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趟禅宗之旅,彷彿回到一个又一个梦中的前世,再次看见修行的初心,回到心中的寂静处--阿兰若。 ~ 妙熙法师
佛世时,常与弟子们在山林巖洞中坐禅,这些森林、旷野、荒凉的寂静处,皆称为阿兰若。《走进阿兰若》为作者出家十八年,透过时间沉淀经验,练笔也练心的第一本着作。
作者感于「行脚」是佛弟子磨鍊心性、提升心灵层次的必修功课,全书以行脚参学为出发,除了游历名山古剎,也纪录学佛修行的心得。
为何弥勒菩萨总坐山门外?禅者要进「选佛场」?韦驮菩萨手持宝杵有何用意?禅宗法脉又是如何「一花开五叶」?…随文可见佛法的禅味妙谛,有寺院建筑之美、佛菩萨的来源典故,在探寻禅宗法脉、佛光祖庭中,更能从一砖一瓦、甚至参天古木里,用眼去看、用心去悟,怀古思今,沧桑历史里原有亘古而弥新的真理。这些修行体悟、故事典故,无一不是现代人点拨禅心的舟楫。
本书特色
.内容有据有典,兼具文学与佛门常识
.讲说禅门公案,尽显「人间佛教」真谛
.佛像艺术及寺院建筑之美,搭配实景照片,别有禅趣
作者简介
妙熙法师
出生花莲,三岁皈依。五岁时在一个午觉中被母亲唤醒,带到家后的寺院做晚课,从此念佛、诵经成了每日定课。曾叛逆地从佛殿中逃跑,最后被母亲的坚持所感动,在佛寺往返中度过童年。
十八岁在素食餐馆看见佛光山佛学院招生海报写着,六祖惠能大师偈:「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当下决定就读。一年后出家,接续儿时佛缘。四年毕业后继读南华大学佛研所。
现服务于《人间福报》,终日与文字为伍,十年中以笔名「杜荷」发表文章。誓愿:「观世音菩萨写文为众生说法,我是他手上的那只笔任运而自在。」
﹝推荐序﹞行脚,也是寻根 / 星云大师
﹝推荐序﹞春蚕羽化人间禅 / 符芝瑛
﹝自序﹞心中的阿兰若
第一章:等你,往曹溪路上
1. 守护达摩十来年 河南少林寺
2. 登三千六百阶访慧可 安徽二祖寺
3. 僧灿沉默中凝定 安徽三祖寺
4. 道信威仪今领会 湖北四祖寺
5. 弘忍的前世今生 湖北五祖寺
6. 惠能千年仍说法 广州南华寺
7. 马祖道一平常心 安徽佛光禅寺
第二章:相约,梅子成熟时
8. 行堂参学六年 南京栖霞寺(一)
9. 千佛岩救万人 南京栖霞寺(二)
10. 佛光祖庭重建 江苏大觉寺
11. 重现唐式建筑 江苏鑑真图书馆
12. 戏台变身美术馆 江苏嘉应会馆
13. 金枝圆三十年心愿 河南白马寺
14. 寒山拾得兄弟情 江苏寒山寺
15. 阿弥陀佛声声远 江西东林寺
16. 坐香参念佛是谁 江苏高旻寺
第三章:参访,了却心头事
17. 入山门 解脱第一步
18. 放生池 学习慈悲心
19. 晨钟暮鼓 警醒世间名利客
20. 不立佛殿 唯树法堂
21. 戒坛 让僧人脱胎换骨
22. 选佛场 生死在里头
23. 粥来饭往 心存五观想
第四章:礼拜,伽蓝佛菩萨
24. 笑脸弥勒 坐山门口
25. 四大天王 威严守护佛法
26. 韦驮菩萨 累世现将军身
27. 叩钟念地藏 地狱得清凉
28. 观音托净瓶 能救人百病
29. 三世佛 有横三世与竖三世
30. 十八罗汉 首见女罗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