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典用书圣王羲之字体写成,上阶下行,两相比照,以便学者临习。
编选的常用字超过三千个,编排依部首次首,所搜范字,照笔画多寡顺次排列,便于翻检,附「部首索引」。
本书楷书部分,用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画赞笔法;行书部分,用兰亭叙、集字圣教序、兴福寺碑笔法。学者先习本书,再临原帖,必能事半功倍,有挥洒自如之乐。
本书特色
★书法爱好者必藏经典!
★全新十八开本,更添实用性与收藏价值!
编者简介
畲雪曼(1910年 ~ 1993年)
重庆市人。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曾任国立东北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教授,研究所指导教授,新加坡南洋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香港雪曼艺文院院长。
着有《书画欣赏及示范》、《诗文书画选集》、《畲雪曼书画集》、《离骚正义》、《诗品疏证》、《中国文学欣赏》、《文艺论集》、《李后主的欣赏》、《女词人李清照》等书及书道技法讲座书籍多种。
拿到这本《王羲之体书法字典》的时候,说实话,我其实是有点忐忑的。我一直对书法很感兴趣,尤其是王羲之那种飘逸洒脱,又兼具严谨法度的风格,简直是我的精神偶像。但是,我对书法的领悟实在有限,常常是看得懂,却临不出来,甚至有时候连字都认不全。市面上关于书法的书不少,但大多要么是介绍历史,要么是临摹字帖,真正能像字典一样,把一个字的各种写法、变化,以及背后蕴含的笔法、结构要领都细致讲解清楚的,却少之又少。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名的时候,心里就燃起了一丝希望,但同时也担心它会不会像很多“标题党”的书一样,名不副实。拿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厚实精美的纸张,以及清晰、饱满的字迹,这一点就让我感到非常满意。书的排版也很舒适,没有那种密密麻麻的压迫感,留白恰到好处,让每一个字的展示都显得格外突出。我随意翻到几个字,比如“山”、“水”、“龙”,发现它不仅列出了王羲之体中常见的写法,还用非常直观的图示,甚至可能是动画(如果是电子版的话,虽然我拿到的是纸质版,但脑海里已经有了这个画面),来分解每一个笔画的起笔、运笔、收笔,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和呼应。这对于我这种手把手教学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甚至开始期待,通过这本书,我是否真的能一点点地“破译”出王羲之的“密码”,让我的书法更上一层楼。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研习书法多年,但一直未能突破瓶颈的“老兵”,我可以说,市面上绝大多数关于王羲之的书籍,我都接触过。有些是厚重的学术论著,虽然内容详实,但对于实践指导却显得过于晦涩;有些是简单的字帖,虽然便于临摹,但却缺乏深度的解析,容易让人停留在“形似”而非“神似”的阶段。直到我翻开这本《王羲之体书法字典》,我才仿佛找到了那一扇通往“大道至简”的门。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字典式”结构,它将每一个汉字都视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它不像传统的字典那样,只提供释义,而是将每一个字的笔画构成、结构变化、以及在王羲之行书体中的典型形态,都一一呈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字眼”的把握,比如对一些关键笔画的处理,以及偏旁部首之间的协调关系,都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讲解。它不仅告诉你“怎么写”,更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写”,让你在模仿的同时,也能理解背后的逻辑和法度。我曾为某些字犯愁,觉得怎么也写不出那种韵味,但通过这本书的分解,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就出在某个不起眼的笔画上,或者某个不经意的结构调整上。这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让我重拾了继续探索的信心。这本书,绝对是我书法学习道路上的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评分对于我这种长期在电脑屏幕前工作的“案牍劳形”之人来说,书法是一种逃离现实、回归宁静的方式。而王羲之的行书,对我而言,更是具有一种特殊的治愈力量。它的流畅、它的变化、它那看似不经意却又处处精准的笔触,总能让我忘却烦恼,沉浸在一种美的享受中。然而,要真正进入这种美的殿堂,并非易事。我之前也尝试过不少关于王羲之的书籍,但往往是“雾里看花”,总觉得隔靴搔痒。直到我遇到了这本《王羲之体书法字典》,我才觉得自己找到了“密钥”。它不像那些理论性过于学术的书籍,让人望而却步;也不像那些简单的字帖,缺乏深入的指导。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它以字典的形式,将每一个汉字拆解开来,逐一分析其在王羲之笔下的演变和特点。它不会生硬地灌输理论,而是通过“看图说话”的方式,让你直观地理解笔画的走向、结构的变化。我尤其欣赏它在分析过程中,还会穿插一些关于用笔技巧的提示,比如如何“起笔藏锋”、“行笔中锋”、“收笔回锋”,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小,但对于提升书法水平却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王羲之的字之所以那么美,并非偶然,而是蕴含着一套严谨而又充满艺术性的法则。我开始期待,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能逐渐掌握这些法则,让自己的书法也能多几分“二王”的风骨。
评分说实话,作为一个业余的书法爱好者,我已经收藏了不少字帖,但真正让我感到“豁然开朗”的,还是这本《王羲之体书法字典》。我之前临摹王羲之的字,总是抓不住精髓,有时候写出来的感觉跟原作差了十万八千里。后来我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对每个字的结构和笔画的理解上。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一个整体的“形”,却不知道这个形是如何构建起来的,每个笔画该如何发力,如何衔接,才能达到那种“骨力”和“神韵”。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太出色了。它不像传统的字帖那样,只提供范字让你模仿,而是更像一本“侦探小说”,把每个字的构成元素都拆解得清清楚楚。比如,它会详细分析一个字的点画组合,讲解如何通过笔锋的轻重、提按的力度来表现出“飞白”或“墨韵”;它还会深入剖析字的结构,讲解偏旁部首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何通过空间布局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与和谐。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复杂字的处理,比如“龙”、“虎”、“凤”这类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字,这本书都能一一耐心解析,甚至会提供多种不同的演变思路,让我们明白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下,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又都遵循着王羲之体特有的法度。读这本书,就像请了一位经验丰富、循循善诱的老师,时刻在你身边指点迷津,让我从“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
评分我是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海外华人,虽然身在异国,但对书法艺术的喜爱却从未减退。我一直觉得,书法不仅仅是写字,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精神的寄托。而王羲之,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他的字,如行云流水,又似龙飞凤舞,充满了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然而,要真正理解和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对于非母语使用者来说,挑战确实不小。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字面的意思,却难以领会其中深层的文化含义和艺术技巧。因此,当我看到这本《王羲之体书法字典》的时候,我内心是充满惊喜的。这本书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它以字典的形式,将每一个字都进行了细致的拆解和分析。它不仅提供了不同字体的范例,还会用非常清晰的图示和简洁的文字,解释笔画的结构、连接方式以及重心转移。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一个字时,还会简要提及这个字的起源和演变,这让我对汉字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对于我这样学习书法,同时也在学习汉字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双重的福音。它让我能够更系统、更深入地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同时也让我对中国汉字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迫不及待地想用这本书,一点点地描摹出王羲之笔下的风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