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果,强暴,居然是一种文化!
有【物资仓库】之称的刚果,出盛产钻石、制造半导体不可或缺的铌钽铁矿,这里该会是个丰盛富饶的国家,但在历经10多年的内战、残忍的欺压、杀戮不曾停歇,截至2008年联合国的统计,刚果因内战而死亡的人数,高达540万人,远超过二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而受暴的,多半是妇女及孩童。
这不是一本虚构小说,而是许多人的真实人生!
这是一本残酷的书,但也是一本充满希望的书。
作者为美丽的白领女性,拥有顺遂的人生,但她义不容辞投入刚果救援行动,发起全球性的【为刚果女性而跑】运动,从一美元、一美元的募集,挽救上千位刚果妇女。她是女性现代版的【辛德勒】,而我们阅读了这本书之后,发现自己虽然只是渺小、平凡的人,但也能够贡献心力、和丽莎一样,能远方的姊妹做点什么……
丽莎.珊侬,她拥有美貌、赚钱的图库公司和疼她的未婚夫。典型的优渥人生是如此顺遂。
这样的女子,跟刚果能有什么牵扯?
直到承受父丧打击,她提不起劲重回职场,一个午后、一段25分钟的欧普拉秀改变了她。刚果因内战迄今已有540万人遇害、远远超过二次大战死亡人数,而且妇孺受性侵比例,高得吓人。
一般人,挑动恻隐之心常有,但要持续做下去,就真的不容易了。
丽莎转换丧父哀伤,借着跑马拉松为刚果妇女募集款项,义行也感染了全美。她放下工作、放弃爱情,远赴刚果,深入有着「女性炼狱」的国度,在人身安全完全没保障的情况下,与得到她赞助的远方姊妹一一相见,并记录下感动、震撼、伤痛的每一刻。
刚果的暴行令人胆寒,而无惧的丽莎伸出最温暖的手,她为妇女募款盖屋、筹措医药费、照顾病童、用她微薄的力量,把住在危险冲突区的妇女救出……
欧普拉女士曾在脱口秀中说:「现在,你已经知道了刚果的事,请不要背过身去,请持续在乎。」
丽莎,她不仅没有背过身去,她持续向前的故事,令人激赏与动容。
作者简介
丽莎.珊侬
是国际妇女会「为刚果女性而跑」的创办人,起先只是她自己一人的三十哩路跑,后来却迅速扩充为全球自发性的民间活动,为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女性筹募基金,唤起世人的注意。她拥有一家摄影制作公司,担任导演和制片,现居住在美国奥瑞冈州波特兰市
推荐序1
有能力付出,是种幸福
刚果,一个大家不算陌生的非洲国家,印象中,这个国家一直处于内战,加上非洲这几年闹饥荒,状况并不是很好。
只是,还有什么会比这些更惨的吗?
于是在正式翻阅书稿前,我查了一下刚果近年来所发生的事情。即使有心理准备,但我仍被那些字句 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可怕的是那些暴行,至今仍血淋淋的上演着。根据当地社工人员所说:「在这里,强暴是一种文化。」是什么样的环境背景造就如此可怕的文化?若强暴是一种文化,杀人会不会也变成可容忍的次文化?我忐忑不安地开始翻阅这本《远方的姊妹》。
作者丽莎.珊侬原只是一个图库摄影企画,当她得知刚果女性的悲惨遭遇,除了立刻捐款赞助,她开始思考还能做什么。可以想像一般人在乍起同情后,进一步想做些什么却遭到身边亲友用一种礼貌却冷淡的态度对待时,多半会打退堂鼓,然后将那份同情悄悄藏在内心深处,就此结案。但丽莎没有,她发起为刚果女性而跑的活动,并开始一个人的跑步,用行动证明自己并非只是同情。渐渐的,她得到一些赞助和支持,后来她决定亲自到刚果见她赞助的姊妹们。
难得的是,丽莎除了聆听当地妇女的苦难,她还找到几位被迫施暴的年轻人,听听他们内心的挣扎,毕竟,在战火下他们也是牺牲者。而这些年轻人,有的才十七岁就已杀了上千人,有的从十二岁起就被逼着去杀自己的同胞,对妇女行使性暴力。虽然他们已经离开民兵组织,但那些记忆随时都在侵蚀他们的心灵,甚至影响着他们的未来。
我不敢想像若是没有人伸出援手关心他们,这些孩子长大后,是不是又将延续暴行,并视作理所当然?
随着作者深入刚果各个村落,我替她捏把冷汗,更佩服她义无反顾的勇气,因为那些施暴者仍在一旁虎视眈眈。而她暂居的「安全之地」,也不过是那个联攻派民兵一週大约「只会」攻击两次的地方。但是面对这些荷枪实弹的军人,丽莎仍挺起胸膛,坚持要给予这场无形的恐惧一张人脸,即使她认为自己在刚果的行为,就像是往烈火中洒去几汤匙的水而已,她仍要让世人看清楚刚果妇女每天在面对的是什么,她要让暴行无所遁形。
若不是有坚强的意志和动机,每天面对这样的事情,真的很难不被沮丧和无力感打败。有个朋友对她说:「妳让我也想要对自己的人生做点什么,我想要去帮助别人。」这段话不只打动她,也深深打动了我。
就像书中一开始所说的,我们许多人在小的时候,连看见一只挨饿的流浪猫都受不了,我们会做些什么。然后,长大一点,那种感情会消退,我们「现实」起来,学会了「自扫门前雪」就好。所以丽莎决定做些什么,让世人关心刚果,一同制止这些暴行。现在,因为她的努力,已经有愈来愈多的人在这件事上没有选择背过身去。包括美国现任总统欧巴马,在他还是参议员期间就推动了刚果法案,还有许多政界及演艺界名人都陆续发声,或亲自前往刚果一趟。
二○○八年一场几乎要夺走我性命的大病,给我一个深刻的体会:生而为人,如果有能力给予,如果有机会付出,确实是一件值得庆幸、开心的事!
虽然最终我们能不能改变刚果现况,我不知道,但有做总比没有做好。因为漠视也是另一种让人心寒的暴行,不是吗?
谢谢洲贤让我有机会推荐这本书,这是我的荣幸。我也要谢谢任何一个愿意拿起这本书来看的人,这表示关心刚果的人又多了一个。
WPP传播集团Group M台湾区董事长暨总裁 余湘
推荐序2
距离 隔绝不了关怀
看过《远方的姐妹》一书之后,很震撼的是,在刚果那一片我们也许不太熟悉的非洲土地上,「人道」似乎是个陌生的名词;尤其,当强暴变成一种文化时,恐怕连人类最基本的安全需求也付之阙如,更遑论能够有尊严的过日子……那里到底是个什么样极尽恐惧的世界?
基于新闻工作者使命感的驱使,当大步出版美丽的宛靖总编辑来找我,听她叙述刚果妇女悲惨遭遇的点点滴滴时,心中油然而生的,就是好想带着摄影机远赴中非刚果,亲自把这一切的「难以想像」带回给台湾观众,没想到她也开口问我愿不愿意走一趟刚果,这下子真的是一拍即合,大家开始着手规划,并寻找赞助以及必要的安全协助。接下来,我内心澎湃的「静静」等待消息,万万没想到的是,无论是来自外交部、联合国、或是已经深赴刚果的丽莎所属的相关基金会,通通没有办法提供安全上的援助,尤其是外交部,从头到尾的强烈建议就是「Please don’t」!因为如果发生什么事,他们是完全无能为力,还说是比援救遭索马利亚海盗劫走的台湾渔船更难;至于联合国也望之却步,因为在刚果无国界医师都曾遇害,连行善的医生都惨遭毒手,更何况我们带着摄影机要去揭发暴行呢?我们两个充满正义关怀的弱女子,无论再怎么有百折不挠的个性,也无法这样贸然行事,心中除了满是遗憾之外,更难过的是,当国际社会都如此无能为力时,只会使当地受害的妇女更加孤立无援,不知道这种恐惧的日子是否有终止的一刻……从头到尾,我强烈感受到的,就是恐惧!
刚果由于充满稀世矿产,包括让贵妇们为之疯狂的钻石,以及电子业的钽原料(或称铌钽铁),供应人类需求愈来愈高的行动电话、笔记型电脑、电子游戏机和数位相机做为半导体使用,为了这些矿产的争夺,武装反叛份子必须控制矿场,但要控制矿场,就必须控制领土,而要控制领土,唯有控制人民;于是,他们採用最有效控制人民的古老方法:恐惧。因此,男人被杀、女人被强暴、小孩被强拉去训练成杀人机器……暴力无所不在,而要使用暴力,他们需要更强大的武器,因此就需要卖矿的暴利去换取枪枝弹药再转换成暴力,恶性循环的结果,人民成为枪口下最无辜、也最无助的牺牲者,而且是无语问苍天。
尤其,遭到强暴的女性,有的感染爱滋,再生下仇敌者的爱滋孩子;还有一个骇人听闻的现象是,如果强暴时被极尽虐待,很多妇女罹患□管创伤,大多是因为枪、树枝或破裂的瓶子插入阴道,导致阴道和尿道隔开的内壁(或是阴道和肠子的内壁)被刺穿,伤口发出难闻的恶臭之外,更难以治疗,这种伤害会产生无法控制的持续漏尿或者漏排泄物,病人身上的异味很难闻,最后家人及社区也对她排斥了.好难想像这样的痛楚,身体与心理的创伤势必相当的巨大!
那,生命的希望在哪里呢?
还好有另外一位勇敢的女性,丽莎.珊侬。她原本只是一位图库摄影的企划人员,甚至还在规划一场梦想中的婚礼,但透过欧普拉秀得知刚果女性的悲惨遭遇后,她毅然决然放下一切,开始「为刚果女性而跑」,募款认养远方的姐妹,让那群在刚果受苦的女性知道,这世界是有人在乎她们的,而不是她们在饱受折磨后所认为的,自己不是人、是只动物。然而,这样的关怀运动往往会遭受很多被漠视、不关我的事的挫折,当然丽莎也都遇到了,但她秉持坚强的韧性与意志力勇往直前,不管是否杯水车薪,但她确实拯救了不少受苦受难的心灵……
这不就是生为人所能贡献的喜乐吗?这一切都令我非常动容!
尤其,透过丽莎的造访刚果,我也看到那些曾经被迫揹上武器,到处杀人强暴的孩子终于回到自己的部落,正为自己的暴行深深悔悟着,这代表这块土地还是处处有人道的,只是现在被扭曲而已,所以,刚果仍有希望,只要有更多人关心在乎的话。
虽然,此时此刻我去不了刚果,但透过运动发起者丽莎造访的见证与足迹,您同样可以透过文字深赴异域看到刚果丛林内的血泪故事。人类文明高度发展至此,您该知道有这样的世界角落……
三立新闻台总编辑、主播 陈雅琳
译者序
感谢您,没有转过身去
一九八五年的冬季,我就读的成大校园大道两旁,拉起了一幅幅的白布条,悼念一位遭受强暴遇害的学姊。
同为女性,这恐怕是与生死交关,甚至更甚于死亡的一种恐惧,于是有个问题在我们心中悄然浮现:万一碰上这件事情,万一必须在欺凌与生命之间做抉择时,我该选择保住那一项?
这,当然是一个但愿永远都不必碰上,也始终得不到答案的问题。而至今,我依然清楚记得最憷目惊心的一幅布条,上头只有黑墨汁写下的八个字: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点四十七分十六点九秒,台湾发生七点三级的地震。世界各国得知消息后,纷纷组成救援队来台。
当电视上播出国际援助队中人数最多,来得最早,在当天下午和晚上即抵达台湾的日本搜救队踏入国门那一瞬间的画面时,我自得知「九一一」地震灾情后,始终隐忍的泪水,突然决堤而出,疯狂滑落,甚至大大出乎自己意料之外。
这才明白,我们的伤痛有多深,又有多么需要他人的援手。无关乎悲剧已经发生,无关乎生命已然流逝,而是,当下,我们需要这样的温暖。
二○一○年末,我应宛靖之请,看完一份原稿,思索了良久,终于跟她说:
「这是一本好书,但,不要买版权吧。」
作者丽莎.珊浓因为看了某一集「欧普拉秀」中的介绍,得知刚果、尤其是东刚果、特别是东刚果妇孺的遭遇骇人。而只要些许的金钱,就可以赞助国际妇女会在东刚果地区开设的课程,让受害的妇女习得一技之长,获得赞助,以微薄的基金创业,养活他们自己与小孩后,便毅然决然的发起成立「为刚果女性而跑」的组织,以跑马拉松的行动来换取朋友的赞助,之后还亲自飞到东刚果,见证她「刚果姊妹」的悲惨遭遇,再把这段经历书写下来。
这真的是一本好书,可是,我还是告诉宛靖,不要买版权,不要出版吧。
「既然是好书,为什么不建议出版?」宛靖反问我。
我语塞了,不知道如何才能婉转的告诉她:「因为我不觉得会有多少人愿意自讨苦吃,愿意面对在世界的另一头,正有惨无人道的事情在发生。」
不知道如何才能婉转的告诉她:「书中写到当地的社工人员,面对作者的质问:「妳明明知道那里不安全,那里的姊妹每天早上都要面临:『待在家里,不要出门耕作,让全家人都饿死。』,或者『勇敢走出家门,冒途中被拖进草丛中强暴,甚至杀害的危险,但至少有机会到达农田耕作,换取一家起码的温饱。』这种两难的抉择时,为什么还要叫同胞从联合国的难民营回家乡来定居?」她的回答竟然是:
「在这里,强暴是一种文化。」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而听完我因为不知如何婉转,所以就直言的叙述后,那个我原本以为已经被我说服,已经放弃的宛靖,竟然在两天后给我电话说:「妳把其他工作排开,把时间给我吧,版权我买下了,妳来翻译,我来出版。」
我再度语塞,而她彷彿能读出我心中满满的「为什么?」一样,也没等我开口相询,只轻描淡写的说:
「总要有人关心,总要有人翻译,总要有人出版。」
是的,身体已经受伤;是的,生命已然流逝;是的,悲剧还在持续……但是,我相信,远方的他们心中的伤痛有多深,就有多么需要援手,即便我们能给的温暖,只是没有转过身去。
深深感谢所有答应列名推荐,以及花时间写推荐序的朋友,也谢谢正在看这本书的您,因为在此同时,宛靖与我都知道,又多了一个人,用实际的行动表示:
总有人在乎、总有人关心、总有人愿意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总有人,没有转过身去。
请与我们一起,付出来自台湾,远方的祝福。
胡洲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