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凝固就此成了宝贝,成了财富。
小,成了袖珍;旧,成了历史;破,成了古蹟;闭塞,成了古典;萧条,成了宁静。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古典与宁静,是用金钱都不易买到的。于是,在文化人眼里,古镇有了别样的情趣,与不一样的价值。
本书採用了从南到北按线路排列的方法,先太仓,再昆山,再常熟,再苏州,再无钖,再常州,从苏南到苏中到苏北,最后写到连云港。
江苏省的景点与大陆其他省市景点之区别在于它的人文内涵。走多了的人就会发现,有几个省的旅游是以自然山水来吸引游客的,而江苏的旅游最大的卖点是人文景观。
如果读者读了这本集子,对江苏的山水风景,对江苏的人文底蕴有所了解,有所向往,即是对本书最大的褒扬。
本书特色
江苏省的景点与大陆其他省市景点之区别在于它的人文内涵。走多了的人就会发现,有几个省的旅游是以自然山水来吸引游客的,而江苏的旅游最大的卖点是人文景观。
作者简介
凌鼎年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美国纽约商务出版社特聘副总编、香港《华人月刊》与《澳门文艺》特聘副总编。在《国文天地》、《文讯》、《香港文学》等海内外报刊发表过3,000多篇作品,近800万字。出版过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微型小说集、散文集、随笔集、诗歌集、评论集、文史集等25本。作品译成英、法、日、德、韩、泰、荷兰、土耳其、维吾尔文等9种文字,16篇收入日、韩、美、加拿大、土耳其、新加坡、香港的大学、中学教材,并收入《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名利》、《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诚信》等海内外200多种集子。作品曾获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最高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紫金山文学奖、吴承恩文学奖等大小200多个奖,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向其颁发「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师奖」。
自序 山水情怀,人文底蕴
唐飞故乡金太仓
海宁寺遗址地宫内有释迦佛祖舍利
明代复社领袖张溥故居巡礼
弇山园纪胜
长江入海口的沉思
太仓曾经有座穿山
园花园镇园之宝千猴大型立体雕
别具一格的中国古砖博物馆
观昆仑堂藏画
聪明弄端煳涂楼
巴城吃蟹一条街
体验怪楼
周庄的古戏台
周庄的三毛茶楼
周庄,我该为你喜还是为你忧?
三访沙家滨想到的
芦墟古镇寻访王时敏遗迹
由甪直引发的联想
置身苏州新博物馆
大诗人吴梅村墓地寻梦之旅
让人流连忘返的虹饮山房
太湖之滨宰相府
太湖落日金灿灿
探秘「吓煞人香」
东山採杨梅
莫厘峰接泉水
三山岛之美
天池之胜在于藏
缘识蟠螭山
有缘寒山寺
寒山寺方丈书斋见闻
寒山思索
苏州诸山之最穹窿山
灵山大佛,神州之最
看恐龙,去常州
令我神往的竹园
狼山归感
狼山有座骆宾王墓
看六朝石刻去丹阳
遗德在民话季子
天下奇观识沸井
鲜为人知的宝华山
寂寞的中华曙猿馆
神秘的「禁区」饭店
秦淮河小吃
烟花三月下扬州
参观朱自清故居
琼花观里半日闲
个园之竹
大铁镬镇水说质疑
扬州八怪纪念馆感悟
文气诗意斗野亭
别有情趣的邵伯湖
邵伯船闸一瞥
走马观花去油田
感慨龙川
孑遗的老街、老房子
走马东台
大丰印象
从鸟窝想到的
夏游九龙口
茅山难解之谜
茅山神奇军号声
茅山女导游
世界唯一的「水下皇陵」
盱眙的铁山寺森林公园
访《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故居
淮安漕运总督署遗址凭弔
韩候祠感慨
周恩来,淮安的骄傲
睢宁的城市名片──睢宁儿童画
龟山汉墓,华夏一绝
汉文化瑰宝──徐州汉画馆
微山湖畔的记忆碎片
不认识你了,墟沟
海岛古渔村
连云港的「东方天书」
自序
山水情怀,人文底蕴
我虽然祖籍是浙江湖州的,但我出生在江苏,读书在江苏,工作在江苏,江苏于我,属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从感情上来说自然与其他省份是不一样的。
我出生于江苏省的太仓,这是长江入海口的第一个城市,也是江苏省东南的第一道大门,与上海接壤,而一九七一年,我踏上工作岗位的所在地,是江苏沛县,属徐州管辖,这是江苏最北的一个县,有意思的是,我们单位的围墙竟被作为了江苏与山东的省界线。我一个学生娃,从江苏最南的太仓到了江苏最北的沛县,行程一千多里,却没有走出江苏。七十年代的交通远不能与现在相比,那时候从我工作的单位微山湖畔的大屯煤矿回一趟太仓的家,坐火车的话,得整整一天,搭单位去上海的卡车,中途需在高邮住夜,得两天时间。这也罢了,最难以理解的是,我探亲回到太仓,油票、糖票等一概没有,理由是没有出江苏省。如果谁从相邻几公里外的上海嘉定县葛隆镇到太仓探亲,油票、糖票等都有了,因为跨省了。
就这点而言,我当年是吃亏了,但如果以阿Q的心理来说,我也算得到补偿的,那就是有机会行千里路。我曾多次从太仓到沛县,从徐州到苏州,沿路的各县各市、各乡各镇我都不止一次地经过,沿途风光,一览无遗,风土人情,尽收眼底,权当采风,权当观光。
后来因为文学的关系,我得以每年有机会参加笔会、研讨会、评审会、讲课、采风等各种活动,也就走了不少地方,我不敢说我走遍了江苏的每一个县市,但江苏的县市百分之八九十我是去过的,有的还不止去过一次。我是个写得比较杂的作家,小说、散文、随笔都写,也是写得比较勤的作家,走到哪写到哪。七八十年代还没有「行走文学」的概念,无非写些游记散文与诗歌之类,留些痕迹,不虚此行吧。日积月累,我撰写的游记散文应该有好几百篇,其中写江苏的游记估计也有上百篇,我生出了编游记集子的想法。记得我编过一本游记散文集《万水千山总是情》,内容涉及海内外风光风情的。我还想编辑、出版一本专写江苏山山水水的游记,此想法有好几年了,多年前,我就结集了一本,集子取名为《游山玩水江苏篇》。那时我还不懂电脑,所谓结集,就是把涉及江苏山山水水的稿复印一份,整理在一起,编个目录而已。大约收了七八十篇作品,编好了也就编好了,也从来没有主动去寻找出版社出版,静候机会吧。
这次有机会出版这本集子,算是一偿夙愿,但现在出版社的年轻编辑都只看电子稿。等我着手重编的时候才发现,我早年写的作品都没有电子版,甚至没有列印稿,也就懒的再去翻找、列印,有几篇算几篇吧。我翻出了前几年编的《游山玩水江苏篇》,又增加了若干篇近年写的,在电脑里寻找电子稿,大约找到五十来篇,作为一本集子,似乎单薄了点,我又翻找列印稿,又找到了二十多篇,我只好请朋友动用现代化设备扫描,省去了我的列印之累,这样,共有七十六篇写江苏的游记,虽然不是我写江苏游记的全部,但多数篇章收录进去了。
回想起来,七八十年代,我一度是诗歌发烧友,那时,每到一个地方,就即兴写诗,且以古体诗为主,记得有次去镇江,金山、焦山、北固山,写了好几十首呢,至今一首也没有发表过,属自娱自乐性质,不是对自己的诗不自信,实在是古体诗读者寥寥,这些诗也就尘封于我的抽斗里。那时,看山看水后,写诗歌的兴致远高于写游记,大约九十年代后,我不再写诗,若有机会登高临水后,就以游记散文记之,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到此一游。
这些年来,我有幸跑遍了全国所以的省市,西藏、内蒙古、海南岛,港澳台都去过了,但最难忘的依然是江苏,依然是家乡太仓这块热土,写的最多的无疑也是太仓。因为我撰写、出版过《江苏太仓旅游》,不少写太仓景点的文章已收到那书中了,这次就尽量不重复了。我曾在微山湖畔生活过二十年,小沛、泗水亭,微山湖、微山岛,徐州云龙山、云龙湖、狮子山、户部山我都写过,都是三四十年前写的,倒不是悔少作,而是没有电子版,只好割爱。
在排目录时,我採用了从南到北按线路排列的方法,先太仓,再昆山,再常熟,再苏州,再无钖,再常州,从苏南到苏中到苏北,最后写到连云港。在定书名时,最简单的办法是现成的《游山玩水江苏篇》,但我总觉得不是太贴切。第一,我笔下的景点,几乎没有一处是专程去旅游的;二,江苏景点与大陆其他省市的景点其区别在于它的人文内涵。走的多了你就会发现,有几个省的旅游是以自然山水来吸引游客的,而江苏的旅游最大的卖点是人文景观。鉴于此,我把集子更名为《人文江苏山水情》。
如果读者读了我的这本集子,对江苏的山水风景,对江苏的人文底蕴有所了解,有所向往,那就是对我最大的褒扬。
《算法的艺术》是一本深刻剖析现代社会运行逻辑的学术著作,它以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论证,揭示了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强大力量。作者的笔触冷静而犀利,将复杂的算法概念,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深入浅出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原以为这本书会枯燥乏味,但事实恰恰相反,它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世界。书中对推荐系统、搜索引擎优化、社交媒体算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我清晰地理解了为何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广告和信息如此精准,以及这些算法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和行为。作者没有回避算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信息茧房、隐私泄露等,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思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所处的数字时代,并非仅仅是技术的堆砌,而是一个由精妙算法编织而成的复杂网络。它不仅适合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对于任何希望深入了解现代社会运作机制的读者来说,都极具启发性。
评分《诗意的栖居》是一本探讨生活美学与内心宁静的哲学随笔集,它以细腻而富有哲理的文字,引导读者去发现生活中的诗意,并寻觅属于自己的心灵栖息地。作者的笔调温婉而深邃,如同春风拂面,又如潺潺流水,在不经意间触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书中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慢生活”的论述,作者鼓励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四季的变化,去品味食物的味道,去聆听内心的声音。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于物质的堆积,而是来自于精神的丰盈和内心的平和。每一篇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何为真正的“栖居”。它不是关于如何“拥有”更多的东西,而是关于如何“感知”和“体验”更多。读这本书,仿佛进行了一场与自我的对话,也让我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
评分《古镇旧事》是一本充满怀旧气息的散文集,它如同一位慈祥的长者,娓娓道来那些被时光打磨得愈发温润的往事。作者的文字如水般清澈,又如陈年的老酒般醇厚,轻轻触碰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她笔下的古镇,不仅仅是砖瓦黛瓦、小桥流水的简单堆砌,更是一段段承载着家族记忆、市井风情的鲜活画卷。从早晨第一缕阳光洒在石板路上,到夜幕降临后灯笼的光晕,每一个细微的场景都充满了诗意。我仿佛能听到吴侬软语在巷陌间回荡,闻到糯米糕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感受到那个年代特有的宁静与淳朴。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独特,常常是从一个不起眼的小物件,一段模糊的回忆,展开一段完整的故事。她没有刻意去渲染悲伤或喜悦,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姿态,将那些曾经鲜活的人物和事件,如同老照片一般,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读这本书,就像回到了那个悠长而宁静的夏天,那些关于童年、关于亲情、关于邻里乡亲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温暖而又绵长。
评分《星辰大海的远航》是一部史诗般的科幻巨著,它带领我们穿越浩瀚的宇宙,探索未知的星系,体验一场关于勇气、智慧与生存的宏大冒险。作者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宏伟而精密的宇宙模型,从行星际航行中的物理定律,到不同文明间的交流碰撞,都进行了详尽而富有逻辑的阐述。书中的主角们,一群肩负着探索使命的宇航员,他们的旅程充满了惊险与挑战。他们遭遇了令人敬畏的宇宙奇观,也面临了难以想象的危机。在漫长的旅途中,他们不仅要克服技术上的难题,更要面对内心的恐惧与迷茫。书中对人工智能的探讨也颇具深度,引发了读者对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关系的深刻思考。每一次的跳跃,每一次的遭遇,都让我的心随之跌宕起伏。我被书中描绘的壮丽景象所震撼,也被人物之间坚韧不拔的友情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所鼓舞。这不仅仅是一部想象力的盛宴,更是一次对人类探索精神的礼赞,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无限渴望。
评分这本《人间烟火》描绘了一幅幅鲜活的市井图景,让人仿佛置身于熙熙攘攘的集市、袅袅炊烟的小巷。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从街头小贩的叫卖声,到巷口老人闲谈的家常,再到孩子们追逐嬉戏的笑语,都刻画得淋漓尽致。书中对食物的描写更是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刚出炉的烤红薯散发出的温暖甜香,还是夜市摊上滋滋作响的烤串,亦或是家常菜肴中那份熟悉的味道,都唤醒了味蕾深处的记忆。读着读着,我仿佛能闻到油烟的香气,听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感受到人情冷暖的交织。作者没有刻意渲染宏大的叙事,而是将目光聚焦于普通人的生活,在细枝末节中挖掘出动人的情感。那些平凡的面孔,那些琐碎的日常,在作者的笔下焕发出独特的光彩。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家”的描绘,那种温馨、治愈的力量,让人在疲惫的生活中找到一丝慰藉。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奋斗与坚持,都深深地触动着我。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美食和市井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活、关于情感、关于寻找归属感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