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还有别的办法

总还有别的办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他用高尔夫球桿就能打开被反锁的门?
他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到贵州种树?
他又种了什么树,让盗木者不但不会滥砍伐,还会爱护它?
为了让小孩在学校就能溯溪,他把溪水引进学校?
任何事都有解决的办法,而且办法不会只有一个,
总还有别的办法,只要有这个信念,
你就可以克服所有难关,发掘你人生的无限可能。

  作者是一位资深的工程建筑师,在面对许多客户(通称业主,且往往多是只有模煳概念却是出钱及做决定的人),多年下来,他从被业主们退件、重新提案、再退件、再设计的无数次反覆过程中,训练出「没办法也得有办法」的体认,更领悟到在创意萌芽过程中,尽管会遇到无数的「山穷水尽」,但只要不放弃,最后就能「柳暗花明」。

  于是作者把这个在工作中磨练出的功夫与体悟出的信念「总还有别的办法」,应用在生活中、工作中的难题和困扰,也依着这个信念,伴着妻子一起生活、小孩一起成长、伙伴一起工作,并将这些事仔细纪录下来,希望能提供给读者在困难与挫折时,不要轻易的放弃的信念,作者也鼓励读者有些事就该义无反顾即时去做,就像他1988在贵州成立一家公司,唯一的目标是种树,种100万棵树,只因为他想到这些树就会笑!

  他更以自己经验为例,鼓励大家在在生活与工作中,凡事能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做好一点,如此就能培养出敏锐的观察力与注意力,更能突破旧有的思维,为自己的人生发掘无限的可能性。

本书特色

  作者是台湾人,一位建筑工程师,他为了改善贵州穷乡僻壤人民的生活,千里迢迢到贵州种树;一个单纯的善念之心,竟让台湾人首先在大陆培育出人工松露;2012年最质朴动人的故事,只要有心,就算只是普通人,也能改变世界。

作者简介

董速

  开业二十多年的建筑师。

  「没有」设计过大多数建筑师所经常接触的业务,如公寓大厦、集合住宅、办公大楼。

  但设计过大多数建筑师「极少」接触的业务,如飞机发动机试车台、回旋加速器、放射性药物制药厂、散装水泥转运库、垃圾焚化厂、混凝土预拌厂。

  学开过飞机(介寿号),写过、也卖过电脑程式,做过(地下)电台主持人。

  他认为,人,一生中最公平的一件事-就是每一个人,都只有「一」生,不多也不少。没有人可以有「二」生,也不可能有 0.8 生,就是一生。为了丰富人生,体验不同的事,就是乐趣。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一、总还有别的办法
多做一点、多想一点、做好一点
大家都谈投资,你却当它是个借口
在医院盖一栋铁皮屋顶
掌握机会,迎接挑战
今天讲什么故事
他可是用一号木桿就把锁打开了!

二、我的国中生活,一位超级国中生的感言
玩真的
班级美展
创意绿环境
曲水流觞
艺术与人生
想要新网球场,先跟我学工程
永续校园
图像与动画
我是用听的,不是用看的
要唸去唸你自己的
小学校大舞台

后记:这些年老天爷让我做的有趣事

图书序言

大家都谈投资,你却当它是个借口
一个人如何种 一百万棵树?其实不难,就如由一数到一百。
由一起头,梦想从种下第一棵树就开始了!

有心就能改变

1998年,一位业主王总我拜访他的贵州老家,在凯棠乡一处偏远苗族村落,离贵阳市约四个钟头车程。乡里一处山上住了三个村子约1500位老老少少苗族人,三个村子各依所处的位置高低分别称为下寨、中寨、上寨。

他们告诉我因为过去山上树砍得太多,以往到处都能冒出山泉的情况不再,现在得每天下山到远地挑水回来用。

我想到来时的小土径旁,刚下过雨的边积了一滩浅水;一头牛卧在水里,旁边一位族人试着拨开混浊的水,将看似较清净的水装入手中器皿中。我纳闷他在做什么,旁人向我解说装入器皿的水可拿回家用。

我问是否有别的办法,村民告知约在3.5公里外的七华里有找到一口山泉,但缺钱买水管将水引至村庄。我想到小学时,每次眷村一停水,村里的一群老老少少就得拎着水桶到台北重庆北路发眷粮的地方取水回家的辛苦。

往前走的路上,又遇到一位年轻妇女,扛着一捆树木的枯细残枝。大家热络的打着招唿。问答间,我弄清楚了这位妇女为了要捡柴火,得一早出门走到隔壁台江县捡柴,并赶在天黑前驮着一捆柴回到村里。

「这些柴能用多久?」我问。
「两天!每两天需要出远门捡柴,否则就无柴生火了。」
我在苗族人的山寨住了一晚,去时已天黑。他们特地找了一把手电筒替我照路,使我走在那不足一米宽的泥巴路上能看清路面,以免滑倒。

第二天要走时,我决定捐助一些经费让他们能买管引水,也能开一条较宽的道路进入上寨,方便村民进出及运送货物。
要离开时,寨中的长老们送行,并问我有何要求?

「有!少砍些树!」我说。

这个傻子玩真的
1996年贵州大雨不断,许多山坡地坍方造成不少伤亡。许多人捐款赈灾,我也捐了一些。但既然是赈灾,就表示灾难已发生,伤亡等不幸已然成了事实;赈灾,对受难者而言只是弥补伤痛,却不能免除已临身的灾难。事后回想,若早几年捐出同样的钱种树,现在已成郁郁林地。非但遇雨不易坍方,居民赖以维生的山泉、溪水也不虞匮乏,更不需赈灾。所以当有人建议我到贵州投资时,我就决定「种树去!」。

当时,赴大陆投资流行一个观念:必须把握「短、平、快」的原则。即,投资期要短、地区必须平坦、回收要快。所以当我提要种树时,完全违反投资原则,连当地政府官员都认为不可思议,傻子、骗子的称唿也都曾传到我耳朵过。

他们问我要什么条件?
「农地不要,林地不要,只要荒地!租给我,就种树。」我的条件很简单。

1998年我在当地成立一家公司,唯一目标就是种树。
我告诉家人:「我想种一百万棵树,如果成功,我瞑目时会笑着。」

虽然贵州荒地很多,第一年,他们大概仍怀疑我的动机,所以租地并不顺利。直到公司虽然未租到荒地,却已开始大量培育树苗,才说服了他们。

「这个傻子玩真的!」这是后来,一位当地朋友说出当时他们心中的话。

我是建筑师,工作中随时需要纪录过去、现在,做为未来回顾时的依据;照相,则是最方便的纪录方式。把过去与现在的照片摆在一起对照着看,可以立刻感觉前后之间的差异,照片显示的意义胜过任何文字说明。

贵州种树,我也採用了这个简易而清晰的纪录方式。

1999年,当我们在贵州租到第一块荒地时,我走访了那片位于贵阳市附近的龙里乡大岩村对面山丘上的未来林地,站在山头照了一系列照片。

我要求同仁,每年夏季都到相同的地点,依样照相同角度的照片。
经过五年,我将连续数年相同时期的照片稍稍剪贴后,摆在一起看,每每都有相同的感动及感想:「有心就能改变!」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