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系花莲县撒奇莱雅族口传故事的採录集结,调查范围涵盖新城乡北埔村、花莲市(撒固儿部落)、寿丰乡水琏村、丰滨乡矶崎村、凤林镇山兴里(吉拉卡样)及瑞穗乡(马立云部落)。
作者简介
刘秀美
国立东华大学华文系副教授。研究专长为民间文学、通俗文学、台湾文学。着有《五十年来的台湾通俗小说》、《台湾宜兰大同乡口传故事》、《从口头传统到文字书写—台湾原住民族叙事文学的精神蜕变与返本开新》等。
花莲县撒奇莱雅族口传文学採录整理计划
工作人员简历
撒奇莱雅族祭典仪式照片
撒奇莱雅族聚落照片
採录现场照片
前言
花莲县撒奇莱雅族简介
花莲县地理位置图
花莲县撒奇莱雅族部落分佈图
.神话
01. 射日
02. 月亮上的影子(二则)
03. 雷电的由来
04. 洪水(二则)
.族群起源传说
05. 撒奇莱雅族的起源(三则)
.史事传说
06. 七脚川与太巴塱
07. 达固湖湾
08. 龙眼村的传说
.事物起源传说
09. 老鹰叫声的由来
10. 树蛙为什么一直哭
11. 芭蕉树为什么长在河边
12. 锄头的由来
13. 撒奇莱雅语言为什么与别族不同
14. 原住民为什么没有文字
.异人传说与遗迹
15. 马久久与海神祭
16. 女人岛
17. 福通传奇(九则)
18. 妖怪阿里嘎盖(十九则)
19. 巨人都赖
20. 巨阴人
21. 矮人杜布案
22. 扫叭石柱
.民间故事
23. 熊丈夫
24. 神奇的羽毛(二则)
25. 爱上少女的蛇
26. 蛇郎君
27. 青蛙的故事(二则)
28. 乌龟孩子
29. 受虐的少女变老鹰(三则)
30. 狡滑的小偷
.附编:习俗与信仰
01. 捕鱼祭
02. 海神祭(四则)
03. 火神祭与祈雨
04. 狩猎禁忌
05. 採收香糯米的禁忌
06. 丰年祭与婚配
07. 爱情的测试
08. 女性主动的婚姻
09. 年龄层与社会分隔
10. 年龄层的习俗
11. 头目石
12. 彩虹
13. 虹占
14. 月占
15. 梦占
16. 魔鬼信仰(四则)
17. 魔鬼塔达塔大见闻(五则)
18. 巫医治病
受访者及口译者简介
.附录
.採录日志
主要参考书目
故事类型索引
情节单元索引
前言
达固湾湖事件(1878)以后,撒奇莱雅族隐身于阿美族群中,直至近年(2007)始通过民族认定而成为政府承认的「台湾原住民族第十三族」(参本书「花莲县撒奇莱雅族简介」)。族群复名对于撒奇莱雅族具有文化传承及宗脉延续的意义。虽然一百多年来许多族人并没有忘记他们的族群身份,但流离的身份经常让恐惧佔满。如今撒奇莱雅族人已恢复自己的族名,但由于和阿美族长期混居,如何借由族群文化的各自特征凸显二族的区别,成为族群认同无可避免的问题。台湾原住民族因为无文字可供记录,族群的文化保存仅能依赖代代口耳相授的传承,因此族群历史、祭典仪式及口传文学等文化资产的保存为当务之急。随着社会文明脚步的演进,部落在现代社会生活、经济型态的快速变迁与汉族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年龄层制度的传承链条快速瓦解,年轻一辈已遗忘母族的文化传统和祖先的过往历史。撒奇莱雅族当然也要面对这种与其他原住民族同样的「失落」,然而他们还必须加快脚步保留足以让他们与阿美族区隔的族群记忆。
原住民部落文化的保存是一件与时间赛跑的工作,调查计画的进行远不及部落文化快速消失的速度。2007年到2008年间,有幸获得国家文艺基金会调查经费的赞助,得以进行花莲地区撒奇莱雅族口传文学的调查。作为一个汉族的实地考查者,经常抱持着忐忑不安的心,─「我不是原住民,我能做什么?」但这样的疑惑没有持续太久,我看到了部落文化资产的调查与保存速度赶不上传承耆老的凋零,他们就像秋天悄悄飘落地面的树叶,而我们还在犹豫什么?我彷彿听到十九世纪英国海关职员泰勒(George Taylor)在南岬蒐集台湾原住民族故事时的唿唤:「快来吧!否则就来不及了。」
本次计画执行历时一年,调查范围涵盖新城乡北埔村、花莲市(撒固儿部落)、寿丰乡水琏村、丰滨乡矶崎村、凤林镇山兴里(吉拉卡样)及瑞穗乡(马立云部落)。採录小组几乎花了一整年的时间穿梭于撒奇莱雅族各部落间,其中尤以计画助理李岱融和黄嘉眉进出部落的次数最多。这些调查成果历经多时整理,筛选安排终将出版,心中有无限的激动。
计画之得以完成,应归功于接受我们採访的部落朋友。水琏部落的蔡金木先生、吉拉卡样的张少清先生、矶崎部落的洪清一教授、陈义盛村长以及马立云部落的庄丸丁头目,在计画执行过程中热心协助,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和许多族人为保存部落文化所做无私的努力。另外,採录小组成员李岱融、黄嘉眉在整体计画执行上的精细掌握;蔡可欣、赖奇郁最后协助情节单元初稿的订定,都让我减轻了不少时间压力。
2010年底至2011年初,接受花莲市公所的委託,特别针对市内撒固儿部落进行文化调查。期间有关口传文学的调查也有不少收获。部份受访人曾于前次计画执行时接受过访谈,此刻再次为我们开讲故事,所述内容不尽相同。这些访谈资料因为未竟符合市公所委託案之所需,故一併编入本书。
最后,还要特别感谢国家文艺基金会补助本计画、业师金荣华先生协助定稿,学长陈劲榛教授意见之提供及中国口传文学学会的协助出版。
刘秀美 2011年12月于永和
“POD”这个标注,让我想到了这本书的出版方式,或许它代表着一种更具弹性和个性化的出版理念,也可能暗示着这本书的珍贵和稀缺。而《火神眷顾的光明未来:撒奇莱雅族口传故事(POD)》这个书名本身,就构成了一幅充满史诗感的画面。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古老的部落,是世代相传的智慧,是与自然力量的深刻连接。撒奇莱雅族,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种异域的神秘感,让人忍不住去猜测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信仰体系、以及他们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发展的。火神,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文明早期信仰中的神祇,它所代表的力量往往是原始、强大且不可预测的。当“火神眷顾”与“光明未来”结合在一起时,我感受到的不仅是一种祈福,更是一种对族群命运的深刻理解和积极的期望。它似乎在讲述一个关于牺牲、关于重生、关于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故事。我好奇,在这些口传的故事中,火神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的?它是否是部落的守护者,是文明的火种传递者,还是审判者?而撒奇莱雅族又是如何回应火神的眷顾,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他们所期盼的“光明未来”的?这些问题都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遐想和期待。
评分我个人非常喜欢那些能够带我进入一个全新世界,让我体验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书籍。而《火神眷顾的光明未来:撒奇莱雅族口传故事(POD)》这个书名,恰恰满足了我对这种探索的渴望。它似乎在向我招手,邀请我走进一个与我已知世界截然不同的领域。撒奇莱雅族,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符号,我对这个族群的背景、习俗、以及他们的世界观一无所知,这反而激起了我更大的阅读兴趣。书名中的“口传故事”几个字,更是让我联想到那些古老而质朴的叙事方式,它们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智慧。而“火神眷顾”和“光明未来”,这两个意象的组合,则让我感受到一种力量与希望的交织。我猜测,火神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可能是庇佑者,也可能是考验者,而族人则在与火神的互动中,不断寻求着生存与发展的道路,最终走向他们所定义的“光明未来”。我期待在书中读到那些充满想象力的神话传说,那些关于生命、关于自然、关于族群延续的深刻寓意,以及那些或许能为我带来启示的故事。
评分初见《火神眷顾的光明未来:撒奇莱雅族口传故事(POD)》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它仿佛是一扇通往远古的门,门后是神秘的撒奇莱雅族,他们世代守护着关于火神的传说。我一直对那些没有被书面文字固定下来的故事深深着迷,因为口传的故事往往更富有生命力,更能体现讲述者的情感和听众的共鸣。它们像流动的河水,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火神,这个充满力量和象征意义的意象,在许多古老文化中都占据着核心地位,它既是创造者,也是毁灭者,是光明与黑暗的化身。书名中的“眷顾”二字,暗示着族人与火神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一种被庇佑,被指引的羁绊。而“光明未来”,则为整个故事线注入了希望与积极的走向。这不禁让我好奇,在撒奇莱雅族的口传故事中,火神究竟是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它如何影响着族人的命运?而所谓的“光明未来”又具体指什么?是物质的丰饶,还是精神的升华?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倾听这些古老的声音,去感受那份来自火神与族人之间的神秘联系,去探寻他们所向往的,那充满希望的未来。
评分这本《火神眷顾的光明未来:撒奇莱雅族口传故事(POD)》的光是书名就足够引人入胜了。我一直对那些古老而神秘的部族传说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故事,它们往往承载着民族的灵魂和历史的温度。书名中“火神眷顾”的意象,立刻勾勒出一种既有力量又带着神圣感的画面,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古老的祭祀、熊熊燃烧的火焰以及先祖的庇佑。而“光明未来”则又注入了一丝希望与憧憬,似乎预示着这些故事并非只是陈旧的过往,而是指引着族人走向更美好未来的灯塔。这种古老与现代、神话与现实的结合,在我看来,是极具吸引力的。再加上“撒奇莱雅族”这个具体的指代,让我对故事的地域性和文化独特性充满了期待。我想象着,在那些偏远的土地上,在世代的更迭中,这些故事是如何被讲述、被聆听、被铭记的。是带着低沉的吟唱,伴着篝火的跳动?还是在日常的劳作中,在节日的庆典上?每一种可能性都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旅程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仿佛踏入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宝藏之门,里面充满了等待被发现的智慧和情感。
评分我常常觉得,口传故事比书面文字有着一种更为原始和纯粹的力量。它们不拘泥于固定的语法和字词,而是依靠讲述者的情感、语调、以及与听众之间的互动来传递意义。这本《火神眷顾的光明未来:撒奇莱雅族口传故事(POD)》,光从书名就能感受到这种生命力。一个“口传”的标签,便足以唤醒我对那些关于宇宙起源、英雄史诗、或是神祇恩怨的想象。我设想,这些故事里一定充满了生动的形象,鲜活的人物,以及那些在文明发展初期,人们对世界最朴素也最深刻的理解。火神,作为一个强大的自然力量的象征,在许多文化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既可以带来光明和温暖,也能带来毁灭和净化。那么,撒奇莱雅族的火神,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它如何眷顾着族人,又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某种关键的角色?书名中的“光明未来”更是点睛之笔,它暗示着这些古老的故事并非仅仅是回顾过去,而是蕴含着一种积极的、面向未来的精神力量。我很好奇,这种“光明未来”具体是指什么?是族人的繁荣昌盛?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是某种精神上的觉醒?这些疑问都在吸引着我,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一探究竟,去感受那份来自古老族群的智慧与祝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