的代表作品,包括少见的王献之草书《鸭头丸帖》、怀素亲笔墨迹《苦笋帖》、米芾大字书法《多景楼诗册》、文天祥难得传世之作《木鸡集序》,以及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部大型图典《淳化阁帖》,还有镌刻唐玄宗和唐肃宗四种书体的《石台孝经碑》,以及蔡邕以汉隶书写的《熹平石经.周易》等。
历经千年岁月,多少历史的遗迹早已湮灭,但这些国宝却得以流传至今──每一件国宝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看着这些曲折折动人的故事,让人自然感受到书法艺术历久不衰的不凡魅力和珍贵价值。
本系列特色
「国宝X档案」系列
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中国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採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197件国之魂宝背后宛转悠扬的故事,观众思绪也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起伏变化,或拍手赞叹,或欣喜若狂,或扼腕长叹,或义愤填膺……青铜显帝王之尊,碧玉含君子之气,书画载干坤之事,美瓷扬华夏之韵……每一件国宝都弥足珍贵。《国宝X档案》系列图书透过系统性的编排与图片蒐罗整理,让读者体会国宝文物带来的感动与震撼。
作者简介
中国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组
本书内容精选自中国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节目,这个连续播出四年、共一千五百多集的节目,每集介绍一个国家典藏的宝器文物,包括:书法、碑刻、玉器、陶瓷器、绘画、青铜器、石刻、古建筑遗址,和古籍、壁画、金银器。在介绍国宝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同时,也挖掘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在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带领观众走近国宝、认识国宝。
《国宝档案》节目自二○○八年起,在台湾人间卫视播出。
书法
《三希宝帖》
《兰亭序》
《姨母帖》
《黄庭经》
《鸭头丸帖》
《淳化阁帖》
《多景楼诗册》
《苦笋帖》
《祭侄文稿》
《草书前后赤壁赋》卷
《行书十札卷》
《行书诗赞卷》
《人来得书新岁展庆帖》
《木鸡集序》
碑刻
《开成石经》
《石台孝经碑》
《熹平石经周易》残石
《曹全碑册》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怀仁集王圣教序》碑
《回元观钟楼铭》碑
《纪泰山铭刻石》
《经石峪摩崖刻经》
《李斯碑》
桂海碑林
石鼓
王襄与甲骨
推荐序
认识书法的古典美
「中国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节目,每集详细介绍一件文物或国宝,包括其特色、形式和典藏意义,以及历代流传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烘托出国之重宝留存至今有多么不容易。加上主持人的详实解说及生动叙述,更让整个节目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本书就是将《国宝档案》节目中的精辟内容予以适度浓缩,并加强资料的完整性及内容的连贯性,而以书面的方式出版。书中图文并茂,很容易让读者深入认识每件国宝的特征以及其背景、故事。内容则主要是跟书法相关的法帖及碑刻两方面。」
施伯松
这本《国宝X档案:书法·碑刻》的装帧设计本身就很有收藏价值,硬壳封面,纸张厚实,印刷清晰,那种沉甸甸的质感让人爱不释手。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精美的拓片,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历史的温度。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王羲之《兰亭序》的解读,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分析,更融入了对当时社会背景、文化思潮的考量,让我对这位“书圣”的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对不同碑刻风格的对比分析也十分到位,比如颜真卿的雄浑大气与柳公权的清秀瘦硬,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即使是初学者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的差异。而且,它不仅仅是介绍,还穿插了不少关于这些国宝的发现、流传过程中的故事,读起来像是侦探小说,引人入胜。例如,书中提到一块古代石碑的发现过程,竟然是因为当地农民耕地时偶然挖出,经过考古学家鉴定后才确认其重要性,这种“意外之喜”充满了传奇色彩。还有关于碑刻保护的探讨,让我意识到这些珍贵的文物背后,有无数默默奉献的守护者。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中华民族的书法和碑刻艺术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阅读《国宝X档案:书法·碑刻》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寻访。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十分独特,它没有那种枯燥的学术理论堆砌,而是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国宝,用一种充满故事性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让我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与才情。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各个朝代书法特点的比较分析,通过列举代表性的碑刻,清晰地勾勒出了不同时期的审美取向和艺术风格。例如,唐代的楷书,无论是欧阳询的险峻,还是虞世南的温润,都展现了盛唐气象的恢弘。书中还深入挖掘了部分碑刻的背后故事,比如某块碑的刻制是如何解决技术难题的,或是某个书法家是如何在这种严苛的条件下完成创作的,这些细节让我对书法的艺术价值和工艺难度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称道,它不仅仅是在介绍书法和碑刻,更是在讲述中华文明的演进,讲述那些与文字、与石头相关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评分这本《国宝X档案:书法·碑刻》简直是一场视觉与知识的双重盛宴。它的内容编排极其用心,每一章节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从不同维度深入剖析书法与碑刻的魅力。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不同书法流派的梳理,比如篆书的庄重典雅,隶书的古朴飘逸,行书的洒脱流畅,草书的狂放不羁,都通过大量的精美图片和专业的解读,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还特别强调了碑刻的物质载体,比如不同材质的石料对书法艺术呈现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地域环境中,碑刻所形成的独特风格。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我对传统艺术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此外,书中对一些鲜为人知的碑刻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讲述了它们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充满了传奇色彩,读来令人津津乐道。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书法和碑刻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中国文化史的生动教材,让我对民族的艺术传承有了更深的思考。
评分《国宝X档案:书法·碑刻》这本书,读来让人心潮澎湃。它以一种极具感染力的笔触,为我打开了认识中国古代书法和碑刻艺术的大门。书中对每一件国宝的介绍都非常详尽,从字体的演变,到笔画的结构,再到整体的章法布局,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汉简书法的部分,那些质朴无华却又充满生命力的笔触,仿佛能感受到书写者在简牍上挥洒汗水的场景。书中还探讨了碑刻与社会政治、文化思想之间的联系,让我认识到,这些矗立千年的石头,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例如,书中提到一块记录某次重大事件的碑刻,它的内容和风格,都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心态。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能够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微观的艺术细节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艺术的灵动感。每次翻阅,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让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国宝X档案:书法·碑刻》这本书,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便是“惊艳”。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那些沉寂于历史长河中的碑刻文字,以鲜活的姿态展现在读者面前。书中的内容涉猎极广,从秦汉的古朴雄浑,到唐宋的意韵悠长,再到明清的细腻婉转,几乎涵盖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各个重要时期和代表性碑刻。我最震撼的是关于《石门颂》的部分,文字描述中那种隶书的飞动之势,结合书中高清的拓片,真真切切地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的飘逸与超脱。书中还穿插了许多与书法家、碑刻相关的轶事,比如某个书法家为了写好一个字,竟然反复斟酌数月,甚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这些细节让冰冷的石头变得有温度,让抽象的笔画有了灵魂。我之前一直觉得书法和碑刻离我比较遥远,是高高在上的艺术,但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案例,将这些“国宝”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让我看到了它们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时代精神。这本书绝对是任何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不可错过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