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4
战国秦汉以来到隋唐的法制发展,总的说来,对内实施律令法,对外实施「天下法」;律令法是用来约束每一个人的行为,天下法则是用来约束域外君长,但两者终极目标均在德化百姓。两者在汉以后逐渐建立以「礼」作为立法基础,到隋唐而完备,可说是先秦以来儒教初次在礼律方面最具体的实践。
这样的历史意义,在于以礼、律(法)作为建立秩序的两大要素,而律(法)是礼的外在表现。「天下法」最能具体落实的地区,是历史上所谓的「东亚世界」;其法制上的共通特质,或称「中华法系」,或称「东亚法文化圈」。
安史之乱是政治法制化成败的分水岭,令典重要性逐渐后退,律与令二大法制的运作系统成为形式化,宋以后政治逐渐独裁化。律典虽至明清犹见遵行,令典至明初则罢废。宋以后千年间的历史发展,的确与唐以前的中古时期大不同了。 本书特色:本书主要在论述变革前的法制发展,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法制史研究的风气更加蓬勃。
序
自序
导论--中古律令制度发展的特质及其历史意义
前 言
第一节 法典体系的完成
一、国内法:律令格式
二、国外法(天下法)
三、中华法系(东亚「法文化圈」)的形成
四、立法原理:礼主刑辅、失礼入刑
第二节 律令制度发展的特质
一、律令法典的儒教化
二、政治运作的法制化
三、「令」成为制度法典
第三节 法制发展的历史意义:圣君政治凌驾律令政治
一、以格破律
二、上请决断
结 语
第一章 隋代的律令制度
前 言
第一节 律令格式的编纂
一、开皇律令格式
二、大业律令格式
第二节 律令格式的卷数、篇数
第三节 律令格式的篇名
一、律
二、令
第四节 隋代的律令政治
一、文帝时期的律令政治
二、炀帝时期的律令政治
结 语
第二章 唐代武德到贞观律令的制度
前 言
第一节 武德律令格式的编纂
第二节 贞观律令格式的编纂
结 语
第三章 从永徽到开元律令的制定
前 言
第一节 永徽律令格式
第二节 开元七年律令格式
第三节 开元二十五年律令格式
一、条数问题
二、奏上与颁行
三、修撰人员
四、编撰成果:律、令、格、式及律疏、格式律令事类
结 语
第四章 唐律中的「理」--断罪的第三法源
前 言
第一节 唐律「理」字解析
一、唐律中常见的「理」
二、唐律特定意义的「理」
三、附述:唐令中的「理」
第二节 唐判依理据律
一、唐代的判集
二、判集依理据律举隅
第三节 礼、理与情理法
结 语
第五章 唐代的律令政治
第一节 律令制度与立国政策的奠立
第二节 法案实例的再检讨--试评君臣守法与不守法
一、贞观元年(627)长孙无忌不解佩刀案
二、垂拱三年(687)刘祎之被赐死案
三、开元、大历年间窃盗、强盗案
第三节 律令政治的困境--隋唐继承北朝法制系统的内在包袱
结 语
第六章 唐宋令与「唐宋变革」的下限--天圣令的发现及其历史意义
前 言
第一节 《天圣令》残卷的价值及其课题
一、关于「服纪」(服制)规定
二、关于「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规定
三、关于宋「诸度地,五尺为步,三百六十步为里。」
第二节 《天圣令》在令典发展法史上的意义
一、政治的法制化
二、王化.教化的意义
三、「唐宋变革」说的下限
结 语--「天圣令学」的提出
第七章 天下秩序与「天下法」--以隋唐的东北亚关系为例--
前 言
第一节 导论:关于天下、天命、天下秩序、天下法
第二节 天下秩序三圈结构论
一、先秦天下秩序三圈结构论:从《禹贡》五服到《周礼》九服
二、秦汉隋唐天下秩序的三圈结构
第三节 天下法
一、汉唐天下法运作的基本要素及其运作原理
二、从隋唐史书〈东夷传〉实例说明天下法
三、「天下法」的主要内容
结 语
第八章 中华法系
前 言
第一节 中华法系基本立法原理试析
一、礼之三义
二、成文法典与礼--中华法系的共相
三、中华法系共相举隅--试释律文「不应得为」条所谓「理」
第二节 中华法系的特质
一、晋唐律为蓝本的成文法典
二、则天应时立法设刑
三、伦理化的法典
四、民族和谐的法理化
结 语
结 论
附录一 《律令法与天下法》原刊论文目录
附录二 唐律研读会
跋
律令法与天下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律令法与天下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