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F系统正式纳入台湾法令实施后,新制身心障碍鑑定与需求评估影响身障者及其家人权益甚鉅,故本会官方网站设立ICF政策专区,结合国内的学者、专家,依照各自的专业,共同书写ICF政策性介绍与反思性文章,迄今已经成为国内各界引用参考的重要资料来源,汇整成本书,期许更多身心障碍相关人员对ICF有更多的认识,与多元民主(以服务使用者需求为主)的讨论,这将是我们认为引入ICF精神最宝贵的地方。
作者简介
李英琪
长期投入在「带着疾病或身体损伤,也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等实践与倡议工作。现为爱盲基金会研究发展副主任,04-06年赴法国研究应用ICF革新身心障碍评估与社会行动政策,返台后致力于关注ICF相关政策对身心障碍者的冲击。曾任台北市政府劳工局身心障碍就业资源中心视障组执行长。
作为一名刚刚开始接触身心障碍研究的年轻学者,我渴望从权威的著作中学习最前沿的理论和方法。《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系统(ICF)概念与应用》这本书,正是我所寻找的入门和进阶指南。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梳理ICF的发展历程,解释其核心概念,如“健康”、“功能”、“障碍”、“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并阐述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ICF的理论基础,以及它在理论上的创新之处。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扎实的案例研究,展示ICF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如医疗、教育、就业、社会服务等)的应用实践,并分析这些实践的成效与挑战。这本书的系统性和深度,将直接决定我未来学术研究的方向和基础,我希望它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ICF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更自信、更深入地探索身心障碍领域的知识。
评分对于一个对社会公平和权利保障议题深怀忧虑的读者而言,《更好的改变,还是更多的限制?: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系统(ICF)概念与应用》这本书的书名,触动了我内心最深处的警惕。我们都知道,在社会治理中,任何的分类和标准,都可能成为权力运作的工具,也可能在无形中固化某些社会结构。ICF作为一个被广泛采纳的分类系统,其背后蕴含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值得我们仔细审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更宏观的社会视角出发,探讨ICF的引入,对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可能带来的影响。它是否能揭示ICF在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方面可能存在的偏颇?它是否能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利用ICF来倡导更具包容性和权利导向的社会政策,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一种评估工具?这本书的价值,将体现在它能否帮助我们超越技术层面的应用,而去关注ICF在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我们如何避免它成为“更多的限制”。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引人深思的张力。“更好的改变,还是更多的限制?”,这似乎预示着一场关于ICF应用的反思与辩论。作为一名对社会政策敏感的读者,我一直在思考,任何一个分类系统,其出发点往往是积极的,旨在提升效率、规范管理,但其最终的落地执行,却可能在不经意间带来意想不到的“限制”。ICF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分类系统,其宏大愿景是促进身心障碍者的健康、参与和福祉。然而,在实际推广和应用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度简化、标签化,甚至强化刻板印象的风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坦诚地探讨这些潜在的负面效应,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例如,它是否能够提供方法,帮助使用者理解ICF的灵活性和动态性,避免僵化地套用分类?它是否能引导读者认识到,ICF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工具,更是一个促进社会变革的催化剂,关键在于如何解读和运用它?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敢于触碰这些敏感而关键的问题,并提供一个深度思考的空间。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残障议题,并在相关领域有过一些研究的读者,我一直对各种分类系统抱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社会对残障的理解从“医学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准确、全面地描述身心障碍者的功能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支持和政策调整,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更好的改变,还是更多的限制?: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系统(ICF)概念与应用》这本书,无疑触及了我最关心的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ICF的理论框架,清晰地阐述其在界定身心障碍、评估功能、促进参与等方面的核心理念。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ICF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例如医疗康复、教育支持、社会保障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其指导作用。这本书的出现,对我理解身心障碍的复杂性,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包容、更支持性的社会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渴望从中获得理论上的启发,以及实践上的指导,希望能更有效地为身心障碍群体发声,并推动相关领域的进步。
评分我是一名对残障康复的实操性非常感兴趣的专业人士,经常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与各类身心障碍者打交道。理解他们的功能状况,不仅是为了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更是为了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最大程度的独立生活。ICF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超越传统医学疾病分类的视角,更全面地考虑了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个体功能的影响。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丰富的实践指导,详细介绍ICF的具体应用方法。这本书是否能教会我如何使用ICF进行个体评估,如何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它是否能提供不同身心障碍类别下,ICF各项指标的具体解读和应用案例?我尤其关注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或模板,帮助我将ICF的理念转化为日常工作中的具体行动。这本书的深入分析,将直接影响我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支持能力,从而真正帮助他们实现“更好的改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